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臺海兩岸海戰、空戰,在一般人腦子里是一邊倒的描述,如海戰,擊沉“太平”號護衛艦,“八·六”海戰,擊沉“劍門”號、“章江”號,崇武海戰擊沉“永昌”號,關于臺海兩岸戰事的書籍書店可買到幾十種,描寫基本雷同。如果真是這樣一邊倒,就可以解放臺灣了,沒什么問題,事實上,兩岸戰況,空戰也是有起有伏,剛解放時臺灣空軍占優勢,后來我方引起蘇制米格-15,其性能遠超過P-47,P-51,徹底擊敗臺空軍以P-47,P-51為主的戰斗機占據上風,此后臺灣空軍于58年引進美制F-86佩刀戰斗機并配備響尾蛇導彈后,重占上風。擊落擊毀幾十架米格―15,及部分米格-17,獨霸天空。所以我方空戰史,58年以前寫得比較多,58年之后沒怎么寫。海戰亦是如此,有勝有敗,現摘錄臺海軍司令黎玉璽將軍在1955年率領太湖、太倉、太康和太昭4艘小型軍艦包圍擊沉溫州艦隊全部艦只經過。
1955年2月,國軍全部撤離大陳島,解放軍即派兵占領臺山列島,臺山列島位于浙江,福建以東海面,距大陸十五海里,地位重要,解放軍登島后便架起炮臺,設立基地,第二批駐島部隊于55年2月18日清晨,由海軍溫州大隊全部艦艇護送下,前往臺山,計有四百到五百噸炮艇四艘,三百噸級登陸艇八艘,每艘可載兵員200余人。國軍海軍在黎玉璽(當時任海軍副總司令兼六二特遣部隊指揮官)指揮下,率小型戰艦4艘于55年2月18日清晨發起攻擊,于下午結束戰斗,全殲溫州艦隊,并擊沉正泊在臺山島的艦艇若干及前來增援潛艇一艘。臺山海戰共計擊沉炮艇5艘,登陸艇8艘,潛艇一艘,武裝機帆船8艘,總計22艘,登陸艇上 1600余名官兵全部犧牲。臺海軍損失為:太湖艦中彈三發,機艙煙囪和救生筏略損,太昭艦上20毫米炮架被打斷,死一人,傷三人。
以下摘錄臺海軍司令黎玉璽將軍回憶錄三段,以饗讀者
“共軍艦艇全部覆滅
這時太康、太昭兩艦也急駛適時到達,加入戰斗。幾分鐘后共軍炮艦不支,竟忘卻其掩護八艘登陸艇任務,急向南北臺山島之間鼠逃。到八時十分,共軍炮擊疏落,我艦隊把握時機,以高速于八時十九分繞到共軍登陸艦隊的后方,適時共軍炮艇三艘中彈著火,其中兩艘立刻下沉,移時另一艘亦沉入海底。我英勇官兵愈戰愈勇,距離一千五百碼時,乃集中炮火向八艘滿載共軍的登陸艦艇射擊,共軍在臺山島的岸炮雖然熾烈,但我軍士氣旺盛,繼續攻擊,已擊沉其中兩艘,另外六艘也中彈不知所措,漂向暗礁滿布的海中;共軍紛紛跳海,希望求得九死一生,呼叫的凄厲之聲,可以清晰的聽到。我艦隊的官兵本打算拯救這批被迫參軍的落海者,唯因暗礁處海圖載明是未探測地,阻礙航路,無法接近,不久這批滿載共軍一千余人及物資的八艘登陸艇,均全部沉入海底,僅少數人漂流海面。共軍艦艇最初還有反抗的炮火,經一個多小時的接戰后,便亂成一團,潰不成軍,增援臺山列島的艦隊全軍覆沒。八時四十五分,我艦隊脫離戰場歸航。
空軍擊沉共軍潛艇
在激烈戰斗中,我申請空中掩護的空軍戰機,也開始到達艦隊上空掩護,并繼續對臺山列島附近海面共軍殘余船艇,與島上的軍事設施予以轟擊。截至午后六時止,又擊沉共軍炮艇兩艘、武裝機帆船八艘,擊毀島上營房及帳篷八處,島上共軍死傷慘重。這一次我海空軍完美配合,獲得最輝煌的勝利,捷報傳來,后方軍民無不歡欣鼓舞。我太湖艦僅中彈三發,機艙煙囪和救生筏略損;太昭艦上二公分(即20毫米)炮架被炮彈片打斷,余無損毀。十八日下午三時左右,我空軍在臺山列島海面首創轟沉共軍潛水艇一艘的光榮記錄。我空軍轟炸機一架,由楊純厚、周啟化、張運發、鐘萬、楊龍富等健兒駕駛,于當天下午三時五十分,在臺山列島西南海面發現共軍潛艇一艘,正浮上海面活動,我機立即轟炸,并低飛予以掃射,所投炸彈全部命中目標。這艘潛艇被我機攻擊后,立即沉入水中,當時海上浪花四濺,經我機詳細偵察很久,未再發現該艇蹤影即判斷該艇已被炸毀沉沒。
海空聯手赫赫戰果
這次我海空軍聯合出擊,雖非預定的聯合作戰計劃,但因空軍首日偵得敵情,海軍主動出擊,空軍也立即加入作戰,真是協同配合得天衣無縫,獲至全勝,完全粉碎了共軍孤立南麂及侵犯馬祖的可能行動。由于我國軍訓練有素,武器精良,防守嚴密,三十年來,中共海軍始終未敢侵越馬祖一步。我海空軍聯合出擊臺山列島的結果,擊沉了共軍炮艇五艘、載運共軍及物資的登陸艇八艘,另武裝機帆船八艘及潛水艇一艘,共計二十二艘,并將臺山島的軍事設施徹底摧毀。我空軍飛機于完成任務后,均安全返航;我艦僅受輕微損失,在炮位上的炊事上等兵光榮殉國,中士宋心蘭頭部中傷,槍炮上士薛景森、周崇信輕傷。 ”
此戰可算得上是臺海兩岸海戰中我方最大一次失利。
辨析
http://lt.cjdby.net/viewthread.php?tid=363614&extra=&page=2
辟謠貼在超大本家:LUDA 原創: 也談臺山海戰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256591
可能有不少朋友都曾經看過那篇“臺海海戰中我方最大一次失利--臺山海戰”的文章。由于這次海戰在大陸并不屬于值得宣傳之列,所以了解者似乎不多。而在海峽對岸,這一次的“輝煌勝利”可是進了博物館呢。從這篇文章最早在艦船論壇上登出,我就一直多處留意,現在就按著兩岸的戰史資料簡單地談談這次戰斗。
1、這次海戰有沒有呢?有。我看過的多數海軍戰史中都沒有此戰的記載,唯一的例外是1988年出版的《中外海戰大全》。摘錄如下:
臺山海面戰斗(1955年2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溫州巡邏大隊第2分隊547號、548號、549號、550號4艘50噸炮艇,奉命于1955年2月17日掩護陸軍登陸艇7艘、機帆船1艘,運載1個高炮營去臺山列島。第2分隊于17日20時按預定計劃在鰲江口與登陸艇隊會合,18日4時抵臺山東北海面警戒。登陸艇隊駛至羅英山以南時迷航,第3分隊只得返回尋找,7時30分在羅英山以東7海里與其會合。會合后不久,發現臺山東北3海里海面有3艘敵“太字號”型護衛現向北航行。第2 分隊當即組成左橫隊前住迎擊,并按規定鳴槍警告登陸艇隊返回歲英山。登陸艇不僅未返航,反而加速向臺山前進,第2分隊只得在翼側掩護。
7時45分,第2分隊向敵艦開炮,由5000米打到2000米。8時30分,敵護衛艦轉向西南。正當我艇隊準備變換隊形,繼續攻擊敵艦之際,突然發現臺山東北3海里處,有2艘敵“接字號”軍艦向西北方向航行。第2分隊 4艇當即分成2組應戰。第1組位于北臺山西北,繼續攻擊“太字號”型敵艦。第2組位于北臺山東北,攻擊“接字號”型敵艦。此時,我登陸艇隊駛至臺山以西8 海里,敵“太字號”編隊繞至我側后實施攻擊,我第1艇組判斷,敵艦可能企圖繞至臺山以南,阻擊我登陸艇隊,即進至臺山以南掩護,戰斗至8時55分分結束。 9時,我登陸艇隊全部抵達臺山各岙口口,第2分隊撤至臺山,敵艦向南麂山方向駛去。11時46分,敵F—84型戰斗機2架由東向我549號、547號艇攻擊。我艇隊當即以急速火力射擊,一架敵機機尾被擊中,墜落于中臺山東南2海里海面。
2、對于這次海戰,臺灣“國防部”網站中描述如下:
臺山列島海戰
(一)作戰時間: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十八日
(二)作戰地區:臺山列島海面(在浙江、福建接鄰界的東方海面)
(三)兵力部署:
1.共軍:大型炮艇四艘、小型登陸艇八艘,計十二艘。
2.我軍:指揮官為海軍副總司令兼艦隊指揮官黎玉璽中將率太湖(旗艦)、太倉、太康、太昭軍艦四艘
(四)作戰經過: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上旬,大陳國軍轉進臺澎后,中共陸海空軍主力漸次南移,企圖逐島南侵。二月十七曰,副總司令兼艦隊指揮官黎玉璽中將獲知敵艦艇蠢動情報,當晚即親率太湖、太倉兩艦自基隆港北航,于十八日清晨到達臺山列島東南海域,與敵大型炮艇四艘、小型登陸艇八艘展開激戰;太康、太昭兩艦亦自烏坵方面高速趕到,加入戰斗,各艦艦炮同時集中火力猛烈轟擊,敵艇受重創后隊形零亂,四散向臺山列島逃竄。
(五)戰果:擊沉敵炮艇3艘及小型登陸艇8艘,共軍死傷約千余人。
(六)損失:太湖、太倉兩艦中彈受傷,陣亡士兵一員,輕重傷三員
3、據我搜集到的資料,對這次海戰的說明如下:
(1)我方參戰兵力為華東軍區海軍溫州水警區巡邏艇大隊2分隊的四艘53甲型50噸小炮艇。這種炮艇最大航速13節,裝備有37炮1、20炮1、12.7 機槍2。登陸艇隊和陸軍部隊番號不明。對照臺灣的戰史資料,對岸目前認定的我方參戰兵力與史實大致吻合。當然,無論按照誰的標準,排水量只有區區50噸的 53甲型炮艇離“大型”二字有多大差距這里拋開不談。實際上,就我所知,人民海軍最早擁有的可以稱之為“大型炮艇”的水面艦艇應該是引進蘇聯的6604型獵潛艇,即西方所說的喀瑯施塔得級獵潛艇,這種艇也是西沙永樂群島海戰的我軍參戰主力之一,但是6604型首艇投入現役還是在一年多以后的事了。
(2)“接字號”型為當時大陸海軍對國民黨海中的日償艦中的海防艦的稱呼,因為1947年接收時尚未正式命名,均簡單地稱之為“接XX”號。五十年代臺灣國民黨海軍將這類艦艇統一用“X安”命名。浙東沿海的幾次作戰中,“接字號”型都有過些表現。不過這次臺山海戰,對岸參戰兵力實際為四艘太字號,我方則認為是三艘太字號家兩艘接字號。雖然我方的識別略有差錯,不過國民黨海軍兵力上裝備上均處于壓倒優勢則并無任何疑問。
(3)我方資料中并未提及部隊的損失,而從戰況看,四艘炮艇和七艘登陸艇均與敵方交火,考慮到敵方的火力優勢,我方受到了一定的人員傷亡是可能的,不過參戰的十二艘艦艇沒有一艘被擊沉似無問題。可以認為我軍吃了個小虧。對岸的官方戰史中目前只承認“擊沉敵炮艇3艘及小型登陸艇8艘,共軍死傷約千余人”,雖然仍屬于兌水肉,不過總算沒有把牛皮吹得太沒邊兒。至于黎玉璽回憶錄中的“擊沉22艘水面艦艇和一艘潛艇,1600余人無一幸存云云”,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于我方參戰兵力的兩倍。擊沉一艘潛艇的說法如果成立的話在二戰后應屬于第一例,可是這個戰績連對岸的官方戰史也不敢接受,由此可見黎玉璽將軍的回憶錄中到底兌了多少水。
對岸大吹特吹此役倒是不難理解,從1954年12月,大陸海軍起先后擊沉了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洞庭號炮艦,擊傷寶應號炮艦,并配合陸空軍一舉解放了一江山島,贏得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次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的勝利。憚于我軍的強大威力,國民黨軍不得不將駐守大陳島的約20000名官兵撤回臺灣。無論記者如何妙筆生花,一江山島守軍上自司令官王生明上校,下到普通一兵“全體成仁無一幸存”,一向認為優勢強大的國民黨海軍卻敗績連連,再不爭口氣的話恐怕黎副總司令玉璽中將的位子要座的不太穩了。挽回面子的唯一辦法就是打一次勝仗,因而黎玉璽會親自率領當時國民黨海軍的主力-四艘太字號護衛艦做一次大膽出擊。既然真的出擊了,炮也打響了,又沒有什么大損失就平安回港,那就盡管吹噓成前所未有的空前大勝蒙蒙記者也無不可,反正各級官兵都拿到了犒賞,不會有誰嘴巴那么賤的。
本人注:我軍在此戰中并未擊落國民黨軍的F—84戰斗機,此處記載亦有誤。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