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醫生”月補百元并不多
文/齊君睿
本報石家莊12月5日電 記者李增輝報道:從12月開始,河北省滿城縣石井鄉和劉家臺鄉的簽約“赤腳醫生”每月可獲得100元補貼,這是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為協助和促進政府改善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醫療扶貧項目試點內容之一。同時,該縣的鄉村衛生院(所)將獲贈一批急需的醫療設備。(《人民日報》 2006-12-06 第11版 “赤腳醫生”月補百元)
看到這則報道,我就想起我小時候看的一部電影叫《春苗》,其中有一段插曲,歌詞我還記得很清楚:“赤腳醫生向陽花,貧下中農人人夸,一袋銀針治百病,一顆紅星暖天下,出診遠方千層嶺,采藥敢登萬丈崖……”。由此可以看出,“赤腳醫生”模式對中國農村醫療事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貧困山區,赤腳醫生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前段時間我看過一個報道,說在“苦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貧困山區,生活著近四千名赤腳醫生。40多年來,他們每月僅拿二、三十元的工資,卻憑著兩條腿、一張嘴,憑著一份對醫療事業的熱愛、無私奉獻的精神,翻山越嶺、走家串戶,維系著鄉村醫療衛生的運轉,擔負著堅守“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最后一道防線的重任。條件的艱苦并沒有讓這些赤腳醫生們停下“救死扶傷”的腳步,這種精神真的很難能可貴。他們與現在大醫院里那些冷鼻子冷臉冷眼收受患者紅包的有些什么醫師比起來,真的很高尚!在醫院里,如果沒有錢,停止用藥好像就是醫院里理所當然就該采取的措施,而在農村,你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幾乎所有的赤腳醫生都不會因為你沒有錢而不給你用藥或不上門看病,雖然現在都是市場經濟,但是他們始終牢記著他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一點,可以說是現代都市里的大醫院里的醫務人員無法比擬的。有時候我就在想,以前的民辦教師可以分批轉正,可是為什么赤腳醫生僅是讓名字變成了“鄉村醫生”呢?他們每個月能拿到二三十塊錢的工資就顯得很滿足。無論農活再忙,只要有病人家屬來叫,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背起藥箱就走。他們在給老百姓帶去健康的同時,也是被一些政策所遺忘的一個群體。
河北省滿城縣為這些赤腳醫生付出的辛勤和勞動推出了“月補百元”這么一個新舉措,錢雖然不是很多,但是總算把這群幾乎被政策遺忘的人帶來了欣慰。我覺得這種辦法應該在全國各地進行推廣。因為無論是集體經濟時靠看病掙工分,還是家庭聯產承包制后以集體名義搞個體經營,這些一邊荷鋤扶犁一邊治病救人的赤腳醫生,無償地承載著中國農村最基礎的防疫保健工作,是他們在背負鄉村醫療事業的重任在艱難地前行。我認為如果當地政府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對這些赤腳醫生在經濟上給予更多的補貼也不為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