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28日,有媒體報道稱,在中國湖南、四川等地,大量進口的轉基因菜油,混入國產非轉基因菜籽油中,流入老百姓餐桌。這一爆料再度將近來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的話題推向風口浪尖。隨著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長,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糧食問題成為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高產、優質的轉基因作物應運而生,并獲得快速發展。但從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轉基因植物(煙草)誕生之日起,轉基因食品就一直伴隨著各種質疑。
“弗蘭肯斯坦”來了
轉基因作物是通過遺傳工程改變植物種子中的脫氧核糖核酸,然后把這些修改過的再復合基因轉移到另一些植物種子內,從而獲得在自然界中無法自動生長的植物物種。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轉基因植物——一種含有抗生素藥類抗體的煙草在美國成功培植。當時有人驚嘆:“人類有了一雙創造新生物的‘上帝之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該項技術又逐漸發展到對植物性和動物性食品的品質改良中。20世紀90年代,人類迎來轉基因食品商業化時代。1994年,第一個轉基因產品——保鮮西紅柿獲得美國農業部和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許可,并在美國上市。該種番茄具有長時間保存而不軟化、貨架期長等特點,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在此之后截至2009年,美國轉基因食品種類迅速增加,根據美國政府所公布的數據,美國市場上75%以上的加工食品含轉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和80%以上的玉米、小麥為轉基因產品。而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更是在2009年初批準了世界上第一例轉基因動物產品——轉基因山羊。轉基因動植物相對于普通動植物,具有明顯優勢:優質、高產、抗蟲、抗病毒等,因而使其迅速在全世界獲得廣泛應用。
但是轉基因食品自其誕生之日起,就伴隨著各種質疑。1989年,日本昭和電工公司利用遺傳工程改良微生物生產的色氨酸(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在市場上作為一種營養劑銷售),上市后引起37人死亡,1500人致殘,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此外,英國的權威科學雜志《自然》刊登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約翰·羅西等人的一篇研究報告:他們在馬利筋葉片上撒上轉基因玉米花粉后,造成一種斑蝶厭食該種植物葉片,并發育遲緩,孵化的幼蟲的病變率高達44%,而對照組生長正常。
一系列事件致使人們對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提出了強烈質疑,導致一些國家對轉基因食品采取了抵制政策。歐洲人甚至喊出人類的“弗蘭肯斯坦”來了。弗蘭肯斯坦是英國作家瑪麗·雪萊于1818年所著小說中的主人公,他從事生理學研究,最后被自己創造的怪物所毀滅。現在歐洲人把轉基因食品稱作“弗蘭肯斯坦食物”,就是說轉基因植物將造成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
2002年,南部非洲旱災面積廣泛,美國承諾援助的糧食約50萬噸,其中10萬噸已經運抵當地。但由于美國援助的玉米沒有標明是非轉基因玉米,這些糧食被拒絕進入。2003年,印度政府拒絕進口1000噸美國大豆和玉米混合物,因為它可能含有對人類健康產生威脅的轉基因食品,而且也沒有經過充分測試。
轉基因背后的政治推手
然而,質疑聲音很快就被更為離奇的“故事情節”打破。如1998年8月,英國羅維特研究所的蛋白質生化學家阿帕德·普茲泰博士通過實驗證明,喂食轉基因馬鈴薯的老鼠,免疫系統遭受嚴重損傷,生長發育受到影響。但是,兩天后羅維特研究所就收回普茲泰博士的研究結果。該研究機構的高級官員隨后聲稱,普茲泰承認他沒有如實介紹他的研究結果。這些老鼠被喂食的不是轉基因馬鈴薯,而是加有某種蛋白質的普通土豆,可能含有額外基因。他們還說這些只是初步的研究結果,未經同行審查。普茲泰博士則反駁這些指控。
但英國政府的立場更為這種態度反復打上撲朔迷離的印記:布萊爾政府當時已經決定,跟著轉基因技術全速前進。布萊爾全力支持改良食品,他身體力行地表示很愿意吃這些食品。當時負責英國政府轉基因戰略的官員杰克·坎寧安宣稱,普茲泰博士是在“徹底地抹黑”轉基因食品。
不過,普茲泰的言論最終還是影響了民眾取向,公眾拒絕食用轉基因食品。在“普茲泰爭論”之前,英國超級市場貨架上的加工食品中,有60%的產品含有轉基因原料。爭論爆發之后,在消費者的抗議之下,銷售商們不得不從超市貨架上撤掉轉基因商品。
而美國政府力推孟山都公司發展轉基因食品更是為轉基因食品的政治推手增加了新的注腳。1988年,老布什當選為總統后,決定給孟山都和其他主要的轉基因公司大開市場綠燈。副總統丹·奎爾在1992年5月26日宣布了老布什政府對生物工程食品的新政策,他公開表態:“對生物技術產品的監管將與其他產品相同,沒有必要進行特別的管制。”
盡管有科學家對轉基因提出一定質疑,但老布什政府認為轉基因食品的應用前景遠超過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并裁定所有的轉基因植物和食品與同品種的傳統植物“實質上相同”,而這個概念,正是來自于孟山都等轉基因農企的首創。在這種情況下,轉基因食品大舉進入美國市場。
第一種大批量進入市場的轉基因食品是含有rBGH這種人工生長激素的牛奶,這項轉基因技術是孟山都公司的專利。孟山都稱,如果給奶牛定期注入rBGH激素,奶牛的牛奶產量會增加30%,這個數據對于處在困境中的農民有絕對的誘惑力。1994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rBGH牛奶在市場上銷售,本著“本質上相同”的原則,這種牛奶沒有被打上轉基因的標簽。
阿根廷被轉基因“征服”
轉基因食品的未來發展情況如何,仍將一直爭論下去。但轉基因背后的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霸權和隱性財富掠奪,則是民眾無論如何需要關注的。阿根廷被美國轉基因“征服”就成為例證。
在南美洲,阿根廷的農業曾是成功典范,不僅能實現自給自足,甚至還有大量的剩余,政府更無須對農業進行任何補貼。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世界石油價格飛漲,以洛克菲勒家族的大通曼哈頓銀行為首的國際大銀行,以很有吸引力的條件向阿根廷兜售貸款。這些貸款主要是為進口急需的石油提供資金。表面上,只要利率仍保持在低水平,這些貸款完全可以通過國家的收入償還。于是,阿根廷的美元債務急劇攀升。然而1979年10月,美聯儲為防止美元崩潰,突然將利率提高大約300%,阿根廷就此掉入債務圈套。
20世紀90年代中期,阿根廷梅內姆政府聲稱,把糧食生產轉變為基因作物的工作化種植,對于償還飛漲的外債是必要的。1996年,梅內姆向孟山都公司頒發許可證,允許它在全國獨家銷售轉基因大豆種子。由于當時孟山都掌握著這種轉基因大豆種子和農達(一種農藥)專利,依據法律,農民必須使用孟山都的農達替代價格低廉的普通農藥。同樣,孟山都還采用賄賂等方式使其農作物得到認證,取得監管當局的批準。
此后10年,轉基因大豆幾乎讓阿根廷的農業經濟毀于一旦。一壟壟玉米地、麥田和廣闊的牧場,被迅速改變成種植單一農作物的地區。傳統的谷物、小扁豆、豌豆和綠豆田幾乎消失殆盡。到2002年,孟山都轉基因大豆已經占據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的99%。不僅如此,靠近大豆種植園的傳統農業區受到從飛機噴灑的除草劑的嚴重破壞。這種噴灑不僅殺死了附近農民的莊稼,其他牲畜尤其是馬匹也受到了傷害。因為大規模地占有森林面積去種植轉基因大豆,森林遭到很大破壞,并產生黑熱病(一種通過昆蟲傳播的寄生蟲病)等疾病。以前在阿根廷聞所未聞的營養不良現象,到2003年已經上升到總人口的11%—17%。
2008年,法國導演曾以阿根廷為實例,拍攝紀錄片《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試圖揭示掌握全球90%轉基因作物種子技術的孟山都公司的“真面目”。等到阿根廷人認識到這一切的時候,為時已晚。轉基因大豆已在阿根廷全國擴散開來,而且都依賴美國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