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5日是遵義會議召開80周年紀念日,我們深切緬懷我軍的偉大統帥毛澤東同志,深切緬懷老一代革命家和廣大紅軍指戰員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感恩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作出的不懈探索和付出的無私奉獻。他們的豐功偉績將永彪青史。
遵義會議是在我黨生死攸關的緊急關頭召開的一次扭轉乾坤的重要會議。所以說是生死攸關,就是陰陽兩重天,命懸一線。這一線就是遵義會議。所以說是扭轉乾坤,就是遵義會議之前,紅軍開始遭受失敗挫折,遵義會議之后,紅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直至最后奪取全中國的解放。
現在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對毛澤東戰爭年代的豐功偉績說三道四,但遵義會議前后史實的鮮明對照,雄辯地證明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起碼在當時無人堪比;現在,也絕不是幾個文人騷客所能輕易詆毀和抹殺的。遵義會議之前,中央紅軍進行了五次艱苦卓絕的反“圍剿”斗爭,前三次,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都取得了勝利;第四次,毛澤東雖然被剝奪了指揮權,但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指引下,仍然取得了勝利。但第五次,由于排斥了毛澤東正確的戰略戰術,大好形勢逆轉,紅軍被迫實施戰略轉移。實踐證明,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引下就可以打勝仗,否則就要打敗仗。遵義會議之前,在強渡湘江戰役中,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4萬人,到遵義會議召開前也就剩下3萬人左右。遵義會議之后,毛澤東重返軍隊領導崗位,率領紅軍“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調虎離山襲金沙”,一路攻關奪隘,紅軍絕路逢生,徹底擺脫了被動局面。由此可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是在勝與敗的較量中選擇出來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是在血與火的考驗之中淬煉出來的。什么叫實踐出真知,這就是實踐出真知;什么叫時勢造英雄,這就是時勢造英雄。
不錯,毛澤東同志在晚年是犯過錯誤,那是在尋求民族獨立自由,人民幸福安康道路上的不懈探索,在此之前,他曾以自家6個親人的犧牲為代價來進行這種“上下求索”。這期間有成功,有失敗,我們全黨都應該認真總結這些經驗教訓。毛澤東是人不是神。他在性格上是凡人,有凡人的喜怒哀樂,也有凡人的功過是非;但他在統領全局上的文韜武略則絕對是偉人,具有凡人不可企及的雄才大略。這也是他之所以屢屢不能被小人、惡人擊倒、撼動的原因。鷹飛得再低也比雞飛得高,雞飛得再高也永遠成不了鷹。
遵義會議是我黨我軍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它的偉大之處在于,中國的紅色勢力第一次獨立自主地確定了自己的路線,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選定了自己的領導人??嚯y由此輝煌,輝煌由此更加耀眼,正如加勒比海的颶風就是在蝴蝶振動的效應中悄然掀起,星星之火從此成燎原之勢,勢不可擋。
前天,首都各界人士聚集釣魚臺國賓館,隆重紀念遵義會議80周年,毛澤東的親屬,開國元勛們的親屬以及黨政軍各級領導同志出席了紀念會。原軍事科學院院長劉精松上將發表了感人至深的講話,發人深省,令人感奮。這是一位老將軍集一生感悟和學習心得而發出的肺腑之言。特筆錄如下,以饗讀者。
——羅援 2015年1月20日
在紀念遵義會議八十周年大會上講話
劉精松
(2015年1月18日)
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這是黨史對遵義會議的評價和定位。
怎樣正確理解上述評價?需簡要回顧從建黨至遵義會議14年間的艱難斗爭歷程。中國共產黨1921年正式成立,這是近代中國革命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這個東方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驟然喚醒了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勞苦大眾和革命知識分子,新的革命火種在沉沉黑夜中的大地上點燃起來了,并迅速形成星火燎原之勢。但是,革命的艱難、斗爭的慘烈,特別是黨在初創時期的不成熟也凸顯了出來。這個問題集中地表現在,真正深刻了解中國實際情況,最有資格領導革命勝利前進的同志遲遲進入不了黨中央的核心領導崗位。造成這種狀況,有內外兩個方面的原因:就外部因素來講,中共當時實際上是由蘇聯控制主導的共產國際的一個分支,其政策主張、重大行動和領導人的產生均由共產國際審定。當然,共產國際當時對支持東方各國特別是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是有積極作用的。但他們幾乎是包辦一切的做法是脫離實際的、錯誤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和蘇共一起垮掉,就是有力地證明。就內部因素來說,主要是由于一些不太熟悉中國實際情況的知識分子主導黨內事務,其中某些人又往往與共產國際有著特殊的緊密關系,教條主義色彩很濃,頑固堅持“城市中心”道路,否定“農村中心”道路,導致頻頻失誤,黨的領導人也更換頻繁,形不成領導核心。
毛澤東同志是深深扎根于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他一參加革命,就對社會各階層,進行了廣泛系統的調查研究,對十月革命道路與中國實際怎么結合,毛澤東是在黨內考慮較早較成熟的一個。當蔣介石發動(1927)4·12反革命政變后,毛澤東對黨怎樣領導中國革命,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遠見卓識的主張,例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反對“本本主義”,“中國革命要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建設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在三灣改編、古田會議上,經過激烈的思想交鋒,毛澤東鮮明地提出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等一整套建軍的方針和原則。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均起步于這個時候,并成為我建黨、建軍的重大原則,至今不變。在反“圍剿”作戰中,強調貫徹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實行誘敵深入、運動戰、游擊戰、速決戰與殲滅戰相結合,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等靈活機動的作戰原則。還有,要適時地實行土地政策,在蘇區建立人民政權,把廣大群眾凝聚到黨的周圍來,建設鞏固的根據地。在成功建立井岡山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后,又與其他同志一道在贛南建立了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蘇區,在其影響下,全國革命根據地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起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中國革命出現了一個高潮,工農紅軍發展到30萬人以上。
革命的蓬勃發展,引起了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的極度恐慌,一次又一次對各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同時對上海的中共地下組織系統加緊進行破壞與抓捕,我黨的許多重要領導人被迫轉移到中央蘇區。這本來對于集中革命領導力量,壯大革命勢力是件好事。但當時,黨內不少人錯誤地認為,“山溝里產生不了馬列主義”,對毛澤東的正確主張與成功實踐,不理解、不重視、不支持,甚至公開反對,有的人從上海一來就把毛澤東的指揮權撤掉了(取代了)。致使毛澤東同志親自組織指揮的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勝利局面發生逆轉。但第四次反“圍剿”雖然剝奪了毛澤東的指揮權,但紅軍將士對他的戰略戰術深表贊同,運用自如,因而第四次反“圍剿”依然取得了勝利。第五次反“圍剿”則就不大相同了,在“左”傾教條主義的指揮下,大打陣地戰,是一場硬碰硬的決戰,結果走向徹底失敗,迫使中央領導機關和中央紅軍撤出中央蘇區,實行戰略大轉移(長征),原計劃與湘鄂西紅二·六軍團會合。由于錯誤的決策(共產國際同意后,遲遲不行動),錯誤的指揮(突圍中又犯了逃跑主義),錯誤的行動方式(大搬家式),又不及時調整糾正,使紅軍行動遲緩,傷亡慘重,由出發時的8.6萬人到湘江戰役結束銳減到4萬人,到遵義會議前也就是3萬人了,此時僅走了兩千余里路。幾十萬敵軍圍追堵截,中央紅軍面臨全軍覆滅的危險。
毛澤東一路走來,對黨內錯誤領導造成的損失,無比痛心,極為不滿,但為了革命全局和紅軍的生存,一路上與部分中央領導和紅軍將領(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陳云等)深入交換意見,過細地做工作,力主迅速糾正左傾教條主義錯誤,黨內許多同志也有同樣要求,于1935年1月15至17日在貴州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當時,由于大敵當前,時間緊迫,來不及全面討論政治路線方面的問題,也沒有深入討論造成軍事指揮錯誤的深刻的政治原因。但是,遵義會議明確的回答了紅軍的戰略戰術方面的是非問題,指出了博古、李德軍事指揮上的錯誤,罷免了李德的職務。同時改變了中央的領導,特別是軍事領導,選舉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恢復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權,并成為新“三人團”(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的重要成員,負責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在戰爭環境中,這是中央最重要的領導機構。
遵義會議還是在中共與共產國際聯系中斷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成功召開的一次會議。從此,中共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一步步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會后,中央紅軍重整旗鼓,振奮精神,在新的中央領導的指揮下,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企圖,改向敵防守薄弱的貴陽、昆明方向前進,展開了靈活機動的運動戰,從一月下旬至三月下旬,相繼取得了四渡赤水的重大勝利,終于擺脫了優勢敵軍的追堵攔截,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計劃,取得了長征中最具決定意義的勝利。這勝利是在改換中央軍事領導后取得的,充分顯示出了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綜上所述,遵義會議的歷史功績在于:①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否則,中國革命史可能就得重寫。②中共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選擇了自己的領袖,為日后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建國初期掛像的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林彪、鄧小平七個人全部參加或列席了遵義會議)。③清算了“左”傾教條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使我軍正確的戰略戰術思想和新型人民軍隊建設的方針原則(即毛澤東軍事思想)成為指導我軍戰爭實踐和治軍建軍的主要法寶。
習近平同志于2014年十月在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是啊,八十年后,再看遵義會議的歷史功績,它永遠是一座不朽的豐碑!遵義會議后,我黨在前進道路上,仍然是充滿艱難曲折,但總體來說,黨的路線是正確的,實踐上是勝利的,又經過一個14年,終于建立了新中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