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子任志強
當現實太嘲哳,當后市太迷離,當爭論本身成為娛樂的時候,人們也許往往更需要一個振臂一呼的“英雄”
《環球財經》
■ 本刊記者 劉美
“去死吧!”
啪!啪!
5月7日,中國房地產界“大炮”任志強在大連的一次論壇中,剛一上臺就遭到兩只破皮鞋的攻擊。“飛鞋”的是個20多歲的年輕人,據傳聞是個“房奴”。這一頗具娛樂性的事件立刻被上升到“購房者與開發商矛盾”的高度,在互聯網上引起熱議。
這時距離房地產“新國十條”頒布不到1個月,人們正期待著房價暴跌的來臨。A股市場上,房地產股已然一瀉千里。
然而麻利地躲過“飛鞋”襲擊的任志強,繼發表了批評新政的“萬言書”之后,仍舊堅持著在很多人看來“欠扁”的觀點。
“房價,我只能說長期看來只能是漲的,不可能是跌的。”在5月21日的一次采訪中,任志強說道。
如此的堅持正符合任志強一貫的形象:倔強、狂妄、話糙理不糙。多年來他已經成為國人心中無法替代的符號,雖然在很多人眼中,任大炮的言論從感情上講,實在是可恨多過可愛。
最欠扁的人物
任志強曾自我解嘲道:“中國人最想揍的人,我只能排第三。第一個是小泉,第二個是陳水扁。”現在小泉早已下臺,陳水扁也進了監獄,那么任志強是否可以光榮當選中國人最想扁的頭號“惡霸”呢?
一位與任志強打過交道的朋友告訴《環球財經》記者,任曾私下里苦笑著說:“他們罵我是地主惡霸,其實我想當,還不夠格。”
事實的確如此。華遠地產(600743,SH)市值不過幾十億,與業界領頭羊萬科(000002,SZ)的800億市值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任志強年薪雖然號稱內地上市公司最高,但也不過幾百萬(自稱只拿到幾十萬),離中國首富更是十萬八千里。而在這一兩年“地皇”頻發之時,據說任志強正為手中的“地荒”發愁。如此看來,任志強既不可能是社會貧富不均的原因,也不具備拉動房地產市場整體上漲的能力。那么,對他的爭議從何而來呢?
他的綽號——“大炮”,或許能說明一切,任志強的言論簡明扼要,殺傷力極大,每次“開火”都足以讓一大批“房奴”脆弱的神經受傷。“年輕人就該買不起房”、“買不起房為什么不回農村?”、“窮人不應關注高房價”、“我沒有責任替窮人蓋房子”……他口中“窮人”、“富人”的劃分,不僅讓城市中買不起房的年輕白領氣憤不已,也撩撥著社會敏感的道德底線。
財經作家吳曉波談及任志強,曾為他過于刻薄的表達方式深感不安。他認為這將造成互相傷害的輿論互動,“最終造成一種緊張的公眾討論空間”。此言正點出了任志強遭遇的困境,他犀利的風格固然招來很多評價,但這些往往流于表面的謾罵或追捧,對他的理論本身鮮有建設性的提議,這恐怕也并非是任志強發表言論的初衷。
例如他說“年輕人就該買不起房”,意思是住房屬固定資產,代表著財富的積累,剛工作的年輕人想繞過積累這一步直接獲得房產,實在有違經濟規律。
又如他的名言“我沒有責任替窮人蓋房子”,后來他曾多次闡述,此言的意思并非窮人活該露宿街頭,而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應當由政府出面,通過分層次的保障性住房來解決,而不應轉嫁到商品房開發商身上,這樣會擾亂正常市場秩序。
其實細細分析起來,這些言論都包含著樸素而正確的經濟學原理。正如著名社會學者張頤武所評價:“任總的話也不是都是錯的,也有很多是真知灼見。你會發現他有很多話是做了真誠深刻的思考的。”
“不能沒有任志強”
任志強將他“真誠深刻的思考”展現在世人面前,可以追溯到2000年。在那個很多人壓根兒不知道什么叫“博客”的年代,任志強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博文《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的基本思路》,用洋洋灑灑數萬字,從歷史與國際的角度全面剖析中國住房市場所處的階段。在綱要中他寫道:“21世紀前半個世紀中,城鎮住房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生活消費品,住宅建設的速度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并將同時帶動其他生活產品的升級和更新換代。”
那時距離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決定停止實物分配住房已有兩年。各路豪杰已然看到房地產業金光燦燦的前景,爭奪地盤的戰役暗涌不止。
那一年華潤入股萬科,最終迫使任志強帶著華遠的品牌另立門戶。他這篇展望房地產美好前景的博文,恰似拋卻往事再次沖鋒的號角。
彼時,普通老百姓對這一切仍懵懂不知。數十年來,人們已經習慣了計劃經濟體系中實物分房的模式,對市場化價格毫無概念,房地產市場一片蕭條,以至于政府不得不采取各項優惠措施來刺激住房消費。直到2002年,最后一套福利房分配完畢,房子的價格開始一路高漲。此時最早期的房地產投機客已經獲利頗豐,而大部分人還在茫然地等待。
于是一群專家和民間神棍七嘴八舌提出各種意見,為老百姓指點迷津,看跌的觀點永遠都比看漲更受歡迎。某權威經濟學家指出“北京房價要跌三成,上海要跌一半”;“房屋租售比”、“房價收入比”、“暴利壟斷行業”等等成為熱門術語,目的只是要證明:房價要降。而其中出現了一個不和諧的刺耳聲音,便是來自任志強。
“高檔房供應過少,房價一定要漲。”在上上一輪“房地產新政”的2005年,“新國八條”出臺,輿論普遍看跌之際,任志強在他的博客里斬釘截鐵地寫道。
事實如他所料。
中國房地產界并不缺乏有見地的人士,然而專家和輿論時常陷入集體性迷思,或許他們中有些人還沉湎于當年福利分房的海市蜃樓中無法自拔。而更有機會了解事情真相的房地產開發商們,或忙于攀登珠穆朗瑪峰,或埋頭做生意賺錢,很少像任志強這樣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
潘石屹曾在微博中寫道:“任志強他像臭豆腐一樣,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沒有他,往年最精彩的論壇,沒有了內容和觀點。”此言道破了現狀,或許有很多人討厭任志強,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討論中,獨獨不能缺少的恰好就是他。
誰的代言人
2007年,任志強去了一趟迪拜。歸國后在博客上感慨房地產“泡沫”說之謬誤,并羨慕地說到迪拜蓋了那么多樓,國王都不覺得是泡沫,還在政策上大力扶植。末了總結道:“泡沫最終是連粉絲都變成了魚翅的價格,而不是魚翅是魚翅、粉絲是粉絲。”言外之意,房地產好比魚翅,不論貴成什么樣也不算泡沫。
任總對“迪拜模式“的盛贊尚余音繞梁,去年年底迪拜就因房產泡沫破滅而爆發了主權債務危機,任志強的臉上或許有些掛不住,于是又發表一篇博文,贊揚迪拜給本國居民福利分房,因此危機傷害的只是到迪拜投資的外國人,云云。
顯然中國跟富產石油而人煙稀少的中東國家并無可比性,迪拜“保護本國居民”的惟一優點怕是難以復制了。看來任總“魚翅粉絲理論”的適用范圍實在有限。
任志強的文章喜用數據且引經據典,動輒萬言,頗有經濟學家風范。這也是其“粉絲”堅定地追隨其原因之一。然而這些文章雖然表面上能夠自圓其說,但像“魚翅粉絲理論”這樣經不起推敲的也有不少。
地產界的后起之秀王智中認為,在對房地產供求關系的分析上,任志強只有1/4是正確的:“他(任志強)對房屋交易中供應方的分析,比如政策、土地、經濟適用房等都是專家,但需求這塊搞糊涂了。房屋到一定程度下根本不是一個商品,完全是一個投機品,作為投機品它的需求不是根據收入來算的。”同時也有明眼人指出,任志強在斥責社科院報告不可靠的同時,也在毫無顧忌地使用“房價增長1.5%”等來自官方的數據,似乎數據可信與否,完全取決于它能否支持任總的結論。
被稱為“萬言書”的博文《這只是個開始》發表后,任志強又發表了《何需分清幾套房》,進一步闡述房產新政的“錯誤”。認為“打擊投資與投機行為的最有效辦法,不是從購買環節出發,而是限制賣出的再交易環節”。并提出了一個限制房產投機的妙招,即規定購房后在若干年內均不得出售,那么投機者就必須承擔房屋空置的成本,他認為這樣就可有效控制房產投機了。
若真按此執行,二手房交易就將難上加難,“剛需”們只能從開發商手中購買新房,這樣開發商們恐怕要笑死。任總的高見讓人讀后不禁莞爾。
常言道“屁股決定腦袋”,身為房地產開發商的任志強,處處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事情,本也無可厚非。然而讓這樣一位開發商代言人成為中國房地產最當紅的理論家,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當現實太嘲哳,當后市太迷離,當爭論本身成為娛樂的時候,人們也許往往更需要一個振臂一呼的“英雄”(或者是“惡棍”)。而在各路“專家”的預言無一可信的情況下,人們也只好把眼光投向歷史記錄相對清白的任志強。
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