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黑衣恐怖分子將刀劍指向昆明火車站的無辜群眾,造成至少29人遇難,140余人受傷的人間慘劇。就在此刻,你我的情緒仍然難以平復。除了部分繼續矯揉作態陰陽怪氣的網絡意見領袖,全國上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
據最新消息,恐襲現場證據表明,疆獨組織是幕后策劃者。
歷來標榜“職業素養”的西方媒體紛紛在第一時間表示關注。這一次,大規模的平民傷亡讓幾大主流媒體也不好意思再赤裸裸地宣稱這是“絕望的吶喊”,別忘了對于幾月前的金水橋恐怖襲擊事件,他們就是這樣定性的。
在CNN的大標題上,“恐怖主義”字樣非常醒目,引號也格外“醒目”。無差別砍殺無辜群眾,看見傷者還要補刀,這樣的恐怖主義行為還要打上引號,不知道要多大恐怖才能去掉引號?恐怖分子用的大砍刀被稱為“knife”,不知道要多大的刀,才能叫做“machet”?
CNN對昆明暴恐襲擊的報道截圖
BBC更為老道,表述極盡“客觀”:“昆明大規模致命砍刺事件”。在副標題的位置上,一行小字中出現了“暴力恐怖襲擊”這三個詞語,當然也是有引號的。BBC的理由是,自己是在引用中國國家電視臺的描述。在報道末尾,BBC再次大秀“公正客觀”,表示上述引用中國官方內容“未經證實”。
BBC對昆明暴恐襲擊的報道截圖
路透社的標題干脆不加什么引號,直接把恐怖分子變成激進分子、好斗分子(militant)。華盛頓郵報與路透社不謀而合,將恐怖襲擊稱為持刀攻擊事件(knife attack)。縱然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慘劇,西方媒體在必須譴責起這令人發指的暴行時候,仍然心不甘情不愿。
路透社把恐怖分子變成激進分子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迅速站出來表態,對襲擊事件進行譴責,這值得肯定。然而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他的措辭似乎也受到西方主流媒體的影響,用的只是terrible attack,即可怕的襲擊,而非“恐怖主義”(terrorist)。雖只有幾個字母不同,性質差別之大,顯而易見。很遺憾,聯合國發布的英語信息,應該是不需要我們漢語世界的人去糾正語法的。或許聯合國的翻譯擁有足夠的“糊涂”,誤解了新華社新聞里“暴恐”這個漢語詞匯的多義?
這樣的場景我們太熟悉了。把恐怖襲擊說成“絕望的吶喊”,把恐怖分子開脫成“值得同情的對象”,把暴力和慘案說成被壓迫者的反抗。這些小把戲西方媒體有哪一次不耍得興高采烈?比如在CNN報道的最后一段中,就將恐怖主義歸咎于漢人移民導致的民族沖突。而《華盛頓郵報》也念念不忘“平衡報道”,稱中國社會存在廣泛的歧視。
其他外媒報道昆明暴恐襲擊的措辭(網友整理)
西方社會飽受恐怖主義之苦。作為文明世界的一份子,我們的主流媒體每每表達出同情與遺憾。倘若較真,21世紀針對西方的恐怖主義難道不與西方世界的霸權主義,與資本主義全球化下的政治經濟格局不公正息息相關嗎?無論如何,針對無辜的平民實施暴虐與殺傷,這突破了文明世界的底線。今天,西方媒體在這條底線上進退失據,矯揉造作,令人不忍。難道在恐怖主義問題上,他們也想重演二戰時期面對暴力恐怖的綏靖政策?
在中國活動的恐怖分子知道西方主流媒體在說什么,想必也從西方媒體的同情言論中獲得了鼓勵。媒體應當珍惜自己的榮耀,而CNN、BBC是否希望背負這樣的名聲,那就是:恐怖分子成就“豐功偉業”的崇高感,不再來自他們自身的“信仰”,而是來自西方媒體的關注和支持?
世界不太平,體制性混亂恐怖在西方世界邊緣反復發生,比如埃及,比如烏克蘭。昨日,觀察者網專欄作家,俄羅斯專家馮紹雷教授剛剛在文章里感慨,西方的雙重標準在烏克蘭克里米亞遭遇自相矛盾(如果支持烏克蘭反對派用街頭政治推翻既有憲政安排,就不該反對克里米亞民眾用同樣的方式反對烏克蘭政府并宣布回歸俄羅斯)。今天,他們似乎又毫無教訓地將雙重標準使用到中國頭上。我們知道,他們將長期這樣做下去,我們也清楚,我們自身要針鋒相對,推進改革,解決問題。
今天環顧中國互聯網,痛定思痛,堅決批判恐怖主義與思考治理方式是輿論主流。對于西方媒體的伎倆也算見多不怪,無暇與之多做糾纏。這也意味著西方媒體言論在中國越來越邊緣化。反過來說,在和平年代處久了,更要我們自己找對方向,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堅持走群眾路線,戰勝恐怖主義。
復旦大學學者沈逸對觀察者網表示:“昆明事件應該成為中國社會構建反恐共識的起點,在民族團結的基礎上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行動,譴責同情恐怖分子及其行為的言論,譴責借題發揮發表不利于維護安全穩定打擊恐怖分子的言行,努力繼續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愛護自己的同胞。”我們要用堅定、沉著的法治,回應野蠻的恐怖分子。
本次事件后,從平面媒體到微博微信,社會輿論比過去更為團結,那些矯揉作態的雜音反被群起抵制。這種眾志成城正是我們戰勝恐怖主義的堅強后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