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詐中國的又一種伎倆
——評《“門羅主義”不值得中國學習》
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中美關系歷來有許多內幕,不為人知的事情甚多,這些事情大部分都隱藏在重重幕后,只有其中很少的一點可在“不經意”中被披露出來。
比如,關于美國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也加入對俄羅斯制裁一事,以前有所風聞,但都捕風捉影,剛剛從俄羅斯媒體那里反饋回來的消息則對此予以了證實。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幾天前訪問中國的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與習近平主席會談,馬特維延科說:“習近平指出,不管我們承受多大的壓力,我們都永遠不支持對俄羅斯制裁,也永遠不會參與”。一句“不管我們承受多大的壓力”,不但證實了美國向中國施壓的事實,而且透露出壓力還著實不輕。
事實上,經常向中國施壓,勒令中國必須照美國的意見辦,這是美國霸權與中國打交道的一貫伎倆。
前些日子,美國財長蓋特納曾經寫信給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對中國的反壟斷行動提出嚴厲的批評,要求中國加以改正。
剛剛發生的還有伊力哈木一案。據外交部發言人稱,美國已經對中國判處伊力哈木的做法提出了批評,要求中國予以釋放。等等。
上述這些都是已經披露出來為我等老百姓所知道的,而人們不知道或不能讓人們知道的,肯定還有更多。
上述所有這些施壓,有的可能不見成效,有的可能稍見成效,有的可能大見成效,但不管怎樣,對中國之所以成為一種“壓力”,關鍵就在于其的落腳點都是中美關系——否則便“嚴重影響中美關系”,只要這一招使將出來,其殺傷力可立竿見影。
動輒拿中美關系來要挾中國,經常以施壓的辦法訛詐中國,事實證明,這是美國的一貫伎倆。
但是,如果誰以為美國僅僅只是進行這樣的訛詐,那就大錯特錯了。除了這種以施壓為手段的訛詐以外,還有一種疑似誘導指教式的要挾,其實質也是一種變相的訛詐。
這一方法,見諸于《環球時報》9月24日題為《“門羅主義”不值得中國學習》一文(文章附后)。可不要小看這篇短短的千字文,這可是美國著名人物杰弗里•貝德先生的大作,僅僅這個名字就足以振聾發聵,更何況把“門羅主義”與中國聯系起來呢。
中國也有“門羅主義”的問題了嗎?
在這篇大作中,貝德先生嚴肅地(確切說,應該是“謾罵地”)指出,“一些中國分析人士卻愚蠢地表達對于‘門羅主義’的欽佩之情,并將其視作中國需要學習的典范。”這就引起了貝德先生的憤怒。他說,雖然“我不認為,中國尋求主宰那些重要而又驕傲的鄰國”,但“許多亞洲國家卻十分擔憂中國的崛起及其經濟力量是否預示著中國將這么做”。許多亞洲國家十分擔憂中國尋求主宰他們——這是貝德這篇大作的立論根據,并且還有“中國一些愚蠢的分析人士”為證,似乎證據確鑿、不容置疑了。
在指明中國大罪的基礎上,貝德先生告訴給中國人以正確的出路——“中國應該尋求讓鄰國們感到安心”。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回答是與美國合作,用貝德先生的話說就是“中國和美國應該建立一種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相互合作的關系”,也就是說,中國不能學習美國的“門羅主義,要“抵制住本國國內激進民族主義者的呼聲”,以“確保其仍和平崛起”,云云。
我們說,這篇看似教導的千字文,實則是令人作嘔的訛詐。我們不僅要問,第一,“許多亞洲國家十分擔憂中國”你貝德先生是怎么知道的?他們的“擔憂”沒有包藏禍心嗎?世界上許多國家十分擔憂美國,美國為什么撒泡尿照照自己?拿一些亞洲國家所謂的擔憂來要挾中國,這不是很無恥也很無聊的欺詐嗎?第二,中國政府什么時候宣布要學習美國的“門羅主義”了,就算是一些“愚蠢”的“分析人士”有這樣的意見,難道這就成了中國的罪過嗎?這不是莫須有的訛詐嗎?
好吧,就算以中國之大什么人都有,一些“愚蠢”的“分析人士”冒犯了美國大人,也惹怒了貝德先生,以至于貝德先生在中國的《環球時報》發表大作予以斥責,但筆者還是不明白,“門羅主義”是美國的產品,也是美國早就使用過期了的破爛,就是這么個破爛貨,中國一些“愚蠢”的“分析人士想學上一學,也算是孺子可教,貝德先生又有什么可大動肝火的呢?
從貝德的論調中可以讀出美國的邏輯,那就是,美國做過的事情,中國也不許做;美國能做的事情,中國也不能做。這大概就是美國政客眼中的中國,也是美國所謂“中美合作”以及所謂“新型大國關系”的真諦。
附:“門羅主義”不值得中國學習
【美】杰弗里·貝德
北京將于今年11月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而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聲譽正處于高點。在這一時刻,中國應該尋求讓鄰國們感到安心,確保其仍和平崛起。
近年來,亞洲國家之間的摩擦逐漸增多。中日關系極度惡化。日韓關系因為歷史問題爭議而遭受挫折。朝韓之間的敵對關系依然是和平的威脅。在亞洲多國,民族主義領導人掌權,他們推行的政策體現了愛國自豪感,但對別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感卻不夠寬容,在存在爭議的問題上缺乏靈活度。
這種環境要求大國,尤其是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的主辦國——中國要表現出政治家的風度。中國自身發展處在一個關鍵轉折點。一方面,連續幾十年的驚人經濟增長、外匯儲備不斷累積至4萬億美元、以中國為中心的亞太經濟融合、強大軍事力量的發展以及與鄰國保持多年的和平,這些都使得中國成為地區強國,乃至世界強國。許多中國人感到,隨著力量的增強,中國的聲音應該回響在世界舞臺。
但中國崛起的國際環境并不單純。三十多年前將中國推上經濟和軍事現代化道路的鄧小平意識到,中國的崛起將會讓鄰國感到不安。因此,隨著其經濟改革項目的推進,他開始極力改善中國同鄰國的關系,并奉行韜光養晦的戰略。
美國在成為全球強國和地區統治性力量的過程中也曾面臨類似的兩難境地。美國戰略學家談論了一個世紀的“門羅主義”,努力限制西半球其他強國展示其影響力。盡管這在美國人看來很自然,但美國的南部鄰國并不這樣認為。“門羅主義”現在已經被丟棄到歷史教科書中,中部美洲和南部美洲的一些國家總是采取與美國利益不相符合的立場。這便是現代世界本應有的樣子,無論這對于美國人來說有多么不舒服。
一些中國分析人士卻愚蠢地表達對于“門羅主義”的欽佩之情,并將其視作中國需要學習的典范。我不認為,中國尋求主宰那些重要而又驕傲的鄰國,坦誠地說,這也不可能實現。但許多亞洲國家卻十分擔憂中國的崛起及其經濟力量是否預示著中國將這么做。中國領導人應該展現出鄧小平的智慧,像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做過的那樣,解除這些擔憂之情。
借助奧巴馬總統的訪問,中國和美國應該建立一種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相互合作的關系,如朝鮮和伊朗核問題、打擊“伊斯蘭國”問題、阿富汗局勢穩定、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能源開發和安全等。亞太國家希望中美關系積極、穩定。兩國領導人要拒絕魯莽行事,抵制住本國國內激進民族主義者的呼聲,不要只做中國鄰國希望的事情,而且還要做兩國需要做的事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