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風云(三)
希特勒自殺 日本投降
王先金 編著
第十二章 蘇聯出兵東北 殲滅關東軍 (7)
日本“開拓團”搶占中國農民土地
早在19世紀末,日本帝國主義就開始覬覦中國東北。1894年,日本悍然發動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將遼東半島割讓給了日本。此后,日本和沙俄又為爭奪我國東北大打出手,并于1905年簽訂《樸次茅斯條約》,最終劃定雙方的勢力范圍:長春以南為日本勢力范圍,長春以北為沙俄勢力范圍。
為了加強對東北的殖民統治和進一步擴大侵略,1908年日本統治集團開始提出“滿洲移民論”。據統計,截至1944年9月,居住在中國東北各地的日本移民(不包括軍人和軍人家屬)已達到166萬人。
日本為了能永久占領中國,使中國東北地區真正成為日本領土,除向中國派來軍隊之外,日本政府還招募了大批人員向我東北移民。自1915年開始,至日本戰敗投降的30年間,日本向中國派遣的“開拓團”就有860多個、33萬多人。“開拓團”強占或以極低廉的價格強迫收購中國人的土地,使500萬中國農民失去土地,四處流離。
1941年,一個日本“開拓團”來到方正縣土地最肥沃的伊漢通鄉,將炮臺山腳下的正郊屯改名吉興村。日本人到來后,基本上并不開墾荒地,而是將中國人的良田霸占,然后把一部分中國農民變成他們的佃戶,一部分趕到窮山僻壤開荒。從此,這里成為日本最大的移民基地。
在此世代居住的2000多中國農民被趕到縣城西部的山區,連地名都沒有。大批被趕到這里的農民無處居住,只能在山坡上挖地坑,支個木棚子做成地窨子居住。這一年,永安西屯一帶的山溝里的死亡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天死亡的人數最多達30余人,140多戶人家中只有兩戶沒有死人。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進軍我東北后,向布滿“開拓團”的偽滿洲國“國防第一線”進攻。第二天早晨,擁有24個師團、78萬兵員的關東軍向南撤退。接下來幾天內,日本青少年移民組成的“義勇隊”構成的防線傾刻間被蘇軍瓦解,將近三分之一的“義勇隊”隊員死于戰場。日本“開拓團”的大敗亡開始了。
因為方正縣是東北“開拓團”總部所在地,黑龍江四周的日本人紛紛向著方正縣“靠攏”,大道上到處扔的是汽車、武器,什么都有。
各地開拓團的人都向方正縣匯攏,估計有兩萬多人。因為他們害怕被蘇聯紅軍趕上,只走山間小路。時值深秋,缺衣少吃,一路上以偷食中國農民的土豆和玉米活命。小孩走不動了,就被扔到路旁,或者被推進河中淹死。有些老人實在受不了,就央求同路的日本軍人開槍打死自己。有人將手榴彈綁在腰上自盡。一些絕望的日本人圍坐在炸彈旁集體自殺和自焚。
一群再也走不動了的絕望的日本人,有老、有小,也有婦女,決定自殺。他們堆起木柴,澆上汽油,人們圍坐四周,母親們用白布將自己小孩的眼睛包扎起來,男人們開槍,將婦女兒童和老人一一射殺。隨后,男人們自己點火,自己再舉槍在已經熊熊燃燒的火堆旁自殺。
追隨著戰爭的腳步,瘟疫隨后到來。到1946年春,來到方正的日本人只剩下了不足3000人,其中有1000多名是孤兒。那年當地的氣候在攝氏零下50度。
8月20日,蘇聯紅軍進駐方正縣城,成立衛戍司令部。8月21日,日本“開拓團”82人,集體自殺自焚。
1946年7月,中共北滿分局陳云、陳伯村來方正縣視察過。
通化事件
日本人至今懷恨:1946年我軍被迫獵殺1800多日軍。
1946年2月3日,新春大年初二,已經向中國投降的日本關東軍舊軍人以及日本戰俘、商人、暴民在國民黨的煽動下卷入國共東北主導權之爭。更甚者,這些賭國民黨會贏的日本人替國民黨出頭發動武裝暴動,最終被善戰而多謀的八路軍徹底聚殲。
戰地漏網人員包括日本暴民和國民黨黨部人員遭八路軍全城整整兩周的地毯式大搜捕。暴動策劃者和主謀者無一漏網,幾千參與者不是戰死就是被俘。一千八百名日本人或戰死或被獵殺,三千多日本男性被集中關押,許多人因為凍傷手腳被截肢。
暴亂核心人物一是原關東軍第125師團參謀長藤田實彥大佐,二是漢奸國民黨通化黨部主任孫耕堯。
孫耕堯暴亂前因機密泄漏被八路軍事先逮捕,審訊后被判死刑立即執行。不料因為凌晨暴亂已經開始,電路被切斷,行刑戰士黑暗中沒有擊中孫耕堯。等到天亮時,暴亂潰敗,八路軍返回駐地發現孫耕堯等暴動頭目均活著,遂補槍擊斃所有罪犯。
藤田實彥則是在全城大搜捕中第七天被公安干警從日本商社的一棟社宅閣樓中發現,同時三十多名日本人被捕。共產黨在槍決所有日本主謀者的時候,唯獨留下了藤田實彥的活口,五花大綁下讓藤田實彥在展覽會向所有參觀者和游人反反復復地承認罪行。每見到日本人來參觀,藤田實彥都會鞠躬謝罪:“真對不起了,真對不起了。”最后藤田實彥羞憤成疾病死在通化民眾醫院。
藤田實彥對日本人說對不起是由衷的。正是因為他在通化日本人中的威望和地位,以及他對形勢的錯估,堅持聯合國民黨幫助國民黨奪取通化政權,最終導致暴亂失敗后,在通化的所有日本男人都遭了殃。
據中日雙方的記載,數字有出入,但最保守的估計是一千八百日本人(日方有說3000余人的,也有一萬多人的,當時通化周邊共有日本投降軍人和平民五萬人)被擊斃,死者統統赤條條的被扔進河里“水葬”。通化中國人在日本人十四年的統治下,生活在高壓恐懼的赤貧中,對日本人深惡痛絕。尤其是日本人在投降后仍然覺得高中國人一等,寧愿將儲備的戰略生活物資包括棉被軍服食糧焚燒了也不給市民一粒糧食一件衣服。一些膽大的市民試圖在火中搶回些糧食也被日本降兵打傷打殘,導致暴亂后通化市民懷著強烈的復仇心理對日本人無論是戰斗人員還是平民縱情泄憤——因為身后有中國武裝力量支撐著。日軍尸體的衣服都讓市民扒走了,連金牙齒也被砸下。
更讓中國軍隊不可饒恕的是關東軍衛生部隊的殘忍。原本為了利用日本的戰地醫院,在關東軍衛生部隊投降并表明愿意為中國軍隊和市民提供人道救援后,八路軍將這支130人的衛生部隊成建制地保留了下來。不料后來這支部隊在暴動中成為骨干并殘忍地用手術刀等醫療器械將中國軍隊的傷員統統挑死。作為報復,八路軍將這所野戰醫院制服后,同樣用手術刀將醫院部隊長柴田久中尉挑死。
中國參戰人員和日本人生還者描述,中國人殺紅了眼。凡是口令答不上來了的,上去就是一槍;凡是躲在洞里或隱藏處的,二話不說手榴彈就進去問侯了;凡是躲地窖里的統統堵死出口和通風口一律活埋。
直到第二天八路軍通化司令部才下達命令:只抓不殺。此時,已經到處都是日本人的尸體。于是就有了日本人的著作:“共產軍虐殺日本人事件——通化事件”。
全城大搜捕時,日本人的傲慢也害了他們自己。日本人自視甚高,入鄉不隨俗,中國的春節居然不在門外掛對聯。于是八路軍挨家挨戶大搜捕,只要不掛對聯的統統被破門而入,成年男子一律被綁走,只要稍作反抗就被擊斃。于是,通化的日本人無論是商社從業人員還是鐵道公司職員,統統被關入大牢。逃跑是愚蠢的,只要露出此意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暴亂前夕共產黨已經得到情報,日本人計劃暴亂奪取共產黨政權交給國民黨。于是共產黨秘密搜捕將一百多名原關東軍指揮官員關押一處。然而敵中有我、我中有敵,關押地點被泄漏。暴亂伊始,日本軍隊圍攻臨時關押處。而我方只有一個班的看守兵力,幸虧班長當機立斷,用機槍將一百多名企圖里應外合的在押犯全部擊斃。
除此之外,這個時候的通化孕育了以后中國的幾個著名團體。
中國空軍的發祥地在這里,第一任中國航空學校校長是林彌一郎,原日軍航空隊隊長。后來成為空軍司令的王海上將遇見林彌一郎都要敬禮,言必稱“老師”。林彌一郎差點兒在暴亂前夕被槍斃,幸虧延安時期的日本人八路軍前田光繁力保才免于一死。
總政文工團發源于此,前身是通化炮兵學校文工團。暴亂中,留用人員中的日本人試圖開動坦克參加暴動被鎮壓。
末代皇帝的皇弟傅杰之妻蹉峨浩被關押通化。蹉峨浩是暴亂中日本人營救的目標之一。日本人在營救蹉峨浩的局部戰斗中贏得了暫時的勝利,將蹉峨浩成功解救出來。然而在全局中仍然慘敗,面對蜂擁而來的中國增援部隊,日本人不得已將蹉峨浩送回關押處,自己逃亡后在大搜捕中被俘。八路軍中朝鮮人部隊對日本人無比憎恨,是對日本人大開殺戒最徹底的。
而挑動暴亂的國民黨人是最懦弱的,幾乎沒有國民黨人參與戰爭行為,都在家里等現成的:如果日本人勝利他們就出來摘桃子;如果日本人失敗他們也沒有責任。
但是共產黨人沒有放過他們,根據審訊日本戰犯和國民黨特務的筆錄,共產黨人逮捕了幾百名在家等捷報的國民黨人,最后槍斃了百來個通敵縱敵者。
對于此次事件,日本人耿耿于懷,最近鼓噪聲音也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金日成和他的雙親
金日成的父親金亨稷,1894年7月10日生于朝鮮東北部的萬景臺。金家祖輩以耕種別人的土地為生,一家老少在生存線上掙扎。由于日本侵占朝鮮,少年金亨稷即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充滿刻骨仇恨,所以他從小就發誓盡忠報國。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出生在朝鮮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今平壤市萬景臺)。
金亨稷為了尋求救國真理,于1916年夏首次涉過波濤滾滾的鴨綠江,只身來到中國,以打工為生,后到上海,有幸見到了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1918年秋,金亨稷在烽火里秘密組建了朝鮮的第一個抗日組織朝鮮國民會。雖然當時的國民會只有九個人,可是九個人如同九顆火種,開始照亮黑暗的北部朝鮮。 金 日 成
金亨稷的抗日活動很快就被朝奸和日本人察覺,不幸被捕。
父親的被捕,對少年金日成的打擊最嚴重。
1920年深秋,金亨稷終于出獄了。當時是金日成的祖父和叔叔抬著一副擔架,將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金亨稷抬回到烽火里山村的家里。第二年春,金亨稷又只身到一江之隔的中國去了。
金亨稷走時對妻子康盤石和長子金日成說:“我被登在日本人的黑名單里,在朝鮮幾乎是寸步難行了。我出獄時日本人對我說,不要搞活動,要在家里種地。可是,我再坐十次牢,也要斗爭。日本鬼子是狠毒的,我們只喊喊獨立的口號,是不能光復祖國的,所以我必須要到中國去,將來有一天我會打回來的。”
到了1924年冬,父親金亨稷終于有了音訊。他托一位中國朋友捎了一個口信說:“我現在中國的邊境城市臨江落腳,以行醫為生。”他要求妻子帶著金成柱(金日成)、金哲柱和金英柱三兄弟離開朝鮮,前往中國臨江定居。全家人頓時喜淚流淌。13歲的金日成首次出遠門到了中國臨江。
臨江是一座人跡寥寥的小城。金亨稷以“朝鮮游醫”的身份奔走四鄉,暗中仍在從事秘密的抗日工作。金日成一到臨江,父親就要他必須學會說中國話:“孩子,將來你也許要在中國生活多年,不會中國話怎么行?”就從那天起,金日成意識到他的一生將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在這里,父親給金日成請了一位中國教師教漢語,然后又把他送到臨江小學學中文。這使得年輕的金日成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1925年秋,金亨稷為了與朝鮮境內的革命組織取得聯系,在一個深夜里悄悄渡過了鴨綠江,但由于叛徒的出賣,當金亨稷剛接近目的地的地下組織的草房時,突然發現從一人深的蒿草叢中躥出七八個日本特務,金亨稷落到了日本警察手里。
日本警察秘密審訊金亨稷,企圖從他嘴里挖出朝鮮地下組織人員名單。可是,金亨稷在嚴刑面前堅不吐實。兩個日警荷槍押解金亨稷從葡坪到新義州的半路中,一位曾被金亨稷醫過病的中國農民搭救了他。他暫時躲藏在中國境內。不久,他又渡江到達朝鮮咸鏡北道,隱藏在一個小村子里。他晝伏夜出,仍在聯絡國民會成員,密議舉事。1925年中國農歷春節前夕,他從冰面上涉過鴨綠江,回到吉林。
此時,金亨稷的妻子康盤石帶著三個兒子從臨江八道溝輾轉到撫松縣居住。金亨稷來到撫松城后,又在臨街房子掛出“金氏撫松醫院”的招牌。表面上以治病為業,實際上他仍在中國邊境地區人事聯絡朝鮮流亡愛國者的活動。
1926年初,金日成離開撫松到吉林毓文中學讀書,并在此加入了朝鮮共青團同盟。
到1926年5月,金亨稷已經病入膏肓了,終于于6月5日病逝。
金亨稷的遺體安葬在撫松縣小南門街十里外的頭道江畔。那是一處緊挨松花江的高坡。金日成知道母親為什么將父親安葬在這里,她是想讓父親在九泉之下也能眺望他一往情深的祖國。
金日成的母親康盤石,1892年4月21日出生在距平壤20公里外的一個名叫七谷的小村里。她的父親康敦煜是位德高望重的鄉村教師。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具有文化素養的家庭里,她姿色出眾,性格剛強。
金日成在中學畢業后,母親發現他正在吉林秘密組織朝鮮共產主義青年同盟,心里十分高興,因為她發現金日成正繼承著她丈夫的遺志,為實現朝鮮的獨立而奮斗著。
看到金日成一天天長大,她心里就備感欣慰。
1929年,金日成因組織秘密反日組織,進行革命活動,在伊通縣被捕,被關進了伊通監獄。康盤石聞訊后并沒有像那些同時遭到逮捕的學生的家屬那樣,趕往伊通探監。兩年后,她才見到了長子金日成。那時她發現經過幾年的人生風雨,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了,特別是經過伊通監獄的磨煉,變得更加成熟。
母親望著金日成說:“成柱,你在伊通監獄的時候,知道我為什么沒有去探監嗎?”康盤石接著說:“如果是一般人,也許在她聽到兒子坐監后,一定會百里迢迢去探望的,可是我覺得那樣做反而對你不好。為什么?就是因為你如果在監獄見了我,反而會感到難過的。我想我如去探監也決不會給你帶來什么好處,不如讓你一個人孤獨一些。因為你的前面還有許多山岡要爬過去,還有許多河要趟過去,母親不可能替代你爬山過河的。如果從一開始就這么嬌嫩,那么你將來還能成大器嗎?”
金日成哭了:“媽,我懂了,我會堅強起來的。”
“成柱,你爸去世的時候,他托付我的事情,就是要把他用過的兩支手槍傳給你......”康盤石小心地從一只包袱里取出兩支手槍,現在她感到已經到了將槍支交給兒子的時候了,于是她鄭重地對金日成說:“媽希望你像你爸爸那樣活著。你爸臨死的時候對我說過,朝鮮獨立的那一天他看不到了,他說死后由你接著干。如果你仍然不能讓朝鮮獨立,那就只好讓你的兒子接著干下去。成柱,這兩支槍你就留著用吧。”
康盤石離開安圖縣的活動點后,金日成很快就在南滿和北滿加大了發展抗日地下活動的進程。當他正在為朝鮮人民加緊工作時,一個讓他痛心的消息忽然傳來了:母親在蘆葦村病重不起。
金日成聽說母親病重的消息后,急忙從游擊隊住地連夜啟程前往母親住的村莊。母親見他守候在身旁,就幾次催他馬上回去。她說:“成柱,如果你真想要干成一件大事,就不要顧家。”
金日成聽了母親的話后,他果真很少回家了。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金日成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參加中共領導的抗日活動。從1932年起,東北各地開始建立由朝鮮人直接領導的抗日游擊隊。
1932年4月25日,20歲的金日成在吉林安圖縣明月溝創建了安圖縣抗日游擊隊,并擔任隊長。后來,金日成與北朝鮮官方,就將這一天作為了金日成創建朝鮮人民軍的建軍節。
1932年夏,當金日成聽弟弟報告說母親病危時,他再也忍不住了。于是一天凌晨,金日成從游擊隊住地背著15公斤玉米面匆忙趕回家,此時母親已經瘦成一把骨頭了。
那次回家是最后的告別,因為金日成即將率領他的游擊隊向南滿地區挺進。
在與母親分別的時候,母親忽將一個小包從衣袋里取出來,她從里面拿出幾張珍藏多時的鈔票。金日成怔住了,他知道那是母親病情尚輕的時候,到村子里給富戶們洗衣服賺得的工錢。情知兒子此行必定困難重重,母親要求兒子將僅有的20塊錢帶在身邊。可是金日成無論如何不肯帶,母子倆爭了起來。最后還是康盤石一語定奪:“你現在已是游擊隊的領導了,在外邊難免有花錢的地方。好在家里還有糧食和土地,哲柱和英柱都在我身旁,也用不著錢花。你一定要帶在身上。”說完,她就催兒子快快上路。金日成似乎對母親將不久人世已有預感,所以直到他離開蘆葦村幾里遠的時候,還不時回過頭去,在陽光下遠遠地望著那座破舊低矮的茅草房發呆。直到再也望不見母親的身影,他才大步地向游擊隊的住地走去。
多少年后,當金日成成為威震中國東北的朝鮮抗日軍總司令的時候,只要他一有空閑,眼前就會閃現和母親在蘆葦村分手的情景:穿著白上衣、形容枯槁的老母親向遠去的兒子引頸張望。那一瞬,永遠在金日成的心中定格了。
1932年7月21日下午,母親康盤石在那座茅屋里永遠閉上了眼睛。那一年她剛好40歲。
康盤石死后,被中國鄉親們安葬在安圖縣蘆葦村后面的高山上。母親去世兩年后,金日成才有機會來到母親的墓前憑吊。那是1934年冬,金日成已在中國東北組建成一支強大的抗日武裝朝鮮人民革命軍。金日成站在母親的墓前,油然想起當年與母親那刻骨銘心的最后一別。“這是我一生中最痛心的不會再有的永別。”
1933年至1935年底,中共滿洲省委在各抗日游擊隊擴大改編基礎上,建立東北人民革命軍。1935年9月18日,紅軍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進行改編,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楊靖宇任師長兼政委。東滿游擊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獨立師,下設四個團一個游擊大隊。朱鎮為師長,王德泰為政委,金日成任該師第三團政委,趙春學任三團團長。
不久,反日人民游擊隊改組為朝鮮人民革命軍,它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的前身。金日成歷任團長、師政委,二、五軍聯合指揮部政委兼葦河部隊司令員,二軍三師師長。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日本人投降后,中共東北委員會進行改組,人員一分為二,朝鮮同志組成朝鮮工作團返回朝鮮,中國同志隨蘇軍返回東北。金日成所率部隊與患難與共14年的中國戰友分別,跟隨蘇軍返回朝鮮。
1945年10月10日,金日成正式脫離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朝鮮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以此完成了建黨。1949年9月9日,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年僅36歲的金日成出任首相。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