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美國駐馬其頓、斐濟、塞內加爾等國的大使人選,提交國會參議院批準。據國務卿克里同日透露,當時美國有53位國務院官員的任命被卡在參議院等待批準,美國無法向40個國家派出駐外特命全權大使。盡管克里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警告參議員們,美國大使在諸多國家空缺,將損害美國安全利益、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但參議院似乎對此置若罔聞:在8月1日開始為期5周的休會期前,除了批準駐俄羅斯大使特福特等個別大使的任命外,沒有對其余約30位候任大使人選進行審議。9月初參議院復會后,面臨審議并通過“國防授權法”、“最低工資標準議案”等諸多十分繁重的立法任務。在11月初國會舉行中期選舉前的幾十天里,參議員們政治活動之繁忙可想而知。因此,審議并批準這些候任大使的案子能否納入參議院議程,前景很不樂觀。
人們不禁要問,在美國這個所謂自由民主發達、法律制度成熟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里,為什么會發生此種匪夷所思的奇特政治笑話呢?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這與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有關。美國進入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后,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與美國國內政治、經濟、金融和社會的互動和相互影響空前活躍;美國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再完全自由,受政府通過貨幣、財政和社會福利政策的調控和干預達到空前強化程度。
在這種全新的政治生態環境中,政黨、利益集團、社會團體等各種政治力量的利益競爭和碰撞不斷以新的面貌展開,日趨激烈的爭斗通常聚集在總統及其政黨同在野黨在國會中爭奪立法權的較量。而美國三權分立政治制度的運行,并沒有隨著應對形勢變化需要而出現革命性變化,國會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很弱、辦事效率低下、時常陷入“癱瘓”的病態。由于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政治制度老化或腐朽的特征暴露無遺。據民調顯示,民眾對國會的滿意度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因選舉制度的弊端,選民對自己選出的眾議員的不滿意度達百分之五十一,25年來第一次超過半數。
第二,與美國兩黨的發展現狀有關。美國兩黨在國會爭奪立法權的較量中,都著眼本黨和本黨支持者的利益。近幾年,由于州與州、選區與選區、不同年齡群體、不同社會階層在思想意識、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等方面的訴求差異不斷擴大,議員所代表的選民群體的利益也大相徑庭,導致議員政見各不相同,兩黨內派系林立、權力中心過多,一黨內就某一議題形成統一意見困難加大;兩黨通過政治交易達成妥協的幾率較前明顯下降。因兩黨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造成僵持局面已司空見慣。
駐外大使因參議院延誤審批不能上崗只是諸多案例中的一例。按照美國有關人事法規和傳統做法,駐外大使由總統提名,參議院批準,無需通過規定考試。大使人選除從職業外交官中遴選外,兩黨都有“任人唯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傳統,即通過所謂政治任命,由總統把在競選或其他政治活動中對總統及其所在政黨捐款較多、政治貢獻較大的人物提名為大使人選。可見,挑選、審批大使人選的過程不只是純粹的外交官選用事務,而是美國國家政治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
因此,眾多駐外大使的審批卡在參議院一案進一步表明,以國會時常“癱瘓”為特征的美國資本主義政治的腐朽快要病入膏肓了。病因的嚴重性在于:這些年來,從總統到各級官員,再到普通選民,都已經看到兩黨在國會的無休止、不妥協的惡斗妨礙美國政治、經濟的正常發展,嚴重削弱國家有效施政和治理的能力,損害選民的福祉。然而,無論政治人物如何爭吵,專家學者如何理性研討,至今都找不到有效治病的良方。(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環球網特約評論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