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秋晨的記憶
昔日的村戶人管拖拉機叫“突拉機”,他們不會說普通話,口吃也不太清晰。12、24、50馬力,在孩子們的眼里數越大越神奇。那時的拖拉機大都是敞篷的,也有帶篷的。有輪式的,也有履帶式的。履帶式的就像坦克有力量,是用來修工程或者犁地。
時至今日,我記憶中還有一臺帶篷的履帶式的拖拉機,永遠抹不去。那本來可能會把村莊的人們帶向更廣闊的天地。然而,那一個秋日的清晨卻成了不對稱的記憶。不久以后,那群東方龍的傳人紛紛坐起起了滑滑梯。
事情大約是發生在30年前。但那的確出發生在我們那地方搞完了大賽田之后。什么時候搞完了大賽田?也記不清了,但可推算一下。弟弟出生于1975年春天。在弟弟近兩歲時(已經能到處跑了),由于沒人照看我們,母親帶著我們倆到別的村去參加搞大賽田勞動。為什么呢?那時是全管理區的人們集中起來“打殲滅戰”,干完一個村,再干另一個村。大人們干活時,我就帶著弟弟就在旁邊玩。那時已是深冬,北風能穿透棉衣,我們都戴著棉帽子。參加勞動的婦女們就包一塊方圍巾,有各種色的。沒有玩具,我們就一邊看那些男子漢們拉土,一邊沿著土坡跑上來跑下去。看來,隨著母親去搞大賽田很可能是1977年的冬天的事情。大五O拖拉機到他們村去耕地就有可能是發生在1978年的秋天了的事了。
拖拉機來的時候是一個清晨。睡眼惺忪的我被叫了起來,我要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那是秋收和播種的季節,農家的孩子們也不會閑著。太陽還沒爬上山頭,小山村仍睡意朦朧,大地上還滿是濕漉漉的露水珠兒。已入深秋,在早晨,涼風習習,孩子們都要穿夾襖了。蒼穹下傳來了有力的馬達聲聲,那聲音勻稱有力。那是公社農機站來的大拖拉機,它在用力地深翻著一片新土地。那是父母親們和其他社員們農業學大賽時起早摸黑平整好的土地。想當年,父輩們勞動時,紅旗就在田間地頭,隨風飄揚;雄渾嘹亮的歌聲響徹云際。那時的人們意氣風發,戰天斗地。我們村的土地,平整完后,最大的一塊地有二十五畝。那大大的拖拉機從南到北,一個來回也要走不少時間。長長的趟子,拖拉機也能跑得開腿兒。
來到拖拉機近旁,二隊的那一塊已被耕完一多半,想必是社里的拖拉機在天還沒亮時就來到了。為了把土地翻得更深一些,有一個拖拉機手甚至站到后面的鐵犁上。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沁人心脾。在那時,社員們的心田也泛起了希望的漣漪。那是開天辟地第一次啊,小山村最終將要改天變地。那是一臺五O的帶篷的履帶大拖拉機,一個少年感到了無比的神奇。
突然有一天,世界的東方又刮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一聲命令,社里的農機站被強行解散,公家的拖拉機缺了油,泄了氣。生產隊的家當也被分得精光,就像一個女人被脫得一絲不掛赤身裸體。嘻嘻哈哈的農民們,無奈地又分起了田和地。已經四十幾歲的父親抓鬮抓回來了一只昔日的木輪,一只木耬,一只木犁和一口飼養耕牛的石槽。生產隊解散后,每人還得要替以前的隊還貸款加利息,貧窮的人們真是喘不過氣來。家里分得那些破破爛爛,想得出父親也不會很滿意。幾年后,當那些聰明的人們批這批那時,年少的我也曾想以前的生產隊集體多么沒出息。那么多年都沒攢下像樣的東西,最后分家時那么寒磣。
可是,人啊,只有認真思一思想一想,事情永遠不是那么直來直去。最近幾年,我才有些明白事理。那也是以前的人們走過的艱苦道路啊,再咬咬牙關坡就能爬上去,大家齊心協力,終究會柳暗花明,闖出新天地。當初那些人都說改革好,看樣子只要分地就能坐上飛機。他們想出個名堂叫承包責任制,實質就是小農經濟;人們又都成了各顧各,再也沒人看得起老弱病殘,無人問無人管,大家都又變成了生死由己。風風火火的人們,云里霧里,天南地北,死去活來,氣喘吁吁。最終也沒有發家致富啊,曾經火熱的農村又走向了分崩離析!
農民們又不得不重新買制自家的農具。鋤鐮镢锨,板車,還有干旱地區村民不可缺少的水桶等等。老百姓們也是沒辦法啊,東西總是借來借去也不是好辦法。當時,看到鄉鎮企業的紅火,那些人肯定說過看看我們的鄉鎮企業多么神氣,承包給個人,就是比在一塊兒積極。那些人追求的就是大家都消費,別管是不是重復浪費抑或不經濟。
分田到戶了,全家男女老少齊上陣才能應付。在要緊的時候,因為缺少勞力,父親曾找來親戚鄰居,在漆黑的夜里靠著镢頭鐵锨翻地。機會好的時候,他能借到別人的耕牛和木犁。幾年之后,有人家買來了拖拉機,大都是十二馬力的。每到春秋耕種的時候,山間地頭,有人依然靠著镢頭鐵锨開他們自己的天辟他們自己的地,有人依然趕著從遠古走來的耕牛在田間駕駕喔喔吁吁。最現代的要屬那嗒嗒嗒的十二馬力拖拉機,偶爾在有些人家的地塊上顯示著稍許的優越。
大約三十年前那一個秋日的早晨,公社拖拉機站來的大五O拖拉機的有力的轟鳴,還回響在我的耳際,已化作永遠的記憶。
那不久的之后,農村分了集體的地,城里賣了集體的廠子。有些人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全國人民的東西都成了他們少數人的。剛剛有了一些團結合作的人們啊,又變得見利忘義,市利眼光互相瞧不起。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被分而治之。
那就是魔鬼又跑了出來啊,為非作歹,吞噬著大地,到處是血肉橫飛。
那就是潘多拉的盒子啊,怎么才能把它再緊緊關閉?唯有真心實意依靠毛主席的思想體系!
烏有之鄉編者附:與網友們的個體記憶可以相互印證的是,即使透過改革開放后官方公布資料也可以看出:分田到戶前,新中國的農業機械化速度很快,分田到戶極大地延緩了這一進程。
來源:http://www.amic.agri.gov.cn/zht/nj50/index.asp
中國農業機械化
(1949-1980年)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業機械作為重要農業生產資料,實行國家、集體投資,國家、集體所有,國家、集體經營,不允許個人所有的政策。農業機械的生產計劃由國家下達,產品由國家統一調撥,農機產品價格和農機化服務價格由國家統一制訂。國家通過行政命令和各種優惠政策,推動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這一階段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毛澤東主席推水車
1.開創時期(1949-1957年)
(1)增補舊式農具,推廣新式農具,發展提水機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全國農村缺少農具30%-40%。1950-1952年,全國發放農具貸款1萬億元(舊幣),增補農具5900萬件。
在大力增補舊式農具的同時,國家開始大量推廣效率高、輕便省力、耕作質量好的各種新式農具。1950年5月18日至6月26日,政務院在中南海舉辦了新式農具展覽,展品包括東北改良農具一套14件、蘇聯馬拉農具一套18件和華北馬拉農具21件,對新式農具的推廣和發展意義重大。
同年,國家著手在各地建立新式農具推廣站。到1957年,全國共設立新式農具推廣站591處,推廣新式畜力農具511萬部,其中雙輪雙鏵犁、新式步犁、水田犁、山地犁等367萬部,圓盤耙8.5萬部,釘齒耙3.7萬部,播種機6.4萬部,鎮壓器4.3萬部,收割機1.8萬臺,脫粒機45.4萬部。
大量新式農具的推廣使用,使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平原旱作地區農業生產工具落后的面貌有了初步改觀。
由于中國農業受旱澇災害威脅較大,國家決定優先發展農田排灌機械化。因為當時電力和石油供應不足,發展的主要品種是蒸汽機和煤氣機。據統計,1949年全國排灌動力機械保有量為7.2萬千瓦,1957年達到41.48萬千瓦,增長了4.7倍。其中電動機約占17%,柴油機占42%,煤氣機占28%,蒸汽機占9%,其它占4%。
(2)創辦國營機械化農場
到1956年,全國建立了國營機械化農場730處,耕地1274萬公頃,擁有拖拉機4500臺,拖拉機動力10.8萬千瓦,聯合收割機1400臺,農用汽車1300輛,機引農具1.1萬臺。
國營機械化農場使用各種較大型農業機械,除完成農場本身的農田作業外,還為附近農民代耕代種,對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啟蒙和示范作用。國營機械化農場培養了大量的農機人才,在農業機械化生產計劃、機具的選型配套、農作物的機械栽培技術、機器的作業定額、維護保養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3)試辦國營拖拉機站
1950年2月,我國的第一個拖拉機站在沈陽市西郊成立。1952年秋,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決定試辦國營拖拉機站。當年投資230億元(舊幣),建站11個,擁有拖拉機68臺,聯合收割機4臺,卡車3輛及各種犁、圓盤耙、釘齒耙和播種機等配套農具,為5個集體農莊、96個農業生產合作社、39個互助組、11個農場進行了機耕服務。到1957年底,全國國營拖拉機站達到352個,擁有拖拉機1.2萬標準臺,當年完成機耕面積174.6萬公頃。
(4)創辦農機工業
1949-1957年,國家對農機工業投資3.24億元,建立了一批農機制造企業,從生產舊式農具、仿制國外新式農具開始,發展很快。到1957年,全國農機制造企業發展到276家,有職工12.3萬人,固定資產總值2.8億元,已經能夠生產五鏵犁、圓盤耙、播種機、谷物聯合收割機等15種農機具,并開始生產拖拉機。“一五”期間,農機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44.5%。
2.探索與調整時期(1958-1965年)
(1)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
1955年,毛澤東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中指出:“中國只有在社會經濟制度方面徹底地完成社會主義改革,又在技術方面,在一切能夠使用機器操作的部門和地方,統統使用機器操作,才能使社會經濟面貌全部改觀”。4年后,毛澤東把他關于農業機械化的論述概括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
在這一時期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指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方針政策,如先合作化后機械化,機械化和半機械化并舉,農業機械以小型為主,農業機械制造以地方工業為主,實現農業機械化以農業合作社自己的力量為主等。為了推進農業機械化,國家設立了統一管理農機制造、修理、科研的機構,基本形成了全國統一的農機化管理體制。
(2)大搞農具改革運動
1957年冬季開始,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具改革運動,一直延續到1961年,參加的人數以億計。截至1959年8月,全國創制與改制的各種農具超過2.1億件。農具改革運動促進了縣、社工業,特別是農機具修造業的發展。當時全國公社農機具制造修理廠共有86000多個,縣級廠2000多個。
(3)國營拖拉機站下放與重新收歸國營
為了解決國營拖拉機站在生產組織、經營管理上與農民集體經濟之間的矛盾,1958年,國家決定改變國營拖拉機站的經營體制,采取社有社營、國有社營、聯社經營與國社合營等不同形式,將國營拖拉機站下放。到1958年底,全國各地的拖拉機站,已將其71.2%的拖拉機和農機具下放給2200多個人民公社。到1960年,各地的人民公社普遍有了自己經營管理的拖拉機站。但是,由于許多人民公社經濟基礎薄弱,缺乏管理大生產的經驗,管理人員文化和技術素質低,維修服務體系不健全,拖拉機和農機具損壞相當嚴重。1961年,“趴窩”、“帶病”和完好的幾乎各占1/3,機具利用效率很低,多數機站發生虧損。
1962年,國家決定將拖拉機站重新收歸國營。到1962年底,全國拖拉機站系統的拖拉機只有4.9%實行社營。到1965年,國營拖拉機站已發展到1629個,擁有大中型拖拉機45885臺,手扶拖拉機539臺,機耕面積達到1558萬公頃。
(4)發展與調整農機工業
1958-1965年,國家對農機工業的投資達到21.73億元,比1949-1957年的投資額提高了5.7倍。國家有計劃地新建和改、擴建農機制造企業,組織縣、社鐵木業生產合作社聯營為規模較小的農具制造廠,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天津拖拉機制造廠、江西拖拉機制造廠、鞍山紅旗拖拉機廠等一批農機制造骨干企業陸續投產,農機工業蓬勃發展。到1960年,全國農機制造企業達到2624家,職工77.5萬人,為本階段的最高峰。
由于農機工業發展與當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夠協調,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1961-1963年,國家采取關、停、并、轉等方式,對農機工業進行調整。到1963年,全國農機制造企業縮減到1301個,職工人數減少到32.5萬人,分別比1960年減少了50.42%和53.1%。在“二五”期間,農機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以22.8%的速度增長。三年調整期間,農機工業總產值平均年增長速度回落到10.6%。
(5)建立農機修配網
隨著拖拉機和其它農業機械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長,農業機械配件生產和修理成了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為此,國家開始建立農機修配網。國家首先幫助農業機械保有量較大的東北地區和河北、山東、河南等省把一些機械廠轉為農機修理廠,增加修理設備,形成修理網絡。同時還投資新建了一批農機修配廠。
到1963年底,全國縣屬農機修配廠發展到846個,職工7.6萬人,金屬切削機床1.23萬臺,分別比1958年增長了4倍、3.5倍和12.8倍。1960-1966年,國家對農機修理網共投資3.6億元,投放設備近8000臺,農機修配網基本形成。
3. 高速發展時期(1966-1980年)
(1)提出“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奮斗目標
1966年,國家提出“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奮斗目標,并對實現這一目標做了規劃和部署。1966年4月、1971年8月、1978年1月先后召開3次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采取一系列行政手段,動員全黨全國人民為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而奮斗,形成了全國性的農機化運動。
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目標是:農、林、牧、副、漁主要作業的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全國農用拖拉機達到80萬臺左右,手扶拖拉機達到150萬臺左右,排灌機械總動力達到4444萬千瓦,平均每公頃耕地化肥施用量達到600千克左右。
由于這個目標脫離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最終沒能實現。
(2)增加投入,降低農機產品、農用柴油及農機化服務價格
為了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國家加大了投入力度。1966?/B>1979年,國家投入農機事業費20億元,平均每年1.5億元;國家對全民所有制農機化事業單位的財政撥款由1953–1965年的24.4億元增加到1966?/B>1980年的41.52億元;為鼓勵農村集體購置農業機械,從1966年開始,國家將“支援農村人民公社投資”主要用于農業機械,1975年以后,比例超過50%,每年有6?/B>7億元;將農業貸款中的生產設備貸款,主要用于社隊購置農業機械和小水電設備,平均每年約9億元;發放農業機械專項長期無息貸款,1978?/B>1980年實際發放8億元。
為了減輕農村集體發展農業機械化的負擔,國家還采取了降低農機產品價格、修理價格、油料價格,對農機生產、維修企業實行價格補貼的措施。1966-1973年,農機產品降價5次,農用柴油降價3次。
(3)發展壯大農機工業,推進農機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
1966-1980年,國家對農機工業的投資增加到46.61億元,重點擴建和提高現有企業,有計劃地新建農機制造、配件生產企業,基本上建成了農機制造、維修、配件生產大致適應,門類比較齊全的農機工業體系。1980年,全國農機生產企業達到1829家,職工70.76萬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03.7億元,固定資產原值達到85.26億元,形成了年產農用拖拉機13.85萬臺、手扶拖拉機35萬臺、聯合收割機6000臺的能力。我國農業生產中需要的各種農業機械,基本上都能夠自己制造。
為提高農機工業的專業化程度,提高零件的互換性,降低生產成本,國家加強了農機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統一了柴油機系列型譜和定型設計,2.2-8.82千瓦手扶拖拉機,14.7、29.4、36.75、40.43、44.1千瓦的輪式拖拉機和55.13千瓦、58.8千瓦履帶式拖拉機,都設計了標準化的系列產品。
(4)建立比較完善的農機化支持保障體系
國家增加對農機科研、鑒定、推廣、培訓、供應、維修等農機化支持保障系統的投資,形成了覆蓋全國、遍布城鄉、比較健全的農機化支持保障網絡。到1980年底,全國各省、市(地)、縣均設有農機管理機構,建成縣以上農機(化)研究機構2113個,農機具試驗鑒定站46個,農機化中等專業學校134所,省、地農機校140所,1800多個縣建立了農機常設培訓班,農機公司2812個,每個縣都有了農機修造廠,50%的公社和20%的生產大隊建立了農機維修點,80%的公社建立了農機管理站。
(5)農業動力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1980年農用動力中,人∶畜(頭)∶機(千瓦)的比例,從1965年的100∶18∶4.6變為100∶16∶47,畜力相對減少了11%,機力增加了10倍以上。每萬公頃耕地擁有大、中型拖拉機75臺,小型拖拉機189臺,農用載重汽車13.5輛,灌溉動力機械570千瓦。機耕面積4200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42.4%;機播面積1530萬公頃;機收面積435.4萬公頃,機械插秧面積19.6萬公頃,機電灌溉面積2533萬公頃.
中 國 農 機 化 5 0 年 的 發 展 成 就
1. 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農機工業體系
舊中國的農機工業幾乎是一張白紙。1949年,全國農機制造企業只有36家,工業總產值300萬元,職工4000人,機床500臺,只能生產一些簡單的農業機械,主要農業機械依靠進口。新中國建立50年間,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包括動力機械、耕作機械、運輸機械、收獲機械、水力機械、林業機械、飼料機械、場上作業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和農機零配件制造等行業的農機工業體系,能夠生產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播種機、農用運輸車、水泵等各種農機產品,不但能夠基本滿足國內需要,而且可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出口國外。
企業數 |
工業總 |
年末職工人 |
全員勞動生 |
利潤總額 |
年末固定資產原 值 |
金屬切削機 |
鍛壓設備擁 |
工業生產耗 | |
1949年 |
36 |
0.03 |
0.4 |
- | - | - |
0.05 |
- | - |
1957年 |
276 |
3.84 |
12.3 |
3117 |
- |
2.80 |
0.80 |
0.09 |
17.10 |
1965年 |
1598 |
14.50 |
36.1 |
4382 |
2.78 |
21.43 |
6.01 |
0.75 |
38.80 |
1970年 |
1621 |
32.42 |
64.6 |
5019 |
4.03 |
32.58 |
8.90 |
1.06 |
49.90 |
1975年 |
1882 |
62.37 |
89.0 |
7212 |
6.70 |
61.84 |
15.90 |
2.06 |
88.50 |
1980年 |
1829 |
70.76 |
103.7 |
6834 |
4.87 |
85.26 |
18.43 |
2.39 |
95.85 |
1985年 |
2290 |
123.98 |
115.3 |
10944 |
15.49 |
100.59 |
19.89 |
2.99 |
157.88 |
1990年 |
2513 |
285.58 |
126.9 |
16500 |
7.35 |
157.13 |
22.80 |
3.35 |
150.66 |
1995年 |
2122 |
696.23 |
126.6 |
14102 |
23.09 |
454.99 |
21.79 |
2.95 |
195.18 |
1998年 |
1641 |
741.22 |
109.1 |
14317 |
1.06 |
588.22 |
19.99 |
2.59 |
163.48 |
1998年,全國農機制造企業達到1641多家,職工109.1萬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588.22億元,凈值381.07億元,工業總產值(1990年不變價)741.22億元,生產大中型拖拉機63532 臺,小型拖拉機168.78萬臺,農用運輸車244.31萬部,聯合收割機 2.97萬臺,水泵168.58萬臺,出口創匯23139萬美元。
2. 農業機械裝備大量增加,成為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
1949年,全國農機總動力只有8.01萬千瓦,農用拖拉機117臺,農用拖拉機動力不到1萬千瓦,聯合收割機、農用載重汽車為零。1998年,全國擁有農機總動力4.49億千瓦,大中型拖拉機72.11萬臺,小型拖拉機1136.24萬臺,農用載重汽車88.89萬輛,農用運輸車79.3萬輛,機動三輪車462.77萬輛,聯合收割機18.18萬臺,農田水力排灌機械1256.47萬臺,各類農業機械原值2370.17億元,占農業生產性固定資產(耕地除外)的1/4。
農機總動力 |
農用拖拉機 |
農用排灌動力機械 |
聯合收割機 |
農用運輸車 |
漁用機動船 | |
1949年 |
8.01 |
117 |
7.21 |
- | - | - |
1957年 |
121.30 |
14663 |
46.40 |
1789 |
4084 |
1485 |
1965年 |
1099.00 |
76555 |
667.00 |
6704 |
11063 |
7789 |
1970年 |
2163.80 |
203807 |
1341.30 |
8002 |
15593 |
- |
1975年 |
7472.70 |
943051 |
3577.00 |
12551 |
39585 |
- |
1980年 |
14746.60 |
1930358 |
5490.00 |
27045 |
137668 |
61022 |
1985年 |
20848.10 |
4668200 |
5746.92 |
35202 |
425513 |
168216 |
1990年 |
28708.00 |
7794122 |
7137.88 |
39588 |
833848 |
318456 |
1995年 |
36118.00 |
9303001 |
8048.65 |
75441 |
3430594 |
350784 |
1998年 |
44937.00 |
12083500 |
6736.90 |
181800 |
6309652 |
385469 |
3. 農田作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
1952年,全國機耕面積只有13.6萬公頃,機電排灌面積31.7公頃。1998年,全國機耕、機播、機收、機電排灌面積、農村農業機械運輸量分別達到6005.3萬公頃、3835.8萬公頃、2342.5萬公頃、3471.6萬公頃和1317.6億噸公里,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63%、24.7%和15.1%,機電排灌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的66.4%,機械運輸量占農村總運輸量的60%以上。農業傳統的耕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目前,全國部分省市農業機械化發展較快,耕、播、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到40%以上,有的已超過60%。與建國初期相比,農事大忙季節,北方縮短約10天,南方縮短一周。農業機械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份額約為13%,按影響力排序,排在水利、化肥、良種之后,為第4位。
表23 1952-1998年農業機械作業量變化情況表
機耕面積 |
機耕水平 |
灌溉面積 |
機電灌溉 |
機電灌溉面 |
機播面積 |
機播水平 |
機收面積 |
機收水平 | |
1952年 |
13.6 |
- |
1995.9 |
31.7 |
1.6 |
- | - | - | - |
1957年 |
263.6 |
- |
2733.9 |
120.2 |
4.8 |
- | - | - | - |
1965年 |
1557.9 |
- |
3305.5 |
809.3 |
24.5 |
- | - | - | - |
1970年 |
1822.2 |
18.00 |
3600.0 |
1499.2 |
41.6 |
- | - | - | - |
1975年 |
3320.3 |
33.29 |
4328.4 |
2288.9 |
52.9 |
786.4 |
5.20 |
229.7 |
1.50 |
1980年 |
4099.0 |
42.00 |
4488.8 |
2531.5 |
56.4 |
1553.3 |
10.90 |
436.7 |
3.10 |
1985年 |
3769.8 |
38.93 |
4403.6 |
2462.9 |
55.9 |
1355.1 |
9.43 |
509.2 |
3.55 |
1990年 |
4832.5 |
51.00 |
4740.3 |
2720.0 |
57.3 |
2158.8 |
15.00 |
1101.1 |
7.00 |
1995年 |
5348.8 |
56.32 |
4928.1 |
2906.7 |
59.0 |
3002.9 |
20.04 |
1670.7 |
11.15 |
1998年 |
6005.3 |
63.00 |
- | - | - |
3835.8 |
24.67 |
2342.5 |
15.07 |
4. 形成了健全的農業機械化服務支持體系
為了在落后的農村普及先進的農業機械,保障農業機械正常運轉,中國政府集中物力和財力,重點解決農民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引導社會力量,向農機化領域投資,建成了包括農機化科研、技術鑒定、推廣、培訓、修理、安全監理、銷售等在內的農機化服務支持體系。農機科研單位根據農業生產需要,負責農機新產品的研究、開發;農機鑒定單位以第三方的角度,對農機新產品的技術性能進行鑒定;農機推廣部門面向廣大農村,向農民普及農機新技術;農機培訓機構重點培訓拖拉機駕駛員和農機操作人員;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負責農業機械的安全生產工作;眾多的農機修理、銷售網點和鄉村農機服務組織遍布廣大農村,直接為農民提供各種服務。這些單位形成一個整體,互相配合,為農業機械化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8年,全國擁有農機化研究機構221個,農機試驗鑒定機構45個,縣以上農機化技術推廣機構2191個,縣以上農機化技術學校2232所在農村維修網點23.3萬個,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3.9萬個,村農機管理服務隊14.3萬個,縣以下農機化生產服務組織27.2萬個。
5. 促進了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村社會進步
中國是從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長期的封建統治和帝國主義列強的殘酷壓榨與掠奪,使我國經濟發展停滯,廣大農村現代科技文明水平很低。農業機械進入農村,給封閉、沉悶、落后的農村吹進了新鮮空氣,使傳統保守的農民第一次看到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新事物,起到了啟蒙教育的作用。在農機化發展初期,曾經出現過十里八村、男女老少看稀罕的場面。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經過各級農機培訓學校培訓的大量農機操作手和駕駛員,成為農村中科技文化素質較高的農民群體,也是收入較高的一個群體。他們相對見識多,接受新事物快,在改變農村落后面貌、促進農業科技進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僅使很多農民靠經營農業機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而且極大改善了農村的生產條件,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改變了農業的生產方式和農民的生活方式,促進了農村社會進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