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不能永遠給“洋品牌”打工
邱林
在中國紡織品出口格局中,80 %以上的出口服裝為來料加工或由進口商提供商標、款式、紙樣生產的,而自主品牌的服裝只有10 %左右。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說:“中國可以生產和加工世界上所有頂級的品牌,但是因為缺少品牌做龍頭,我們必然處在國際分工的低端,我們所賺的那一點利潤,都是勞工的血汗錢。能夠以自己品牌出口的仍然寥寥無幾。”(8 月27 日《中國貿易報》)
有關統計數字表明,我國服裝產業有很多世界第一:加工能力第一,生產能力第一,出口量第一。然而,我國的服裝品牌雖已逾十萬,卻沒有一個享譽全球;我國是服裝出口大國,但是服裝卻并無品牌優勢。若以單件出口創收額(創匯總金額除以出口件套數)來看,國內出口的服裝單件價值與港臺地區相差了4 至8 倍,與日本相差18 至28 倍,與意大利的差距更是高達50 倍。
這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由于我們沒有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我國服裝產業永遠只能給“洋品牌”打工。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紡織業自主品牌發展滯后,究其原因:一是服裝品牌設計和自主營銷能力薄弱。產品出口主要是貼牌加工,大多數是貼牌生產或為“洋品牌”打工。我國50% 以上的服裝出口為來料加工,30% 左右由進口國提供商標、款式、紙樣進行復樣加工。二是企業研發投入匱乏,技術創新能力不強。服裝行業研發投入僅占銷售收入的0.3% ,大多數企業只能生產中低檔產品,目前服裝業出口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3% ,出口一件襯衣平均賺0.3 美元。
沒有自主品牌,就得不到服裝生產更高的價值實現,因為紡織產品利潤的80% 利潤體現在品牌和流通環節,單純的加工只能獲利20% 。我國在紡織服裝出口上曾以壟斷羊絨資源而沾沾自喜,同時以擁有鄂爾多斯、鹿王、天山、圣雪絨等羊絨產品中國馳名商標而自豪。但在2006 年的羊絨衫出口中,絕大多數企業出口的產品都是打的他國品牌,而鄂爾多斯、鹿王、圣雪絨等自主品牌僅占出口總額的10 %左右。以鄂爾多斯集團為例,目前職工有3 萬多人,但因貼牌生產利潤率低,企業年平均工資水平僅1 萬元左右。
這似乎有點費力不討好。由于國內服裝業采取這種外單加工貿易方式,只能成為國際服裝巨頭流水生產線的一部分,大部分企業仍停留在接單加工生產的階段,產品卻被“貼牌”高價銷售。這種長期“為他人作嫁衣”的做法嚴重地窒礙民族品牌的發展,賤賣的是中國制造,以及我國的大量勞動力。吃的是粗糧,干的是粗活,賺的是搬運費!一言以蔽之,“人家吃肉,我們啃骨,人家吃米,我們吃糠”。
由于現在的國際市場幾乎是品牌“通吃”的時代,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力!而現代國家之間的競爭,在相當程度上是企業的競爭,其核心又是品牌的競爭。例如2006 年以東莞市為主,加上珠三角地區的服裝加工企業生產了世界三大男裝品牌襯衫的40% ,出口一件也就7 至8 美元,而在國際市場上一件卻賣到70 至100 美元,因為它是品牌。沒有自主品牌,我國服裝業實現了百分百的物質形態,但價值實現卻不到9% !
目前,我國服裝業不管是洋化商標還是傍名牌,從根本上說都是借力品牌,有人稱之為“挾洋品牌”,如果這種現象長期存在下去,對我國服裝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品牌已經成為現代市場上一張極為重要的通行證,我國服裝業要打造自主品牌,關鍵不在于是否“拿來”,而在于不是借其名,更要重的是企業必須從低成本價格擴張模式轉向品牌竟爭模式,從追求產品競爭力轉向追求品牌競爭力。同時,還要徹底改變品牌“拿來主義”的意識,靠貼牌只能分得殘羹剩飯。
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是我國服裝業當前面臨的時代課題。隨著世界紡織服裝產業競爭的加劇,紡織服裝行業正從美洲和歐洲逐漸向亞洲市場轉移,這個轉移不僅僅是國際服裝生產基地的轉移,而且是國外服裝品牌大舉向我國的市場滲透。我國服裝業要改變現在的競爭劣勢,未來就需要產生一批競爭力強的民族工業、產生一批具有自主技術產權的民族品牌。當前國內服裝企業應大量減少貼牌生產,提倡培育和保護民族品牌,國家相關部門也應為民族品牌成長的創造寬松的環境。善待和保護我國民族工業及民族品牌,除了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外,關鍵還要服裝企業自身努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