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么不出兵占領利比亞
Zhang88
世所矚目的利比亞的戰爭已然經月,盡管西方戰機依然在利比亞的天空上下翻飛肆意轟炸,但到現在為止,美國并沒有出兵占領利比亞,而且就趨勢而言,這種可能性也已經不大。人們不禁要問,一直醉心于戰略擴張的美國,在如此天賜良機面前,為什么踟躕不進、不直接出兵占領利比亞這塊誘人的寶地呢?
首先,利比亞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是霸權再一次進行戰略擴張難得的機遇。
眾所周知,對于美國霸權而言,中東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為過。自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以來,它就不遺余力地干涉介入中東事務,不遺余力地向中東的每一個角落滲透,任何一次中東事變,不管與美國有無關系,最終都要成為美國擴大自己勢力范圍和戰略影響的契機,這已成了公認的常識。正因為如此,是以此次阿拉伯民眾運動伊始,西方媒體都興高采烈地一片歡呼聲,他們以為美國一定又要在軍事上大打出手,在戰略上大賺特賺了。特別是利比亞發生內亂,更給了美國千載難逢的可乘之機。卡扎菲虛弱不堪,只要美國出兵,哪怕就只出動一個184空降團,卡扎菲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兒,然后在所謂的反對派中挑選出自己信任的走狗并扶之上臺執政,如此一來,利比亞就將成為美國控制下的又一塊戰略高地。
這是一塊多么誘人的戰略肥肉啊!翻開地圖就可一目了然:只要在軍事上占領利比亞,向東可以威懾埃及,遙制至關重要的蘇伊士運河,聲援更東面的以色列,不管埃及今后如何走向,以色列的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向南可以直達非洲腹地,把大半個非洲大陸收入囊中。考慮到利比亞以及非洲的資源與市場,考慮到在非洲未來可能發生的爭奪,先布下此棋,將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先手呵!有了利比亞,美國的非洲司令部也就有了自己的地盤,就再也不用東搬西挪、寄人籬下了。可以說,如果說世界上真有什么天上掉餡餅那樣好事的話,大概利比亞就是掉到美國頭上的一個大大的餡餅。
但是,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霸權卻淺嘗輒止、踟躕不進了。
說它淺嘗輒止,是因為美國只領銜了開頭幾天的空襲行動,隨后就把指揮權交給了北約。盡管誰都知道其實北約也是美國一手操縱的,但比之以往總是打頭陣的做派,變化畢竟還是很大的。搖身一變,退居二線,躲在幕后,企圖借刀殺人、借力打力,花小錢辦大事,享受現成的戰略大餐。
但此種策略帶來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卡扎菲雖然虛弱,但反對派更是一群烏合之眾,戰斗力堪稱可憐,戰場上根本就不是對手。以英法為主力的北約聯合空中力量,盡管使盡渾身解數,盡管也能通過空中打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卡扎菲,可至今為止也無法幫助反對派打到的黎波里,非但不能,而且還險些讓反對派陷于沒頂之災,使到手的成果化為灰燼。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是沒動過派出地面部隊的念頭,據報道,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4月7日曾明確表示說,美國可能考慮向利比亞派兵,“動用一支國際地面部隊可能是一項增援利比亞反政府武裝的計劃”。這說明,美國很可能已做好準備,在不得已時直接赤膊上陣。但想法歸想法,也許美國的將軍們早就急不可耐,但他們的最高統帥部卻一直猶豫難決,用他們的話說是,“他的猶豫和躊躇是顯而易見的”。奧巴馬總統對出兵利比亞的態度一直都很清楚,那就是“不情愿”,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對于出兵利比亞一事,美國還是望而卻步,這種狀態,看樣子,很可能要一直持續下去。
是什么原因,讓美國在如此重大的誘惑面前猶豫再三、望而卻步了呢?
是不是怕打不過卡扎菲、挨利比亞政府軍一通狠揍呢?
這是不可能的。卡扎菲的軍隊戰斗力之低下,已從他們在空襲中的表現而一覽無余。盡管裝備不差,相比反對派而言也有一定戰斗力,但總體來說,這支軍隊無論是戰斗精神還是軍事指揮能力,都只能用“可憐”二字來形容。這大概也反映了阿拉伯伊斯蘭民族的通病:從來不缺犧牲精神,但就是不具備基本的有組織進行軍事戰斗的能力。所以,如果美國派出一股部隊進入利比亞,與卡扎菲的政府軍直接對陣,軍事上將是一次無驚無險的活動。
是不是怕重蹈阿富汗覆轍,再陷游擊戰泥潭而難以拔足呢?
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性。因為利比亞不是卡扎菲的利比亞,是利比亞人民的利比亞,即使干掉卡扎菲,利比亞人民也不會歡迎外國統治者,很可能群起反抗;更遠一點說,利比亞甚至也不僅僅是利比亞人民的利比亞,更是阿拉伯伊斯蘭人民的利比亞,一旦西方現代殖民者侵占了利比亞,勢必要遭致全體阿拉伯伊斯蘭人民的反抗,從而激起更大范圍的怒火。
但是,如果說這個原因就能使美國霸權到此止步,那也失之偏頗。利比亞并不存在塔利班那樣堅強的反美核心,也沒有阿富汗那樣的高山大川,地廣人稀、空曠無邊、嚴重依賴沿海地區的自然條件也不利于打游擊戰,利比亞能否成為又一個阿富汗泥潭在所難言。
是不是深陷財政危機,美國經濟已無力支撐伊拉克、阿富汗之外的另一場戰爭了呢?
如果單純以經濟眼光看問題,這很可能成為一個原因,畢竟,美國債務危機已發展到了政府瀕臨關門的程度,再往上添加任何一根稻草都要內心發怵。但是,美國人不會不明白,就投入產出的綜合效益而言,占領利比亞很可能是非常賺錢的一筆買賣,從來都善于做投機生意的美國資本家不會看不到這一點。所以即使財政開支是一個原因,但也不會成為主因。
那么,是不是霸權改良從善、不愿再做世界警察了呢?
我們說,這也是不可能的。擴張是霸權的本性,美國之所以熱衷于戰略擴張,是其霸權本性之使然,美國的戰略擴張歷來見機而作,從不放過任何一點可能。不做世界警察的霸權和不是霸權的世界警察都是不存在的,這本來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問題,只要美國霸權一天存在,美國世界警察的角色就一天也不會改變。
如此看來,此次利比亞事件中美國猶豫躊躇、沒有直接出兵利比亞的原因,絕非表面看得見摸得著的那幾個。作為美國的最高統帥,可以肯定的是,奧巴馬的戰略考量深邃而悠遠,所思所慮,必定遠遠跳出利比亞的范圍,甚至跳出中東伊斯蘭世界的范圍,其舉措動作,必定要放在全球和全局的大背景下加以衡量。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沒有出兵利比亞這件事,寓意深刻,其中很可能包涵有許多重大的值得玩味的戰略信息。
人們常說,一滴水折射著太陽的陽光,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所謂見微知著是也。生活的經驗是這樣,戰略問題也未嘗不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次利比亞事件雖然不大,但其背后所反映的戰略動向卻不可小視。
其一,霸權已經是心有余而力不從心了。
曾幾何時,挾冷戰勝利之余勇,美國開始了一輪大規模的戰略擴張:利用前蘇聯倒臺的機會,美國推動北約大舉向東歐擴張;利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機會,美國大舉向海灣中東擴張;利用阿富汗戰爭的機會,美國又大舉向中亞擴張。在實施上述這些戰略擴張的過程中,霸權的表現可以說是一往無前、橫掃一切,著名的“要么支持我們,要么就是我們的敵人”的嚎叫,淋漓盡致地表現著霸權是怎樣的目空一切、毫無顧忌。在這種情況下,善良的人們無不痛心地想,當今世界還有沒有能約束美國的力量,還有沒有能讓霸權有所收斂、有所顧忌的因素?難道美國的霸權戰車就將這樣一直在世界各地肆意碾壓橫行嗎?如果這樣,人類的苦難與悲哀還有沒有出頭之日呢?
僥天之幸,現在,霸權終于變得謹慎、有所顧忌了。到底顧忌什么,自然可以見仁見智,但總之是有點心有余而力不從心了。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這很可能成為霸權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拐點,只要照此趨勢發展下去,霸權很可能要在下坡路上越跑越快。從這個意義上說,利比亞事件完全可能成為一個標志性的事件,不管北約干得多歡,也不管今后有可能出現北約代替美國出兵的情形,但不管怎樣,都掩蓋不了包括美國在內整個西方已呈頹勢的總趨勢。這無疑是人類社會的福音,人類世界的發展進程越來越不受西方的掌控,即使西方世界使出武裝干涉這最后的殺手锏也是如此,應該說,利比亞事件又一次詮釋了這樣的道理。
其二,霸權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
人們曾經認為,出于“反恐”、掌握石油資源以及控制世界交通十字路口的戰略需要,冷戰后美國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中東,控制中東是美國首要及核心的戰略目標。現在看來,這個判斷已經過時。戰略問題,從來都有主次、輕重、緩急之分,任何層面的戰略指導首先必須搞清楚這些東西,從而才能指導自己的行動。從美國此次對利比亞事件的態度可以看出,美國的決策者顯然不想讓包括利比亞在內的中東問題牽扯其更多的精力和資源,不想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或者換句話說,美國現在是如此看重主要戰略方向和主要戰略問題,以致于都根本不想再在世人普遍看來為要害之地的中東投入更多的本錢了。可以預計,不管此次中東危機多么嚴重,美國都將使用軟實力盡量應付,從而保障主要戰略方向和戰略調整的步伐不被干擾。美國新戰略的決心之大,也由此可見一斑。
其三,適應全球戰略的新調整、新變化,西方戰略體系內部開始了新一輪的分工。
此次北約在美國的授權下走到了臺前,法國、英國等美國的傳統盟國空前活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有變成“全大西洋”甚至 “全地球”“公約組織”的架勢,這個變化,將給全球戰略穩定帶來深刻的影響(有關這個問題,可以參見筆者文章一個值得警惕的戰略動向——從利比亞事件看西方的戰略分工),這樣一個“新北約”,未來會不會強力干涉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及印度次大陸的事務,這是一個需要認真加以研究的問題。
所有這些新的動向,都在給我們以充分的戰略警示。
第一,美國正聚精會神地撥打其新的戰略算盤
雖然我們不可能知道美國的新世界戰略是如何設計的,但我們卻可以從諸如利比亞這樣的危機中窺其端倪,對其主次、輕重、緩急也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第二,霸權正在集聚力量準備關鍵的行動
有收就會有發,霸權在中東開始戰略上的收縮,一定是準備要在別的地方搞新的擴張。可以預見,今后一個時期,美國的全球戰略態勢將出現整體收縮局部瘋狂的特點,而這個局部就是其所重點關注的亞洲太平洋地區。一旦順利渡過戰略調整期,接下來亞洲太平洋局勢必將空前嚴峻;
第三,呼喚中國有一個新的全球戰略設計
針對如此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非但不能有任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相反必須進行充分的有針對性的戰略準備。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不讓霸權勢力專敵于我,現已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大問題。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考驗,需要高超的戰略設計,僅僅一個韜光養晦是不行的,這么個東西不但在相當一些中國人看來已經是陳詞濫調,就是在外國人聽來也了無新意,更不會在戰略上有任何收益了。鴕鳥政策有百害而無一利,滿足于自守自保,滿足于經濟利益,以此為樂,是戰略上沒出息的表現,與時俱進就要有全新的宏觀戰略設計。
美國不打算出兵利比亞了,至少到現在還是這樣打算的。這說明,美國正在抓緊進行戰略調動。中國有必要也有能力進行相應的戰略調動,到敵人后方去,到廣大的非洲草原、中亞草原、拉美大平原和浩瀚的太平洋去,敵進我進,只有這樣才能制人而不受制于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