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馬也:熱熱鬧鬧的冷落--《第三世界是最大輸家》之一

馬也 · 2009-07-28 · 來源:烏有之鄉
金融海嘯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熱熱鬧鬧的冷落

——《第三世界是最大輸家》之一

馬也

二十國集團的出現,二十國會議的召開,前提是世界經濟危機的來到和第三世界在國際經濟生活中地位的提高。這個組織在2008年10月第一次出現,就是基于據稱“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在金融對策和經濟政策上的協調”和“世界金融體系的改革”的必要性,基于“一些新興經濟體,居民儲蓄率高,外匯儲備雄厚”。

在2009年4月倫敦二十國峰會之前,兩個普遍的提法值得注意。

一個是突出“新興經濟體影響力不斷增強”、“亞洲新興國家中產階級人數已超過西方”、“隨著力量向新興國家轉移,西方正在失去優勢”,金磚四國已經成為2009年拉動世界經濟和全球內需增長的“唯一源泉”[i],以及第三世界國家,至少是所謂金磚四國、新興經濟體將率先走出危機之類。與此相關的,就是宣傳一種預期:第三世界將通過二十國會議的召開,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提高話語權”。3月23日,索羅斯發表文章,認為二十國會議對第三世界國家——他稱之為“外圍國家”——的關注,“應成為中心議題”。[ii]會議召開前兩天,即3月3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多米尼克-卡恩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也承認“大多數新興經濟體在IMF的代表性存在不足”。

如果略略回憶和比較罪最近30年來西方關于第三世界的提法,事情就更為有趣。

解體的蘇聯前夕,在第三世界問題上,戈爾巴喬夫一伙已經和美國官方保持完全一致,即所謂第三世界只是“垃圾堆”和“人類中派不上用場的殘物”。[iii]蘇聯解體,美國《新聞周刊》宣布“讓我們廢除第三世界”,“把‘第三世界’這個詞拋棄掉”;英國報紙高呼“像對待蘇聯一樣”,用“三叉戟導彈潛艇瞄準”第三世界;到九十年代中期,又冒出“重新殖民化”、“使非殖民化過程顛倒過來,恢復古老的帝國價值觀,甚至倒退到白人統治的舊制度”。[iv]1995年9月,戈爾巴喬夫出面,邀請500名政治家、經濟界領袖、科學家,聚會于舊金山費爾蒙特大飯店,討論“通往二十一世紀的道路”和“新的文明”。這個“全球智囊團”,把未來簡化為“20比80”:世界只要有占總人口20%的富人就可以了,另外80%的窮人——他們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已經沒有存在必要。布熱津斯基把后者稱為“靠喂奶生活”的人。換一種說法就是:“失敗者只能由其他人來關心”。[v]

金融危機襲來的時候,西方的政治日程表上這個當年的“垃圾堆”,這個只配做西方帝國奴隸和完全不能自救的第三世界,突然變成了香餑餑,被說得滿身鮮花。

另一個普遍的提法是,世界幾乎同聲聲討貿易保護主義。

二十國會議和此前西方為中心的國際性會議的一個最大不同,是參與國的增加。這是一種進步。會議的兩個最大亮點,一是中國影響力的擴大,一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為最大贏家——從參與國籌得巨額資金。換句話說,除了中國因素之外,并沒有出現第三世界國家成為“中心議題”的情形。斯蒂格利茨認為,與最初擬定的“四項優先任務”——振興全球經濟、加強監管系統、幫助發展中國家和防止貿易保護主義——相比,“G20峰會實質性成果很少”。[vi]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一個更宏大的秩序走入視野》干脆宣稱,該峰會的“實質內容”幾乎與第三世界無關,而是“讓資本市場、全球金融機構、投資者和渺小的消費者確信:他們又可以開始支出、借款或放貸了”。[vii]英國報紙另有“沒有金磚四國,就不能構建未來”的議論。[viii]至少在字面上,這算是彬彬有禮的、帶有外交色彩的表述,但是“金磚四國”當然不等于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或者作為整體的第三世界。

會議閉幕以后20天,4月2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各成員國比例增資”方案,中國3.72%的份額并未提高,使二十國峰會期間廣泛宣傳的“提高中國話語權”的預期落空。美國將繼續保有一票否決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七國集團,控制半數以上投票權。

一個熱熱鬧鬧的國際會議,以第三世界寄予厚望開始,以第三世界大多數國家受到冷落收場。德國一家網站認為,這是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會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本次峰會的明顯贏家,但新興工業國要求的改革并未出現”。[ix]

難怪會后出現一個IBSA——印度、巴西、南非對話論壇,“尋求利用民主理想,重塑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使其更好地為窮國服務的聯盟”,“體現全世界窮國觀點”,以“全球層面發展中國家發言人”身份,“呼吁加強國際機構處理發展中國家關心的貧困、環境和技術等問題”。報道這一消息的《華爾街日報》,顯然有自己的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定見。這就是繼續高舉已經在全球聲譽掃地的西方“民主”的旗幟,孤立中國和離間中國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關系。文章題為“注意巴西利亞而不是北京”,聲稱上述三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可能剝奪中國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地位”。[x]

在西方當局的政治詞典和宣傳口徑中,社會主義中國一向被劃屬“專制國家”、“獨裁國家”,只有他們自己、實行他們那個制度,或者他們認為實行他們那個制度,才有資格獲得“民主國家”的門票。這里說的印度、巴西、南非,就被他們列入“民主國家”。

細心的讀者還會發現,二十國會議之前,輿論批評的主要對象,是貿易保護主義;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標志性政策表述,就是奧巴馬提出的“買美國貨”。會開完了,批評的主要對象,已經轉變為所謂經濟民族主義;具體地說,這主要是針對在西方全球化中第三世界國家捍衛經濟主權、抗擊西方干預和轉嫁危機的政策,而且在多數情況下,這還主要只是一種具有廣泛基礎的民眾呼聲,還談不上政策。在發生這種變化的時候,人們并沒有看到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保護主義的些許收斂。

剛好在二十國會議召開前夕,從西方媒體傳出中東歐國家“可能引爆第二輪金融海嘯”、經濟形勢已經“陷入極端惡化的境地”[xi]的消息。越是新自由主義的“優等生”,就越早和越深地陷入惡化。在法國出版的3月7-9日《歐洲時報》,用一張圖論證“第二波金融海嘯襲歐洲”,文字說明是——東歐和中東地區的外匯危機全面爆發、東歐外債累計1.7萬億美元、東歐地區壞賬急劇攀升、東歐多國國債評級被調降。

另一個消息是,波羅的海三國資不抵債,“顏色革命”中碩果僅存的格魯吉亞、烏克蘭兩國面臨破產,俄羅斯則由于它的身份從八國集團中與西方富裕國家對話的唯一外來者,變為二十國集團中比如和韓國、土耳其列在一起的中等國家,會還沒有開,就已經被認為是最明顯的輸家了。

當前的危機,不是地域性的而是全球的。西方主導的媒體,用西方富國和富人們怎樣損失慘重,從動輒數億、數十億、數百億、數千億美元化為烏有,到縮減奢侈品和寵物開支之類消息,充斥報紙、雜志、電視、廣播、互聯網。但是不要忘記,對于這些富翁而言,損失一片豪宅、幾輛汽車,不過九牛一毛罷了,對于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的窮人來說,損失則是百分之百、百分之千、百分之萬,已經是自己和家人餓死、凍死、病死的問題。

按照美國媒體的數據,凈資產(不包括住宅)100萬美元或100萬美元以上的美國家庭,2007年為920萬,2008年大幅下降27%,只有670萬。《福布斯》雜志3月還有專刊,封面標題就是“億萬富豪大蕭條”,說個人財富在10億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數2003年以來首次“縮水”,從2008年的1125人降至793人,列名榜上的富豪的資產總額,也從2008年的4.4萬億美元銳減到2.4萬億美元。

富豪們的資產損失為2萬億美元。世界低收入國家2006年全部國內生產總值的總和,也不過1.6萬億。損失一番之后,793位富豪還擁有2.4萬億,世界低收入國家的數億人口整整一年的勞動,被洗劫得一無所有,此外還須倒貼尚未開發的資源、子孫后代的勞動與壽命。

前引英國《金融時報》的《一個更宏大的秩序走入視野》承認,“與發達經濟體相比,金融危機的實際經濟影響,對新興市場造成了更為沉重的打擊,貿易流量大幅減少,大宗商品價格戲劇性下跌。明顯的是,最窮的國家(尤其是在非洲)將受到最沉重的打擊,而這些國家在危機面前能夠依托的自身實力也最為薄弱。”

然而宣傳一通第三世界如何重要之后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并沒有對這里所說的遭受“更為沉重”和“最沉重”打擊的、占全球人口絕大多數的第三世界,給予應有的關注和拿出像點樣子的舉措,西方當局尤其繼續表示出一種居高臨下的、貴族式的冷漠和麻木不仁。“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在這種熱熱鬧鬧的冷落中,誰能找到使第三世界稍稍喘口氣的“更宏大的秩序”呢?

--------------------------------------------------------------------------------

[i] 《二十國集團會議彰顯新興經濟體影響力不斷增強》,路透社2009年3月15日電;《新興市場中的新中產階級》,英國《經濟學家》2009年2月12日;哈米什·麥克雷《隨著力量向新興國家轉移,西方正在失去優勢》,英國《星期日獨立報》2009年3月29日;高盛全球經濟研究部主管吉姆·奧尼爾《為什么去掉‘金磚四國’是錯誤的》,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1月5日。

[ii]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索羅斯《對外圍國家的關注應成為中心議題》,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3月23日。

[iii] 《未來的社會主義》,戈爾巴喬夫為兩主編之一。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年版。

[iv] 《讓我們廢除第三世界》,美國《新聞周刊》1992年4月27日;《三叉戟導彈潛艇瞄準瘋狂的國家集團》,英國《星期日電訊報》1995年1月4日。

[v] 漢斯-彼得·馬丁、哈拉爾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對民主和福利的進攻》第1-6頁,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vi] 法國《回聲報》駐紐約記者皮埃爾·德加斯凱對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專訪《斯蒂格利茨說:“無論美國還是二十國集團都未提出令人信服的監管框架”》,該報2009年4月10日。

[vii] 《一個更宏大的秩序走入視野》,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4月6日。

[viii] 《沒有金磚四國,就不能構建未來》,英國《每日電訊報》2009年4月4日。

[ix] F·哈塞爾、S·約斯特、J·達姆斯《G20決議真正產生的作用是什么》,德國《世界報》網站2009年4月3日。

[x] 美國州立伯特蘭大學馬克·哈特菲爾德政治學院副教授布魯斯·吉利《注意巴西利亞而不是北京》,美國《華爾街日報》2009年4月8日。

[xi] 《東歐危機可能讓我們大家都陷入混亂》,英國《泰晤士報》2009年2月19日;日本《經濟學人》金融記者小田切上登《“歐洲危機”日后將甚于美國》,該刊2009年3月14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歐洲金靴|教育之亂,禍起蕭墻
  2. 日本女優橫宮七海自殺身亡——畸形的社會還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馬南:公開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窮”,為什么大家還懷念從前?
  5.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6. 星話大白|越南
  7. 《鄧選》學習 (十)
  8. 對菲律賓斗爭的關鍵是,讓它的挑釁得不償失
  9. 影評:電影《熔爐》看資本主義特權
  10.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3.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6. 這是一股妖風
  7.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