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茂:聊聊《槐樹莊》和大戶陳家的那些事
——《走向鄉村振興》讀后感
一
《走向鄉村振興》的第十二章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作者在這里首先介召了山東蓬萊一個也叫槐樹莊的村莊,2018年以后在黨支部書記李軍的帶領下,成立了“煙臺市槐念農業專業合作社”。他們艱苦奮斗,修路造田,發展新產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筆者在2019年也曾去過這個村,見到過腿上還打著石膏的李軍。但是,我在這里并不想重復李軍的事跡,而是作者王宏甲由此引發的另一個聯想。由李軍的槐樹莊,作者想到了六十年代初期我國的一部老電影,片名也叫《槐樹莊》。這部老電影講了什么故事呢?作者作了介召。
“影片講槐樹莊在共產黨員郭大娘的帶領下,從土改走向合作化的歷程 。”
主要人物有:
共產黨員郭大娘,兒子犧性在朝鮮戰場。
貧農李老康,多病、孩子多,土改后不得不賣地。
老黨員劉老成,滿足于土改后的單干生活,不愿加入合作社。兒子劉根柱抗美援朝回來,卻積極加入了合作社。
農民李滿倉,一心想發家致富,正積極買地。
故事圍繞槐樹莊黨支部書記郭大娘辦合作社展開。合作社幫助李老康這樣的貧苦農民戰勝了困難,吸引了更多農民入社,并且發展到了高級社,而老黨員劉老成卻仍不愿入社。于是,與早已入社的兒子劉根柱發生了很多矛盾。劉根柱找支部書記郭大娘幫忙,經過反復的思想工作,劉老成最終認識了自己錯誤,加入了合作社。影片結尾,1958年槐樹莊成立了人民公社,郭大娘也接到了去北京參加全國群英會的通知。
兩個槐樹莊,一個是藝術形像的《槐樹莊》,代表了一個方向,一條道路。但在后來的重新分田單干時,這個《槐樹莊》也被冷藏起來了。然而,事隔40年后,現實中的槐樹莊又重新走上了這條路,不能不令人感慨萬千!
槐樹莊,再走一次又有何妨!
二
現實中有沒有不用再重走一次的?有。請看看同是山東的大戶陳家。
這是一個有600多年歷史的村莊,500多戶,1470口人。2016年全村總收入1.6億元。全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孩子中、高考升學的有獎勵,過年過節給村民發福利上百萬。他們自已說:“我們村沒有富豪,也沒有窮人。”
其實,乍一看,這樣的村莊好像也沒什么特別的地方,比起江蘇的華西、河南的南街還差很多,比同是煙臺的南山集團(龍口市的一個村)也差很多。但是,這個村莊的發展歷程卻很值得聊一聊。
首先,在歷史上,這也是一個現實版的《槐樹莊》。他們也有一叫陳瑄的老支部書記,在1956年干著和郭大娘一樣的事。這一干就是25年,直到1981年,修整出大寨田860畝,修建小水庫11座,揚水站8座,塘壩3座,水渠5800米,挖隧道190米,打大井10眼———荒灘變良田,山地變水澆梯田——農業機械達到30臺共460馬力。
然而,到了1983年,又是一個歷史的節點。藝術中的《槐樹莊》隨著分田單干的改革已經被封藏了,現實中的大戶陳家呢?他們還能沿著《槐樹莊》的路子繼續下去?還是也和絕大多數村莊一樣分田單干?只有26歲剛剛接任的新書記陳松海在老書記的幫助下,采取了一個聰明的“折衷主義”的辦法。
“土地承包,我們村是一半一半。”
“怎么叫一半一半?”
“分口糧田給農民,解決吃飯問題。留一半發展果園。”
陳松海第一步成立了一個果園公司,將1500畝地全部種上了蘋果。這個果園的存在,使村里保留了集體勞動和部分統一經營的功能。
這一步的重要意義在于,不僅在生產關系方面保留了一半的集體性質,而且,在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上,啟動了土地利用結構并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進程,是由過去的以糧為綱向多種經營的拓展。
這還不算。1984年,陳松海又要改造擴建集體企業了。他認為”否則是守不住的”,當然這是指村集體。因為原來大隊只有一個粉絲廠、兩個油坊、三個鐵匠鋪。加在一起,我們姑且稱為六個手工作坊吧。他要發展食品加工業,辦一個“招遠市大戶陳家龍口粉絲公司”。結果支部大會表決時把他否決了,原因是不同意他動用集體尚存的7萬元資金。沒辦法,他只能利用原有的廠房進行改造,花了一年時間,靠借款搞成了一個半機械化的粉絲廠,使粉絲產量由原來的30噸增加到500噸。1984年到1985年,他們又與沈陽油漆廠合作,辦起了“招遠遼沈油漆化工廠”。1991年,又成立了“招遠三聯化工集團公司”,僅這家公司有固定資產1.7億元,年利稅667萬元。
這個發展過程,已經是典型的農村產業革命的特征了。由農業結構調整再到農村產業結構變革,是老《槐樹莊》那個時代不可能出現的,因為當時還不具備條件。但是,恰恰是老《槐樹莊》那個階段的艱苦奮斗,為這些后來的結構調整和產業革命奠定了基礎。這兩個階段是怎么衍接的?華西的老書記吳仁寶說過,六十年代造田,七十年代造廠,八十年代造城。而對于大戶陳家來說,這個衍接的時間在1983年到1984年,有兩個關鍵環節很重要,一個是那個“一半一半”,另一個是還沒被分掉的六個手工作坊。
兩個一半留住了集體的一半土地,而那六個手工業作坊,則成了大戶陳家工業化的新起點。藝術上的《槐樹莊》在這時候被封存了,而現實中大戶陳家的《槐樹莊》之路卻幸運地走上了新的征程。是不是有點跨越卡夫丁峽谷的意思?那些在理論上對馬克思關于卡夫丁峽谷的論斷爭論不休的學者們,不妨把目光轉到現實中來,也許更有意義。
三
故事講到這是,本來可以劃個句號了。但是,請打住,后面還有文章,這就是《走向鄉村振興》的魅力。后面文章的亮點在于,大戶陳家的農業竟然再次出現了”家庭經營”。
2013年,大戶陳家成立了一個“大戶莊園農業專業合作社”,是黨支部創辦的。他們動員農民把分到戶的那些土地入股到合作社,一畝地算一股,等同于2000元現金,村集體和企業也分別以現金形式入股。2014年就流轉回土地600畝,153戶入社。后來又陸續流轉回土地1200畝。再后來,他們又流轉了周邊13個村的1.2萬畝土地,統一規劃成20——90畝不等的種植片區,進行農業設施標準化建設以后,再以每畝1500——2000元的價格發包給農戶經營,他們稱這些承包者是家庭農場主,外村人也可以承包,結果帶出了上百個家庭承包經營的農場主。
大戶莊園合作社規定前兩年免收承包費,制定統一的田間管理標準化要求,并對技術和銷售等環節提供全程服務。合作社還建了兩千噸的果品儲藏冷風庫和300噸的糧食加工生產線。
合作社的果園建有大棚頂蓋。為防止冰雹襲擊,一按電鈕就可以把果樹遮蓋起來。他們還有一座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園,有聘用的和自已培養的科技人員,試種各種新品種,為農場主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這就是大戶莊園合作社的故事,在土地統一規劃并進行了配套設施建設后,再發包給農戶家庭經營。這里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首先,生產隊解散后均田制的家庭經營變了,由分散的小農經濟變成了規模化、職業化(專業化)的家庭經營,這是大戶陳家產業結構調整后分工分業發展的結果,與按人均田的家庭分散經營有了本質的區別。
其次,這種由村集體主辦的“合作社”,是一種在集體經濟控制之下的“合作經濟”,類似于被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其實,在一個村集體下面又發展出各種專業合作組織,筆者在北京、山東、陜西等地都見到過,只是專業合作的產業內容有所不同罷了。
第三,假如沒有經歷過那個分田到戶的過程,而是按集體經濟的路子一直走下來,這一切其實只是集體經濟在分工分業基礎上,形成了集體、企業、和專業農戶之間的一種新的雙層或多層經營體制。
道路總是曲折的。正是因經歷了那個曲折的過程,才出現了后來的“家庭經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主”、“土地流轉”、“合作經濟”等等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現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我們不能像書生那樣僅憑概念來判斷是非,甚至吹毛求疵,亂加指責。在現實中,很多在邏輯上有沖突的概念也能統一起來。比如:集體經濟與合作經濟、集體經濟與家庭經營、統一經營與承包經營、合作社與家庭農場主等等。
但是,我們必須要警惕的是,當有人從國家大政方針的層面來使用這些概念時,就要認真對待了。比如:用合作經濟取代集體經濟,用分散的家庭一層經營取代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用資本主導的新興經營主體取代集體經營的企業組織等等。
說到底,《槐樹莊》戲里戲外的斗爭還在繼續。我想,這也是《走向鄉村振興》的作者要告訴我們的吧?
張文茂
2021—02—2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