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倒黑白的奇談
——《聯合早報》何能自圓其說?
尚金州
古語云: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看來這句話現在有必要改一改。試看當今之中國,抗戰歲月國破家亡的慘景早已遠去,但卻也出現了黑龍江省方正縣(有網民建議更名為歪斜縣)狗官為日本“開拓團”亡靈樹碑立傳頂禮膜拜的怪事丑事,無獨有偶,在同樣早已從日本法西斯“大東亞共榮圈”中解放出來的新加坡,其《聯合早報》也刊發了署名于澤遠的一篇奇文,可以想見,如若方正縣大人老爺讀到此文,必定彈冠相慶,因為他們終于在四面楚歌口誅筆伐中找到了“戰友”。
細讀此文,發現其最大特點是難以自圓其說,這也難怪,因為方正縣的行為早已有目共睹,無論辯護士們怎樣努力也難以解脫。試為舉例如下:
原文:盡管上世紀30年代前往東北的“開拓團”是日本侵華的產物,開拓團也具有準軍事組織性質,但開拓團中的大部分人仍是平民身份。同時,無論開拓團是什么性質,因“饑寒流疾”而“歿于荒郊野外”的這5000多名日本人,毫無疑問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周恩來1963年批準為他們建立公墓,不僅體現了中國的人道主義情懷,也為日本民眾反省戰爭、以史為鑒提供了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場所。
方正縣為部分死于該縣的日本戰爭受害者立一塊名錄墻,其實是繼承了該縣民眾領養日本遺孤、集整散落荒野的日本人尸骨的“仁善之心”。
點評:無論真心還是假意,奇文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開拓團”是日本侵華的產物,具有準軍事組織性質,但是筆鋒一轉,立即抓住“平民身份”和“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兩根救命稻草。不過稻草是救不了命的,非但救不了命,而且還會使自己陷入難以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為什么?同樣是古語云: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開拓團”死者中大部分是“平民身份”和“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那么請問:二戰中盟軍對德累斯頓和東京的大轟炸、被炸死者大多數也是平民,也是德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受害者。但是迄今為止,沒有聽說有什么人給他們修建“名錄墻”。不僅如此,既然“開拓團”死者中大部分 “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那么再請問:為什么奇文作者不去要求在日本為他們修建名錄墻,“為日本民眾反省戰爭、以史為鑒提供了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場所”。而要在連作者自己也承認是“曾遭日本奴役的方正縣” 來樹碑立傳呢?難道按照作者的邏輯,曾受納粹野蠻蹂躪4年之久的蘇聯(俄羅斯)應該修建“攻克柏林戰斗中死亡平民名錄墻”、有珍珠港、菲律賓戰俘“死亡行軍”之慘的美國應該修建“沖繩、塞班島死亡平民名錄墻”,才能夠“為反省戰爭、以史為鑒提供了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場所”嗎?
其實,方正縣的碑文,已足夠描繪狗官大人老爺的嘴臉,全文一字不提日本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一字不提“開拓團”給中國人民、東北人民、方正人民造成的災難,而是大書特書日本投降后“開拓團”的“遭遇”,其用意不言自明。至于“告之日本后人,其先人長眠于此,勿以忘之”,尤為無恥。用意何在?難道希望日本人世世代代牢記侵略歷史,時刻籌劃卷土重來不成?!所謂“至善大愛”、 “反思戰爭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貴”一類空話,更是言之無物,在日本法西斯統治下的14年“王道樂土”中,何曾對中國人民有過一絲一毫的“善”與“愛”?!“戰爭之危害”源于何來?“和平之可貴”怎樣保持?也許方正狗官老爺大人們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但人民是永世銘記的。
奇文中還別有用心地提到所謂周恩來1963年批準修建日本人公墓一事,并把名錄墻和方正人民收養日本遺孤、收斂死者遺骨的“仁善之心”相提并論。那么好了,再請問:第一:所謂周恩來的批準,有何原始證據,難道就憑方正縣碑文中的一句話嗎?第二:退一步講,即使確有其事,但問題的實質在于“修墓”和“樹碑”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問題。不要說什么“開拓團”,就是在戰場上,包括中國軍隊在內的反法西斯同盟國軍隊,都曾收斂埋葬過德日意法西斯軍隊官兵的尸骨,甚至被紐倫堡、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執行死刑的法西斯戰犯,其喪葬事宜也由法庭料理,但這絕不是要為他們樹碑立傳,恰恰相反,法西斯戰犯尸骨火化后,骨灰均被盟軍撒掉,以免日后成為法西斯殘余頂禮膜拜的“圣物”,而現在方正縣所做的,并非葬埋死者尸骨,而是刻石立碑,使“開拓團”“名存后世”。這與埋葬尸骨的“仁善之心”,相距何止十億八千萬里!第三:把風馬牛不相及的“收養遺孤”也拉來作擋箭牌,只能說明奇文作者已慌不擇路。中國人民的確以“仁善之心”撫養過日本戰爭遺孤,聶榮臻和美穗子的故事就是最著名的一例,但如聶榮臻所指出的,正是日本法西斯軍閥肆行殘暴,入侵中國,才導致戰火綿延,中日兩國人民死傷殘廢流離失所者不知凡幾,此等慘劇“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再看看方正碑文是怎么寫的?奇文作者還有何說?
原文:歷史與現實的恩怨情仇讓中日關系十分復雜和脆弱,這對雙方都不是一件好事。方正縣這次成為眾矢之的,再度表明中日之間的敵意難以化解。有網民將方正縣的做法譏諷為“中國式碑劇”,但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之間的敵意不減反增,又何嘗不是雙方的“悲劇”?
點評:看來奇文作者可能生活于火星之上,對地球上特別是中日兩國間的“人事” 知之甚少。“中日之間的敵意難以化解”,原因何在?難道不是因為日本政要不斷“拜鬼”、因為日本不斷通過教科書等形式篡改歷史、否認侵略罪行、因為日本不斷增強軍備,威脅亞洲與世界和平嗎?“中日之間的敵意不減反增,又何嘗不是雙方的‘悲劇’?” 此話倒也不是奇文作者的獨創,當年汪精衛就說過,中日之戰是“兄弟之間一場廝打之后,抱頭痛哭,重歸于好”,以便共謀“復興家道”。請讀者不妨對比一下。
至于文中對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所說的風涼話,實在不值一駁,只說一句,當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就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和組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全民族,各階級,團結起,奪回我河山”的,這個光榮傳統絕不會僅僅因為幾只蒼蠅嗡嗡亂叫而被遺忘。相反會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放射出更加燦爛奪目的光彩。
最后筆者奉勸奇文作者和《聯合早報》幾句話:你們身在新加坡,不會不知道新加坡的歷史,在那日本法西斯鐵蹄蹂躪下的4年里,不足80萬人口的新加坡,有15萬人死于屠刀之下,“大檢證”(注:新加坡陷落后,日寇以“檢證”為名,大批屠殺華人和當地居民,持續一周之久,被害者4萬以上)的慘劇難以回首,投入大海的冤魂豈能安息!甚至連時鐘都要采用東京標準時間,最后索性以“昭南”的名義,被日本法西斯“并入本土”!難道這些你們都忘了嗎?建議諸位在為方正“名錄墻”的倒掉而痛心疾首之余,也去瞻仰一下你們那里的“日據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也為修建“日據時期死難人民名錄墻”而呼吁一下,這應該是更有意義的吧!
附文:
為“侵華日軍亡者立碑”?
于澤遠 (2011-08-04)
近日,一則“黑龍江省方正縣為吸引日商投資花了70萬(人民幣)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的微博讓方正縣陷入輿論漩渦。一時間,“忘記國恥”、“放棄尊嚴”等大帽子鋪天而來,就連不少傳統媒體也登上“愛國主義高地”,對方正縣口誅筆伐。的確,“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的指控如果屬實,方正縣就算渾身是嘴也解釋不清,必遭唾罵,所立之碑也難逃被拆除的命運。但問題是,曾遭日本奴役的方正縣真會愚蠢到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侵華日軍立碑嗎?
方正縣常務副縣長洪振國前天解釋說,方正縣原本有一處日本人公墓,后來又在其相鄰處由方正縣日本遺孤建了一處中國養父母公墓。今年方正縣同時為兩處公墓設立了名錄墻,分別稱為“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和“中國養父母逝者名錄”。其實,刻在“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墻上的序言,比較清楚地解釋了方正縣建立名錄墻的背景與目的:“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開拓團民1萬5000余人集結方正,欲取道回國。因饑寒流疾,有5000余人歿于荒郊野外,簡而掩埋。
其間歷經近二十年,方正人民不忍其尸骨散落于荒野,遂以仁善之心將其集整。1963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準建設‘方正地區日本人公墓’,將尸骨埋于墓中。1984年,‘麻山地區日本人公墓’遷移至此。墓中亡者多無姓名,經各方努力,搜集部分,故今將墓中亡者姓名刻錄,一為告之日本后人,其先人長眠于此,勿以忘之;二為展示人類至善大愛乃人性之根本;三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反思戰爭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貴。故立此名錄,以警世人。”
從序言中可以看出,死于方正縣的5000多名日本人并非“日軍”。盡管上世紀30年代前往東北的“開拓團”是日本侵華的產物,開拓團也具有準軍事組織性質,但開拓團中的大部分人仍是平民身份。同時,無論開拓團是什么性質,因“饑寒流疾”而“歿于荒郊野外”的這5000多名日本人,毫無疑問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周恩來1963年批準為他們建立公墓,不僅體現了中國的人道主義情懷,也為日本民眾反省戰爭、以史為鑒提供了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場所。
方正縣不過是給已有48年歷史的日本人公墓立了一塊名錄墻,經過微博和網絡上一番添油加醋,成了給“侵華日軍立碑”,動機也成了“吸引日商投資”以滿足該縣領導的“政績”需要。再加上傳統媒體的抨擊,方正縣就算還想辯解,在一眾手持“國家大義”、“民族氣節”寶劍的批判者面前,恐怕只能乖乖低頭,“引頸就戮”了。從1894年甲午戰爭到1945年抗戰結束,日本曾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歷史不能忘卻,但牢記歷史不等于延續仇恨,更不等于要去仇恨那些同樣身為戰爭受害者的普通日本人。
方正縣為部分死于該縣的日本戰爭受害者立一塊名錄墻,其實是繼承了該縣民眾領養日本遺孤、集整散落荒野的日本人尸骨的“仁善之心”,就算有招商引資之意,也與“漢奸”之類的譴責扯不上干系。歷史與現實的恩怨情仇讓中日關系十分復雜和脆弱,這對雙方都不是一件好事。方正縣這次成為眾矢之的,再度表明中日之間的敵意難以化解。有網民將方正縣的做法譏諷為“中國式碑劇”,但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之間的敵意不減反增,又何嘗不是雙方的“悲劇”?
《聯合早報》(編輯:蘇亞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