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2000.11.03報道,由“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教授培育的1.08畝超級雜交水稻單季畝產達到2276.27斤。這一產量刷新了我國九十年代中后期創造的水稻畝產2066.7斤的世界記錄。……據袁隆平院士介紹,我國水稻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始于六十年代的高桿水稻矮化技術,解決了傳統高桿水稻易倒易霉的弊端,使水稻的畝產潛力從原先的800斤左右提高到1000斤。二是七十年代以雜交水稻推廣為標志的水稻換種技術,使水稻的畝產潛力又增加兩成,達到了1200斤左右。三是始于本世紀末的超級雜交水稻推廣。袁隆平院士在攻克雜交水稻難關之后,又開始研究培育超級雜交水稻,并于九十年代后期獲得成功,目前畝產潛力達到1600斤,平均畝產量穩定在1300斤以上,比雜交水稻高出300多斤。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袁隆平院士的1.08畝超級雜交水稻試驗田畝產跟全國水量上是有較大區別的:雖然兩者種子相同,但是由于地理環境、氣候、土壤條件、技術力稻平均畝產在產量等許多方面的差異,要想全國所有水稻畝產均達到試驗田的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看人民日報關于1958年8月4日毛主席視察徐水的報道《毛主席到徐水1958年8月11日》:
……接著就抬起頭來問他們:
“今年的麥子收得好嗎?”
“很好!比哪一年都強。”李江生回答。
毛主席又問:“每畝平均各少斤?”
支書閻玉如答道:“七百五十四斤”。
毛主席笑著“啊”了一聲,贊嘆地說:“不少啊!”隨后又問大秋作物的預計產量;問了社里的,又問全縣的。縣委書記張國忠告訴主席說,今年全縣夏秋兩季一共計劃要拿到十二億斤糧食,平均每畝產兩千斤。張國忠又說,主要是山藥高產,全縣共種了春夏山藥三十五萬畝。毛主席聽過以后,不覺掙大了眼睛,笑嘻嘻地看了看屋里的人,說道:
“要收那么多糧食呀!”這時候,主席顯然是想起起了張國忠在路上介紹的本縣情況,就伸出又厚又大的堅強的巴掌,算帳一般地說:“你們夏收才拿到九千多萬斤糧食呢!秋季要收十一億呀!你們全縣三十一萬多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糧食啊?你們糧食多了怎么辦啊?” 大家一時被毛主席問住了。
……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徐水計劃當年夏糧(小麥)總產9000萬斤,假設秋糧全部是山藥,則山藥的總產是11.1億斤。徐水春夏山藥種植面積為35萬畝,那么山藥的產量為3171斤。
那么山藥畝產3200斤是否可能呢?我們再來看下面一則舊聞:
寧陵縣孔集鄉農民孔英華——山藥畝產萬斤 今年收入兩萬
商丘報業網訊(2005-11-30 00:00:00)“我種一年山藥的收入等于種10年普通農作物,現在山藥每公斤都已經賣到3.4元了……”寧陵縣孔集鄉孔小樓村村民孔英華高興地告訴記者。4年前,孔英華為致富,別出心裁地在自家地里種植起了山藥。近幾年,山藥市場行情十分看好,讓他嘗到了不少甜頭。如今,村里的群眾紛紛效仿,他不僅把自己獨自摸索出的一套種植方法傳授給大家,還聯系客戶幫助大家銷售。今年他家種了兩畝山藥,每畝產量5000多公斤,純收入2萬元左右。(http://www.sqrb.com.cn/gb/misc/2005-11/30/content_456157.htm)
而另一則舊聞居然報道說沈丘縣“山藥大王”種植山藥畝產達11.7噸(http://www.healthoo.com/B0/200609/B0_20060919093939_287189.asp)。
或許有人說徐水的山藥不是作為藥材的山藥,而是紅薯。那么我們再來看下一則舊聞:
據駐馬店科技信息網報道,科學種紅薯畝產超5噸:河南省杞縣柿元鄉董寨農民李得民,在縣農業局指導下,經過幾年的試驗研究,摸索到畝產5000千克紅薯的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在當地被譽為“紅薯王”。
既然上面兩則報道中都證明山藥或者紅薯平均畝產量居然可以達到10000斤,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懷疑徐水山藥平均畝產量達到3171斤呢。
再來看《徐水人民公社頌》(1958年9月1日《人民日報》人民日報特約記者 康濯)中關于山藥試驗田畝產問題:
……
一畝山藥一百二十萬斤
沼氣作物和使狗肉湯肥田,并不是大寺各莊所獨有。漕河人民公社的漕莊,有一塊二畝六分地的沼氣試驗場,那里更是花團錦簇。那是當地過去的鄉黨委第一書記劉廷奎所主持的科學研究組的野外實驗室,組員有鄉技術員曹清海,村支部書記魏克敏和過去的農業社主任魏文林,以及其他幾個社員。那片長方形的地里,最北頭的中部是一個二分地的塔行沼氣山藥堆,十五層環形梯級,折合平地四分,插秧五萬棵。西側六個小堆,有三堆沼氣山藥,共占地一分,插秧數各為三千五、一千七和一千五百棵,另外還有三堆不帶沼氣的山藥。這幾個堆堆大小都相同,是為了比較有無沼氣和稀密栽植的好壞而采取不同措施的。南面還有一個弓圓形的沼氣山藥,下鋪一層平均二尺厚的馬糞,上面是糞土,再上面一層是好土,這個立體折合平地一畝三,插秧七十五萬棵。此外,兩側的零星空地還有一些平地沼氣山藥,和一畝六千棵的給秧子搭了架的山藥。那一畝拱形山藥計劃產一百二十萬斤,只要每一棵上長斤半多山藥,七十五萬棵秧子就可以保證這個衛星數字;從眼下的生產情況來看,這一顆衛星上天應該說是毫無問題,因為一棵長一二斤山藥本來就是值不得一提的低產。那二分塔堆上的五萬棵秧子,看現在的情況,也可以成為畝產百萬斤的衛星射上天去。一畝六千棵的搭架山藥,共灌了四條狗的肉湯,也已長成了茁壯的衛星模樣,看來同樣會直上云霄。
……
顯然這里指的是試驗田,試驗田的數據跟實際數據肯定是有差異的。就像科學家們在實驗室里制造出來許多在世界上找不到的放射性元素,在實際生產運用中很難大量制造出來一樣,試驗跟實踐還是會有巨大差距的。更何況是這是x掌握的宣傳部門發出文章。毛主席什么時候相信畝產120萬斤了,毛主席在徐水視察時聽匯報得到的畝產不過2000斤而已!而毛主席在1958年10月開始就對徐水產生懷疑,下面是摘錄《毛澤東雖是“人民公社”推動者也是問題的發現者》的內容:
……
談話結束時,毛澤東指示河北省委派調查組去了解徐水的情況,然后向他匯報。
在毛澤東從天津返回北京的第二天,即10月18日,河北省委立即組織了一個工作組,由省長劉子厚率領,于10月18日至20日,到徐水進行了三天的調查。10月21日下午,劉子厚等人就調查了解到的主要問題,如混淆全民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的差別,實行全民供給制,刮“共產風”,干部強迫命令和違法亂紀等,去北京向毛澤東作了匯報。
在此之前,毛澤東曾派了中央辦公廳機要室的18名身邊工作人員,前往徐水縣商莊人民公社前所營村參加秋收種麥勞動,實地考察徐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情況。10月18日,中辦機要室下放人員將他們在徐水勞動中所見所聞,特別是干部的主觀主義和強迫命令,工作中的虛報浮夸,提出1963年建成共產主義的口號等問題,向毛澤東作了報告。
在這之后,毛澤東又派了新華社社長吳冷西和秘書田家英,分別到河南省修武縣和新鄉縣七里營進行調查,對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存在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為了解決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中共中央于1958年11月2日至10日,在鄭州召開了有部分中央領導人和省委書記參加的會議,史稱第一次鄭州會議。
會議開始后,毛澤東多次找到會的省委書記談話,做高級干部的“降溫”工作。會上,毛澤東提醒那些頭腦發熱的高級干部說,蘇聯搞了40年的社會主義,還沒有宣布進入共產主義,中國才搞幾年的社會主義,不要那么急急忙忙地宣布過渡。他還親自給與會者講解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并就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表意見。毛澤東指出:“我們有些人大有要消滅商品生產之勢。他們向往共產主義,一提商品生產就發愁,覺得這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沒有分清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區別,不懂得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利用商品的作用的重要性。這是不承認客觀法則的表現,是不認識五億農民的問題。”
鄭州會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又于11月21日至27日在武昌召開擴大會議。會上,毛澤東提出:破除迷信,不能把科學當作迷信破除。凡是迷信,一定要破除,凡是真理一定要保護。必須老老實實,不要弄虛作假,要壓縮空氣。他還再次批評了取消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觀點,強調不能剝奪農民。對于人民公社和向共產主義過渡問題,毛澤東強調: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必須分清,不能混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又是一個界限,也必須分清,不能混淆。
……
毛主席是比較相信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因此在他老人家視察徐水時,當徐水縣委書記張國忠匯報說畝產達到2000斤,主要是來源于35萬畝山藥時(山藥畝產3171斤,既然目前已經證明山藥產量完全可以超過這個數字),他老人家完全有理由這個產量是沒有什么不可能達到的!至于后來所謂山藥最高畝產120萬斤的衛星是怎么放出來的,那就要問問某些大搞浮夸風的人了。
最后以一條新聞《袁隆平80歲生日 許愿90歲時實現畝產2000斤》做結尾,具體內容可以到網上搜索,這里不再啰嗦。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