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根據該藍皮書的調查顯示,畢業一年后,約3成90后大學畢業生居住面積不足20平米,但他們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不愿做房奴。報告顯示,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后大學畢業生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
這份調查報告共訪問全國12所高校的4110名大學生,其中在校90后大學生2730人,已畢業或走入職場的90后大學生1380人。
7成畢業生1年后租房或住宿舍
該調查顯示,工作一年后,只有2成左右的90后大學畢業生,仍寄居在父母或親朋家中。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田豐認為,這說明大部分90后大學畢業生需要自己解決住房問題。
實際上,只有不足5%的90后畢業生,在工作一年后,居住在自己或配偶的自有房子中。超7成的90后畢業生,居住在工作單位提供的宿舍,或由自己租住房屋。
約3成90后畢業生在畢業一年之后的居住面積,仍在20平米以下。
過半受訪者寧可拿首付款做其他事
對90后畢業生而言,擁有自己住房仍是剛需,但只有1/3強的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為了買房,我愿意降低生活質量”,超55%的90后畢業生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貸,我寧愿不買房”。
超過50%的90后畢業生意識到買房是當前資產保值的最佳手段。不過如果給他們一筆相當于住房首付的錢,有超一半的人會選擇創業,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買房。
田豐認為,一方面他們認同傳統國人將住房視為成家、結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們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質量,選擇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他們有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社會藍皮書》。調查顯示,畢業一年后,約三成90后大學畢業生居住面積不足20平方米,但他們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不愿做房奴。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后大學畢業生,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在買房問題上的消費觀念日益轉型,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的進步。(12月29日《人民日報》)這一說法引起了網友、媒體的廣泛爭論。
網友爭論
90后不買房是觀念進步,你怎么看?紅辣椒評論作者互動平臺——時評聊吧論壇設置“時論鋒會”辯論帖,紅辣椒評論作者及廣大網民紛紛發表觀點。有網友認為,90后“寧租不買”的原因不在于需求,而是他們的消費觀念已經改變。網絡大V石述思在其微博上寫道,“90后與80后不同,他們更聽從內心的召喚,自由選擇相對寬裕的物質條件。”部分90后網友則認為“寧租不買”并不現實,他們指出,大多數長輩會強加購房的“硬性要求”。網友“粵Fun享越快樂”對“寧租不買”的網友狠潑冷水,“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忍,先問問丈母娘同意不同意!” 具體觀點主要如下:
正方:90后不買房是觀念進步
姜文來:年輕人不買房,是對房價過高的一種控訴。年輕人不想一輩子都為房子所連累,過著到老了就剩下一套房的奴隸生活,這是觀念的重大轉變。房子是用來住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此花一輩子心血,不買漂亮的衣服,不去想去的地方旅游,這不是正常的生活。租房過生活雖然有些麻煩,但生活得輕松些,也未嘗不可。
反方:“不買房一代”只是想象
李兆清:不少年輕人是買不起房,而不是不買房,誰不希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呢?剛出校門的人能維持溫飽生活生活已是不易,哪還有多少錢買房呢?想想,有多少女孩子愿意沒房就結婚的?而且,如今房子、車子成為了人們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不買房只是一句空話。
渭河飛狐:90后不買房是觀念進步,既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境界,是替別人著想,不給家人和社會增加負擔的表現。但是90后的觀念并沒有進步,大多數90后是不買房嗎?不可能,即便是自己不買房,自己的父母會給其購買好了房子,房子不是90后所操心的,而是父母所操心的,因此說,90后不買房的觀念僅僅是一種想象。
llz19620925:90后不買房,有多種原因,也許是他們的父母親給他們購買了房屋。
知風:把買不起說成不想買,把苦逼說成志向,把沒得選擇說成最佳選擇。
李云勇:買不起就買不起,不要隨意說觀念進步。
媒體時評:
陜西傳媒網:“不買房一代”是真意愿還是很無奈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根據該藍皮書的調查顯示,畢業一年后,約3成90后大學畢業生居住面積不足20平米,他們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但不愿做房奴。報告顯示,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后大學畢業生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12月25日 新京報)
調查數據顯示:超55%的90后畢業生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貸,我寧愿不買房”,但同時超過50%的90后畢業生意識到買房是當前資產保值的最佳手段。“不買房一代”是真的不想買房還是買不起房的無奈。
不可否認,新一代的年輕人由于接受了高等教育和先進的文化思想熏陶與傳統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更注重生活質量和個人價值追求,擁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主見。然而不能忽視藍皮書中也顯示超過半數的畢業生也意識到買房時當前資產保值的最佳手段。除了經濟形勢,房子作為結婚,生子,生活的“剛需品”誰不想擁有。這不買房的原因筆者認為更多的可能是因為畢業生手中沒有足夠的資金購置房產,創業還是買房,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下做出的無奈選擇。
我們應該注意到無論是人生追求的改變還是現實逼迫的無奈選擇,房子已然成為影響畢業生生活的因素,政府應從政策上給予關愛和幫助,加大廉租房建設力度,讓更多的畢業生可以享受到廉租房的優惠,穩定生活后方,方能在建設祖國的前線發揮實力。
東方網:90后是"不買房一代",還是"買不起房一代"?
不買房是觀念進步,這一觀點違背常識。常識告訴我們,買不買房是一個經濟實力問題,而不是一個觀念問題。居者有其屋,住房應該是一個人的最基本需求。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老百姓,有房住應該是必須的。而且,有條件的還可以住得更好一些,因此買房無可非議。全部的問題在于,在當今居高不下的房價情形下,你有沒有經濟實力購房。如果說,你連租房、吃飯等都捉襟見肘,那即便有購房的愿望,也只能望房興嘆。
專家發布的報告認為,90后大學畢業生可能會成為“不買房一代”。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要弄清楚:是“不買房一代”,還是“買不起房一代”?幾個字的簡單變化,意義相去甚遠。“不買房一代”,顯然是說不想買房,或者理解為有錢卻不買房,而“買不起房一代”則是一種無可奈何。事實上,90后大學畢業生或成“不買房一代”是一個偽命題。有這樣的傻瓜明明可以買房,卻偏偏住在狹窄局促的群租房嗎?可以說,沒有一個大學生會拒絕一套好的房子,只是他們的月薪處在3000元左右的水平,房租、吃飯、交通和正常交際都成問題,怎么可能去買天文數字的房子。即使可以貸款,他們恐怕連首付都拿不起。因此,“不買房一代”實在是“買不起房一代”的最好注腳。
就絕大多數人而言,無論是80后大學畢業生,還是90后大學畢業生,他們要自己解決住房問題,都是不能單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的。事實證明,沒有來自家庭的經濟援助,他們根本無法實現在城里尤其是一、二線城市購房的目的。因此,很多大學生擁有自己的住房,實際上體現的是父母的財富積累。
總之,買不買房是一個錢的問題,跟觀念沒有什么關系,更談不上是一種“進步”,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擁有這種“進步”。
編輯點評:一個人如果努力工作仍然買不起房,這說明這個市場的房價高得離譜了。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買房的一代”是進步也是無奈
跳出“有房才幸福”的傳統思維,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既是個人選擇,也是社會蓬勃進取的活力所在。一方面,與其背負沉重的房貸壓力,年輕人更愿意將資金用于創業或是更有意義的事,這有利于年輕人有更從容、廣闊的發展空間,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成長。另一方面,“不買房的一代”呈現出了消費觀念的轉型,對于培育一個成熟、理性的房地產市場同樣具有促進作用。
然而,“不買房的一代”也是一種無奈。“不買房的一代”同樣也是買不起房的一代,即便90后的觀念再如何新潮,住房依舊是剛需。當囊中羞澀遇上房價過高,租房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更劃算,不買房就成了暫時規避巨大經濟壓力的“避難所”。
“不買房”是新形勢下年輕人暫時的人生選擇。在鼓勵年輕人轉變思想觀念的同時,相關部門也該讀懂“不買房一代”的無奈。一要增加限價房的供給,減輕年輕人買房還貸的壓力﹔二要建立租房補貼的勞動保障機制,使年輕人在買房過渡期能有所居。
有房子不見得就是“家”,但房子能為“家”遮風避雨。“不買房的一代”的“任性”選擇,是年輕人在社會轉型期的正確選擇,但也需要政府部門“給力”,讓年輕人也能實現“住有所居”,莫讓“不買房的一代”成為“無奈的一代”的標簽。
(報道綜合自南方網,陜西傳媒網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