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俄羅斯“承認南阿獨立”的戰略意圖及其政治后果
郭海強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于8月26日響應俄議會上下兩院“全票通過”的呼吁正式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兩個地區獨立,筆者即于27日撰文指出俄方此舉不妥(*注),而接下來有關局勢的發展基本印證了筆者的判斷。美國與歐盟的“反對”、“譴責”屬于意料中事,不足為怪;但隨后(28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的上合組織第八次峰會上,俄羅斯也無法獲得其他成員國的公開支持,導致自身陷于被動和孤立,顯示俄方這個過于急進的舉動在國際政治層面確實是得不償失。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涅斯捷連科于29日表示,俄羅斯不會將自己承認南阿獨立的決定強加給任何人,他在新聞發布會上還說,“為了在這個不簡單的問題上做出決定,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表態雖然貫徹了俄羅斯政府的強硬立場,也算是針對此次上合組織峰會宣言的回應,但實際上卻從側面委婉地承認了俄方此舉的“失策”,因為如果“承認南阿獨立”是一個正確的、成熟的政治舉措,自然會受到盟國的歡迎和支持,也就不會出現類似“強加”的不利局面。
關于俄方此舉的戰略意圖,8月28日梅德韋杰夫總統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作出公開說明,指出承認南阿獨立“并非輕率做出的決定,也充分考慮了后果”,顯示俄方此舉是一個經過精心策劃的、服務于俄羅斯戰略利益的政治舉措。梅德韋杰夫總統在文章里直言不諱地將西方國家非法承認科索沃獨立一事作為俄方承認南阿獨立的理據,同時指責西方國家在國際關系中使用無恥的“雙重標準”,因此俄羅斯必須作出有力的政治反擊。而在這個公開理由之下,俄羅斯還暗含著通過此一俄式“國際成例”警告西方(主要是美國)別再將黑手伸向烏克蘭的戰略意圖。烏克蘭于今年6月向俄羅斯發出有關通告,意圖在2017年5月駐扎期滿后將俄羅斯黑海艦隊驅離烏克蘭境內的克里米亞半島; 8月13日 (即俄格戰爭停火后的第二天),烏克蘭總統尤先科簽署命令以遵守法定程序的名義嚴格限制俄黑海艦隊在烏境內的軍事活動。烏克蘭這些針對黑海艦隊的負面舉動顯然是俄羅斯所無法接受的,加上俄國內對于黑海艦隊基地所在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在赫魯曉夫執政期間由俄羅斯轉交給烏克蘭的轉交方式歷來存在法律爭議,筆者估計俄方日后可能援引“南阿獨立”的成例來強力解決克里米亞半島的主權歸屬問題,并以此牽制及瓦解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意圖。 6月28日 ,普京總理表情嚴肅地警告到訪的烏總理季莫申科,“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其主權將受到限制”。
有見及此,俄羅斯“承認南阿獨立”的戰略意圖自然無可厚非,但可惜只是片面顧及如何維護俄國利益,卻忽略了全盤考慮相關盟友的戰略利益以及國際政治運作的“游戲規則”。首先,俄羅斯自然最希望得到中國以及上合組織的有力支持,以抗衡來自西方國家的反對和制裁。但中國外交政策歷來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主張各國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同時呼吁采取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加上中國自身存在臺獨、藏獨及疆獨的地區分離問題,因此既不可能違背一貫的外交原則更不可能贊成分離地區的獨立行為來公開支持俄羅斯。此外,俄羅斯可能也忽略了目前中國國內日趨激烈的權力斗爭動向,當今領導層難免要借助美日兩國的“友好關系”來鞏固自身權位,也就難以全力加強“中俄戰略合作”(內政決定了外交,外交服務于內政)。另一方面,上合組織的其他成員國與格魯吉亞一樣,前身均為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對于俄羅斯此番強勢作為,難免心生兔死狐悲之感;加上出于政治、經濟等切身利益的考慮,這些中亞國家在格魯吉亞問題上都希望與俄羅斯保持距離,以便在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維持適當的戰略平衡。因此,在此次上合峰會所發表的《杜尚別宣言》里,首先是再度強調應該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然后才在后面針對南奧塞梯問題引發的緊張局勢“深表擔憂”,并“呼吁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現有問題,致力于勸和促談”。可見,俄方此舉白白送給美國一個離間中俄、落井下石的大好機會,難怪西方媒體一片幸災樂禍之聲。
其次,在國際政治層面,“意圖承認”與“正式承認”之間雖然只隔著一層“窗戶紙”,但其中差別甚大,而且如何捅破或者何時捅破也是大有講究。如果俄羅斯此次僅在議會通過南阿獨立呼吁書,由于這個“呼吁”不具法律效力,俄政府大可“議而不決”,將其作為一張握在手中的“王牌”(意味著可以隨時打出),既可借此在政治上反擊美國,同時也能有效警告那些意欲加入北約緊跟美國的獨聯體國家,如此俄羅斯就能在國際政治方面延續軍事打擊格魯吉亞所確立的戰略優勢,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地緣-能源戰略角力打下良好的、堅實的政治基礎。另一方面,由于沒有“正式承認”的政治顧慮,中國以及上合組織就能向俄羅斯提供更為明確的政治支持,至少不會如目前這樣令俄羅斯陷于尷尬的孤立局面(白俄羅斯一家的‘承認’更加凸顯俄國的孤立)。因為這個“正式承認”在形式上看似簡單,只需發表一個聲明就行,但在實質上卻形同要求有關國家在美俄兩國之間來一個“站班排隊”,如此一來各種敏感的國際政治矛盾就會被激化,有關國家為了避免作出這個兩難選擇,于是只能保持不得已的“中立”。換言之,由于俄羅斯在處理這個國際政治問題上的“火候”把握得不好,一味鼓起“武火”而不懂善用“文火”,結果把本來好端端的一鍋菜給燒糊了。一正一反之間,俄羅斯戰略利益的出入甚大,同時也對中俄關系、俄歐關系的未來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日前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訪問烏克蘭時表示,由于“貿易條件的改變”,歐洲應當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同時宣稱“我們不想與俄羅斯進行一場新的‘冷戰’,俄總統梅德韋杰夫應承擔起避免爆發新‘冷戰’的責任”。英國的此番表態顯然是要將挑起“新冷戰”的歷史責任推到俄羅斯頭上。此舉顯示,當前俄羅斯力圖打造的“俄歐新關系”及其能源經濟基礎,已經由于俄羅斯承認南阿獨立而出現了裂痕。
筆者認為,由南奧塞梯沖突所引發的俄格戰爭只是一個“開場白”,誘使俄羅斯正式承認南阿獨立才最后完成了美國此次戰略行動的“終場曲”。據俄新社8月27日電訊報道,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研究俄歐關系的專家杜特克維奇教授發表文章指出,格魯吉亞危機是美國為了削弱俄羅斯日益冒起的世界政治地位及其綜合國力所精心策劃的戰略陷阱,通過步步進逼的戰略舉動擠壓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空間從而威脅、蠶食其國家安全。如果俄方選擇“忍辱負重”,美國勢力自然可以長驅直入;如果俄方選擇“強力反擊”,美國則通過“犧牲”薩卡什維利誘使俄羅斯鉆進預設的陷阱。就在俄議會通過獨立呼吁書的25日當天,美國總統布什立即公開要求俄領導人拒絕承認,這顯然是一個包藏禍心的“激將法”,正在意氣風發的俄政府果然上當。美國政府以及西方媒體隨即展開“妖魔化俄羅斯”的國際輿論攻勢,刻意將俄羅斯抹黑為一個喜歡挑釁和侵略的國際惡棍,同時趁機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麥凱恩打贏08大選“創造一個有利的國際政治環境”。由此可見,美國的國際戰略非常陰險,讓你無論前進或后退都會利益受損,因此更需要我們加以慎重的、精明的應對。
但話又說回來,既然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俄羅斯方面也不必怨天尤人。所謂“禍兮福所倚”,既然好事會變成壞事,那么壞事也能變回好事,關鍵是看今后如何作出正確的處理。鑒于俄方已經認識到“承認南阿獨立”是一個“不簡單的問題”,并“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加以解決,那么未來可以考慮暫時“凍結”南阿獨立的具體運作(如推動南阿兩地并入俄羅斯),使這個敏感問題冷卻下來。同時選擇在其它的國際熱點問題上做出“大動作”(如加強支持地中海聯盟并與敘利亞、利比亞展開軍事及能源合作等),以轉移國際輿論焦點,同時慢慢“消化”俄格戰爭所取得的戰略成果,畢竟現在距離黑海艦隊駐扎期滿的2017年還有九年。此外,俄羅斯通過發動俄格戰爭公開挑戰美國霸權的重大歷史意義無疑值得高度肯定,即使是“承認南阿獨立”一事,撇開短期效應不論,其所引發的后續國際政治影響也應放在一個較為長期的歷史時段里才可得出較為全面的認識。當然,中國方面今后也應該在各種國際場合通過不同途徑和不同形式加強對俄的支持力度,以消解西方離間中俄的政治圖謀。
08、08、30、
*注:請參看筆者《普京不必急于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一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