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道,近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投書華爾街日報來表達對南海仲裁結果的質疑以及對太平島被判定為礁的不滿。
馬英九在投書中指出,海牙常設仲裁庭不經實地調查,只聽信菲律賓一面之詞,導致裁決結果制造更多問題,形成了和平解決爭議的一大障礙。
馬英九表示,“欠缺實地調查搜證和目擊證人的遠距裁決,無法令人信服。”
馬英九
他還強調,這種裁決對臺灣既不公平也根本不合情理,首先缺乏正常法律程序。
他在投書中論述到,臺灣當局實際統治太平島已70年,而在仲裁庭仲裁時,卻從未征詢臺灣當局。
他提到裁定的邏輯也不合理,他認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定義,“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經濟生活”者屬巖礁,則不得享有“專屬經濟海域”。然而仲裁庭現如今卻修改標準,裁定島嶼地表須有“維持穩定民眾社群的客觀容納量”,而這個條件并非公約內容。裁決還說,這容納量不包括官方人員。
更甚者,仲裁庭裁決結果還指出,島上經濟活動不得“依賴外在資源”。馬英九表示,“全世界有哪個島嶼或城市是完全自給自足的?”,仲裁庭并沒有對此作出解釋,“難道新加坡就因此無權擁有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
馬英九認為,仲裁法庭的人未能實地到太平島調查,導致他們聽信菲律賓的一面之詞。同時說,這項裁決替南海主權聲索國帶來的疑問多過解答,非但無法奠定和平解決之路,反而設下障礙。
在南海仲裁結果尚未公布前,馬英九為了讓仲裁庭能夠進一步了解太平島而作出努力,就曾多次親訪太平島、舉行記者會,并接受媒體采訪。他表示,仲裁庭最終作出裁決無視他的這些努力。
馬英九登上太平島
據報道去年十一月下旬,在南海仲裁庭的辯論庭上,菲律賓律師妄稱太平島缺乏淡水、無法農耕、島上無平民、物資多依賴外部供應,極力貶抑太平島的地位,而應被判為“巖礁”。
為了讓國際社會及仲裁庭正視太平島的地位,今年1月18日,馬英九就曾親自登上太平島視察,確認太平島淡水充沛、農產豐富、碼頭、燈塔、醫院、郵局、寺廟的生活技能完備。隨后還不斷安排媒體、專家百余人登島親眼見證,并向南海仲裁庭提出“法律之友意見書”,以此來向法庭詳加說明太平島是“島”不是“礁”的堅強理由和科學證據。
而在南海仲裁庭無視事實而作出裁決后,他還投書《聯合報》闡述自己對于應對太平島危機的十點建議。并呼吁蔡英文“政府”要積極開發太平島,捍衛臺灣利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