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現(xiàn)場 (胡昌勇攝) |
“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廣州11月21日電 (記者劉倩)今日,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和廣州大學共同主辦的“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第三屆年會在廣州召開。
此次研討會,目的是以“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題,深入研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所作的歷史性貢獻、理論創(chuàng)新及基本經驗。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會長李捷在大會致辭中指出,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生平業(yè)績、品德風范,有針對性地回答和澄清一些令人們困惑的理論問題和事實真相,有力回擊境內外對毛澤東進行的別有用心的污蔑、貶損和攻擊,自覺抵制形形色色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是我們學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全國黨建研究會原會長張全景在發(fā)言中充分肯定了這次學術研討會召開的意義。他指出,毛澤東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繼承和發(fā)展,是與時代相結合的理論創(chuàng)新,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符合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的國家要進一步繁榮富強,必須始終維護毛澤東的光輝形象,高揚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堅持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蔣斌,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易佐永等人也分別發(fā)言。來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校、中央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及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100余人出席了會議。
張全景:決不能以回顧為名,歪曲歷史、玷污領袖
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說,回顧歷史是為了汲取經驗教訓,把握規(guī)律,把后來的事情辦得更好;決不能以回顧歷史為名,歪曲黨的歷史,玷污黨的領袖,否認黨的領導。
張全景說,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史,毛主席在這個舞臺上活動了55年,而且是歷盡艱辛打基礎、創(chuàng)大業(yè)的55年。飲水思源、毛主席是掘井人;樹下乘涼,毛主席是栽樹人。歷史是一面鏡子,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一個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我們要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銘記他的豐功偉績。
他說,怎樣認識建國后前30年的得失,是正確對待歷史,正確對待毛主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正確認識毛主席領導新中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績,這是正確評價毛主席、毛澤東思想的基礎。有人把這30年說得一無是處,這是完全錯誤,毫無根據(jù)的。這30年雖然有失誤、有挫折,但那是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生的,并且得到了認真糾正。
張全景表示,對建國后前30年發(fā)生的錯誤,要實事求是地總結,根據(jù)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國內情況來分析。特別要認清處于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初期,很多事情沒有經驗這一客觀情況。
他強調,我們是唯物主義者,并不為尊者諱、長者諱,我們正視犯過的錯誤和失誤,但關鍵是用什么樣的立場、觀點來認識和評價。回顧歷史是為了汲取經驗教訓,把握規(guī)律,把后來的事情辦得更好;決不能以回顧歷史為名,歪曲黨的歷史,玷污黨的領袖,否認黨的領導。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分清主流和支流、本質和現(xiàn)象、個別和一般的界限。從當時的國際國內實際情況出發(fā),全面正確地評價歷史,評價領袖。在中國,如果否定了毛主席,否定了毛澤東思想,中國的前途命運必然像蘇聯(lián)一樣。我們的國家要進一步繁榮富強,必須維護毛主席的光輝形象,高揚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堅持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李捷:要有力回擊境內外對毛澤東別有用心的污蔑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會長李捷在研討會上說,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面旗幟,是時代的一面旗幟,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旗幟。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生平業(yè)績、品德風范,有針對性地回答和澄清一些令人們困惑的理論問題和事實真相,有力回擊境內外對毛澤東同志進行的別有用心的污蔑、貶損和攻擊,自覺抵制形形色色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是我們學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李捷指出,一個時期以來,污蔑、貶損和攻擊毛澤東同志的言論林林總總。明明毛澤東同志是名垂千古的偉大的民族英雄,一些人卻偏要把他說成是“千古罪人”;明明毛澤東同志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奠基人和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者,一些人卻偏要把這說成是把中國引上了一條錯誤道路;明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講話和黨中央的一系列決議文獻中,一貫充分肯定毛澤東同志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作出的偉大貢獻,把 孫中山 先生、毛澤東同志和鄧小平同志并稱為20世紀站在時代前列、領導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的三位偉人,把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探索和業(yè)績作為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和思想理論體系的源頭和基礎,一些人卻偏要無中生有地造謠,說黨中央曾就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作出過決定,鄧小平也表示過類似的意見。這些都是別有用心,顛倒黑白,造謠污蔑。
李捷強調,不容否認,毛澤東同志晚年犯過嚴重錯誤。對于經濟建設急于求成、盲目求純、造假浮夸的錯誤,對于階級斗爭嚴重擴大化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我們不但不能回避,還要繼續(xù)深入地研究其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深刻地記取沉痛教訓,永不能再犯。但是,我們也決不能容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此借題發(fā)揮,給中國共產黨抹黑,給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抹黑,給社會主義抹黑。對這些言論,我們不能聽之任之,而要通過深入的、有針對性的研究,用事實來說話,用科學論證來說話。
李捷表示,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大力加強學科建設,進一步深化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努力在研究視野、研究選題、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方面開拓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以更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不斷推動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的發(fā)展和繁榮。
李君如:做好群眾工作必須反對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 君如在大會上做了題目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黨的群眾工作的傳統(tǒng)》的演講,他說,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悠久的封建專制主義影響的國家,要做好群眾工作,必須像毛澤東提醒的那樣,十分警惕并堅持不懈地反對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
李 君如說,早在中央蘇區(qū)時期,毛澤東就提出要反對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這兩種在群眾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同群眾觀點根本對立的“主義”。在1934年1月27日發(fā)表的《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澤東指出:“不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不拋棄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那么,什么任務也是不能實現(xiàn)的。”他分析說,官僚主義表現(xiàn)為對群眾不理不睬的敷衍塞責的“怠工”;命令主義表現(xiàn)為用強迫命令的辦法去執(zhí)行蘇維埃工作,表面上“不怠工”,結果是群眾反感,使政府失去信用。命令主義實際上官僚主義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但在群眾工作中經常出現(xiàn),影響很壞。1946年4月11日,毛澤東在為黨中央起草的《糾正群眾工作中錯誤的幾個問題》中,明確指出:“命令主義,表面上是在積極發(fā)動群眾,實際上是用少數(shù)人包辦及強迫群眾服從的辦法,代替群眾自覺的與有組織的斗爭,即用非群眾路線代替群眾路線。”這是,這種作風十分頑固,在全國解放后依然存在。
李 君如說,黨中央在建國初大張旗鼓地開展的“三反”運動,就包括了反對官僚主義的任務。1953年1月5日,黨中央還向各地轉發(fā)了山東報中央的《關于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意見的報告》,毛澤東在為中央起草的轉發(fā)通知中說:“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在我們黨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個大問題,就是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還將是一個大問題。”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悠久的封建專制主義影響的國家,要做好群眾工作,必須像毛澤東提醒的那樣,十分警惕并堅持不懈地反對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
李君如:黨執(zhí)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在大會上做了題目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黨的群眾工作的傳統(tǒng)》的演講,他說,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做好黨的群眾工作。 李 君如說,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執(zhí)政后,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黨群關系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黨的群眾工作業(yè)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在新的形勢下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已經成為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完善執(zhí)政黨建設的重要課題和艱巨任務。
李 君如說,我們現(xiàn)在面臨哪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呢?第一,是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第二是黨的干部隊伍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第三是群眾對黨的要求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他說: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要求主要是希望黨領導他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買辦資本主義的反動統(tǒng)治,打倒欺壓和剝削他們的地主資本家。這一黨和人民群眾共同的斗爭目標,也是黨能夠做好群眾工作,發(fā)動和組織群眾的有利條件。在黨成為執(zhí)政黨后,特別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后,黨和群眾的共同斗爭對象沒有了(除了國際因素),這給黨開展群眾工作提出了過去所沒有的許多新問題。與此同時,由于我們黨已經成為執(zhí)政黨,掌握著公共權力,人民群眾自然而然地會把我們黨作為利益需求傾訴的主要對象。這樣群眾直接或間接地向作為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提出這樣那樣要求的情況就凸顯了出來。現(xiàn)在,改革開放年代,這一特點就更突出了。
李 君如強調,我們今天說要加強群眾工作不是一般地談論加強或簡單地重復過去的做法就能夠加強的,而要從新的實際出發(fā),努力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一是,要以轉變作風為前提做好群眾工作。二是,要以信任為紐帶做好群眾工作。三是,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基礎做好群眾工作。四是,要以制度為保障做好群眾工作。五是,要把服務群眾于教育群眾結合起來做好群眾工作。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毛澤東選集不存在他人代筆
2011年11月23日 06:17
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 作者:梁健敏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梁健敏 實習生 蔡汝凌) “毛澤東選集都是毛澤東親筆寫的,不存在其他人代筆的情況。”昨日,在“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媒體見面會”上,針對輿論中“毛澤東文集是否存在代筆、對偉人的是非功過有論文污蔑”等問題,來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中央黨校等專家學者給出了權威答復。
毛澤東找人代筆寫文集?誤傳!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李捷指出:“毛澤東請人代筆寫文集,這完全是誤傳。毛澤東選集都是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親筆所寫,是很嚴謹?shù)摹K麑懲曛筮€曾拿給黨內的人士看,讓他們提意見,然后不斷對文集進行完善,毛選出版的時候還聽取了大家的意見,收錄到文集里面的文章都是毛澤東所寫,這些都有大量的史料可以佐證,不存在秘書等人代筆的情況。”
對毛澤東的污蔑會不攻自破
中央黨校教授陳雪薇認為:“隨著認識的深化,時間的過去,歷史人物的材料越來越多,出現(xiàn)對歷史人物的各種評價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有的人出于政治需要,有的出于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妄加評論的越來越多。但是,隨著歷史的進步,中國人的覺悟比以前提高了,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根據(jù)經驗進行判斷,所以這些是不用擔心,也不用害怕。事實總會被人們接受。這些年出了不少關于毛澤東的書,那些對毛澤東的污蔑最終會不攻自破。”
對于新一代的群體,特別是“80后”“90后”,如何在新時代更好地理解毛澤東的思想?陳雪薇認為:“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強調要在學校中加強對學生的理論宣傳。除了學校教育,媒體的宣傳報道也是理論建設的重要力量。另外就是要靠作家們的努力,像是寫關于宋慶齡如何保護中共黨員的劇本等,都是很好的宣傳形式。”
原載:http://www.szhgh.com/?action-viewnews-itemid-7250
相關鏈接:
韓德強:讀書與成長(下)——《理想主義的啟示:讀毛澤東心路》
韓德強:讀書與成長:理想主義的啟示--讀毛澤東心路系列(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