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業管理思想已集體失敗
今井正明
金融危機的陰影未散,有關企業經營與管理層面的反思在深入發酵,也存在爭論。一種觀點認為,公司的使命是增加企業所有者的價值,另一種觀點認為,公司的使命仍然是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兩種觀點反映了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首先,股東價值最大化的思想是不正確的。上市公司屬于股東擁有,同時又被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與管理層管理并運營著。這其中一直存在深層次的矛盾———這個公司運營的終極目標,究竟是增加股東價值,增加股票價格,還是滿足顧客與客戶的需要?
這恰恰是日本公司與西方公司的最大區別。西方企業管理層的工作是為股東的利益服務,他們的工作就是增加公司股票價格。不過,股票的價格有時高,有時低,為了短期讓股票價格上去,而不是下來,管理層就傾向于制定有利于短期目標的做法。這樣的管理層就會成為制定公司長遠發展目標的失敗者,而這些長遠的發展目標又恰恰是好公司發展的根本。
我贊同另一種觀點,即公司的價值體現是滿足客戶的需要。在日本,客戶是“國王”。我們必須知道“國王”的需求和要求,滿足客戶的需要。不過,這里就存在矛盾。要滿足客戶的需求,公司就必須采取長遠的發展策略。比如1933年創立的豐田公司,就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逐步改進與完善豐田的生產體系。這是一個很長的旅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單純追求股東價值短期最大化,并不能保證很多公司走完這個漫長的旅程。
其次,西方管理機制中的“金手銬”激勵機制困住了自己。對比日本企業文化而言,西方管理層主要靠股票期權(俗稱“金手銬”)來激勵業績。如果他們把三個月后的股票價格能抬高,那么,他們就賺得利益。他們的個人收益與自己的管理角色是“掛鉤”的。這就是為什么絕大部分西方高管喜歡短期項目收益的原因。
事實上,這樣做很“短視”。這些高管沒有能力思考公司未來的發展,考慮不到5年后、10年后的事情。他們的喜怒哀樂是根據季度財務報表而來的。這是西方高管與日本高管的根本不同。絕大部分西方管理者已經失敗,其管理思想也已集體失敗,因為他們不再追尋通過長期發展來增強公司產品的目標。
最后,西方企業界的領導力存在道德缺失。什么樣的人是好領導?什么樣的人能真正領導變革?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成功的領導者都必須有“燃燒著的渴望”,用這種渴望去實現他的目標,追求公司在業內做到“最好”。在這方面,優秀的東方或西方領導者素質沒有差異。但是,西方的領導力思想在實踐中存在兩條明顯缺陷:
第一,成功的領導者關心他們身邊的人,把他的員工當作公司資產,而不是成本。如今西方實體經濟中的管理思想出了根本問題。大部分西方管理者把他們的員工當作成本。員工關系變成了“金錢游戲”,因為解雇員工是最好的節約成本的辦法。這樣的“領導力”是不可能把公司做到“最好的”。
第二,成功的領導者需要正確權衡“質量”與“成本”,但是,如今西方的管理者過多看重成本,而不是質量。在這個方面立場的差異很容易看清楚。通過這點,也很容易看清楚什么樣的領導者會獲得長遠的成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