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它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貧富程度,被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類。因為發展中國家大多在南半球,所以通常被稱為“南方”;發達國家大多在北半球,通常被稱為“北方”。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之間就經濟關系進行的對話和會談通常被稱為“南北對話”,而發展中的國家的合作就叫做“南南合作”,但是在世界進入通脹的今天,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通脹情況發生了完全不同的變化,發達國家的通縮與發展中國家的通脹。這樣通縮與通脹的同時再現,就類似于證券市場的興登堡兇兆,因為計算的經濟模型是非常的類似的。“興登堡兇兆”為預測股市崩盤的一個市場指標,其核心理念是當股市同時出現大量的近52周新高和近52周新低的股票,市場就前途堪憂了。
美國一些能人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們在內,最近作出預測,美國和西方世界將會經歷類似日本的通貨緊縮,他們因此督促美聯儲實行又一輪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就是所謂“QE2”,來幫助西方經濟躲避又一次經濟寒冬,美聯儲上一次會議并沒有遵從他們的建議,但還是為“緊縮論者”采取了一點安撫措施,那就是承諾不會撤出上一輪QE資金。而在世界的另一極,通貨膨脹正在席卷所有的新興經濟體。印度的通貨膨脹已經達到了兩位數。新興市場國家的平均通脹率已經超過了5%。中國最新公布的通脹數字是3.5%,但是普通中國民眾感受到的通脹率要比這個數字高得多。所有新興經濟體的熱度在房地產行業獲得了最集中的體現。在孟買,價值百萬美元的住宅,俯瞰的也只是貧民窟的全貌。在香港,房價已經接近1997年的最高點,而經濟卻幾乎沒有增長。北京和上海的房價居高不下,即使是腰纏萬貫的香港銀行家,付了本港15%的稅之后,要購買兩地的房產也頗感吃力。而莫斯科總是能在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昂的城市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整個新興經濟市場一片通脹的紅紅火火。這樣的南北差異造成當今世界通脹的特點就是滯脹。
對于這樣的通脹和通縮的變化,西方世界所主導的主流輿論認為這是由于產業向新興的經濟體的轉移,需求也就轉移到了新興的地區,在需求暴增的情況下供給的增長并不同步,因此造成這樣的結果。但是本人認為這樣的說法本身是以事物的表面現象掩蓋了事物的本質,這樣的說法并不成立,主要理由是:
l
l
l
所以深入思考后西方主導的主流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這說法是西方忽悠世界的需要。發展中國家的通脹與發達國家的通縮實際上是在通脹模式下全球經濟的新特點,這是西方世界產能過剩的通縮和發展中國家資源緊缺的通脹,在發展中國家的競爭下西方世界產能過剩導致部分產業不得不轉移或者倒閉,而西方控制資源可以得到遠遠比發展中國家便宜的資源造成發展中國家資源需求得不到滿足,這樣的通縮和通脹,實際上是掠奪和被掠奪的博弈游戲。
對于這樣的過剩與緊缺,西方的過剩實際上也不是他們所說的簡單的轉移,而是新興國家的經濟崛起的結果,在新興國家經濟發展的競爭下,西方的大量產業被迫倒閉,而西方的大企業只有在新興的國家投資建廠才能夠保證自己的產品的競爭力,這樣的競爭是新興國家自己先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沒有你的產業發展,西方是不會再你這里投資建廠的,因此這樣的產業的變化本質上不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轉移而是發展中國家自己的進步,在發展中國家沒有自己的產業不能自給生產的時候,西方根本不會把他的產業建設在你這里,而是利用你無法自己生產,把他們本國生產的產品高價格賣給你用來換取你的初級資源,就如我們中國出口鎢也是鎢的資源大國,但是我們不得不進口大量的高純度鎢,這些鎢的價格是我們出口的鎢價格的數量級上的差別;再如西方的名牌服裝鞋帽現在都在中國OEM貼牌生產,在中國原有得生產工藝與西方有差距的時候,即使是西方的人工再貴,西方也是要在本國生產,然后把產品高價賣給你,再標注上:某國原產、原汁原味等等吸引人的說辭。所以西方的產能過剩是在發展中國家的競爭下失去活力而變成的產能過剩,其價格的下降所造成的通縮也是由于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生產發展出口到西方的產品的價格的下跌造成的,這樣的過程的主導不是產業外遷而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后的此消彼長,因此把西方的產業沒落和中國等國家的制造業的崛起的此消彼長,變成西方外遷的說法,把發展中國家的自力更生變成帶有西方扶持施舍的涵義,本身就是對于發展中國家的不公平,這是西方強權主導世界輿論造成的。他們的通縮是發展中國家競爭力造成的,如果全球算上發展中國家的產能和西方沒落的產能,確實是過剩了,但是西方的這樣過剩本身也是其實體經濟衰落的表現。
而對于發展中國家的資源緊缺,我們要說的就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取得資源的成本是不一樣的,以前我們分析過美國的汽油價格是2個多美金每加侖,而按照當前的油價原油的價格就接近2美金每加侖,原油要汽油的加油站價格還有煉油成本和歲好、30%的消費稅、批零差價利潤、運費等等,美國這樣的汽油價格能夠證明的就是美國得到石油的成本是遠遠低于國際市場油價的!對于其他資源產品也是類似的,比如對于銅西方國家就有定死價格的長期協議價格,或者如鐵礦石他們入股礦山可以得到低成本的礦產,更進一步的是他們有大量的儲備,也有大量的回收物資,比如對于鋼鐵在西方國家保有量巨大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回收廢鋼。對此我們的經濟專家白益民先生在《瞄準日本財團》一書中寫道:“日本這幾十年憑借財團模式的發展,在海外掌握了大量的礦山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銅、鎳、有色金屬。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金銀鉛和銦的資源國,其銅、鉑、鉭也位居世界前三位,這個數據是對于日本國內積蓄的可回收金屬總量計算得出的。”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是銦的最大的產地,但是日本的擁有量卻在這樣重要的半導體元素中世界第一,在發光半導體器件、太陽能電池和液晶顯示器中都離不開重要的銦。因此西方國家在自身的經濟壓力下加強了貿易壁壘和對于世界的資源控制,貿易壁壘限制了外來對于產業的競爭使得產品價格不會過于下降通縮不會過于嚴重,而資源控制則提高了世界的其它國家的生產增本造成其他國家的通脹,這樣的世界南北差異的滯脹本身也是西方國家的經濟博弈造成的,對此他們是非常清楚的。這樣的世界通縮和通脹的不均衡,就恰恰形成了興登堡兇兆的條件,這樣的過程是不可能持久的,最后一定是要伴隨著危機的,這就是一次全球的大規模通脹的前夜。
對于西方的通縮和發展中國家的通脹,我們需要看到的就是各個發展中國家也是這個世界資源的主要提供者,但是這些資源都是被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的,因此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資源互惠互利是打破發達國家資源枷鎖的關鍵,因此南南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國際事務,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和發達國家的摩擦也需要南北對話的機制進行溝通,對于中國加強資源戰略是非常重要的。
背景資料:興登堡兇兆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興登堡兇兆”是一套股市技術分析方法,它由一位美國盲人分析師米耶卡發明,并以人類航空史上一場慘烈的空難——興登堡飛艇墜毀事件命名。“興登堡兇兆”模型參考標準較多,限于篇幅我們不一一贅述,簡單而言,米耶卡認為,正常情況下,當股市行至高點,多數股票應處于高位;股市跌至低位,多數股票應處于低位,這是股市常態。如果股市在高位盤整時,股價創出一年新高與創出一年新低的個股均達到一個較高比例,同時反映市場廣度的麥克萊恩擺蕩指標為負數時,顯示市場可能正處于激烈分化之中,分化之后,市場可能出現大幅回落。
盲人數學家米耶卡(Jim Miekka)1995年提出興登堡兇兆之說,作為預測股市大幅下滑的一種方法,他構建了一個公式,對52周股市水平值和紐約證交所移動平均值等數據進行分析。“興登堡兇兆”一詞是米耶卡的一位市場技術員同事甘米居(Kennedy Gammage)發明的,因為他發現“泰坦尼克”這個名字已經有人用了,所以就采用了世界最豪華的飛艇空難來命名。
根據米耶卡發布的薩伯里牛熊報告,自1985年開始,所有股災發生前必定出現過“興登堡兇兆”;而彭博社引述的瑞銀技術分析部門主管米歇爾的分析顯示,雷曼兄弟破產前后,“興登堡兇兆”曾數次出現,同年標普500指數錄得了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興登堡兇兆可以解釋1987年以來的歷次市場崩潰,不過有很多次出現興登堡兇兆,股市卻并沒有大幅下滑。市場分析師說,當出現興登堡兇兆時,只有25%的情況導致了可被視為崩潰的股市下滑。
麥克萊恩擺蕩指標:
麥克萊恩擺蕩指標又譯為麥克連指標MCL,英文全名(McClellan Oscillator),由Sherman和 Marian McClellan兩人所創。本指標是一種市場廣量指標,藉平滑漲跌家數差值制作而成。 MCL指標是除了ADL指標之外,投資人最常采用的廣量指標。
指標利用上漲或下跌家數變化,結合成交量為主要計算因子者,都可以稱之為 “廣量”指標。廣量指標又有以下兩點含義:
1、大多數個股呈現穩健的上升,才能算是一個健全的多頭市場。
2、僅有少部分個股上漲的行情,是空頭市場的特征。換句話說,持續一段漲勢的多頭市場,目前雖然仍處于上升的局面,但是,下跌的股數已經大于上升的股數時,代表多頭行情即將結束。反之,亦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