朱大碌
今年以來,國際上石油、鐵礦石漲價,而國內除豬肉、糧食大幅上漲外,水、氣、煤、電、油等上游資源也都呈現出聯動上漲態勢,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居高不下(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漲6.5%,創十年來新高),物價上漲具有資源性成本推動的特點。
于是有專家說“通貨膨脹的腳步在步步近逼”,有的則斷言“通貨膨脹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某權威部門(中國社科院)則發布報告(《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7年秋季報告》)指出:我國進入價格上升階段,應防止出現嚴重通脹。
于是我們看到,今年中國央行已多次上調(并準備繼續上調)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以應對經濟學家們所謂的“流動性過剩”、“投資過熱”。
但是經濟學家們的解釋和央行的措施,效果令人懷疑(實際上沒看到多大效果)。
重要國情不容忽略
這是因為今天中國的物價問題,有一個很特殊、特別重要的“國情”不能忽略,那就是在中國的GDP中,外貿過半(超過70%);在中國的外貿中,外資過半(超過60%)。外資、外貿在今天中國經濟中的份量非同一般(外資、外貿在GDP中占這樣大的份量,是其它“崛起”的國家看不到的)。
今天中國不但要為13億國人消耗能源資源,還要為世界打工消耗大量能源資源,還在大量出口資源性產品(如煤、焦炭、鋼材、鋁材、稀有礦產以及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的低附加值產品)。這些額外的巨量消耗(如中國每年生產100億雙鞋,其中其中七、八十億雙用于出口,也就是為外國人造鞋所消耗的能源資源要超過本國需要的3-4倍),難道不在今天中國的資源性物價上漲中,扮演了重要的推動角色嗎?
這不是一般“流動性過剩”、“投資過熱”可以解釋,也不是靠調利率、調準備金可以解決的。
我們不是看到日本這樣沒什么資源的國家,同樣也承受著國際上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的漲價,卻并沒有出現“通貨膨脹”。
如果中國今天沒有這么多的外資,不出口這么多資源性產品,外資、外貿不在中國的GDP中占這樣大的份額,中國應該也能象日本那樣,從容應對資源性的“通貨膨脹”(日本外資只占1%,中國外資超過30%)。
就業的凱恩斯算法
如果不出口資源性低附加值產品,究竟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有經濟學家認為減少出口會影響就業,會造成許多工人失業沒飯吃。
但事實上經濟學不是這樣簡單的加減法,關于就業還有另一種算法。
比如中國年出口鋼材3千多萬噸,如果不出口而用在國內修造鐵路,每年可修建2-3萬公里的鐵路(也就是美國上世紀前葉的水平。目前美國有40萬公里鐵路,中國只有8萬公里鐵路,遠遠不能適應需要。按目前中國每年新建2-3千公里鐵路的龜步,還要100多年才能趕上美國上世紀的水平)。那么從造鐵軌、造機車、造控制設備、修鐵路、建橋梁、建車站直到鐵路運營、服務,這一系列的產業鏈下來,就遠遠不是當初煉鋼的那么點就業,不但煉鋼的工人不會失業,還會10倍、百倍地增加整套產業鏈的就業(造鞋子、造褲子工人都可以再就業)。
這就是正宗的凱恩斯算法,久經實踐檢驗。誰說減少出口就一定會增加失業?
恰恰相反,把資源用在國內,不但能減緩物價上漲的壓力,同時也必定能增加就業產業鏈,增加國民財富。
洋錢甚于高利貸
如果不引進外資,會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有經濟學家總是說中國窮,沒有錢,辦不成事,不引進外資很難發展。
但是正宗的經濟學并不這樣認為。
凱恩斯創立的現代貨幣理論認為,錢是人創造的,任何有發行權的國家,都不會沒有錢(印鈔票誰不會呀)。問題只在于會不會用,能不能用于創造勞動、創造財富。
中國缺人民幣嗎?人民幣有的是!為什么不用呢?
洋錢好用嗎?不好用!因為洋錢的發行權在外國,中國人要想用外國錢,是連本帶利都要還的,至少是高利貸。而外國在中國的投資(FDI),則相當于超高利貸,不但要獲取超額利潤,還要和你爭市場,爭資源,擠壓民族產業的生存,居心叵測的甚至要爭奪政治話語權。
有報道說美國銀行在中國建行投資30億美元,兩年即獲利10倍,總額達320億美元。而中國造鞋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消耗了大量能源資源出口七、八十億雙鞋,也只得到區區200多億美元,被人家一個回合不廢吹灰之力就拿走了。
商場如戰場,也有你死我活的爭斗,難道經濟學家們看不見嗎?
有人說引進外資可以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我們確實需要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但這和資本是兩碼事(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并不需要引進外國資本;引進外國資本,也未必能學到先進經驗和技術)。
我們不是看到,日本、韓國嚴格限制外資進入,但卻真正學到了許多外國的好經驗好技術;而大量引進外資的中國,在學習外國先進經驗和技術方面卻一落千丈,與日、韓相差甚遠。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外資不但阻遏了民族產業的發展(資料顯示國內27個產業已有24個被外資操控),而且直接壓制了國內自主學習和研發先進經驗和技術的能力(運十等就是明證)。
今天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但并不是一個可以不分彼此的世界。各國的發展仍然要扎緊籬笆(象日、韓那樣),否則就會搞不清究竟為誰而發展。
今天中國的GDP也好,外匯儲備也好,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屬于中國人的?經濟學家們能說清嗎?
而中美貿易出現所謂“順差在中國,利潤在美國”,更是世界貿易史上的奇觀!這樣的貿易“為誰辛苦為誰忙”?
人民幣升值為平等
今天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不需要閉關鎖國,但對待外資、外貿要有基本原則,這就是平等互利的對等原則,不能無原則搞外資、外貿。
比如中資出去多少,外資可以進來多少,你給我什么待遇,我也給你什么待遇。這才符合WTO的原則。
外貿也是一樣,中國只要出口一些相對附加值高的產品,換回需要的能源資源就可以,不需要亂出口亂進口,更不能做以十換一的虧本買賣。
自從1994年匯率“并軌”,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為1:8.27,中國對外的貿易基本上就是虧本買賣。因為人民幣的實際價值絕對不止1:8.27。之所以定為1:8.27,是當時的官方匯率向黑市匯率靠攏,而黑市匯率根本不代表真正的市場價格(黑市價格是一種畸形價格)!
1994年的糊涂定價不能成為人民幣幣值抱殘守缺的根據。
按照世界銀行發展報告(1998-99),1997年人民幣對美元的購買力平價匯率是2元/美元,這比較接近于人民幣的真實價值(上世紀80年代以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就是1:2左右)。
所以人民幣要升值,并不是某外國要如何如何(當然順水推舟正當其時),也不是外貿順差或外匯儲備如何如何,而是人民幣本身的實際價值決定的!
老百姓都看到的是,1美元在美國(包括歐洲等)根本買不到價值人民幣七、八元的東西,我們憑什么要用這樣的匯率去和外國人交換呢?
即使外貿沒有順差,外匯沒有儲備(只要胡亂進口就可以扯平,何況名義上中國的外匯,實際上大部分屬于外國人-外資,這和日本完全不同),我們也不應該用這樣的匯率去做得不償失的交換!
虧本的買賣不能做,這是最最基本的價值規律!
所以人民幣不但對美元要升值,對歐元、日元、澳元等也一樣要升值。只有升值才能保值!才能改變與外國的交換中以多換少的局面,才能在外貿中處于平等有利的地位。
人民幣升值的直接好處就是可以以更少的中國貨,換取更多外國貨,直接抵消國際石油等的價格上漲(中石油、中石化就不用老想著漲價),減輕國內物價上漲的壓力。
所以中國人完全不必要為人民幣升值莫名憂慮(匯率升值只不過是換外國貨更合算一點,有什么可怕呢?日本、臺灣貨幣大幅升值后也沒有出現什么失業沒飯吃的現象)。
停止虧本買賣
從經濟學的角度,今天中國當務之急的有兩件事,一是要停止虧本的買賣,否則發展越快,虧的越多。
停止出口退稅,增加出口關稅,提高國內勞動價值(工資),人民幣升值,制止出口無序競爭,封存部分礦產資源等,都對消除虧損、建立真正平等有利的外貿具有實質意義。
在國內政府采購和重要行業招投標中限定必須使用國貨(象軍工企業那樣,將外資、與外商合資企業拒之門外,因為許多重要行業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超過一般的軍工企業。經濟適用而不用最新最貴,應成為國內招標的基本原則);涉及公共資源的行業外資禁入(礦產、交通、電力、通訊、水務、房地產等);引進技術采用日、韓的“首套截止法”(即每種技術只準進口一套,且必須是核心技術,不搞什么國產化率多少多少。因為所謂國產化率70%、80%看起來不少,實際都是無關“核心”的垃圾技術);對高檔消費品開征特別消費稅等;則可有效抵御外資入侵,并讓一些已經進入中國的外資無功而返鎩羽而歸。
用人民幣打造美好家園
二是要抓緊為自己創造就業和財富,為別人創造財富的“就業”不是中國的需要。
中國要拿出更多的人民幣,為國民創造就業和財富。
比如,每年拿出幾萬億國債,修幾萬公里電氣化鐵路和電氣化公路(用中國準專利01134033.9),建幾千萬千瓦風力發電(用中國專利200620077632.9),造幾千公里城市地鐵、輕軌,建幾百萬套節能環保的廉租房、平價房,造幾百萬輛電車、電動車(用中國專利200420027023.3),建幾百個污水處理廠,建立一個遍及全國農村的沼氣、農業生產服務保障系統,等等。
除了國家投資,還可以利用大眾投資。中國老百姓雖然個人錢不多,但是人多,別人1人投資,我們可以100萬人投資,人多力量大正是中國人民的投資優勢。
比如三峽水電站投資2000億,只要一人一萬,2000萬人投資就可以解決。又比如石油、天然氣、各類礦產這樣一些公共資源,也完全可以由中國的廣大老百姓集資國家開發(公共資源應禁止外資、私人開發),收益大家共享。
誰是戰略投資者
現在有一種說法叫引進“戰略投資者”,好像誰錢多誰就是戰略投資者,而且特別青睞洋錢,好像只有洋大款才是戰略投資者。
但實際上土、洋老板錢再多也是“小人”,他們的“戰略”只是為少數私人、洋人牟利(戰略投資者=戰略掠奪者)。
如果我們要為中國的人民大眾謀利,那么只有中國的廣大民眾才能稱得上“戰略投資者”。華西村等的集體企業發展壯大則可稱是中國“戰略投資者”成功的典范!
洋老板有什么資格稱為中國的“戰略投資者”?難道不知道國民優先的普世原則嗎(不讓中國老百姓投資,而優先讓外國老板投資,豈不成了新版的“寧贈外友,不予家奴”)?
用國債成為懂經濟標志
根據現代經濟學判斷,中國目前“大量人沒事干,大量事沒人干”的局面,只能說明屬于投資嚴重不足(總體上不存在“投資過熱”、“流動性過剩”,“過熱”只在股市、房市、外貿等領域畸形存在)!人民幣、國債投資太少!
日本有人均5萬美元的國債,國債額高達7萬多億美元,占GDPD 150%。而中國只有人均不到1千美元的國債,占GDP20%左右(約5萬多億人民幣),相差何其遠也!與國際平均水平近50%比,也明顯偏低。
中國國債本來就少得可憐,,卻還有一大筆(1.55萬億特別國債)不是用于國內實業和就業,而是去換外幣(美元)“保值”。而用強勢貨幣(人民幣)換弱勢貨幣(美元),等于是在熊市做多,能保什么值(外匯只有換成資源實物才能保值)?不是傻子是什么?
當今世界,會不會用國債,已經成為懂不懂經濟的分水嶺。
會用國債的國家,走上了發達之路(這就是為什么發達國家都有高額國債);不會用國債而熱衷于洋錢的國家,則走上了另類道路--拉美化。
放著免費的人民幣不用(國債是自己跟自己借,無所謂還不還的),要去用洋人的高利貸、超高利貸;不知道為自己創造財富,要去認洋人作衣食父母,為他人做嫁衣裳,這還能叫什么“經濟學”?
拿出中國的人民幣,國債和大眾投資雙管齊下,大量投資于中國人民急需的綠色產業、服務國民的公共設施和第三產業(每年用幾萬億人民幣國債,十年、二十年也不過才幾十萬億、一百萬億,仍然遠低于今天美、日等國的人均水平),不但能使全國人民充分就業(可能出現日、韓那樣的勞動力短缺),而且綠色產業的大發展可以從根本上緩解能源資源短缺所造成的物價上漲壓力。
關于經濟的八點忠告
近代以來,中國不懂經濟的虧吃得太多了!學習和研究經濟,對中國來說太重要了!
為避免落入走火入魔的老“三段論”(中國沒錢,需要賺錢,要賺洋錢)“經濟學”陷阱,本文提出以下基于現代經濟學基本原則的八點忠告,以利于正本清源。
1、多用國幣、國債,少用外幣、外資;
2、多用國貨,少用洋貨;
3、多投資實業,少投資泡沫(炒作股市、房市);
4、多投資綠色產業(保資源、護環境),少投資灰色產業(賣資源、損環境);
5、多講公平公正(市場之魂),少講以錢為綱;
6、多講勞動價值(大眾消費力),少講GDP(一筆糊涂帳);
7、多為國人創造財富勞動就業,少為洋人創造財富勞動就業;
8、多用大眾投資(共享),少用大款投資(獨享)。
以上除最后一點算是筆者的“創造”(其實一些發達國家也很注重大眾分散持股和職工持股),專為有志于共同富裕的國家所設。 其余各條都是正宗現代經濟學各國通用普世原則,且經實踐檢驗之富民強國顛撲不破的真理。
這才是經濟學與世界接軌的正宗康莊大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