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國務院就存款保險條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而欲在我國推行存款保險制度。看到這則消息,作者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尋找一個語匯來表述與“東施效顰”這一典語內容相仿卻角色互換的情境——美麗的西施看見東施亮丑,反而急于模仿,我們暫且稱之為“西施效東”吧!東施效顰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若“西施效東”,則人們會疑惑——意欲何為?
其實這是一個爭論了二十幾年的老問題,筆者已有跟蹤。今天似乎爭論見底意欲實施,頗多感觸不吐不快。我們先撂開理論爭論中的是非曲直,單就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追問如下:其一,存款保險制度是在什么歷史背景下發生演化的?如何評價之?其二,存款保險制度適合中國否?中國有實行的必要性嗎?其三,如果實行會給中國帶來什么樣的社會影響?
存款保險制度的發生
存款保險制度發源于美國,而美國的銀行制度是典型的私人銀行制度,就連其中央銀行——美聯儲也具有私人資本的色彩,這是美國銀行業的基本特征之一。(關于這一特征對國際金融的影響,以及對之一味模仿的后果,后面再談)再者,美國曾實行的“單一銀行制度”和“單一州銀行制度”,使得美國銀行數量眾多,一度曾達到3萬多家。因此,這兩點所造成的經常性的銀行倒閉成為美國金融不穩定的誘發因素,在1930年到1933年間,美國每年有2000家以上的銀行破產倒閉。在經歷了1929年的大蕭條洗禮之后,美國被迫于1933年制定存款保險制度,其原因就在于緩解銀行大量破產對于社會的沖擊。簡而言之,銀行的破產催生了存款保險制度。
中國是否有必要
反觀中國,所有的銀行都是源于國有銀行,作為中國金融業支柱的四大國有銀行,直接就是原中國人民銀行幾大專業部門的分拆。由于這樣的形成機制與歷史背景,在各個時期,中國的銀行業都處于磐石般的穩定狀態,這是中國金融業的一大特色,這一特色使得中國成為惟一個沒有發生過金融危機的國家,使得中國內外經濟體對于中國銀行業具有無比堅定的信任。這一點是同美國的情況截然相反的,無論如何,中國的銀行從未破產過。
存款保險制度是一個針對銀行破產的補救制度,中國沒有面臨美國當時銀行大量破產的境況,中國的銀行體制也與美國的銀行體制迥然不同,那么是何原因迫使中國必須實行這樣一個制度呢?
負面影響
中國實施存款保險制度,將會有巨大的負面作用,是一種降低自我信用的不必要路徑。
首先,向世人宣布中國銀行業存在了破產的可能,增加了人們的恐慌、當一個幾乎具有主權信用的銀行業突然從制度角度硬性地造成破產的可能的時候,其結果只有一個:增加了人們的恐慌。
其次,實施銀行破產,引進金融危機促發機制。
銀行破產是金融危機的促發機制,從沒有銀行破產的可能發展到給銀行安裝破產機制,這本身就是在預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再次,它鼓勵銀行冒險、投機。
實行存款保險制度使得風險、成本、收益在政府、銀行和存款人之間的分配十分不合理。在銀行不允許破產的情況下,政府承擔了最大的成本,在本質上是一種政府擔保的無限責任制,但政府針對銀行業的監管和約束的權力也是無限的。試想如果實行存款保險制度,政府的負擔并沒有減輕,最終的付款人仍然是政府。同時,卻大大增加了存款人的恐慌,因為,當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安排的時候,沒有任何經濟組織會懷疑中國銀行業的安全性,恰恰是存款保險制度的產生引起人們對中國銀行業穩定性安全性的憂慮。這是一個諷刺,正是存款保險制度告訴世人中國銀行業的存款不保險了。
對于銀行而言,由于可以通過破產來擺脫責任,自此,在銀行這里體現為本質意義上的有限責任制,政府的無限責任和銀行的有限責任的對比恰恰鼓勵了銀行的冒險、投機行為,反而增加了系統性的風險。
最后,銀行破產可能引發的社會效應不可小覷。
在中國,再小的銀行其規模也相當于一個大型企業,而其滲透和影響則遠遠大于大型企業,因此,在中國銀行破產是不可想象的,將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并迅速蔓延,進而有粉碎中國金融信譽之虞。我們可以回想下,由于種種傳言在中國引起的搶購風潮,回想下蟻力神等諸多非法集資事件所引起的社會負面效應。這些事件的社會影響同銀行破產相比連毛毛雨都算不上,難道我們不是極力避免、卻要主動引發暴風驟雨?
因此,我們高度質疑實行制度的原因:從來沒有銀行破產之虞的中國弄什么存款保險制度呢?就為趕時髦?就為學習西方“先進經驗”?就因為西方有而中國沒有?難道我們不擔憂由此引發的金融失序?
必要性辨析
對于“征求意見稿”中提及的對該制度實行的必要性及意義,我們可以來個簡單的辨析。
我們來逐字逐句地分析“征求意見稿”中對于實行這一制度必要性的解釋。
先來說“存款保險制度是保護存款人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是金融安全網的基本組成要素”。需要厘定的是存款保險制度在什么情況下才是保護存款人利益的重要安排,是金融安全網的基本組成要素?其成立是有條件的——即大量銀行破產成為可能,而非普適;并且如上分析,該制度保護的是惡性破產的銀行,而非存款人。
再看看“市場經濟條件下,吸收存款的銀行等金融機構(以下稱存款銀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貨幣對于任何形態的社會都是最基本的公共產品,如人體的神經系統或血液循環系統,經營貨幣的機構必然都具有提供公共服務的特質,不應視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純私人企業。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關系到國家命脈的產業是不能私營的,何況金融。銀行業不宜過度競爭、不宜過度市場化,而更應該強調其公共服務功能。尤其是在以公有制為主的中國。簡而言之,銀行業需嚴加監管,但要慎言破產。一切在紙面上須由存款保險制度來解決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宏觀管控手段輕車熟路地加以解決。
我們再解析一下“為了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通過市場機制強化對存款銀行經營行為的監督,及時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后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首先,我們要問,中國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了嗎?中國的銀行存款處于風險之中了嗎?其次,最令人費解的就是接下來的描述:如何通過“市場機制”強化對存款銀行行為的監督?如何通過“市場機制”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監督、防范化解風險、維護金融穩定這些都是宏觀監管職能,作為監管對象的市場本身如何完成?
“實踐證明,存款保險制度在保護存款人權益、及時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各國普遍實施的一項金融業基礎性制度安排”也有問題。歷史事實是:實踐證明,沒有存款保險制度的中國金融是世界上最穩定的金融。與其說存款保險制度是各國普遍實施的,不如說是西方實施的。而西方世界長期深陷金融危機,迄今看不到解脫的希望,難道靠舉債度日、政府瀕臨破產的美國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這種“西施效東”的行為著實不可思議。
“為加快發展民營銀行和中小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保駕護航”似乎同樣不靠譜。當“征求意見稿”中提及民營銀行和中小銀行的時候,終于讓人們感覺到,這些是破產指向的銀行,即該制度真正的著力點。因為,無論實行什么制度,除這些銀行之外的銀行都毫無破產的可能性,該制度有點像是為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量身定做的。筆者認為,對于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關鍵的問題是規范和監管,不應任其自生自滅而生成一個金融不穩定因素。同時筆者認為,對于小微企業的支持更應該依靠政策性金融,而市場化的金融支持只能演變為高利貸模式,目前影子銀行的現實運作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金融應是公共服務體系
公共產品的生產是命運共同體整體安全的命脈所系,而貨幣金融則是作為共命運體的一國社會經濟的中樞神經。作為一個健全的生命體,中樞神經獲得自身獎勵的惟一方式是來自于生命體有益自身的生命活動,金融自身獎勵的來源也應該是實體經濟活動的運行與發展。如果金融體構筑的自身獎懲機制僅來自于自身感受,而不與它所服務的經濟體系的安全與否掛鉤,則實質上類似于吸毒者不顧身心健康而僅專注于多巴胺對中樞神經系統自身的刺激效果。從馬克思到列寧對資本主義本質的認識都集中于這一點,即以提供公共產品為幌子行一己之私。
如今日益彰顯的一個深刻事實是:西方金融機構視市場為捕獵場,常常以卡喉的方式控制經濟運行的命脈,從而攫取整個社會的根本利益,為此演化出一套完整的以捕獵市場為目的、以提供公共產品為偽形的虛擬貨幣生產體系。僅只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被捕獵對象市場日趨強大、日趨獨立、日趨警覺而不給“狩獵者”留有制度空隙,才促使此套利益攫取機制無從施展威力,從而使其自身危機日深。中西對比,新興的中國市場經濟或比作勤勞并享受著勞作愉悅的健美西施,而西方以攫取為基本形式的金融體系病老垂暮、日漸無力,更像東施,茍延殘喘、饑渴地等待中國等新興國家敞開金融網絡克隆西式機制。只有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公共產品尤其是金融體系可以在制度上允許以私代公,殘存的西方金融的龐大能量才可以如魚得水地加以施展。
由此看來,中國經濟安全的本質所系在于作為中樞神經的金融體系的穩定、安全,而中國金融牢牢定位于非盈利的公共產品提供,既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也是復興大國的金融政治宣言。只有堅如磐石的中國金融體系沒有被內外的惡意投機所震蕩乃至顛覆之虞,中國才能夠通過例如一路一帶等實體經濟模式帶領新興市場國家擺脫西方金融攫取的魔爪。要想改變不正常的國際金融經濟秩序,就要從健康的新金融體系創新開始。健康的世界金融秩序的特征諸多,但最主要的一點是:金融并非攫利機制,而是公共服務體系。中國金融以往所具有的這種優秀品質,非但不能被改革掉,反而應作為一種健康的金融政治、金融哲學、金融文化,伴隨著崛起中的中國的內務與外交。
(禹鐘華博士系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祁洞之博士系遼寧大學哲學系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