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一切活動,無不是為了追求幸福。其實,不斷追求幸福的過程就是創造過程,要么創造物質財富,要么創造精神財富,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發展”。
毋庸置否,任何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工業化進程中,都伴隨著污染,但污染之重恐怕中國要坐上世界頭把交椅。況且,我們已經有了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前車之鑒,本應汲取其教訓,少走彎路,可我們沒有做到這一點,為了發展忽視了資源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
英國工業革命爆發后,導致了對煤炭和石油等能源需求的增加,過度能源消耗使英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讓倫敦成了臭名昭著的“霧都”。1952年,倫敦因霧霾引起的疾病導致4000多人過早死亡,這逼迫英國政府下決心在制定發展計劃時優先考慮環境,并于1956年出臺了《1956年純凈空氣法案》。
20世紀上半葉,美國經濟高速發展,成為美國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但發展也帶來了環境問題,美國民眾對污染反應強烈,美國國會順應民意,連續出臺了《噪音控制法案》、《純凈水法案》和《國家環境政策法案》,有效遏制了污染的繼續發展,使美國經濟基本運行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
現在,不少人一提發展,想到的只是GDP,似乎GDP就代表了發展,發展就是為了GDP。要知道,GDP并非都是有益的,單憑GDP根本無法衡量經濟實力,更無法衡量發展的可持續性,這是因為,為了發展GDP,往往對資源過度消耗和超前開采,盜用了本該屬于我們子孫后代的資源財富,同時還排放出大量的污染,損害當代居民及子孫后代的健康。
很多國家都有資源保護政策,限制開采本國的地下資源,把這些資源儲備起來留給子孫后代使用。英國《每日電訊報》2012年4月8日報道,瑞士一個只有450個村民的小山村發現了儲量80萬盎司(價值12億美元)的金礦,開采公司許諾該村4280萬美元的特許權費和其他利益,但該村通過全村公投拒絕金礦開采,理由是擔心這會破壞環境。
可我們卻沒有想得那么久遠,考慮得更多的是當代人的利益。中國已探明煤炭儲量占世界煤炭總儲量的12.6%,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中國煤炭開采量占世界煤炭開采總量的份額逐年增加,由1973年的13.6%增加到2012年的45.3%。中國在2012年開采了36.5億噸煤炭,另外還凈進口了2.8億噸煤炭,全年消耗煤炭近40億噸。
能源消耗大必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國際能源署的報告指出,中國在2007年就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2011年,全球碳排放總量為313.4億噸,中國的碳排放量為80億噸,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5.5%。根據2012年版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國的碳排放在2010年到2035年間每年增幅即使下降1.4%,但由于中國的碳排放基數太大,到2035年中國的碳排放量也會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40%。
中國的碳排放有50%是燃煤發電貢獻的。雖然交通碳排放在2010年只占7%的份額,但由于私家車保有量的急劇增長,交通碳排放的份額也會快速增大,這一趨勢必須引起重視。中國私家車目前保有量達8507萬輛,比2003年增長了13倍,近兩年來,私家車數量仍在以年均1400多萬輛的速度迅猛增長。
我們消耗了那么多能源,排放了那么多二氧化碳,可我們生產出的GDP卻與之不相稱。2012年,中國發電總量為49378億千瓦時,占世界發電總量的21.3%。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09年中國的能源消耗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國。2011年,世界能源總消耗為89.2億噸油當量,中國為16.4億噸油當量,占世界能源總消耗總量的18.4%,可中國的GDP僅占世界GDP總量的1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08年,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中國只生產出435美元的GDP,世界倒數第五,而丹麥生產出5081美元,法國生產出5928美元,瑞典生產出7740美元,挪威生產出8381美元,瑞士生產出9293美元,我們的碳排放產出率還達不到一些歐洲國家的十分之一,甚至連印度都不如,印度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生產出579美元的GDP。
從以上數據就可以看出,中國經濟仍屬于粗放型經濟,靠能源、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密集投入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并不計后果地排放各種污染。
國土資源部統計表明,目前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其中有的土壤基本喪失生產力,成為“毒土”。環保部門估算,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紐約時報》2007年8月26日發表了題為《中國在怒吼,污染已忍無可忍》的一篇深度報道,文章提出的一些事實觸目驚心:中國有近5億人喝不到符合健康標準的飲用水,5.6億城市居民中只有1%的人能呼吸著被歐盟認可為安全的空氣。
我們為了創造GDP,便超前使用本該屬于子孫后代的資源,并排放大量污染,導致每年數以萬人的人因污染過早死亡,然后再拿出一大筆錢來治理被污染了的環境。這樣的發展模式必須盡快調整。發展的目的是讓財富更豐富,讓社會更公平,讓福利更普及,讓國民更幸福,絕不能為了創造GDP而犧牲資源、環境和健康。發展是硬道理不錯,但硬發展毫無道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