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列寧對俄國工人運動中經濟派的批判》可知,俄國工人運動中經濟派的理論主張、對俄國工人運動的叛賣性活動及其與伯恩斯坦主義的緊密聯系和配合表明,他們已經淪為伯恩斯坦主義在俄國的變種和代理人;經濟派的所謂“批評自由”,是以伯恩斯坦主義理論為基礎、以反對“教條主義”和反對“思想僵化”為旗幟,以“資產階級思想”為武器,來批評“舊的、教條式”馬克思主義,把“革命的社會民主主義”“轉向資產階級的社會改良主義”,把“主張社會革命的政黨變為主張改良主義的民主政黨”,以實現把俄國工人運動引上工聯主義和社會改良主義道路的目的;經濟派的最大錯誤是“崇拜工人運動的自發性”,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使工人運動局限于經濟斗爭,否定“自覺性”和“政治斗爭”對工人運動的意義和作用,抹殺工人階級斗爭的階級性質,以圖把工人運動納入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使工人運動受資產階級思想的統治和奴役,充分暴露了經濟派機會主義的反動性;經濟派的政治綱領,把“為改善經濟狀況而進行的斗爭”當作工人運動的座右銘,把革命的馬克思主義降為一種庸俗的改良主義,浸透著腐朽的實用主義哲學氣息;經濟派的組織路線集中到一點,就是在工人運動中實行一種“手工業方式”,把組織工作的狹隘性合法化,反對建立一個集中統一的、紀律嚴明的、由“革命家組織”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列寧通過對經濟派的批判提出的一些理論觀點,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而且對當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對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現代化建設,乃至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俄國工人運動 經濟派 自發性 經濟主義 機會主義 社會改良主義
在《列寧對俄國自由主義民粹派主觀社會學的批判》和《列寧對俄國自由主義民粹派社會改革綱領的批判》中,我們回顧和研究了列寧對自由主義民粹派哲學方法論、經濟理論以及社會改革綱領等方面的批判,明確了這班先生的學說,是代表俄國農民小生產者和市民小資產者階級利益、浸透著折衷主義、機會主義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毒汁的反動學說,這班先生是一幫農民小生產者和市民小資產者階級的思想家,是以“真正‘人民之友’的思想和策略的表達者自居”、反對俄國社會民主黨人、阻礙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俄國傳播和發展的“最兇惡的敵人”。現在我們就來回顧和研究列寧對俄國工人運中具有機會主義、修正主義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特質的“經濟派”及其“經濟主義”理論的批判,以便從中汲取教益和啟迪。
一、經濟主義與伯恩斯坦主義
提起俄國工人運動中的“經濟派”及其經濟主義理論,不能不使人想起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修正主義的鼻祖伯恩斯坦及其泡制的臭名昭著的伯恩斯坦主義。
大家知道,在無產階級的偉大革命導師恩格斯逝世以后,隱藏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者氣焰囂張起來。他們以時代變遷為借口,公開叫嚷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對馬克思主義應該與時俱進,進行修正,肆無忌憚地宣揚和推行一套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路線。
1896 年,伯恩斯坦在《新時代》雜志上,以《社會主義問題》為標題,發表了反對和修正馬克思主義的系列文章。1897-1898年,又在《新時代》雜志上發文,進一步攻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并且,在考茨基等人的支持下,于1899年,又寫出《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人的任務一文,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伯恩斯坦還以“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自居,說什么恩格斯在世時,與他有著“濃厚的個人友誼”,并在遺囑中對他表示“非常的信賴”,等等。拉大旗作虎皮,竭力把自己裝扮成老資格的、正統的、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革命黨人。①
伯恩斯坦對馬克思主義的種種背叛行動,引起了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尤其是德國馬克思主義者的強烈憤慨和批評。但他所泡制的修正主義理論在工人運動中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危害也是嚴重的。1898年3月,俄國各地“斗爭協會”和“崩得”的成員,為了建立統一的社會民主黨,在明斯克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宣告俄國社會民主黨的成立。但由于大會選出的中央委員會不久被沙皇政府破獲,而且還因大會宣言存在著種種確陷,而未能把各地的馬克思主義小組在在組織上統一起來,形成中央集中統一的領導,結果使新成立的社會民主黨在組織和思想上處于松散和混亂狀態。然而,正值此時,伯恩斯坦的《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人的任務》一書,在俄國傳播開來。短短幾年,該書就有3種俄譯本問世。同時,浸透修正主義毒汁的《歷史唯物主義》一書,也在彼得堡刊印了第2版。伯恩斯坦的理論和主張,在俄國政界和理論界得到了熱烈響應,甚至連沙皇政府警察局局長也鼎力宣傳和助勢。一時間,黑云壓城城欲摧,大有遮天蔽日之勢。②
由于伯恩斯坦及其泡制的修正主義理論的擴散和影響,“斗爭協會”和“崩得”內部資產階級思想濃厚的一部分青年人,趂列寧等一批老革命家被捕和流放,俄國社會民主黨組織處于松散和混亂之際,拉幫結派,遂形成一個以“經濟派”為名的機會主義派別。1899年,這班青年人公開發表宣言,反對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路線,反對建立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說什么政治斗爭應當由自由資產階級去搞,工人階級應當支持自由派資產階級同廠主進行改善自己經濟狀況的經濟斗爭。而當他們的這些觀點和主張受到列寧等人的駁斥和批判時,他們就以攻為守,攻擊以列寧為首的社會民主黨人,指責列寧等人片面夸大思想(綱領、理論)的作用,忽視運動的“物質因素和物質環境”,染上了“爭論癖”的毛病,犯了“宗派主義的偏執”,等等。③經濟派的機會主義觀點及其對馬克思主義者的攻擊和指責,受到了伯恩斯坦的大力支持,并夸贊他們隊伍中的一位主要成員普羅柯波維奇,“是一位比他(伯恩斯坦)本人更為激烈的伯恩斯坦主義者”。④
經濟派的理論和主張,他們對俄國工人運動的叛賣性活動,以及他們與伯恩斯坦主義的緊密聯結和配合,充分表明,他們已經與伯恩斯坦沆瀣一氣,同流合污,融為一體,已經淪為伯恩斯坦修正主義在俄國的變種和翻版。由此,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進行反對狹隘的“經濟主義”和日益流行的伯恩斯坦主義,已經成為俄國革命和社會民主黨人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二、“時髦”的口號及其實質
列寧對俄國經濟派的批判,是從批判經濟派關于“批評自由”的口號開始的。其實,“批評自由”的口號,并非經濟派的專利,而是由修正主義的鼻祖伯恩斯坦首先發明的。
上面說過,在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恩格斯逝世不久,伯恩斯坦就開始了他的歪曲、篡改、攻擊和修正馬克思主義的叛賣性活動。他以時代變遷為借口,竭力宣揚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公然“否認有可能科學論證社會主義和根據唯物主義歷史觀證明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否認大眾日益貧困、日益無產階級化以及資本主義矛盾日益尖銳化的事實”;“宣稱‘最終目的’這個概念本身就不能成立,并絕對否定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否認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在原則上的對立”;“否認階級斗爭理論,認為這個理論好像不適用于按照多數人意志進行管理的嚴格意義上的民主的社會”;等等。①在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戰友的強烈駁斥和批判之后,他又污蔑和攻擊當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工人運動的領導人是“舊的教條式”馬克思主義者,并向他們提出“批評自由”的要求,而為他們攻擊、篡改和修正馬克思主義的叛賣行為辯護。②俄國在國外的“社會民主黨人聯合會”中的一部分經濟主義者,則利用他們掌握的“工人事業”等報刊,也“鄭重其事地”提出“批評自由”的政治要求,以發展社會民主黨內的機會主義。③同時,俄國國內的一部分經濟主義者,也接過“批評自由”的口號,在為臭名昭著的伯恩斯坦主義進行辯護的同時,妄圖把伯恩斯坦主義和社會改良主義路線搬到俄國來。④
經濟派提出的“批評自由”的口號,以伯恩斯坦主義的理論為基礎、以“反對教條主義”為旗幟、以“資產階級思想”為武器,來批評“舊的、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其目的是要把“革命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轉向資產階級的社會改良主義”,把“主張社會革命的政黨,變為主張社會改良的民主政黨”,把伯恩斯坦主義移植到俄國來,以實現把俄國工人運動引上工聯主義和社會改良主義道路的目的。⑤
列寧指出,經濟派提出的“批評自由”,實際上“就是機會主義派在社會民主黨內的自由,就是把社會民主黨變為主張改良的民主政黨的自由,就是把資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因素灌輸到社會主義運動中來的自由。”⑥“自由是個偉大的字眼”,與自由資產階級“在工業自由旗幟下進行過最具有掠奪性的戰爭,在勞動自由的旗幟下掠奪過勞動者”一樣,“包含著這種內在的虛偽性。”⑦經濟派“批評自由”的口號,與伯恩斯坦主義一樣,“是以社會主義在全世界面前這樣備受屈辱和自我抹黑為代價,以敗壞工人群眾的社會主義意識”為代價,“換得的卻是一些實際微小改良的冠冕堂皇的草案,這種改良微小到了極點,甚至比從資產階級政府那里爭取到的還要少!”⑧實際上,他們主張的“批評自由”,就是要剝奪“社會民主黨人向工人階級揭示工人階級利益同資產階級利益的敵對性”的權利,就是要用他們的機會主義理論“腐蝕社會主義的意識,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宣傳社會矛盾緩和論,硬說社會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是荒謬的思想,把工人運動和階級斗爭縮小為狹隘的工聯主義運動,縮小為爭取細小的、漸進的改良的‘現實主義’斗爭。”⑨列寧進一步指出,所謂“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等等的響亮詞句,“只不過是用來掩飾人們對理論思想發展的冷淡和無能”。“臭名遠揚的批評自由,并不是用一種理論來代替另一種理論,而是自由地拋棄任何完整的和周密的理論”,充分暴露了這班先生的“折衷主義和無原則性”。⑩
最后,列寧向經濟派提出了嚴厲的警告。他說:請你們“不要玷污自由這個偉大的字眼”,也不要將這個字眼變成你們的專利。“你們不僅可以自由地號召,而且可以自由地走到隨便什么地方去,哪怕是走到泥潭里去也可以。”“我們也可以‘自由地’走到我們愿意去的地方,我們不但可以自由地同泥潭作斗爭,而且還可以同那些轉向泥潭里去的”、處心積慮地叛賣俄國工人運動的、號稱“經濟派”的人“作斗爭”。⑾列寧對伯恩斯坦主義和俄國工人運動中的經濟派及其經濟主義理論的揭露和批判,充分彰顯了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意志的堅定性和反潮流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三、“自發性”理論及其反動性
首先,為了給自己“自發性”的理論正名,經濟派及其代表人物引出馬克思關于“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為重要”的名言來為自己佐證。對此,列寧揭露說:馬克思的這句話,是從他評論哥達綱領的一封信里摘引來的。馬克思在信里嚴厲斥責德國社會民主黨內愛森納赫派領袖們在原則上的折衷主義時說:“如果需要聯合,那么為了達到運動的具體目標,可以締結協定,但決不能拿原則來做交易,決不要作理論上的‘讓步’。”①列寧指出:在“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理論水平有了某種程度的降低”的關鍵時刻,“經濟派”及其機關報“《工人事業》得意楊楊地提出“馬克思的一句名言——‘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為重要’,是多么不合時宜。”②
針對經濟派鼓吹自發性,貶低革命理論對工人運動指導作用的行為,列寧結合俄國社會民主黨內的實際情況,予以駁斥和澄清。列寧指出,“對俄國社會民主黨來說,由于存在三種時常被人忘記的情況,理論的意義就顯得更為重要了。”這三種情況就是:第一,俄國社會民主黨剛剛形成,必須清算各種錯誤思想;第二,社會民主主義運動就其本質來說是國際性的運動,只有充分利用別國經驗才能順利發展。但是,對于別國經驗,決不能簡單地了解或抄襲,必須結合本國革命實踐,有批判地予以借鑒和吸收;第三,俄國社會民主黨肩負著世界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任務,要完成這項任務,就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起到先進戰士的作用。③據此,列寧結論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在醉心于最狹隘的實際活動的偏向同時髦的機會主義說教結合在一起的情況下,必須始終堅持這種思想。”④
接著,列寧便從理論上批判經濟派關于“自發性”的錯誤。列寧指出:他們搞不清運動的“物質的”(用《工人事業》的話來說是自發的)因素和思想的(自覺的,“按計劃”進行活動的)因素的相互關系問題。不懂得,“思想家”所以配稱為思想家,就是因為他走在自發運動的前面,為它指出道路,善于比其他人更早地解決運動的“物質因素”自發地遇到的一切理論的、政治的、策略的和組織的問題。”⑤“為了真正地‘考慮運動的物質因素’,必須批判地對待它們,必須善于指出自發運動的危險性和缺點,必須善于把自發性提高到自覺性。說思想家(即自覺的領導者)不能使運動脫離由環境和因素的相互作用所決定的道路,這就是忘記了一個起碼的真理:自覺性是參加這種相互作用和這種決定的。”⑥列寧指出:事實表明,“對工人運動自發性的任何崇拜,對‘自覺因素’的作用即社會民主黨的作用的任何輕視,完全不管輕視者自己愿意與否,都是加強資產階級思想體系對工人的影響。”“所有那些說什么‘夸大思想體系的作用’,夸大自覺因素的作用等等的人,都以為工人只要能夠‘從領導者手里奪回自己的命運’,純粹工人運動本身就能夠創造出而且一定會創造出一種獨立思想體系”,“這是極大的錯誤”。⑦其實,經濟派的這些“理論觀點,并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拙劣的模仿,醉心于這種模仿的是我們的‘批評家們’和伯恩斯坦派,這些人不懂得如何把自發的、進化和自覺的革命活動結合起來。”⑧列寧警示說:“在目前時期,這一嚴重的理論錯誤必然導致極其嚴重的策略錯誤,這種策略錯誤過去和現在都使俄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受到極大地危害。”①然而,經濟派的“一些人和一些機關刊物”,卻“不僅閉眼不看這個缺點,而且還把它說成是一種特殊的美德”,實在是“真正的不幸”。②
在《同經濟主義的擁護者商榷》一文中,列寧揭示了經濟派“自發性”理論的基本的和主要的特征。列寧指出:經濟派別的“基本特征是不認識甚至維護落后現象,也就是不認識甚至維護我們上面說過的那種自覺的領袖落后于群眾的自發高潮的現象。”這個派別的特點是:在原則方面,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在機會主義的最新變種現代”“批評”面前表現得軟弱無能;在政治方面,力圖縮小和分散政治鼓動和政治斗爭,不懂得社會民主黨如果不把一般民主運動的領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能夠推翻專制制度;在策略方面,表現得極不穩定,無所作為,只是充當運動的尾巴;在組織方面,不懂得運動的群眾性質不但沒有減輕而且加重了馬克思主義者建立一個鞏固的、集中的革命家組織的責任。③其中,在工人運動自發性問題上的理論及其機會主義行為,正是俄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出現倒退現象及其危機的根本原因和癥結之所在。④
在批判了經濟派關于自發性理論的錯誤和機會主義特點之后,列寧論述了工人運動自發性和自覺性之間的關系,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一個具有開創性和現實針對性意義的“灌輸”理論。列寧指出:自發性和自覺性不同,從俄國工人運動的歷史進程來看,“‘自發因素’實質上無非是自覺性的萌芽狀態。因為工人已經不像歷來那樣相信壓迫他們的那些制度是不可動搖的”,而開始感覺到“必須進行集體的反抗,堅決拋棄了奴隸般的順從長官的態度。但這種行為多半是絕望和報復的表現,還不能說是斗爭。”⑤有計劃的罷工本身雖然“已表現出階級斗爭的萌芽”,“但也只能說是一種萌芽”,而不具有真正的和自覺的性質。這是因為,“這些罷工本身是工聯主義的斗爭,還不是社會民主主義的斗爭;這些罷工標志著工人已經感覺到他們同廠主的對抗,但是工人還沒意識到而且也不可能意識到他們的利益同整個現代的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的不可調和的對立,”“他們還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講,盡管“罷工比起‘騷亂’來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然是純粹自發的運動。”⑥在談到工人運動中的思想體系時,他說:“問題只能是這樣,或者是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或者是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這里中間的東西是沒有的。”“對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任何輕視和任何脫離,都意味著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加強。”⑦“工人運動的自發的發展,恰恰導致運動受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支配”而成為“純粹工會的”和“工聯主義”的運動,而“工聯主義正是意味著工人受資產階級的思想奴役。”⑧俄國工人運動的歷史和現實,已經向社會民主黨人提出了一個嚴正、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就是要堅決而毫不動搖地“反對自發性,就是要使工人運動脫離這種投到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羽翼下去的工聯主義的自發趨勢,而把它吸引到革命的社會民主黨的羽翼下來。”⑨然而,“工人階級單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聯主義的意識即確信必須結成工會,必須同廠主斗爭,必須向政府爭取頒布對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而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或“社會主義學說,則是從有產階級的有教養的人即知識分子創造的哲學理論、歷史理論和經濟理論中發展起來的。現代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們的社會地位來說,也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俄國的情況也是一樣,社會民主黨的理論學說,也是完全不依賴于工人運動的自發增長而產生的,它的產生是革命的社會主義知識分子的思想發展的自然和必然的成果。”①這就是說,“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②而這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只有創造先進而具有無限真理性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社會革命黨人來完成。
四、改良主義綱領的批判
我們已經知道,經濟派的最大錯誤和基本特征就是崇拜工人運動的自發性。然而,這種以崇拜自發性為特征的理論,必然要在他們的政治綱領中反映出來。因此,列寧在批判了經濟派關于工人運動自發性的理論之后,便著手對經濟派的政治綱領進行批判。
首先,列寧揭示了他們綱領的機會主義性質。經濟派在其機關報《工人思想報》創刊號的社論中概括了他們整個“綱領”的全部精神,其內容可有以下幾點:“為改善經濟狀況而斗爭”是工人運動的座右銘;政治應始終順從于經濟;“斗爭不是為了什么未來的后代,而是為了自己本人和自己的兒女”,“每個盧比工資增加一戈比,要比任何社會主義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實惠和可貴”;③“最適合的斗爭就是可能進行的斗爭,而可能進行的斗爭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斗爭”;④核心之點就是“走阻力最小的路線”即進行經濟斗爭。⑤對此,列寧針鋒相對地指出:經濟派關于這個問題的議論,“只是證明他們力圖抹殺無產階級斗爭的階級性質,用所謂空洞的‘承認社會’來削弱這個斗爭,把革命的馬克思主義降低為一種庸俗的改良主義的思潮。”⑥他們的所謂“不是為了什么未來的后代,而是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兒女”,“每個盧比工資增加一戈比,要比任何社會主義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實惠和可貴”,“最適合的斗爭就是可能的斗爭,而可能進行的斗爭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斗爭”的論點,就是要求工人階級只是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而進行斗爭,而不去追求本階級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和最終目標,完全是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和革命目標的歪曲、篡改和背叛,浸透著實用主義腐朽哲學的氣息,是伯恩斯坦“運動就是一切,而目的是沒有的”理論的變種和翻版,是這條徹頭徹尾的機會主義和修正主義路線在理論上的反映。“俄國社會民主黨實行這樣的綱領就等于政治上自殺,就等于大大阻礙并降低俄國工人運動和俄國革命運動。”⑦
列寧還通過對經濟派所主張的“經濟斗爭”綱領的客觀分析,闡明了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的關系,表明了社會民主黨人對經濟派綱領的態度。關于經濟斗爭意義和必要性,列寧指出:“在資本主義存在的情況下”,經濟斗爭“不僅是合乎規律的現象,而且是必然的現象”;經濟斗爭“對于組織工人階級進行反對資本的日常斗爭和消滅雇傭勞動,都是非常重要的。”⑧然而,經濟斗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涉及某個職業的工人同工廠主的關系,而得到的結果不過是使出賣勞動力的人學會較有利地出賣這種‘商品’,學會在純粹商業契約的基礎上來同買主作斗爭。”這種斗爭“可能成為社會民主主義的活動的開端和組成部分,但是也可能(而在崇拜自發性的條件下一定會)導致‘純粹工會’斗爭和非社會民主主義的工人運動。”⑨而“社會民主黨領導工人階級進行斗爭不僅是要爭取出賣勞動力的有利條件,而且是要消滅那種迫使窮人賣身給富人的社會制度。”⑩【列全(6)P54】因此,社會民主黨人和工人“既不要夸大這種斗爭的意義”,“也不要對這種斗爭的意義估計不足”。①關于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的關系,列寧指出社會民主黨人的綱領在實質上就是,這種斗爭是“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領導這一斗爭的最終目的是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和組織社會主義社會。”②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分為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經濟斗爭就是“反對個別資本家和個別資本家集團,爭取改善工人生活狀況”,政治斗爭“就是對政府,爭取擴大民權,即爭取民主和爭取擴大無產階級的政治權力”。③“所有的社會民主黨人都認為必須組織工人階級的經濟斗爭,必須在這個基礎上到工人中間進行鼓動,即幫助工人去同廠主進行日常斗爭,叫他們注意壓迫的種種形式和事實,從而向他們說明聯合起來的必要性。但是因為經濟斗爭而忘掉政治斗爭,那就是背棄了全世界社會民主黨的基本原則,”“忘掉了全部工人運動史所教導我們的一切。”④“一切經濟斗爭都必然要變成政治斗爭”,“社會民主黨應該把這兩種斗爭緊緊地結合成無產階級統一的階級斗爭。這種斗爭的首要目的應該是爭取政治權利,爭取政治自由。”⑤“社會民主黨代表工人階級,不是就工人階級同僅僅某一部分企業主的關系而言,而是就工人階級同現代社會的各個階級、同國家這個有組織的政治力量而言。”“社會民主黨人不但不能局限于經濟斗爭,而且不能容許把組織經濟方面的”斗爭“當作他們的主要活動”。我們應當把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結合起來,“應當積極地對工人階級進行政治教育,發展工人階級的政治意識”,使他們作為一個統一的、有覺悟的整體,為實現自己的徹底解放而行動。⑥
在談到經濟派的綱領時,有一點必須注意,即經濟派也談所謂“政治意識”和“政治斗爭。”例如,他們在《工人事業》的綱領中寫道:“工人階級的政治斗爭只是<恰恰不只是>最發展、最廣泛和最切實的經濟斗爭形式”;在經濟派的代表人物馬爾丁諾夫的文章中還說:“現在擺在社會民主黨人面前的任務,是要盡量賦予經濟斗爭本身以政治性質”;等等。⑦對此,列寧揭露說:“正是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大家’只是口頭上同意必須全面發展政治意識。正是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工人事業》不僅沒有擔負起組織(或是提倡組織)全面政治揭露的任務,反而把已經著手實現這個任務的《火星報》拉向后退。”⑧經濟派的上述論調,顯然都是用“政治鼓動應服從于經濟鼓動”的觀點來看待“政治鼓動和政治斗爭的。”⑨口頭上承認政治斗爭,而在行動上予以否定,充分暴露出經濟派的狡詐手腕和策略上的機會主義本質。
列寧指出:賦予經濟斗爭本身以政治性質,實質上就是“工人為爭得出賣勞動力的有利條件,為改善工人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而向廠主進行的集體斗爭,”即“職業性的斗爭。”“‘賦予經濟斗爭本身以政治性質,’就等于力爭用‘立法和行政措施’”“來實現這些職業的要求”。⑩“‘賦予經濟斗爭本身以政治性質’這句漂亮話,聽起來‘極端’深奧,‘極端’革命,其實掩蓋著那種力求把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降低為工聯主義的政治的傳統意圖”,“實際上卻把爭取經濟改良的斗爭當作一種新東西奉送給我們。”⑾實質上,它是在保存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妄圖通過社會的局部改良,來修綴資本主義,從而達到為資產階級服務的目的。
列寧最后結論說:這種“工聯主義政治離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還很遠很遠”,簡直有“十萬八千里”之遙!①
五、機會主義的組織路線及其反動性
經濟派關于工人運動自發性的理論,不僅表現在他們的政治綱領上,而且還表現在他們的組織路線上。列寧通過對經濟派組織路線的批判,闡明了建立一個集中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迫切性。
經濟派的機關報《工人事業》指責社會民主黨人的建黨主張是“民意主義”、“不懂‘民主制’”,②“同‘民主原則’相抵觸”。③并且強調說:為了“同廠主和政府作經濟斗爭”,完全不需要有“一個全俄的集中的組織”,不需要“一個由職業革命家組成而由全體人民的真正領袖們領導的組織”。④對于經濟派和《工人事業》雜志的上述指責,列寧指出:經濟派和“《工人事業》的上述論調,不僅把政治活動的狹隘性,而且也把組織工作的狹隘想神圣化和合法化了。在這個問題上,《工人事業》一如既往,是一個自覺性屈服于自發性的刊物。而崇拜自發形成的組織形式,不了解我們的組織工作多么狹隘和原始,不了解我們在這一重要方面還是怎樣的一些‘手工業者’”,我們的組織的工作方式還是怎樣的一種手工業方式。“在我看來,這就是我們運動的真正病癥。當然,這不是衰落中的病癥,而是成長中的病癥。”⑤列寧進一步強調說:“正是在目前,在自發義憤的浪潮簡直要把我們這些運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淹沒時,特別需要同一切維護落后性的主張,同一切想把這方面的狹隘性合法化的企圖進行最不調和的斗爭,特別需要促使每一個參加實際工作或僅僅準備進行這種工作的人都對現在我們中間盛行的手工業方式感到不滿,并且下最大決心拋棄它。”⑥
接著,列寧便對作為整個運動所固有的成長中的“病癥”,即“手工業方式”進行了分析。列寧指出,作為工人運動組織工作的這種手工業方式,“同俄國社會民主黨內派別之一的‘經濟主義’是有聯系的。”“缺乏實際修養,不善于做組織工作,這確實是我們大家的通病”。“但是,‘手工業方式’,這個概念,除了表示缺乏修養之外,還有別的含義,即整個革命工作規模狹小,不懂得在這種狹小的工作基礎上是不能形成良好的革命家組織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企圖為這種狹隘性辯護,把它上升為一種特殊的‘理論’,也就是說在這一方面也崇拜自發性。”⑦俄國工人運動的歷史和現實充分說明,經濟派的組織路線和組織方式,不僅脫離俄國革命的現實,是落后的和保守的,而且也具有明顯的合法馬克思主義特點,具有明顯的和反動的機會主義性質。列寧強調指出:“我們如果不擺脫一般的‘經濟主義’觀點(即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于社會民主黨的作用及其政治任務的狹隘見解),就不能擺脫我們組織工作的狹隘性”,就“不了解我們首要的最迫切的實際任務是要建立一個能使政治斗爭具有力量,具有穩定性和繼承性的革命家組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⑧
在批判經濟派在組織工作中的手工業方式,揭示了這種工作方式的局限性和機會主義特點之后,列寧便提出了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問題。首先他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針對經濟派力圖走“阻力最小的路線”的機會主義特點,他指出:“我們認為必須堅決反對這種觀點,并且告誡全體同志,務必防止俄國社會民主黨脫離既定路線,這條路線就是組織一個同無產階級階級斗爭密切聯系的、以爭取政治自由為當前任務的獨立的工人政黨。”①“只有獨立的工人政黨才能成為反對專制制度斗爭的堅固堡壘,其余一切爭取政治自由的戰士只有同這樣一個政黨結成同盟并且給它援助才能發揮積極作用。”②在《我們黨的綱領》一文中,他重申:“不管怎樣,我們必須重視這個事實。要想把工人運動同社會主義、同政治斗爭結合起來,就必須建立政黨”。③在《我國社會民主黨中的倒退傾向》一文中,列寧又結合歐洲各國把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歷史經驗,進一步強調說:如果這樣結合起來,“工人的階級斗爭就成了無產階級從有產階級剝削下解放出來的自覺斗爭”,而“獨立的社會民主主義工人政黨”就成為“社會主義工人運動的高級形式”。④在《我們運動的迫切任務》一文中談到俄國工人運動的教訓時,他又把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作為社會主義的最為迫切的任務提了出來。他說:“整個俄國社會主義的歷史,決定了社會主義的最迫切的任務是反對專制政府,爭取政治自由。我國的社會主義運動,可以說是集中在反專制制度的斗爭上的。另一方面,歷史表明,社會主義思想脫離勞動階級先進人物的現象,在俄國要比其他國家厲害得多,因此,俄國革命運動必然軟弱無力。由此自然產生出俄國社會民主黨所應該實現的任務:把社會主義思想和政治自覺性灌輸到無產階級群眾中去,組織一個和自發工人運動有緊密聯系的革命政黨。”⑤他又強調說:“社會民主黨是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的結合,它的任務不是消極地為每一階段的工人運動服務,而是要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給這個運動指出最終目的,指出政治任務,維護它在政治上的獨立性。工人運動脫離了社會民主黨,就會變得無足輕重,并且必然會墮入資產階級的泥潭,因為只從事經濟斗爭,工人階級就會失去自己的政治獨立性,成為其他黨派的尾巴”,就會背叛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和偉大的社會主義運動。⑥
在闡明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礎上,列寧依據俄國工人運動的歷史和現實,提出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思路。關于建黨綱領,他指出: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實質上就是組織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領導這一斗爭的最終目的是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和組織社會主義社會。”⑦關于黨的指導思想,他指出:沒有革命理論,就不會有堅強的社會民主黨。因為革命理論“能使一切社會民主黨人團結起來,他們從革命理論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們能運用革命理論來確定斗爭方法和活動方式”,這個理論就是馬克思的理論。但是,“我們決不把馬克思的理論看作某種一成不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恰恰相反,我們深信:它只是給一種科學奠定了基礎”,社會民主黨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實際生活,就應當在各方面把這門科學推向前進”。這是因為,“它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⑧關于黨的領導機構,列寧指出:這個領導機構不能由具有工聯主義性質的“那種社會民主黨人小組”的領導人構成。這是因為,這種小組的領導人,實際上是“這種小組成員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多半是工聯書記,”而不像是社會民主黨人的“政治領袖”。⑨“這樣的人決不是革命家,而只是可憐的手工業者。”⑩這個領導機構,也決不能由自稱為“先鋒隊”的人所組成,“要知道,只是自稱為‘先鋒隊’,自稱為先進部隊是不夠的,還要做得使其余一切部隊都能看到并且不能不承認我們是走在前面。”⑾列寧說: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及其領導機構,“應當由那些以革命活動為職業的人‘完全按照藝術的規律’來組織。”“自發覺醒起來的群眾也會從自己的隊伍中選拔出愈來愈多的‘職業革命家’。”①就是說,“社會民主黨人首先應當考慮建立一個能夠領導無產階級的全部解放斗爭的革命家組織。”②“我們如果從扎扎實實建立堅強的革命家組織開始,我們就能保證整個運動的穩定性,就既能實現社會民主主義的目的,又能實現純粹工聯主義的目的。”③列寧進一步強調說:“任何革命運動,如果沒有一種穩定的和能夠保持繼承性的領導者組織,就不能持久”;“自發地卷入斗爭、構成運動的基礎和參加到運動中來的群眾愈廣泛,這種組織也就愈迫切需要,也就應當愈鞏固”;“這種組織的構成主要應當是以革命活動為職業的人”;“在專制制度的國家里,我們愈減少這種組織的成員的數量,減少到只包括那些以革命活動為職業并且在同政治警察作斗爭的藝術方面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這種組織也就愈難被捕捉”;而且工人階級和其他社會階級中能夠參加這個運動并且在運動中積極工作的人數也就會愈多。”④最后,列寧堅定而自信地說:“給我們一個革命家組織,我們就能把俄國翻轉過來!”⑤關于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形式和策略,列寧認為,依據俄國工人運動的環境,它應是一個秘密性的組織。他指出:“社會民主黨的政治斗爭要比工人同廠主和政府作斗爭的經濟斗爭廣泛得多,復雜得多。同樣(而且因此),革命的社會民主黨的組織也一定要同進行這種斗爭的工人組織不一樣。”就是說,由于“革命家的組織”應當包括的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以革命活動為職業的“社會民主黨人革命家”,由于在沙皇專制制度下,人民沒有任何政治自由,因此,“這種組織必須是不很廣泛的和盡可能秘密的組織。”⑥列寧說:“把所有秘密的職能集中在數量盡可能少的職業革命家手里,這并不是說他們將‘代替大家動腦筋’,并不是說群眾不必積極參加運動。恰恰相反,這些職業革命家將從群眾中愈來愈多地涌現出來”。事實已經證明,“這決不會削弱而只會擴大其他許許多多組織的活動范圍和內容。”⑦列寧指出,為了使社會民主黨成為一個不很廣泛和盡可能秘密的戰斗組織,“我們急需健全革命的組織和紀律,改進秘密活動的技術。”⑧“為了減少損失和建立一個比較鞏固的堡壘來反抗專制政府的壓迫和瘋狂的迫害,我們必須做到這一點。”⑨并且,“為了有條不紊地進行反政府的斗爭,我們必須使革命的組織紀律和秘密活動的技術達到最完善的地步,必須使每個黨員或每個黨組織在黨的工作的某一方面專業化”,“這種專業化比起平常的小組工作來,要求我們更堅毅,更善于集中精力從事平凡的、細小的、打雜的工作,更加發揮真正的英雄氣概。”⑩
最后,列寧認為,要建立一個集中統一的能夠領導無產階級革命、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遠大目標的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在徹底批判和拋棄經濟派自發性理論的基礎上,還要“賦予自發的工人運動以明確的社會主義理想,把這個運動同合乎現代科學水平的社會主義信念結合起來,同爭取民主這一實現社會主義的手段有步驟的政治斗爭結合起來,一句話,就是要把這種自發運動同革命政黨的活動結合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⑾同時,還要借鑒和汲取“西歐社會主義運動和民主運動的歷史、俄國革命的歷史、我國工人運動”中的有益的經驗和教訓,把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際經驗與本國的具體特點有機結合起來,使黨的“組織形式”和“斗爭策略”更加科學化,為實現黨的綱領和最終目標,提供必要的前提和現實基礎。①
六、結論與啟迪
人類社會思想史告訴我們,一種理論觀點,決不自然地或自發地產生的的。它的產生,必有一定的條件和根源。俄國社會民主黨內經濟派和經濟主義的產生也不例外。從思想根源來看,它來源于哲學世界觀上的庸俗唯物主義和方法論上的形而上學主義;從理論根源上看,它來自伯恩斯坦主義的“唯生產力”論,也即“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理論;從階級根源來看,它來自俄國社會民主黨組織成份的復雜性和俄國沙皇資產階級專制政府的迫害和壓力。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俄國工人運動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告訴我們,伯恩斯坦主義和和俄國社會民主黨內經濟派及其經濟主義的理論,對國際工人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危害是嚴重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它不僅導致了考茨基的“超帝國主義”理論、布哈林“經濟與政治并重”的折衷主義理論及其“‘專注’經濟建設”的“單純經濟”論;而且以赫魯曉夫為首的修正主義集團上臺之后,也以伯恩斯坦的“唯生產力論”為基礎,沿著經濟主義的道路越走越遠。在經濟上,他們宣稱,“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經濟重于政治”,要使“共產主義建設整個進程所提到首要地位的經濟問題和生產問題居于黨組織活動的中心,居于黨組織整個工作的首位”。甚至借口“按生產原則建立黨的機構”,把黨“分割成了什么‘工業黨’、‘農業黨’”。赫魯曉夫還直接了當地說:“黨機關工作中主要的東西就是建設生產”。②在政治上,取消階級斗爭,取消無產階級專政。在國際國內執行一整套“三和”(即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兩全”(即全民國家、全民黨)的修正主義路線。③在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之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一些國際的工人政黨遠離政治、告別革命,把西方國家具有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性質的民主社會主義模式搬到本國來,降低了黨的理論水平,模糊了黨的宗旨和奮斗目標,使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倒退現象。給國際工人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一定造成了嚴重損失和災難。伯恩斯坦主義和俄國經濟主義的教訓要求我們,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沿著列寧批判俄國經濟派及其經濟主義理論的道路,結合國際工人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和現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經濟、政治和思想理論等方面,對伯恩斯坦主義和經濟主義進行徹底的批判和清算。
“批評自由”是各國社會主義者、民主社會主義者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和修正主義者在爭論中“最常用的口號”。然而,作為“批評自由”這一時髦的口號,在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派別和不同的人群中,則有著不同的內涵和意境。對伯恩斯坦主義者來說,“批評自由”,是在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和無產階級普遍接受的情況下,詆毀、貶低、批評和修正馬克思主義、把國際工人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引上邪路的“自由”。對于俄國社會民主黨內的經濟派來說,則是秉承伯恩斯坦的懿旨,喧囂“馬克思主義過時論”,以“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為借口,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傳播,貶低、詆毀和否定政治斗爭對工人運動的意義和作用,取消工人運動的階級性質,以圖把工人運動引向工聯主義和社會工改良義道路的“自由”。因此,對于“批評自由”這一口號,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具體分析,分清真偽,辨明是非,區別正確和謬誤。必須對那種以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為理由、打著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的旗號,批評、歪曲、貶低、篡改和修正馬克思主義的假馬克思主義者或者修正主義者作堅決的斗爭,徹底揭露他們虛偽而丑惡的反動嘴臉,使他們在國際工人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無有立足之地。
由列寧對俄國社會民主黨內經濟派及其經濟主義理論的批判可知,經濟派最突出和最大的特點就是崇拜工人運動的自發性,反對工人運動的自覺性。其實,自發性和自覺性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自發性是自覺性的萌芽、起點、前提和基礎,自覺性是自發性發展的必然結果和趨勢。作為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反對工人運動的自發性,提倡工人運動的自覺性。然而,工人運動決不是一個自然地轉向社會主義的自覺過程。要實現這一過程,作為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到工人群眾中去,利用工人運動的斗爭實踐,對工人階級進行深入細致的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會主義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灌輸到工人中去。也就是說,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灌輸論”,反對經濟主義的“自發論”。鑒于當前我們面臨的風云變幻、險惡而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我們所承擔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再加上我們改革開放中還客觀存在著多種理論觀點的角逐和爭鳴,我們必須沉重冷靜、穩住陣腳,堅定信念,不忘初心,頑強拼搏,勇于斗爭。進一步說,必須在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中間,堅持不懈、深入細致地開展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教育運動,切實把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灌輸到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中去,減少盲目性,提高自覺性,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使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無往而不勝。
鑒于俄國社會民主黨內的經濟派割裂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的關系,把工人運動局限于經濟斗爭,否定政治斗爭對于工人運動的意義和作用,以圖把工人運動經濟斗爭唯一化,從而使工人運動失去獨立的政治性質,失去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宗旨和目標,陷入工聯主義政治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泥坑。鑒于在當今世界上,工聯主義的政黨及其改良主義路線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和統治地位的加強、 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的泛濫和發展,不僅導致了工聯主義政治和社會改良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回潮,而且使蘇聯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了資本主義復辟,從而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陷于低潮。同時,也使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受到西方“顏色革命”的影響而增加了諸多變數。這就告訴我們,要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勝利,完成歷史和時代交給我們的艱巨而神圣的任務,就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和研究世界,科學認識和估計當代國際關系的現實及其時代特點,全面而科學地認識和確定我們黨和國家所面臨的環境和必須完成的必要而緊迫的任務,正確認識和科學處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乃至政治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正確認識和科學處理經濟和政治、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乃至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意識形態建設之間的關系,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系統論,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徹底批判和清算經濟主義以及由此演化而來的反動的工聯主義和資產階級的社會改良主義,徹底批判和清算國際工人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中形形色色的折衷主義、機會主義和掛著馬克思主義招牌的假馬克思主義即修正主義,深刻揭示其產生的根源,揭露其反動本質及其危害性,把反對經濟主義和修正主義的斗爭進行到底。
俄國社會民主黨內經濟派的自發性理論,在組織問題上,竭力推崇“手工業”的管理方式,反對在工人運動中建立一個集中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結果使俄國工人運動組織碎片化,失去凝聚力,呈現“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淪為工聯主義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犧牲品。列寧依據俄國工人運動的狀況及其客觀要求,在對俄國工人運動中這種病癥及其理論進行嚴厲批判的同時,闡明了在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和緊迫想,并提出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思路和和具體設想。
聯系當前國際工人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革命實踐,結合我們建黨100多年以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我們認為,要建立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黨的指導思想問題。這一指導思想不能是浸透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毒汁的工聯主義,也不能是臭名昭著的伯恩斯坦修正主義和俄國工人運動中的經濟主義,而必須是或者只能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其次,要解決的是黨的綱領問題。作為無產階級的政黨,它必須為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服務,它的奮斗目標,首先是領導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革命的專政。然后,消滅私有制,實行公有制,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和壓迫,最后不僅使無產階級得到徹底解放,而且還要解放全人類,實現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共產主義社會。第三,為了實現上述理想和目標,還必須在黨的集中統一的領導下,制定和執行一套嚴密而健全的組織紀律。第四,為了加強和不斷改善黨領導,保持黨的領導核心的穩定性和繼承性,要建立并形成一個由無產階級革命家組成的領導集團。并且,這一領導集團的成員,必須是在革命的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經過實踐檢驗、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立志為無產階級、廣大勞動人民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斗終生的、忠實而堅定的革命家,而不能是工聯主義者或滿腦子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所謂“工聯書記”,更不能是掛著馬克思主義招牌或自稱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假馬克思主義者和新老修正主義者。第五,鑒于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以及我們所擔負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艱巨而宏偉的任務,鑒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領導和建設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在全黨開展一次或者開展多次、具有相當規模的思想政治教育運動。堅決反對思想懈怠和蛻化,反對腐敗和墮落,反對自由主義、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清除掛著馬克思主義招牌的假馬克思主義者和兩面派人物,切實保證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純潔性和和先進性。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密切黨群關系、政群關系和干群關系,增強黨的凝聚力,提高黨的戰斗力。蘇聯解體、東歐巨變、“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慘痛教訓,要永志不忘,牢牢記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