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可以編造 歷史無法改寫
不同的歷史教育導致德日戰爭史觀迥異
2015年,我們將迎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歷史的悲劇不容忘記。反思昨日戰爭悲劇,是為了避免明日重蹈覆轍。然而,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責任國,德日兩國在認識罪行、承擔罪責方面,所持態度卻截然不同,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德國知識界對戰爭罪行不再沉默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的侵略行為對周邊國家人民和本國人民造成了深刻傷害,但兩國對歷史罪責的認識卻迥然不同。戰后,德國社會從普通民眾到政界精英,整體上對戰爭罪行的反省積極而徹底;日本則在歷史認識方面屢屢開倒車,其極不負責任的歷史態度引起亞洲國家和人民以及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
納粹大屠殺是一場規模空前的災難,它是納粹政權以國家機器對全體猶太民族實施的有組織、分階段的種族滅絕行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倩紅告訴記者,戰后初期德國不少人對納粹暴行采取了“心照不宣的沉默”,但一些知識精英很快認識到,戰爭罪責問題是德國人無法掩飾的過去。學術界圍繞上述問題展開多次爭論,并轉化成一次次的政治較量,推動了戰爭反省的不斷深入。自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德國歷史教科書公開承認納粹罪行,描述猶太人在戰爭期間慘遭迫害的經歷,并探討大屠殺發生的原因及其影響,以此警示年輕一代要反對種族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相較而言,歷史認識問題卻成為日本與其亞洲鄰國關系的癥結所在。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副會長經盛鴻強調,“日本肆意進行南京大屠殺,30萬中國人慘遭無辜殺戮,日本法西斯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無法抹殺。但面對鐵證如山的侵略歷史,日本右翼勢力卻一再詭辯與否認,妄圖掩蓋歷史真相。”經盛鴻研究發現,只有少數日本左翼人士承認日本所犯下的野蠻罪行,但他們往往沉浸于追究戰爭受害者的具體人數,陷入“數字之爭”,而忽略了戰爭是發生在中國領土上,是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痛的悲劇與記憶。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教授沈海濤告訴記者,近來,發掘和整理日本侵華歷史檔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例如,中央檔案館陸續公布的日本戰犯認罪書、吉林省檔案館近期公布的《鐵證如山》系列日本侵華檔案史料集等,為進一步研究日本侵華罪行提供了全面、翔實的歷史依據。
日本教科書助推錯誤歷史觀蔓延
德國和日本的歷史罪責觀問題一直備受學界關注。近日,在上海市世界史學會等機構主辦的“德國與日本歷史罪責觀比較”研討會上,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孟鐘捷表示,“在德國歷史罪責觀的構建與宣傳中,歷史教育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這體現在歷史教科書的編纂與公共歷史爭議的最終結果中。”首先,從歷史教科書的編纂來看,對于集體罪責的分層化、消融化、當下化與立體化的策略,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另外,從公共歷史爭議的最終結果來看,每一次都是左翼人士的觀點更受民眾歡迎。這表明,盡管圍繞納粹歷史而爆發的每一次公共歷史爭議,都會讓觀察者對德國社會的歷史觀感到揪心,但這些爭議最終都扮演了社會啟蒙的角色,客觀上推動著德國社會對納粹歷史進行深刻認識與反思。
然而,戰后日本對其近代以來對外侵略擴張的歷史,卻試圖模糊、歪曲甚至否認。沈海濤分析說:“近年來,這種錯誤的歷史觀有逐步擴大的趨勢,僅將其歸結為冷戰等國際背景所致,顯然不能自圓其說。”在戰后東西方冷戰背景下,日本的民主化改造及軍國主義余孽清除不徹底,是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及政治勢力得以茍延殘喘的重要原因。
沈海濤說,日本經濟滑坡、民眾思想右傾保守化為錯誤的歷史觀提供了溫床。但是,“日本軍國主義戰敗投降的歷史過程,始終未能在戰后日本的歷史教育中得到客觀、公正的體現,這是造成多數日本民眾不了解近代日本對外侵略歷史、不能正確客觀反思歷史的重要原因”。而日本政府和右翼政治勢力則為了一己私利,借教科書審定等手段,有意助推錯誤的歷史觀和戰爭史觀的蔓延。
培育健康而負責任的歷史意識
戰后,德國在對歷史罪責的認識方面,不僅進行了正面的承認與反思,還勇敢地走出了國際合作的一步,從而為國際和解打下了深厚基礎。孟鐘捷認為,在反思猶太大屠殺問題時,德國不僅與包括以色列在內的不少國家進行了密切交流,更展現出了真誠的姿態。“例如,在今年1月27日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日上,德國就邀請其他歐洲國家一起參與,將之上升到歐洲共同記憶的層面。”
然而,面對不可否認的侵略歷史,日本社會傳遞給世界的卻是一連串背道而馳的信息:領導人多次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美化軍國主義分子;篡改教科書,掩蓋歷史真相;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渲染“強大日本”;修改和平憲法,要求將“自衛隊”升格為“軍隊”等。學者認為,日本國內從政界到學界的右傾傾向越來越明顯,值得國際社會警惕。
對此,沈海濤認為,“日本目前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需要切實作出改革,否則,其后果要比其單純在教科書中增刪有關歷史事實更加嚴重。”他表示,培育健康的、負責任的歷史意識,在國家層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唯其如此,方能促進國家間的合作與互信,進而有效地維護區域與國際的安全與和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