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張作云: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論述

張作云 · 2021-07-15 · 來源:作者投稿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研究生產關系結構乃至我國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系統論和矛盾論的研究方法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論述

  張作云

  (淮北師范大學當代經濟研究所  安徽淮北 235000

  內容提要:本文從生產關系產生的歷史前提、研究生產關系問題的出發點和方法論原則、生產關系產生的歷史和邏輯起點;生產關系的含義、整體結構和層次結構、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在生產關系和社會變革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生產結構的不同特點、演進軌跡、發展趨勢和運動規律;生產關系的內部結構和外部聯系及其在階級社會中的階級性質、國際生產關系的研究等方面,學習和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論述,提出研究生產關系結構乃至我國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系統論和矛盾論的研究方法、充分認識生產關系在當今社會的階級性質、以及研究國際生產關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等問題,為我國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必要的、理論的和實踐的支持。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生產關系    結構理論

  在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征程中,要實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產關系結構的理論,就必須首先全面了解他們對這一理論的論述,把握其精神實質。在本文,我們將虔心回顧和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這一理論的論述,以求從中獲取教益。

  一、關于生產關系的歷史前提和研究出發點的論述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尤其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生產關系結構產生的歷史前提和出發點的研究,是與他們世界觀的轉變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確立分不開的。

  大家知道,馬克思在《萊茵報》工作期間,就“林木盜竊法”和“摩塞爾農民問題”與普魯士官方發生了論戰。論戰的每一步甚至每一個問題,都涉及到德國社會各個階級、階層之間的物質利益問題,而每當涉及這些問題時,馬克思總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而難以服人。正是對“林木盜竊法”的研究和對摩塞爾河谷地區農民生活狀況的考察,促使他從對純粹政治問題的研究轉到對經濟問題的研究上來。①

  馬克思對經濟問題的研究,是從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開始的。②他寫的第一部著作就是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性分析,并從中得出這樣一個結果,即“法的關系、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于物質的生活關系,這種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黑格爾按照十八世紀的英國人和法人的先例,稱之為‘市民社會’”。③繼而,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又借助于異化勞動理論,對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資本與雇傭勞動的經濟利益關系和階級對立問題進行了究和分析,并指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④“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①“工人生產的對象越多,他能夠占有的對象就越少,而且越來越受他的產品即資本的統治。”②還指出,工人的異化,不僅表現在工人同勞動產品的關系上,而且也表現在工人同生產行為本身的關系上,“勞動對工人說來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于他的本質的東西”;在這種勞動中,“工人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受摧殘”;③“他的勞動不是自愿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制勞動”,“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勞動不屬于他;他在勞動中也不屬于他自己,而是屬于別人。”④他最后得出結論說:“通過異化的、外化的勞動,工人生產出一個跟勞動格格不入的、站在勞動之外的人同這個勞動的關系。工人同勞動的關系,生產出資本家(或者不管人們給雇主起什么別的名字)同這個勞動的關系。從而,私有財產是外化勞動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關系的產物、結果和必然后果”⑤馬克思還通過對異化勞動的產生以及它同私有財產的關系的分析,提出消滅異化勞動、結束人的相互異化,必須廢除私有財產,而要“消滅現實的私有財產,則必須有現實的共產主義行動”的思路。”⑥這說明,馬克思的思想及其對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的異化勞動所引起的勞動者與有產者或工人與其雇主即資本家的關系的分析,已經接近于自己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即生產關系的分析。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物質利益關系研究的逐步深入,馬克思通過《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與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這兩部著作的問世,不僅實現了他們世界觀的徹底轉變,而且也創立了科學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直接提出了研究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結構的必要性問題。

  關于生產關系產生的歷史前提,他和恩格斯指出:“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們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拋開的現實的前提。”⑦“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⑧“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一定的個人,發生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社會結構和國家經常是從一定個人的生活過程中產生的。”⑨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結論說:“這里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的地表現自己的。”⑩這就是說,生產關系產生的歷史前提,不是別的,只能是從事物質生產的、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發生一定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的個人。

  在明確生產關系產生的歷史前提之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又確立了研究生產關系的出發點和方法論原則。關于研究的出發點,他們指出:“德國哲學從天上降到地上;和它相反,這里我們是從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想象的、所設想的東西出發,也不是從只存在于口頭上所說的、思考出來的、想象出來的、設想出來的人出發”。“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⑾從研究生產關系的出發點,他們又引出研究這一問題的方法論原則。他們指出:“前一種觀察方法從意識出發,把意識看作是有生命的個人。符合實際生活的第二種觀察方法則是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出發,把意識僅僅看作是他們的意識。”①這樣,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在研究的出發點上設定了研究生產關系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方向和路線圖,而且在方法論上,也同唯心主義歷史觀劃清了界限。

  在確立了研究生產關系的出發點和方法論原則之后,馬克思和恩格斯便開始了對生產關系產生的歷史前提的分析。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們指出:“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同時這也是人們僅僅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都要進行的(現在也和幾千年前一樣)一種歷史活動,即一切歷史的一種基本條件。”②“不管生產過程的社會形式怎樣,它必須是連續不斷的,或者說,必須周而復始地經過同樣一些階段。一個社會不能停止消費,同樣,它也不能停止生產。”③因此,“物質生產的發展”,是“整個社會生活以及整個現實歷史的物質基礎。”④然而,在物質生產過程中,人們“不僅僅同自然界發生關系。他們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便不能進行生產。為了進行生產,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⑤這就是說,在物質生產過程中,以人為主體的各種社會聯系和關系是二重的:一是人與各種自然要素(例如與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即生產資料)的關系,二是人們因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而發生的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其中,人們與各種自然要素的關系,體現的是“人們對那些用來生產物質資料的自然對象和力量的關系。”⑥我們通常把“人們對于那些用生產物質資料的自然對象和力量的關系”所形成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從自然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的力量,稱作生產力、“物質生產力”或社會生產力。⑦而人們在物質生產中因共同活動或互相交換其活動所發生的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體現在一定的社會組織形式之中。這種社會聯系或社會結合的方式,即生產的一種社會化的組織形式,便是人們常說的生產方式。可是,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尤其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表現為勞動過程轉化為社會勞動過程的歷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勞動過程的這種社會形式表現為資本通過提高勞動過程的生產力來更有利地剝削勞動過程的一種方法。”⑧也就是說,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不僅表現在現象形式上,表現為人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的而相互結合的方式,表現為“生產的社會化組織”形式,而且在這種生產方式即“生產的社會化組織”中也包含有人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物質利益關系、經濟關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產關系”。在這里,馬克思揭示了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產生的歷史前提,即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

  然而,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接著,馬克思又從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出發,從總體上分析了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要素即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內在聯系。在《哲學的貧困》中,他說:“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保證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⑨在1873年出版的《資本論》法文版第一卷,馬克思對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內在聯系又作了進一步的論述。他說: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一定的生產方式以及從這種生產方式中產生的社會關系。”①這說明,生產方式要與生產力發展相適合,而生產關系則由生產方式而產生。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產生的歷史前提和研究出發點的論述,不僅確切而清晰地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產生的邏輯和歷史的起點、基本路徑以及各種相關因素的內在聯系,而且也為我們進一步研究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結構系問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基礎、歷史觀前提和方法論原則,同時,還為我們關于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而正確的思想路線和必要條件。

  二、 關于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論述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論述,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視野寬闊、深刻而具體。

  關于生產關系的含義。馬克思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指出:“人們在生產中不僅僅同自然界發生關系。他們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的,便不能進行生產。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②這就是說,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生產中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的的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在《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又說:“人們的生活自古以來就建立在生產上面,建立在這種或那種社會生產上面,這種社會生產的關系,我們恰恰就稱之為經濟關系。”③這就是說,生產關系又是建立在社會生產上面的,稱作經濟關系。斯大林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更加具體地指出:生產關系“就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就是“人們在實現物質資料生產的時候,在生產內部彼此建立的這種或那種相互關系,”④關于生產關系的含義,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諸多著述中,還有一些說法。例如,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中指出:“每一種社會的經濟關系首先作為物質利益表現出來。”⑤這是說,生產關系、經濟關系,也就是物質利益關系。在《反杜林論》中,他又說:“以往的全部歷史,除原始狀態外,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這些互相斗爭的社會階級在任何時候都是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產物。一句話,都是自己時代的經濟關系的產物。”⑥在這里,恩格斯又把生產關系與交換關系并列,稱為經濟關系。毛澤東在他的論著《實踐論》中指出:“在各種階級的社會中,各個階級的社會成員,則又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從事生產活動,以解決人類物質生活問題。”⑦這里,毛澤東又把階級社會中的生產關系說成是階級社會的社會成員在社會生產中所結成的關系即階級關系。可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說的生產關系有以下幾層意思:(1)人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的的社會聯系或社會關系;(2)人們建立在生產上面的經濟關系;(3)人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物質利益關系;(4)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人們之間的商品交換關系也應包括在生產關系之內;(5)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也是各個階級的社會成員在社會生產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即階級關系。

  關于生產關系結構問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首先闡明了研究這一問題的方法論原則。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指出:“每一個社會中的生產關系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①研究生產關系問題,絕不能像蒲魯東那樣,“用政治經濟學的范疇構建某種思想體系的大廈,”從而“把社會體系的各個環節割裂開來。”②列寧在批判“民粹主義的經濟內容”時指出:“民粹派認為要批判資本主義,只須肯定剝削的存在,只須肯定剝削和政策之間的相互作用等等就夠了。”而“馬克思主義者則認為,必須解釋這些剝削現象,把它們連接成一定的生產關系體系,即即特殊的社會經濟形態,而這種經濟形態的活動規律和發展規律是需要作客觀研究的。”③總之,馬克思和列寧都認為,研究生產關系,必須把它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尤其是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則必須透過對這一整體的分析來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整個體系的剝削實質和發展規律。

  在闡明了研究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方法論原則之后,馬克思即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在批判巴師夏、凱里和蒲魯東等人割裂生產關系整體或體系中的生產與分配的內在聯系、侈談“生產不同于分配”、妄圖通過改變不平等的資本主義分配、把資本主義整個經濟制度“當作社會一般的顛撲不破的自然規律保持下來”的、反動的形而上學折衷主義謬論的同時,又從社會再生產的整體出發,分析了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之間的辯證統一及其內含的經濟關系或生產關系。他指出:“膚淺的表象是:在生產中,社會成員占有(創造、改造)自然產品供人類需要;分配決定于個人分取這些產品的比例;交換給個人帶來他想用分配給他的一份去換取那些特殊產品;最后,在消費中,產品變成享受的對象,個人占有的對象。”④“生產創造出適合需要的對象;分配依照社會規律把它們分配;交換依照個人需要把已經分配的東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費中,產品脫離這種社會運動,直接變成個人需要的對象和仆役,供個人享受而滿足個人需要。”⑤“生產表現為起點,消費表現為終點,分配和交換表現為中間環節,這中間環節又是二重的,分配被規定為從社會出發的要素,交換被規定為從個人出發的要素。在生產中,人客體化,在消費中,物(人)主體化;在分配中,社會以一般的、占統治地位的規定的形式,擔任生產和消費之間的媒介;在交換中,生產和消費由偶然的個人的規定性來媒介。”⑥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因此形成一個正規的三段論法:生產是一般,分配和交換是特殊,消費是個別,全體由此結合在一起。”“生產決定于一般的自然規律;分配決定于社會的偶然情況;因此它能或多或少地對生產起促進作用;交換作為形式上的社會運動介于兩者之間;而消費這個不僅被看成終點而且被看成最后目的的結束行為,”“它又會反過來作用于起點并重新引起整個過程”。⑦

  在分析了生產關系結構的整體之后,馬克思又分別而具體地分析了“生產和消費”、“生產和分配”、“交換和流通”之間的對立統一及其內含的經濟關系。關于“生產和消費”的關系,他指出:“生產直接也是消費。”⑧“生產同消費合一和消費同生產合一的這種直接的統一,并不排斥它們直接是兩個東西。”⑨“生產和消費,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對方”“同時在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媒介運動。生產媒介著消費,它創造出消費的資料,沒有生產,消費就沒有對象。但是消費媒介著生產,因為正是消費替產品創造了主體,產品對這個主體才是產品。

  產品在消費中才得到最后完成。”①“消費從兩個方面生產著生產:(1)因為產品只是在消費中才成為現實的產品”,產品“在消費中才證實為自己是產品,才成為產品。消費是在把產品消滅的時候才使產品最后完成”。“(2)因為消費創造出新的生產的需要,因而創造出生產的觀念上的內在動機,后者是生產的前提。”“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而消費則把需要再生產出來。”②同樣,生產也生產著消費:“(1)是由于生產為消費創造出材料,(2)是由于生產決定著消費的方式,(3)是由于生產通過它起初當作對象生產出來的產品在消費者身上引起需要。”③最后,馬克思對生產和消費的關系進行了總結。他說:“這里要強調的主要之點是:無論我們把生產和消費看作一個主體的活動或者許多個人的活動,它們總是表現為一個過程的兩個要素,在這個過程中,生產是實際的起點,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費,作為必需,作為需要,本身就是生產活動的一個內在要素。”“是整個過程借以重新進行的行為。”④“但是,在社會中,產品一經完成,生產者對產品的關系就是一種外在的關系。產品回到主體,取決于生產主體對其他個人的關系。他不是直接獲得產品。”“在生產者和產品之間出現了分配,分配借社會規律決定生產者在產品世界中的份額,因而出現在生產和消費之間。”⑤

  對于“生產和分配”的關系,馬克思站在生產關系的高度,從以下方面,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生產要素與分配要素之間的關系。他指出:“如果看看普通的經濟學著作,首先令人注目的是,在這些著作里什么都被提出兩次。舉例來說,在分配上出現的是地租、工資、利息和利潤,而在生產上作為生產要素出現的是土地、勞動、資本。”⑥“說到資本,一看就清楚,它被提了兩次:(1)作為生產要素;(2)作為收入源泉,作為決定一定的分配形式的東西。”“利息和利潤,就它們作為資本增殖和擴大的形式,因而作為資本自身的生產的要素來說,本身也出現在生產中。利息和利潤作為分配形式,是以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為前提的。它們是以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為前提的分配方式。它們又是資本的再生產方式。”⑦“同樣,工資是在另一個項目中被考察的雇傭勞動:在雇傭勞動的場合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所具有的規定性,在工資的場合表現為分配的規定。如果勞動不是規定為雇傭勞動,那么,勞動參與產品分配的方式,也就不表現為工資,如在奴隸制度下就是這樣。”⑧“最后,地租——我們直接來看地產參與產品分配的最發達形式的前提,是作為生產要素的大地產(其實是大農業),而不是通常的土地,就像工資的前提不是通常的勞動一樣。”⑨總之,“分配關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現為生產要素的背面。”“分配的結構完全決定于生產的結構,分配本身是生產的產物,不僅就對象說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說也是如此。就對象說,能分配的只是生產的成果,就形式說,參與生產的一定形式決定分配的特定形式。”⑩ 此外,馬克思還從歷史的和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生產要素產權結構和要素產權對分配結構的決定作用。

  關于“交換和流通”與生產之間的關系,馬克思指出:“流通本身只是交換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從交換總體上看的交換。”“既然交換只是生產和由生產決定的分配同消費之間的媒介要素,而消費本身又表現為生產的一個要素,交換當然也就作為生產的要素包含在生產之內。”①“在生產本身中發生的各種活動和各種能力的交換,直接屬于生產,并且從本質上組成生產”;“只要產品交換是用來制造供直接消費的成品的手段”,“在這個限度內,交換本身是包含在生產中的行為”;“所謂實業家之間的交換,從它的組織方面看,既完全決定于生產,而且本身也是生產活動。只有在最后階段上,當產品直接為了消費而交換的時候,交換才表現為獨立于生產之外,與生產漠不相干”。②但是,“如果沒有分工”,“也就沒有交換”;“私人交換以私人生產為前提”;“交換的深度、廣度和方式是由生產的發展和結構決定的”;“交換就其一切要素來說,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產之中,或者是由生產決定。”③

  最后,在分別分析了“生產和消費”、“生產和分配”、“交換和流通”及其與生產的關系之后,馬克思又回到生產關系的總體,對生產關系結構作出如下結論:“我們得到的結論并不是說,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同一的東西,而是說,它們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生產既支配著與其他要素相對而言的生產自身,也支配著其他的要素。過程總是從生產重新開始。交換和消費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東西,這是不言而喻的。分配,作為產品的分配,也是這樣。而作為生產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產的一個要素。因此,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每一個有機整體都是這樣。”④依據以上對生產關系及其結構的整體分析,馬克思設計了自己的政治經濟學巨著——《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的體系結構,之后,幾經修改,最終形成了他的政治經濟學巨著——《資本論》前三卷(理論部分)的科學的結構體系。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列寧在分析和確定劃分階級的標準時,也從整體上勾勒了生產關系結構的基本框架。他指出:“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同生產資料的關系(這種關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歸自己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于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⑤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也對生產關系結構的基本要件作了具體的分析和論述,他說:“人們的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這里包括:(一)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產生的各種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相互關系,或如馬克思所說的,‘互相交換其活動’;(三)完全以它們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⑥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僅對生產關系結構進行了整體的和系統的分析,而且還深入到生產關系結構的內部,分析了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生產關系整體中的基礎地位和基礎作用。在《剩余價值理論》中,馬克思在客觀評價重農學派關于剩余價值來源的理論及其首創精神時指出:“假定土地所有者作為資本家同勞動者相對立”、“這個土地所有者實質上是資本家。在這方面重農主義體系也是對的,因為勞動者同土地和土地所有權的分離是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的生產的基本條件。”⑦在《資本論》第一卷分析資本家“對剩余勞動的貪欲”時,馬克思指出:“資本并沒有發明剩余勞動。凡是社會上一部分人享有生產資料壟斷權的地方,勞動者,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須在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以外,追加超額的勞動時間來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不論這些所有者是雅典的貴族,伊特刺斯坎的僧侶,羅馬的市民,諾曼的男爵,美國的奴隸主,瓦拉幾亞的領主,現代的地主,還是資本家。”①在分析“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時,馬克思又指出:“資本關系以勞動者和勞動實現條件的所有權之間的分離為前提。資本主義生產一旦站穩腳跟,它就不僅保持這種分離,而且以不斷擴大的規模再生產這種分離。”“因此,所謂原始積累只不過是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所以表現為‘原始的’,因為它形成資本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方式的前史。”②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說得更加明確:“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而生產條件的分配,則表現為生產方式本身的性質。例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就在于:物質的生產條件以資本和地產的形式掌握在非勞動者的手中,而人民大眾則只有人身的生產條件,即勞動力。既然生產的要素是這樣分配的,那末自然而然地就要產生消費資料的現在這樣的分配。如果物質的生產條件是勞動者自己的集體財產,那末同樣要產生一種和現在不同的消費資料的分配。”③馬克思在1881年《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初稿》中,再次強調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基礎地位和作用。他說:“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的起源時,我說過,它的基礎是‘生產者同生產資料的徹底分離’,并且說過,‘這整個發展的基礎就是對農民的剝奪。’”④恩格斯在《致奧托.伯尼克》的信中,把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先是單個國家實行)的基礎上組織生產”,作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制度上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⑤斯大林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總結》中,非常明確地把“私有制”作為“資本主義的基礎”,把“公有制”作為“蘇維埃制度的基礎”。⑥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生產資料所有制不僅是生產關系的基礎,而且也是變革生產關系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問題。早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旗幟鮮明地宣告:“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旨在反對現存社會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其中,“最為注重的是所有制問題,把它作為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當時的發展程度怎樣。”⑦19世紀70年代,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進一步強調了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社會變革中的基礎地位問題。他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日益把大多數居民變為無產者,同時就造成一種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去完成這個變革的力量。這種生產方式迫使人們日益把巨大的社會化的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同時它本身就指明完成這個變革的道路。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并且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⑧后來,恩格斯在19世紀80年代撰寫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又進一步強調了所有制在歷次革命運動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他說:“迄今所發生的一切革命,都是為了保護一種所有制以反對另一種所有制的革命。它們如果不侵犯另一種所有制,便不能保護這一種所有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是犧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資產階級的所有制;在梭倫所進行的革命中,應當是損害債權人的財產以保護債務人的財產。”⑨列寧則更加明確地把“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作為工人階級獲得真正的解放的首要前提以及無產階級實現自己的經濟統治的根本標志。他說:“工人階級要獲得真正的解放,必須進行資本主義全部發展所準備起來的社會革命,即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把它們變為公有財產”。⑩“無產階級的統治表現在廢除了地主和資本家的所有制。”“獲得勝利的無產階級廢除并徹底破除了這一所有制,階級統治也就表現在這里。首先就表現在所有制問題上。我們實際解決了所有制問題,這樣也就保證了階級統治。”①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僅把每一社會的生產關系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從不同角度研究并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結構,而且還運用邏輯和歷史相一致的方法,研究并揭示了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生產關系結構的不同特點、發展趨勢及其運動規律。

  關于原始公社的生產關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論》指出:“在實行土地公有制的氏族公社或農村公社中(一切文明民族都是從這種公社或帶著它的非常顯著的殘余進入歷史的)相當平等地分配產品,完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成員之間在分配方面發生了較大的不平等,那末,這就已經是公社開始解體的標志了。”②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他又指出:“在先前的一切社會發展階段上,生產在本質上上共同的生產,同樣,消費也歸結為產品在較大或較小的共產制公社內部的直接分配。生產的這種共同性質是在極狹小的范圍內實現的,但是它的伴侶是生產者對自己的生產過程和產品的支配。”③斯大林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則更進一步地指出:“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公共的勞動導致生產資料和產品的公有制。”④很明顯,他們所指出的原始公社制生產關系結構的特點就是:(1)生產資料公有制;(2)公社成員共同勞動;(3)勞動產品歸公社成員共同所有,按照相當平等的原則共同分配。

  關于奴隸制生產關系。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的一個腳注中指出:“按照古人的恰當的說法,勞動者在這里只是會說話的工具,牲畜是會發聲的工具,無生命的勞動工具是無聲的工具,它們之間的區別只在于此。”⑤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則指出:“自從獵取奴隸和剝削奴隸成為彼此分開的行業的最初時期起,奴隸勞動的剝削者就不得不購買奴隸,就是說,只有通過對物的支配,對購買價格的支配,對奴隸的生活資料和勞動資料的支配,才能獲得對人的支配。”⑥在《美國工人運動》中,他又指出:“在亞細亞古代和古典古代,階級壓迫的主要形式是奴隸制,即與其說是群眾被剝奪了土地,不如說他們的人身被占有。”⑦列寧在《論國家》中,說的更加明確:“奴隸主和奴隸——是第一次大規模的階級劃分。前一集團不僅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即土地和工具,盡管當時工具還十分簡陋)并且還占有人。這個集團就叫作奴隸主。而從事勞動并把勞動果實交給別人的人則叫作奴隸。”⑧斯大林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更為具體地分析和論證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結構。他指出:“在奴隸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和占有生產工作者,這些生產工作者就是奴隸主可以把他們當牲畜來買賣屠殺的奴隸。”“這里社會一切成員在生產過程中的那種共同的自由的勞動沒有了,占主要地位的是受不勞動的奴隸主剝削的奴隸的強迫勞動。因此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的公有制也沒有了。代替它的是私有制。這里,奴隸主是第一個和基本的十足的私有者。”“富人和窮人,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享有完全權利的人和毫無權利的人,他們彼此間的殘酷的階級斗爭,——這就是奴隸占有制度的情景。”⑨依據上述,奴隸制生產關系結構的基本特點可有以下幾點:(1)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和占有生產工作者(即在人身上占有奴隸);(2)勞動者(即奴隸)被當作會說話的工具,可以買賣和屠殺,沒有任何人身自由;(3)奴隸的勞動是在奴隸主剝削、壓榨下的強迫勞動;(4)奴隸向奴隸主提供的勞動都是無償勞動。⑩

  關于封建制生產關系。馬克思 在《資本論》第一卷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歷史性質時指出:在“歐洲昏暗的中世紀”,“物質生產的社會關系以及建立在這種生產的基礎上的生活領域,都是以人身依附為特征的。”“人身依附關系構成該社會的基礎,勞動和產品也就用不著采取與它們的實際存在不同的虛幻形式。它們作為勞役和實物貢賦而進入社會機構之中。”①恩格斯在《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生》中,指出:“貨幣在中世紀早期的典型封建經濟中幾乎是沒有地位的。封建主或者是用勞役形式,或者是用實物形式,從他的農奴那里取得他所需要的一切。”②列寧在批評民粹主義的經濟內容時指出:“改革前的農奴制經濟”,“生產關系的基本內容是這樣的:地主把土地、建筑用的木材,總之是每個農戶所需的生產資料(有時甚至生活資料)交給農民,讓農民自己養活自己,同時強迫農民用全部剩余時間給他做工,服徭役。”③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他又指出:“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是這種經濟制度的條件。如果地主沒有直接支配農民人身的權力,他就不可能強迫那些分得土地而經營自己的經濟的人來為他做工。所以必須實行‘超經濟強制’。”“這種強制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和不同的程度,從農奴地位起,一直到農民等級沒有完全的權利為止。”④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黨人》中,列寧則把封建生產關系結構說得更加具體。他說:“這種生產關系就是:土地為大土地占有者即地主所瓜分;地主把這種土地分給農民,以便剝削他們,”“使農民能夠為地主生產剩余產品;它是一種使農民為地主服勞役的手段。”⑤斯大林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對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結構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和發展。在這里,他指出:“在封建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封建主占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地占有生產工作者——農奴,封建主已經不能屠殺農奴,但是可以買賣農奴。除了封建所有制以外,還存在農民和手工業者以本身勞動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他們占有生產工具和自己的私有經濟。”⑥總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闡明的封建制生產關系結構的特點可概括如下:(1)在所有制結構上,封建主占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占有生產工作者即農奴,同時還存在農民和手工業者的以本身勞動為基礎的個體所有制經濟;(2)農民與封建主或地主之間的關系是農民對封建主或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封建主或地主為了保持直接支配農民個人的權力,則對農民實行超經濟強制;(3)封建主或地主對農民的剝削方式主要是實物地租、勞役地租;(4)在封建制度下,占統治地位并起基礎性決定性作用的是封建主或地主占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占有生產工作者。

  關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馬克思在《資本論》尤其是在《資本論》第三卷第七篇,作了總體性的分析和論述。首先,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兩個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其中內涵的生產關系結構的本質特點。他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第一個特征,就是 “它生產的產品是商品。”然而,“使它和其他生產方式相區別的,不在于生產商品,而在于,成為商品是它的產品的占統治地位的、決定的性質。這首先意味著,工人自己也只是表現為商品的出售者,因而表現為自由的雇傭工人,這樣,勞動就表現為雇傭勞動。”“這種生產方式的主要當事人,資本家和雇傭工人,本身不過是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體現者,人格化,是由社會生產過程強加在個人身上的一定的社會性質,是這些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的產物”。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第二個特征是,剩余價值的生產是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動機。資本本質上是生產資本的,但只有生產剩余價值,它才生產資本。”“在這里,勞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只是表現為資本生產力的不斷提高。”⑧“資本家作為資本的人格化在直接生產過程中取得的權威,”“作為生產的指揮者和統治者的社會職能,”“是以實行嚴格管理的權威的形式,并且是以勞動過程的完全按等級安排了的社會機構的形式出現的,”“這種權威的執掌者,只是作為同勞動相對立的勞動條件的人格化”,“生產的社會聯系只是表現為一種不顧個人自由意志而壓倒一切的自然規律。”①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生產的兩個基本要素采取了獨特的社會形式,“勞動采取雇傭勞動的形式,生產資料采取資本的形式,”由之,“價值(產品)的一部分才表現為剩余價值,這個剩余價值才表現為利潤(地租),表現為資本家的贏利,表現為可供支配的、歸他所有的追加的財富”,“那種用來擴大再生產并形成一部分利潤的追加生產資料,才表現為新的追加資本,并且整個再生產過程的擴大才表現為資本主義的積累過程。”②

  對于資本主義的分配關系,馬克思指出:“工資以雇傭勞動為前提,利潤以資本為前提,”“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產條件的一定的社會性質和生產當事人之間的一定的社會關系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關系只是歷史規定的生產關系的表現。”③利潤雖然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果實,但“利潤不是表現為產品分配的主要因素,而是表現為產品生產本身的因素,即資本和勞動本身在不同生產部門之間分配的因素”,因此,利潤還要“分割為企業主收入和利息”,超額利潤還要因為土地所有權的存在而轉化為“地租”。④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還特別指出并強調了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特殊現象和性質。他指出:資本主義“勞動過程,就它是資本家消費勞動力的過程來說,顯示出兩個特殊現象。”即“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的勞動屬于資本家。”“其次,產品是資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產者工人的所有物。”⑤“資本發展成為一種強制關系,迫使工人階級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狹隘范圍而從事更多的勞動。作為別人辛勤勞動的制造者,作為剩余勞動的榨取者和勞動力的剝削者,資本在精力、貪婪和效率方面,遠遠超過了以往一切以直接強制勞動為基礎的生產制度。”⑥斯大林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結構也作了具體的分析。他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所有制,”“雇傭工人擺脫了人身依附,但是他們沒有生產資料,”“除了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所有制以外,還存在著擺脫了農奴制依附關系的農民和手工業者的、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生產資料的私有制”。⑦

  依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結構的基本特征可有:(1)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制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輔之以農民和手工業者的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生產資料私有制;(2)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特征的雇傭勞動制度;(3)資本家是生產的指揮者,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勞動屬于資本家;(4)剩余價值生產是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的動機,資本主義生產實質上就是剩余價值生產。

  關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生產關系。對于這一問題具體而經典的描述,莫過于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一書。在這本書中,馬克思首先指出:“我們這里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⑧這是“一個集體的、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⑨在這里,“每一個生產者,在作了各項扣除之后,從社會方面正好領回他所給予社會的一切。他所給予社會的,就是他個人的勞動量。”“他從社會領得一張證書,證明他提供了多少勞動(扣除他為社會基金而進行的勞動),而他憑這張證書從社會儲存中領得和他所提供的勞動量相當的一分消費資料。他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以另一種形式全部領回來。”①這個社會的分配方式,就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按勞取酬”或“按勞分配”。在這種分配方式中,“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另一方面,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的財產。至于消費資料在各個生產者中間的分配,那末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②這種分配方式,雖然消滅了幾千年來人剝削人的制度,實現了生產者之間的極大的平等,是一個偉大的“進步”③然而,“平等的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法權,雖然原則和實踐在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換中,等價物的交換只存在于平均數中,并不是存在于每個個別場合。”④“雖然有這種進步,但這個平等的權利還仍然被限制在一個資產階級的框框里。生產者的權利是和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勞動——來計量。”⑤“但是,一個人在體力或智力上勝過另一個人,因此在同一時間內提供較多的勞動,或者能夠勞動較長的時間;而勞動,為了要使它能夠成為一種尺度,就必須按照它的時間或強度來確定,不然它就不成為尺度了。這種平等的權利,對不同等的勞動者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⑥“其次,一個勞動者已經結婚,另一個則沒有;一個勞動者的子女較多,另一個的子女較少,如此等等。在勞動成果相同、從而由社會消費品中分得的份額相同的條件下,某一個人事實上所得到的比另一個人多些,也就比另一個人富些,如此等等。”⑦“他不承認任何階級差別,因為每個人都像其他人一樣只是勞動者,”“所以就它的內容來講,它像一切權利一樣是一種不平等的權利。”⑧“要避免所有這些弊病,權利就不應當是平等的,而應當是不平等的。”⑨“但是這些弊病,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在它經過長久的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里產生出來的形態中,是不可避免的。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⑩然而,馬克思又說:“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⑾在這里,馬克思把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分為兩個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不同階段,即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兩個社會的共同點,在于生產資料的“集體的共同占有”;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同志式的互助合作關系。二者之間的區別在于,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勞動者之間的平等關系是相對的,平等的權利仍然被限制在資產階級的框框里,“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法權”。而在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勞動者之間的平等關系和平等的權利則是充分的和較為完善的。而且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則由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所致,社會分工依然存在,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未能消失,社會財富的源泉還受到很大限制而未充分涌流,勞動還是人們謀生的手段,勞動者個人才智還未達到全面發展,社會產品只能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上述條件都已具備,社會產品才能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列寧根據蘇維埃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對馬克思的上述思想作了進一步發展。在《俄共(布)莫斯科市代表會議上關于星期六義務勞動的報告》中,他明確指出:“如果我們問一下自己,共產主義同社會主義的區別是什么,那么我們就應當說,社會主義是直接從資本主義生產出來的社會,是新社會的初級形式,共產主義則是更高的社會形式,只有社會主義完全鞏固的時候才能得到發展。社會主義的前提是在沒有資本家幫助的情況下進行工作,是在勞動者的有組織的先鋒隊即先進部分施行最嚴格的計算、監督和監察下進行社會勞動;同時還應該規定勞動量和勞動報酬。”①斯大林作為列寧的直接繼承者,對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結構作了更加明確而具體地概括。他說:“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在目前還只有在蘇聯實現的這種制度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這里已經沒有剝削者,也沒有被剝削者。生產出來的產品是根據‘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原則按勞分配的。這里,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是不受剝削的工作者之間的同志合作和社會主義互助的關系。”②他還說:“‘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公式,也就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即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的公式”③“只有在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每個人一方面盡自己的能力來勞動,另一方面將按自己的需要來領取勞動報酬。‘各盡所能,按需分配’”④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僅研究和論證了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生產關系結構的特點,而且還對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生產關系結構的演進、過程、路徑及其規律進行了分析。關于人類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生產關系結構的演進,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所有制的最初形式無論在古代世界或中世紀都是部落所有制”,“無論在古代或現代民族中,真正的私有制只是隨著動產的出現才出現的。——(奴隸制和共同體)”。“在起源于中世紀的民族那里,部落所有制先經過了幾個不同的階段——封建地產,同業公會的動產,工場手工業資本——然后才變為由大工業和普遍競爭所產生的現代資本,即變成拋棄了共同體的一切外觀并消除了國家對財產發展的任何影響的純粹私有制。”⑤并且,隨著“勞動轉化為自主活動,”“過去的被迫交往轉化為所有個人作為真正的個人參加的交往”,“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總和的占有,消滅著私有制。”⑥在這里,馬克思和恩格斯簡潔而扼要地揭示了生產關系由原始社會的部落所有制,經由奴隸所有制、封建所有制繼而又由于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化和發展,向著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的公有制演進的過程和路徑。之后,在《雇傭勞動和資本》中,馬克思更加具體地描述了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生產關系結構的演進和路徑。他說:“各個人借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系,即社會生產關系,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生產關系總和起來就構成為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并且是構成為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的特征的社會。古代社會、封建社會和資產階級社會都是這樣的生產關系的總和,而其中每一個生產關系的總和同時又標志著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特殊階段。”⑦在《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又通過對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的分析,對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生產關系結構的演進作了進一步地補充和發揮。他說:“勞動者對他的生產資料的私有權是小生產的基礎”,“這種生產方式在奴隸制度、農奴制度以及其他從屬關系中也是存在的。”①一旦“靠自己勞動掙得的私有制,即以各個獨立勞動者與其勞動條件相結合為基礎的私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即以剝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所排擠”;“一旦這一轉化過程使舊社會在深度和廣度上充分瓦解,一旦勞動者轉化為無產者,他們的勞動條件轉化為資本,一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站穩腳跟,勞動的進一步社會化,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進一步轉化為社會使用的即公共的生產資料,從而對私有者的進一步剝奪,就會采取新的形式。”②這種新的形式就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公有制。③此外,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后來研究和分析東方社會及其跨越“卡夫丁峽谷”的可能性時,還談及東方社會直接越過資本主義社會而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生產關系的問題。時間進入20世紀,列寧在《論國家》一文中,直接把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結構演進過程、路徑和規律概括為: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奴隸制社會、農奴制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④1938年,斯大林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書中,把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上述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生產關系結構按順序和依次演進的過程進一步具體化,即“原始公社制的、奴隸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⑤并且還強調說:“這就是人類史上人們生產關系發展的情景。”⑥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僅分析了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生產關系的整體結構,而且還深入到生產關系內部,對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結構的不同層次進行了分析。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首先分析了資本主義協作過程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和實質。馬克思指出:“較多的工人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或者說同一勞動場所),為了生產同種商品,在同一資本家的指揮下工作,這在歷史上和邏輯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⑦對于資本主義協作過程中的管理,他指出:“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并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不同于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一般職能。”“一旦從屬于資本的勞動成為協作勞動,這種管理、監督和調節的職能就成為資本的職能。這種管理的職能作為資本的特殊職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質。”⑧“資本家的管理不僅是一種由社會勞動過程的性質產生并屬于社會勞動過程的特殊職能,它同時也是剝削社會勞動過程的職能。”⑨“如果說資本主義的管理就其性質來說是二重的,——因為它所管理的生產過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產品的社會勞動的過程,另一方面,是資本的價值增殖過程——那末,資本主義的管理就其形式來說是專制的”,就其實質來說,則是“對抗”的。⑩在這里,馬克思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協作在同一生產過程或不同的但相互聯系的生產過程中管理的二重性,而且也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結構的特點和剝削性質。

  接著,馬克思又通過對工場手工業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結構的特點和性質。在分析社會分工和工場手工業分工的差別時,馬克思指出:“社會內部的分工以不同勞動部門的產品的買賣為媒介;工場手工業內部各局部勞動之間的聯系,以不同的勞動力出賣給同一個資本家,而這個資本家把它們作為一個結合勞動力來使用為媒介。工場手工業分工以生產資料積聚在一個資本家手中為前提;社會分工則以生產資料分散在許多互不依賴的商品生產者中間為前提。”①“工場手工業分工以資本家對人的絕對權威為前提,人只是資本家所占有的總機構的一部分;社會分工則使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互相對立,他們不承認任何別的權威,只承認競爭的權威,只承認他們互相利益的壓力加在他們身上的強制”。②“整個社會內部的分工,不論是否以商品交換為媒介,是各種社會形態所共有的,而工場手工業分工卻完全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獨特創造。”③“在工場手工業中,也和在簡單協作中一樣,執行職能的勞動體是資本的存在形式。由許多單個的局部工人組成的社會生產機構是屬于資本家的。因此,由各種勞動的結合所產生的生產力也就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真正的工場手工業不僅使以前獨立的工人服從資本的指揮和紀律,而且還在工人自己中間造成了等級的劃分。”④“起初,工人因為沒有生產商品的物質資料,把勞動力賣給資本,現在,他個人的勞動力不賣給資本,就得不到利用。它只有在一種聯系中才發揮作用,這種聯系只有在它出賣以后,在資本家的工場中才存在。工場手工業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質沒有能力做一件獨立的工作,他只能作為資本家工場的附屬物進行生產活動。”“分工在工場手工業工人的身上打上了他們是資本的財產的烙印。”⑤

  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的普遍使用,機器和大工業時代的到來。生產力的這一巨大發展,不僅引發了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而且也導致了機器生產部門的產生和以發達的機器體系的應用為特點的現代工廠及其工廠制度的出現。在《資本論》中,馬克思聯系機器大工業和現代工廠制度運行的實際,分析了機器使用和現代工廠制度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結構的變化、發展及其本質特征。首先,機器的資本主義使用對工人勞動狀況的影響,表現在以下方面:機器的資本主義使用,使資本有可能大量雇傭童工和女工,擴大了剝削范圍,提高了剝削程度,使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契約發生了重大變化,使婦女和兒童的身心健康受到摧殘,打破了工場手工業時期成年男工憑借手藝和體力所保存的一些對資本的反抗力,從而使資本的統治得到空前地強化;⑥機器的資本主義使用,成了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生產商品必要勞動時間的最有力的手段,成了把工作日延長到超過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從而創造了資本家延長工人工作日的新動機,使工作日的不斷延長成為“合乎愿望的事情”;⑦機器的資本主義使用,使工人勞動的內涵量不斷得到強化,使工人的勞動環境不斷惡化,健康狀況受到大大損害,傷亡率大大提高。⑧其次,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對工人地位和命運的影響。在資本主義工廠里,“自動機本身是主體”,而工人由于只是作為有意識的器官與自動機的無意識的器官并列,而且和后者一同受中心動力的支配而變成了客體;⑨在資本主義工廠里,“重新出現了分工,但這種分工首先就是把工人分配到各種專門機器上去,以及把大群沒有形成有組織的小組的工人分配到工廠的各個部門”,“他們在并列著的同種工作機上勞動,在他們之間只有簡單的協作”,而重新建立了適合資本剝削需要的新的分工;⑩由“單純的下手干的活”一方面可以用機器來代替,另一方面由于這種活十分簡單,從事這種苦役的人員可以迅速地經常更換,這就加深了工人的機器的依賴;⑾“在工場手工業和手工業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廠中,是工人服侍機器,在前一種場合,勞動資料的運動從工人出發,在后一種場合,則是工人跟隨勞動資料的運動;在工場手工業中,工人是一個活機構的肢體,在工廠中,死的機構獨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當作活的附屬物并入死機構”,工人成了機器的附屬物;①在資本主義工廠里,“機器勞動極大地損害了神經系統,同時它又壓抑了肌肉的多方面運動,侵吞身體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動,甚至減輕勞動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既然不僅是勞動過程,而且同時是資本的增殖過程,”“勞動資料變成了自動機”“它在勞動過程本身中作為資本,作為支配和吮吸活勞動的死勞動而同工人相對立”;②在資本主義工廠里,“工人在技術上服從勞動資料的劃一運動以及由各種年齡的男女個體組成的勞動體的特殊構成,創造了一種兵營式的紀律,這種紀律發展成為完整的工廠制度,并且使前面已經提到的監督勞動得到充分發展,同時使那種把工人劃分為勞工和監工,劃分為普通工業士兵和工業軍士的現象得到充分發展”;③“資本在工廠法典中卻通過私人立法獨斷地確立了對工人的專制”,“奴隸監督者的鞭子被監工的罰金代替了”;④最后,關于工廠勞動的物質條件。馬克思指出:“人為的高溫,充滿原料碎屑的空氣,震耳欲聾的喧囂等等,都同樣地損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說在密集的機器中間所冒的生命危險了”;“社會生產資料的節約,”“在資本手中卻同時變成了對工人在勞動時的生活條件系統的掠奪,也就是對空間、空氣、陽光以及對保護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設備系統的掠奪”,等等;傅立葉因之把工廠稱之為“溫和的監獄”。⑤另外,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大工業對農業的影響極其所引致的農業生產關系演變和特點,也作了深刻地揭示和具體地分析。⑥

  列寧的號稱“《資本論》第二”、內容豐富多彩的早期論著《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則是馬克思主義史上研究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典范。在這部論著中,他不僅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俄國農業和工業兩大生產部門中的形成和發展,而且也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俄國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形成和發展。在附錄中,列寧還運用了莫斯科省農民小手工業統計資料、歐俄工廠工業統計資料和歐俄最重要的工業中心的資料,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俄國農業和工業兩大生產部門的形成、發展過程及其在俄國社會各方面統治地位的最終確立,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從而使馬克思《資本論》關于生產關系結構的理論得到進一步豐富、完善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僅系統地研究和分析了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的內部結構,而且還把生產關系放到一個更為廣闊的社會系統,分析了它的外部聯系。馬克思在批判蒲魯東政治經濟學的形而上學方法論時指出:“社會關系和生產力密切相聯,隨著新的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保證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⑦這就是說,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不僅與生產力,而且也與由生產力決定的生產方式密切相聯。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指出:“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⑧這就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不僅與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緊密相聯,而且也與建立在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緊密相聯。關于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力與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進一步指出: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科學分析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一種特殊的、具有獨特歷史規定性的生產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產方式一樣,把社會生產力及其發展形式的一定階段作為自己的歷史條件,而這個條件又是一個先行過程的歷史結果和產物,并且是新的生產方式由以產生的現成基礎;同這種獨特的、歷史觀定的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即人們在他們的社會生活過程中、在他們的社會生活的生產中所處的各種關系,——具有獨特的、歷史的和暫時的性質”。①為了使人們對生產力與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生產方式在其中所處的地位有一個更加清晰而確切的認識,如前所述,他還在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中,對1859年問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話,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修改為“一定的生產方式以及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②在1873年出版的《資本論》法文版第一卷中,又將這句話進一步修改為“一定的生產方式以及從這種生產方式中產生的社會關系。”③依據上述,可以把馬克思關于生產力與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內在聯系的思想概括如下:(1)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由以產生的歷史前提、歷史條件和現成基礎;生產力的變化必然引起生產方式的改變,而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必須與新的生產力的性質和要求相適合;(2)生產關系是從生產方式中產生的,一定的生產關系,是一定的生產方式內含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的關系;生產方式的改變,必然會引起生產關系的相應變化;生產關系的形成和發展,必須與生產方式的性質和要求相適應。(3)生產力是具體的、歷史的、變化發展的,與生產力相適合的生產方式以及由生產方式中產生的生產關系也是具體的、歷史的和變化發展的。(4)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以及由生產方式中產生的生產關系,生產方式以及由它產生的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的性質和要求相適應。

  關于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除了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有諸多分析和論述之外,斯大林也作了具體而清晰地概括,即“上層建筑是由基礎產生的。但這決不是說,上層建筑只是反映基礎,它是消極的、中立的,對自己基礎的命運、對階級的命運、對制度的性質是漠不關心的。”④“基礎創立上層建筑,就是要上層建筑為它服務,要上層建筑積極幫助它形成和鞏固,要上層建筑為消滅已經過時的舊基礎及其舊上層建筑而積極斗爭。”⑤這就是說,上層建筑由經濟基礎而產生,經濟基礎創立并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不僅要適應經濟基礎,而且要為經濟基礎服務。總的說來,生產力與生產方式、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既相互適應又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作為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系統,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推動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的運動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以生產關系結構的外部聯系為基礎,進一步分析和揭示了生產關系的階級性質。馬克思對生產關系階級性質的分析,集中體現在《資本論》第三卷第七篇以“階級”為標題的第五十二章中。在這一章的開頭,他指出:“單純勞動力的所有者、資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也就是說,雇傭工人、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礎上的現代社會的三大階級。”⑥接著,他指出: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常趨勢和發展規律是生產資料越來越同勞動分離,分散的生產資料越來越大量集中成群,因此,勞動轉化為雇傭勞動,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這三大階級的形成,必然要經歷“若干中間的和過渡的階段”。⑦但是毫無疑問,生產資料同勞動的分離、生產資料的積聚和集中,從而勞動轉化為雇傭勞動、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趨勢的加速進行,對資本主義社會三大階級的形成,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后,在此種分析的基礎上,馬克思提出“什么事情形成階級”、“什么事情使雇傭工人、資本家、土地所有者形成為三大階級”的問題。馬克思這一章的行文雖然很短,所用文字也非常之少,但卻向我們揭示了四個具有真理性和結論性的問題,即:第一生產資料與勞動的分離是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分化的前提;第二,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制及其所形成的生產關系結構即經濟結構是三大階級形成的基礎;第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制和以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制為基礎的分配方式及其收入差距是劃分階級的客觀標準;第四,生產關系在階級社會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質。

  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恩格斯對階級的產生及其根源以及經濟關系即生產關系所具有的階級性質分析得更加具體。他指出:“階級是怎樣產生的呢?初看起來,從前大規模的封建土地占有制的起源,還可以(至少首先是)歸于政治原因,歸于暴力掠奪,但是這對于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來說就不行了。在這里,顯而易見,這兩大階級的起源和發展是由于純粹經濟的原因。而同樣明顯的是,土地所有者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正如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斗爭一樣,首先是為了經濟利益而進行的,政治權力不過是用來實現經濟利益的手段。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由于經濟關系發生變化,確切些說,是由于生產方式變化而產生的兩個階級。”①“因此,在現代歷史中至少已經證明,任何政治斗爭都是階級斗爭,而任何爭取解放的階級斗爭,盡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為任何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歸根到底都是圍繞著經濟解放進行的。因此,至少在這里,國家、政治制度是從屬的東西,而市民社會,經濟關系的領域是決定性的因素。”②可以說,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必然在政治上表現為階級關系,階級關系和生產關系是同一個問題即經濟利益關系的兩個不同的方面。生產關系與階級關系密切相聯,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質。

  最后,還有一個需要強調和格外關注的方面,即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國際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研究和論述。首先馬克思開辟了研究和分析國際生產關系、創建國際生產關系及其結構理論的先河。大家知道,馬克思依據他在一個較長時期對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研究,在設計自己的經濟學巨著《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結構體系時,明確把“生產的國際關系”列入其中;③在以后對這部巨著結構體系的修訂和進一步完善的過程中,也一再提出研究生產的國際關系及其相關問題。④說到他的《資本論》,我們更不能把它視作單純研究國別生產關系的著作,而應當把它視作研究和分析國際生產關系的巨著。從他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歷程來看,由于各國資產階級政府的迫害和不斷驅逐,使他不得不輾轉于西歐各國,而且每到一地,他都在積極參加并領導當地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深入工人群眾、了解他們處境的同時,不斷研究政治經濟學即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問題,其研究范圍不僅涉及歐洲大陸,而且也涉及北美‘大洋洲,甚至還包括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⑤從他研究的典型國度看,雖然重點在英國,但他強調說:“問題本身并不在于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律所引起的社會對抗的發展程度的高低。問題在于這些規律本身,在于這些以鐵的必然性發揮作用并正在實現的趨勢。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向工業較不發達的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后者未來的景象。”在談到十八世紀美國的獨立戰爭給歐洲中產階級敲響的警鐘時,他指出:“在英國,變革過程已經十分明顯,它達到一定程度后,一定會波及大陸。”⑥在《資本論》三卷的結構體系中,馬克思在第一卷,不僅揭示了資本與雇傭勞動對立的經濟根源,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結構的實質、發展趨勢和運動規律,而且還專門開辟一章即第二十五章,專門分析現代殖民理論,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際間轉移的趨勢及其必然性。在第三卷,他從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出發,在分析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各自獨立的運動,揭示它們之間緊密聯系、相互競爭及其所形成的由個別到總體、由國別到國際的經濟網絡系統的同時,也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各個剝削集團乃至不同國家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產關系結構系統、內在的各種矛盾及其運動規律,從而使自己的國際生產關系結構理論更加具體、更加充實、具有更大的真理性。恩格斯從早年發表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乃至后來撰寫的《反杜林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以及晚年所寫的一系列《通信》中,無不對馬克思國際生產關系結構理論的創立、豐富、完善和發展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列寧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一書,無疑是研究資本主義國際生產關系結構的經典之作。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不僅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且也把無產階級的世界革命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斯大林在列寧逝世之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結合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世界革命時代的新的特點,展開了對世界格局和國際關系的研究和分析,,不僅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際生產關系理論,而且還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揭示了帝國主義時期國際社會的五大基本矛盾和三大主要矛盾,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通過對二十世紀中期以后世界格局的研究和分析,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際生產關系及其結構理論,揭示了國際關系中的四大基本矛盾,創立了舉世聞名而科學的“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為我國制定科學的外交路線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我國建立廣泛的國際反帝反霸統一戰線,起著極大的指導作用。

  由上可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產關系結構的理論,絕不是關乎人類社會發展進程某一方面的理論,而是一個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涉及經濟、政治乃至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的具有整體性、系統性的科學理論,任何貶低、歪曲、閹割和篡改這一理論精神實質和核心內容的圖謀和做法,都是錯誤的和不可容忍的。

  三、 結論和思考

  上面,我們回顧和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產關系結構的論述,掩卷至際,不禁心潮澎湃,思緒連綿。

  首先,關于研究生產關系結構的思想路線問題。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在對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研究中,一直存在著兩條不同思想路線的對立和斗爭。在哲學上,表現為恩格斯歸納的哲學的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恩格斯指出:“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以某種方式承認創世說的人”,“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于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①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中,把恩格斯所說的哲學的基本問題歸結為哲學上的兩條根本對立的基本路線,即“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呢,還是從思想和感覺到物?”并且明確指出,“第一條路線,即唯物主義的路線。”“第二條路線,即唯心主義的路線。”②這兩條根本對立的思想路線,在歷史觀上即表現為研究人類社會生產關系以什么為出發點,也即從何處出發的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形象地歸結為是“從天上降到地上”、還是“從地上升到天上”的問題。德國哲學如黑格爾哲學以“唯心主義歷史觀”為指導,“從天上降到地上”,也就是從它的所謂“絕對觀念”出發,研究和分析由“絕對觀念”轉化而來的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即生產關系)的關系,從而得出政治國家決定市民社會,市民社會從屬于政治國家的結論,并提出,對于國家與市民社會的矛盾,可在保留市民社會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前提下,通過調節“等級要素”和“立法權”來解決。①作為“社會主義的行家、同時兼任社會主義的改革家”的杜林,在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指導下,從它的所謂“原則”出發,也“從天上降到地上”,建立了他的“世界模式” ;又從他的所謂“世界模式”出發,創立了他的“永恒真理”論、“永恒道德” 論和抽象的“平等”論;又從他的所謂“原則”出發,創立了他的所謂“暴力”論 ,并建立起他的政治經濟學體系 ,斷言暴力和勞動是構成社會經濟關系的兩大要素 ,勞動從事生產,暴力進行分配,資本家靠暴力掠奪利潤,政治暴力是勞動者受剝削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很好,可以繼續存在,資本主義分配方式很壞,一定得消失。要消除分配上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現象,就必須消滅政治暴力,按照“普遍的公平原則進行分配。”②相反,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則在自己創立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指導下,“從地上升到天上”,從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過程出發,以生產力為前提,以生產方式為中介,從與生產力、生產方式的聯系中揭示了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的產生、基本結構、本質特征、運動軌跡、發展趨勢及其規律,從而創立了科學的生產關系結構理論。可以看出,在研究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結構的過程中,不同的思想路線、不同的歷史觀、不同的方法論原則,從而形成兩種不同的理論。由于生產關系在階級社會中的階級性質,因此,這兩種不同的理論 則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階級路線,體現了兩種不同的階級利益。說到這里,不能不使我們想起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中的“結論”一章對我們的教導。他說:“在經驗批判主義認識論的煩瑣語言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學上的黨派斗爭,這個斗爭歸根到底表現著現代社會中敵對階級的傾向和思想體系。最新的哲學像在2000年前一樣,也是有黨性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按其實質來說,是兩個斗爭著的黨派,而這種實質被冒牌學者的新名詞或愚蠢的無黨性所掩蓋。”“經驗批判主義的客觀的、階級的作用完全是在于替信仰主義者效勞,幫助他們反對一般唯物主義,特別是反對歷史唯物主義。”③沿著列寧的教導,聯系將近200年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不同思想路線、不同歷史觀以及在其指導下的不同理論觀點的對立和斗爭,在當前國際風云變幻、國內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堅持什么思想路線、反對什么思想路線,難道還不清楚嗎?

  其次,關于研究生產關系結構的方法論問題。也就是說,在研究這一理論的過程中,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整體論”、還是堅持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單體輪”問題。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早就告訴我們:“誰用政治經濟學的范疇構筑某種思想體系大廈,誰就是把社會體系的各個環節割裂開來,就是把社會的各個環節變成同等數量的互相連接的單個社會。”④這就是說,生產關系是在一個社會體系中存在、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它與社會體系中的各個環節相互連接、互為條件、相互作用,不可分離。我們研究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結構理論,不能脫離它與社會體系的聯系和關系,而必須把它放到一個大的社會體系中,用系統論的方法去研究。首先就要研究生產關系與社會體系中的各個環節相互連接、互為條件、相互作用的聯系和關系,同時還要研究作為社會體系組成部分的生產關系內部各環節、各因素之間的聯系和關系,并通過對生產關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的研究,揭示生產關系本質、基本特征、運動軌跡、發展的趨勢和規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運用“整體論”或“系統論”的方法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典范。因此在對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進一步研究中,乃至在我們當前深化改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必須以他們為榜樣,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整體論”和“系統論”,反對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孤立片面的“單體論”。

  第三,關于研究生產關系結構的基本任務。毛澤東在他的哲學論著《矛盾論》中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斗爭,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②“沒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③“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于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并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學會這個方法,才能正確地分析中國革命的歷史和現狀,并推斷革命的將來。”⑤在《論十大關系》中,他又進一步強調:“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⑥我們所要研究的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結構,也是一個存在和充滿各種矛盾的事物。毫無疑問,我們研究生產關系結構的任務,就是要研究和分析其中的各種矛盾,研究和分析矛盾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各種因素之間的各種聯系、不同特點以及它們在整個社會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使我們生產關系結構的調整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構想和宏偉藍圖,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客觀要求,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四,關于正確認識和處理生產關系結構調整過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關系問題。毛澤東告訴我們:“在復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和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⑦“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謂矛盾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⑧“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化著,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變化。”⑨“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問題中,如果不研究過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這兩種情形,也就是說不研究這兩種矛盾情況的差別性,那就將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體地懂得矛盾的情況,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的方法。”“世界上沒有絕對地平衡發展的東西,我們必須反對平衡論,或均衡論。”“對于矛盾的各種不平衡情況的研究,對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為革命政黨正確地決定其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方針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產黨人都應當注意的。”⑩毛澤東關于《矛盾論》的上述原理告訴我們,對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研究乃至在我們深化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中,必須承認矛盾、揭示矛盾、研究和分析矛盾;必須研究和分析各種矛盾的不同特點及其差別性,必須區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必須十分關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之間地位和作用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必須高度關注這些變化對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各個部分、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各個因素的性質乃至對我國社會生產關系結構整體性質的影響;要充分認識這些影響和變化引發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乃至我國社會生產關系結構整體性質變異的可能性和危險性。具體來說,既要看到我國現階段多種性質的生產關系并存的局面,又要看到在多種性質的生產關系并存的結構中,是何種性質的生產關系居于主體地位 、起著主導的和決定的作用,還要看到處于主導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生產關系與處于非主體地位、起著非主導、非決定作用的生產關系之間相互轉化的可能性;要明確,如果二者的地位和作用轉變了,我國社會生產關系的整體性質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導致我國社會性質的根本變化。不僅如此,由于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所有制在生產關系內部結構中,對生產關系的性質起著主導的和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十分關注私有制經濟而尤其是資本主義濟對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發生的影響、輻射和腐蝕作用。同時,在對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占主體地位、起著主導和決定作用的社會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的研究中,還要十分關注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內部各個環節,諸如生產資料公有制、勞動者之間平等互利的自主勞動關系、企業治理機構中的民主管理關系以及按勞分配關系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及其變化。既要看到因所有制改革企業公有制性質的變異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環節的變異的可能性,也要看到其他環節因改革所引起的性質變異對企業公有制性質變異的可能性。須知,如果企業公有制性質變異了,則不僅會使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整體性質發生變異,而且也會使我國生產關系整體的社會主義性質發生變異乃至使我國整個社會主義制度的瓦解。如果看不到這幾種情況和可能性,就會陷入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泥淖,從而給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來重大損失,甚至會起到顛覆性的作用。

  第五,要對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結構的發展規律及其總趨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運用邏輯和歷史相一致的方法,對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結構發展的過程、路徑、規律和總趨勢的分析告訴我們,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每一發展階段的生產關系結構都是必然的、歷史的、暫時的、變化發展的,而且這種變化發展的過程、路徑、規律和趨勢都是由低級向高級螺旋形上升和向前發展的。盡管其中存在著艱難和曲折,有時甚至還伴隨著復辟和倒退,但潮流總是阻擋不住的。想要阻擋潮流的反動派和機會主義者雖然到處都有,到頭來總是被歷史前進的車輪輾得粉碎。遵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教導,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生產關系的必然性、歷史性、暫時性和過渡性,要認清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發展的過程、軌跡、規律和必然的歷史趨勢,堅決反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歷史虛無主義、新教條主義,堅決反對打著改革開放的旗號,踐行西方新自由主義改革方略,照搬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模式的倒退行為。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我國深化改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們要做不斷鞏固、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及其經濟制度的的促進派,不做違背歷史潮流的反對派。

  第六,要充分認識階級社會中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的階級性質。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以上論述可知,自人類社會劃分為階級以來,各個不同社會的生產關系無不具有鮮明的階級性質。然而由于生產關系所具有的階級性質,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尤其是近代以來登上歷史舞臺、并占據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階級利益和統治地位,總是“把自己與整個社會等同起來”,①以“公共利益”的代表出現,利用他們豢養的、代表“官方利益”的、“毫無掩飾的思想家,”采用“不動腦筋的折中主義”手法,從哲學、宗教、政治等方面,竭力模糊作為階級的國家與其經濟基礎之間的聯系,掩蓋生產關系及其經濟制度的階級性質,以欺騙和愚弄受剝削、受壓迫的階級及其善良的人們。②時至今天,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仍然打著維護世界“人權”、“民主”的招牌,到處侵略、掠奪和擴張,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弱小民族,施行霸權,摧殘人權、踐踏民主。在我國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潮中,一些西方新自由主義在我國的代表人物和知識精英,也以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折衷主義為指導,炮制種種理論根據,不顧我國現階段階級、階層存在的客觀現實,割裂經濟與政治的緊密聯系,掩蓋我國現階段生產關系及其經濟制度的階級性質,宣揚所謂市場經濟“中性論”、股份制“中性論”、企業制度“中性論”、財政稅收金融“中性論”、企業家“中性論”、勞動力市場“中性論”、勞動就業制度“中性論”、收入分配和工資制度“中性論”、直至鼓吹生產關系及其所有制“中性論”,等等。如此眾多的“中性論”,抹殺了上述概念所具有的鮮明的社會性質和階級性質,嚴重干擾了我國的改革開放,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來極大負面影響。鑒于此,習近平同志一再告誡我們,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級分析的方法沒有過時。在我國改革開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必須用階級分析的方法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

  最后,必須明確,當代世界的生產關系結構,既是國別的又是國際的。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論述中可以看到,不僅馬克思和恩格斯,而且他們的每一位繼承者,無不重視對國際生產關系問題的研究。他們研究的成果及其所揭示的國際生產關系結構的運行規律,不僅對世界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而且對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無不起著巨大的綱領性和路線性的指導作用。20世紀中期以來,隨著生產國際化、經濟全球化和政治思想文化意識形態全球化的加速發展,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政治關系和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關系日益呈現國際性的特征;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識形態之間的交鋒從來沒有停止過,并日益呈現多極化、復雜化和尖銳化的態勢。我國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國際環境,無不向我們表明,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研究國際生產關系結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因此,我們必須改變一些年來把研究視野局限于國內生產關系結構的傾向,充分認識當代世界生產關系的國際性這一重大而突出的特點,開展國際生產關系結構問題的研究,為我們制定科學的外交路線,建立廣泛的國際反帝、反霸統一戰線,為我們改革開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大業,提供必要的、理論的和實踐的支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朱旄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歷史的“魔鏡”
  5.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視
  6.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7.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8.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9.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10.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胡錫進爆出了一個“驚天秘密”?問是誰?造就的胡錫進這類的“共產黨員”,真是可恥!
  3.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4.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5. 顏寧女士當選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7.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10.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10億巨貪不死,誰死?
  9.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北國的黯然曙光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