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簡訊
烏有之鄉臨時增加活動:高默波縱論毛澤東與大躍進、文化大革命
高默波先生是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學院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廣泛地涉及了中國當代社會和政治問題。他在《高家村》一書中論證了“文革十年是黃金十年”,激怒了中國精英,釀成了轟動一時的“高默波事件”,并成了精英聯手權力迫使“《讀書》換帥”的一個重要誘因。
這次,高默波先生利用回國開會的機會,與頭緒萬端中擠出半天時間來和烏有之鄉的網友交流對毛澤東及大躍進、文革的看法,機會難得,萬勿錯過。
時間:12月13日星期六上午9:30~12:00
高默波縱論毛澤東與大躍進
對毛澤東的評價是中國近代史非常關鍵的問題,是關系人類存在的方式問題,是關系到發展模式的問題。
一、兩個理論
1、史學方法問題。
在中國研究當代史、研究毛澤東,很突出的史學方法是傳統史學方法。即描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把毛澤東當成皇帝。所有毛澤東時代的問題壞的都怪毛澤東,好的都歸功于“忠臣”,即劉少奇,,周恩來。這種方法不講社會和經濟的狀況,不講生產關系,不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講權力斗爭。用報告文學的方式,不標明消息來源,把小說當作歷史,偏離了歷史真相。寫中國文化大革命,寫毛澤東大都用這種方法。
第二個史學方法是機械歷史唯物主義,庸俗的社會發展階段論。認為1949年革命是封建的農民起義,毛澤東的軍事革命是詩人的浪漫,是個人的狂想,是不科學的,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根據這種思想我們不能超越歷史,要補資本主義的課,這與趙紫陽、胡耀邦、鄧小平、劉少奇是一脈相承的。反對農民集體化,反對城鎮社會主義改造,反對對工商業的國有化,認為剝削有理。指責毛澤東在共產黨領導下還有階級斗爭,認為毛澤東對知識的改造是農民的反制,不懂科學技術的重要性。甚至還有人提出心理上的解釋,認為毛澤東是報復知識分子。毛澤東的思想社會科學在共產黨中水平是最高的,中國精英只能反駁說毛澤東的東西都不是毛澤東寫的。胡喬木在毛澤東去世后文章再沒有毛澤東的氣魄。
以上是兩種攻擊毛澤東的概念框架,如果不仔細考慮,他們是很有說服力的。
2、革命問題
法國革命以來,雖然革命暴力遭到譴責,但革命意志的崇高一直是人們向往的。然而20世紀80年代革命概念受到從未有過的譴責,中國精英提出新啟蒙,要告別革命。資本主義在冷戰中勝利后,知識分子更加認為革命要徹底埋葬。為此中國的右派精英努力找證據想要證明中華民國經濟比毛澤東時代好,印度比中國好。
中國歷史上舊式農民起義不是革命,因為沒有完整的改造社會的思想體系。而1949年的革命將中國帶入了新社會,開始更理想、更健康的生活。1970 年以后由于西方物質水平豐富,中國精英認為中國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就會獲得同樣的發展水平。這樣的想法看似有誘惑力,但實際上是淺薄的。
首先,持這種觀點的人沒有看到那些國家或地區的黑暗面。
其次,沒有看到這些國家發展的歷史的原因。例如香港,中國政府有意把香港不解放,作為窗口和中間商,香港的發展來源于此。臺灣、日本和南韓的經濟發展有很多原因。如二戰后美國保護日本戰犯,扶植其工業發展,對其投資,開放其市場,日本的發展有很多歷史原因,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就好。
第三,有人認為毛澤東時代中國貧窮落后,認為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就好,沒有看到其歷史的復雜性。澳大利亞與中國國土相近,人口只有2100萬。澳大利亞已經發現的礦產出售可保證國民完全部工作的情況下維持最高生活水平200年。中國發展的艱巨性、復雜性一些人不考慮。中國經歷了8年抗戰,3年內戰,是在廢墟上發展起來的,而且有外國封鎖。
第四,國與國之間不能簡單比較。如中印,印度于1947年獨立,有很多鐵路、英語人才,但生活水平不如中國。
第五,這種觀點沒有看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建立的經濟基礎為后來起飛的作用。毛澤東時代已經使中國達到工業大國之列,打造了健康的教育產業大軍。改革后投資輕工業物質生活豐富是很自然的。中國最早留學生1973年就派出了,輿論有意回避事實,以說明改革開放前中國一團黑。“乒乓球外交”就是為了打開和國際的關系,但因為冷戰西方不讓。1971年,毛澤東、周恩來打開和美國的關系,是因為美國希望中國幫助解決阿富汗問題、越南問題等。美國一松口,局勢迅速改變,中國與日本等多國建立外交關系,并恢復大陸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開始從西方引進先進設備。大躍進時期農民是有積極性的,但技術不足,沒有雜交水稻技術和充足的農藥化肥。
二、兩個人物
1、楊曦廣(楊小凱)
楊曦廣的父親是湖南高級干部,所以政治上成熟比較早。文革時寫《中國向何處去》,提到比毛澤東、江青更激進的思想。五一六楊曦廣被抓進監獄,堅持學習。80年代到普林西頓大學學經濟,現已去世。受到經濟學教育后極端右轉,主張立憲和徹底私有化。楊曦廣說毛澤東搞文革是權力斗爭。但八屆十一中全會劉少奇排名已經下降,為何毛澤東還要發動那么大的群眾運動。楊曦廣認為僅從名聲打下去還不夠,還要從正義上大下去。楊曦廣得肺癌后,加入基督教。好轉時認為是主救了他。
楊曦廣的經歷說明中國精英改變的過程。政治話語對知識分子的影響。經濟理性主義認為每一個人為自己的最大利益化而努力,按此推理到極至就是動物,用于國際社會就是叢林法則。楊曦廣找不到精神支點只好信仰上帝。
2、趙紫陽
傳說趙紫陽是地主出身,土改時其父被鎮壓。其思想方法是庸俗的機械唯物主義。他和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毛澤東。他認為中國要先走資本主義,對西方崇拜。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是有針對性的,但有些事處理過激。沒有從理論上充分導論,過早以至于有些工人無法理解,分成造反派和保守派。現在工人下崗,被剝削、被壓迫,再認識到問題已經太遲。
三、兩個事件
1、大躍進時期
國外左派對文革有同情的地方,但已不能原諒大躍進。
對大躍進的研究有什么問題?
首先,有饑荒、挨餓是事實,但是有多少人是餓死的很難說。餓死與非正常死亡不能等同。反對毛澤東的人把死亡人數越提越高。一種流行算法根據58年到60年出身人死亡人算出人口增長率,但這種說法不正確。因為人在挨餓的時候可能會減少生育,所謂非正常死亡可能“未出生”。中國人口基數大,統計數據稍有不慎易造成大的偏差。有人用縣志去調查,但縣志是中國精英80年代所寫。社會科學的研究中是先立論,在為它尋找證據。
第二是誰負多少責任的問題。據傳統方法,毛澤東是“皇帝”,一句頂萬句。但是大躍進說畝產達到萬斤的人并不是毛澤東。有人說寫毛澤東傳難,是因為寫涉及的相關人員難。
大躍進實際上是對中國發展走什么道路的大膽嘗試,是失敗的,但有經驗。1958年前中國走的是蘇聯模式,但蘇聯模式是有問題的。毛澤東想縮小工農差別,將工業分散,使廣大地區“城市化”,農民變成“工人”,成為城市公民但不到城市去。中國農民現在有一到兩億在城市流動,找工作。西方學者認為他們是“二等公民”“非中國公民”。中國的城市無力容納過多農民,城市居民的生活上有困難。中國精英從美國引入隔離觀點,認為中國人太多。只為精英花錢,不為人民花錢,認為農民素質低。鄉鎮企業的思想在大躍進后被壓下,文革是有腥氣。
2、文化大革命時期
外國左派對文革還是能接受的,文革時教育衛生都有很好的發展。世界上有良心、有同情心的人都認為文革時對農民有好處的事情都應稱贊。
文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學生打老師、焚毀書籍、破壞文物的行為只在短期存在,很快文革小組同毛澤東就將其制止,實際上與文革無關。最初對知識分子鎮壓最厲害的是劉鄧小組。毛澤東針對的是黨內當權走資派而不是知識分子。中國由于文字特殊形式,識字的人受人尊敬,知識分子太高高在上,自以為了不起,脫離工農,應該對其改造。毛澤東的改造有些過激。文革時“要文斗不要武斗”,很多事情被知識精英顛倒。
對傳統文化,中國精英和西方反毛分子把破壞擴大化。事實上有毀掉的但都迅速恢復了。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不是從文革開始的,中國人是最有創造性的同時也是最有破壞性的,現在破壞依然在繼續。最早的紅衛兵是高干子弟,是為了保護其父母而打擊他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