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伊斯蘭教的“齋戒月”首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武裝組織突然在網上宣稱將建“伊斯蘭國”,并且在5年內統治整個伊斯蘭世界,包括中國的西部。這一充滿反現代色彩的“宏大構想”,令全世界深感意外。那么,“伊斯蘭國”是如何出現的?它給伊拉克局勢乃至世界格局帶來什么影響?世界反恐形勢是否面臨“升級”?對中國西部的反恐有何警示?近日,環球網評論頻道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舉辦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探討上述問題。
“伊斯蘭國”興起,“多虧了”美國
安惠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美國2003年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薩達姆當時的群眾基礎是伊拉克遜尼派,為了打擊薩達姆,美國就扶持兩股勢力:一是什葉派,占人口多數;一是庫爾德人。這種情況下,基地組織就參加進去了,現在的“伊斯蘭國”,前身就是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其實這股力量有限,根據西班牙報紙的報道,大概“伊斯蘭國”的軍事力量也是一萬五千人左右,根據法新社的報道,這股軍事力量在伊拉克只有五六千人,在敘利亞有七千人,加起來總共是一萬三千人左右。但它為什么在伊拉克攻城略地,造成這么大的聲勢呢?就是因為遜尼派其他組織在反對伊拉克什葉派為主導的中央政府這個上面是一致的。這件事造成的根源就是美國對伊拉克的入侵,打亂了伊拉克原來的遜尼派、什葉派和庫爾德人之間的平衡。
王世杰(中國首任中東問題特使、中國前駐巴林、約旦、伊朗大使):我覺得這件事的最早還是根源于1916年,奧斯曼帝國快要垮臺的時候,一個英國的外交官,一個法國的外交官,簽訂了《賽克斯-皮科協定》,瓜分了整個中東地區,不考慮當地的復雜的生態關系等等,這是最早的根子。后來美國的小布什政府打擊薩達姆·侯賽因,實際上就一個問題:薩達姆·侯賽因是美國稱霸中東的一個障礙,薩達姆有一點抵抗情緒,不聽美國的。所以,這種情況下,美國把原有的薩達姆在伊拉克所形成的一個脆弱的平衡給打破了。另外,奧巴馬也有責任,他不管你爛攤子怎么樣了,就先抽身。我認為這是當前局勢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馬利基的關系,因為伊拉克總理馬利基是一個什葉派,而且是得到了伊朗支持的什葉派。什葉派的極端的組織對馬利基也不滿,都排擠馬利基的大權。所以美國打了薩達姆,把薩達姆的復興黨和軍隊全部排擠掉了,這些人現在在“伊斯蘭國”是很大的力量。所以,伊斯蘭國也是多種力量組成的。
還有一個消息值得注意,我看到一個報道是,巴沙爾·阿薩德故意放水,就是這批人本來在敘利亞,有很多人已經進了監獄了。阿薩德為了擺脫困境,就把這部分人放了出來,讓他們打反敘利亞武裝。所以,種種復雜的原因,搞成了今天的這個局面。
賀文萍(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北非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這首先是伊拉克戰爭的后遺癥,小布什在不改打仗的時候打了仗,奧巴馬又是在不該撤軍的時候撤軍了。小布什在伊拉克做的是“解構”的工作,他把薩達姆推翻以后,薩達姆的遜尼派勢力統統解散,形成了一個安全的真空。小布什在那里做了一個“解構”,卻沒有“建構”。后來證明,伊拉克不僅是軍隊沒有建立起來,政治架構也證明是失敗的,馬利基政府在2002年到現在,是不包容的。馬利基是什葉派,去年就開始,他和遜尼派的副總統的矛盾越來越多,后來副總統被他定性為恐怖分子,跑到遜尼派老家去了,現在的副總統,就是很多鐵桿支持他的人。總體而言,是“解構”得太徹底,“建構”沒有建起來,奧巴馬就做了一個不負責任的撤軍,撤軍的時候說“我們留下一個穩定團結、自由民主伊拉克”,但話還沒落地,我們就看到了一個既不穩定、又不團結,更談不上自由的,面臨著分裂的伊拉克。所以,美國是始作俑者,要是沒有他打伊戰,伊拉克也不會出現這么一個情況。
美國用心相當險惡
安惠侯:伊拉克的危機發生以后,美國的態度很有意思。國防部門基本上沒有采取針對伊斯蘭國的直接行動,一共派了八百名軍人去保護大使館,保護大使館通向機場的安全,隨時準備往美國逃。然后去了幾個無人機,但是一次沒有用過。美國為什么采取這種措施,我個人看法有這么幾點:
第一,看來美國也認識到這一股勢力非常極端,而且這股勢力將來肯定要針對美國的。所以,美國是絕對不會允許這股勢力真正成氣候的。但是他也看到了這股勢力到目前為止力量并不強大,所以靜觀一下。
第二,馬利基政府成立以后,他的所作所為并不完全符合美國的利益。馬利基和伊朗的關系很密切,這是美國所不愿意看到的。而且馬利基又排斥異己,造成了這么一個動亂。
所以,我覺得美國有利用這股“伊斯蘭國”勢力,來壓馬利基下臺,組建一個有包容性的、更聽美國話的政府。
此外,還有一個更深的原因,就是在阿拉伯世界當中,伊拉克是最有條件成為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國家的,他有石油,有兩條河發展農業。伊拉克人受教育的程度在阿拉伯世界是比較高的,所以他具備了成為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國家的條件,這是美國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美國占領了伊拉克之后,他扶持什葉派、扶持庫爾德,然后打擊遜尼派,但也不主張把遜尼派趕盡殺絕,還要遜尼派進入政府,使這三派互相牽制,能夠維持一個總體的統一,不至于分裂,所以,伊拉克內部鬧得這么厲害,這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所以,美國的用心是相當險惡的。
“奧巴馬主義”下的美國應對
賀文萍:為什么美國的反應不強烈?首先因為美國總統是奧巴馬,若換成小布什,反應應該很強烈。以前競選的時候,奧巴馬打的是“反戰”的牌,承諾上臺以后要作為一個結束戰爭的總統,寫在美國的歷史上。這就是為什么給他頒“諾貝爾和平獎”,還沒有等他干活就給他這么一個帽子,所以他結束了兩場戰爭,一個是伊拉克戰爭,一個是阿富汗戰爭。現在,奧巴馬的第二任期也過半了,他現在琢磨著把“奧巴馬主義”怎樣寫到美國的歷史上去。“奧巴馬主義”的精髓,在前不久的西點軍校的講話里面他已經說了,有一個學術的領域也闡述了他的精髓,就是有選擇地使用美國的力量,美國還要保持一百年要當超級大國。力量要該用的時候用,一定要在美國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用,包括美國自身的國家安全。用這個來套的話,他認為伊拉克目前的情況遠沒有危及到他的核心利益。
那么伊拉克局勢現在有沒有到這個臨界點?美國一直在觀察。我認為就是巴格達。美國認為現在還沒到他需要出手的時候,馬利基頂住就行。但同時,美國已偵查了ISIS的布局和布點,萬一出現不可控局面,“老布什號”航母也已經航行到了地中海沿岸。
所以,有別的力量可以用,美國就沒有必要跑在前面,和打利比亞是如出一轍的,那時有薩科齊跑在前面,他就在后面,“重返亞洲”也是日本、菲律賓在前面,這就是“奧巴馬主義”的精髓。
另外,美國還有一個是戰略考慮,這個ISIS,美國用它來打擊馬利基政府,讓他下臺,因為早就對他不滿了。把他弄下臺對他的好處就是,可以割裂什葉派的聯盟,一個是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一個是伊朗,一個是伊拉克,敘利亞三年打不下來就是因為有伊朗的支持,包括普京等外交的支持,而伊朗的支持必須要通過伊拉克才能過去,因為伊朗、敘利亞家不接壤,如果伊拉克不放開領空和陸地,伊朗的支持沒法過去。所以,我們看到奧巴馬有動作了,國會撥款委員會通過了五億美元,支持敘利亞的反對派。近幾天,ISIS把敘利亞最大的油田占了,離敘利亞的首都沒有多遠了,這個局勢在敘利亞是非常微妙的,所以,美國可以借ISIS這只手打掉敘利亞,同時,又可以斬斷馬利基政府。所以,這對現階段是有利的,美國完全可以先觀察,等到他實現這些目標以后,如果這些極端主義劍指美國,他就控制這些人。所以,美國現在引而不發。(主持、整理:王京濤)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