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的航母編隊正在南海進行試驗測試,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許多人想從這一編隊行動中透視中國的海上戰略,以及由此帶來的影響。這應該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僅僅這樣一個實驗測試編隊就引發了中美之間新的海上對峙,一艘美國巡洋艦差一點就與中國的軍艦撞上,如果中國一支作戰狀態的航母特混艦隊出現在太平洋上,那又將會有怎樣“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動人場景呢?
這看起來只是一個軍事事務,但實際遠不止如此。航母戰略折射著中國海洋戰略,而中國的海洋戰略必將與美國的海洋戰略發生直接的對沖。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中美之間到底將是怎樣一種關系,中國和美國他們各自航母編隊之間的關系將成為具體的寫照,未來,中美兩國的航母編隊是比翼齊飛還是怒目相向,是夫妻偕手還是擂臺對手,將在相當大程度上演繹出中美新興大國關系的未來走向。
想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可真是不容易,因為這取決于中美兩國各自的真實想法,而真實想法歷來都是最大的秘密。盡管中國的“專家”“學者”總自以為是地認為對美國很了解、很交心,但事實已一再證明他們對美國的真實想法從來都摸不準,屢屢誤判事早就司空見慣了,所以美國的想法不說也罷。至于中國,社會多元化導致在幾乎所有問題上都是官方、媒體、民間等各執一詞,航母戰略也不例外。在此,筆者提不出什么有新意的思路。但是,為了把這個問題深入地討論下去,沒點引子恐怕不行,為此,筆者以為,《環球時報》2010年7月題為《什么是中國航母戰略的上策》的一則社評文章還是很有價值的,正所謂“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是也。在此愿意重新貼出來并附之筆者當時的評論以飧讀者。
什么是中國航母戰略的上策
——《環球時報》2010年7月30日
黃海、南海風波乍起,很多人聯想到傳言中正在建造的中國航母。如果這些航母今天已經編入中國海軍,情況又會如何?美韓軍演還會有嗎?希拉里關于南海有“美國國家利益”的講話還會說嗎?或者正相反,軍演的規模會更大,美國的挑釁言詞會更激烈?
中國擁有航母被認為只是時間問題。西方的猜測將指向2012-2015年,有人預測中國海軍屆時將擁有6艘航母。如果真這樣,幾年后的中國航母力量將在亞洲居首位,但遠遠低于美國的航母總噸位和艦載機總數。中國如何使用這支力量,這道謎題比中國何時擁有航母更吸引人。美國知名學者托馬斯?羅斯基曾用雙贏、新冷戰和爭霸等三種設想,詳細構勒了中國崛起的路線圖,最終發現關鍵變量是軍事,其中航母因素又是重中之重。
中國與西方有一個共同的擔心,就是中國與美國會走上當初日本與太平洋強權美國的對抗之路。其實,與美國爭奪海權是中國的下下策,今天中國的國策中沒有這一條,明天也不會有。如果美國有人總把中國視為“太平洋上的敵人”,那就會犯大錯,因為那將是整個世界的災難。
中國會不會動用航母等海軍力量解決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呢,或給美國一次小型的教訓?如果中國能控制這種沖突的規模,以此獲取霸權國家對中國的戰略讓步,這個險似乎可以冒。但必須指出,沖突的烈度不是中國一方說了算,而且沖突的政治效應將向全球擴散,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這或許可以作為“中策”,中國應慎之又慎。
造航母就是拿來用的,但它應當用來增加中國的戰略威懾力,以及我們的和平保衛力。有航母的中國和沒航母的中國是不一樣的,正所謂“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航母將和其它先進武器系統一道,把中國放到不怒自威的位置,帶動中國軟國力的塑造。換一種說法,航母應多幫中國“化解”國際爭端,而不是直接“參與”解決具體問題,這才是中國使用航母的上策。
航母不能幫助中國一下子解決海上安全難題,別說傳說中的五六艘不夠,就是再多一倍也做不到。消除中國崛起的海上障礙,只能通過中國國力、包括軟國力的綜合增長,配以非常睿智、有想象力的外交,才能逐步實現。
我們必須清楚,通過造航母使太平洋軍事力量出現“中強美弱”的轉折,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不現實的。用軍事力量增長而嚇倒周邊,促使周邊出現一個“中國的亞洲”,也是不現實的。當年的日本曾追求這樣的目標,結果給自己帶來了災難。
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尚無航母的國家。中國擁有航母事實上已經得到大多數國家的理解,甚至有美國高官表示“歡迎未來的中國航母訪美”。圍繞航母,中國開了個好頭。但接下來,如何讓世界接受中國航母的過程更平穩,難題還很多。
張志坤:擺擺樣子就是中國航母戰略的上策嗎
——請看《環球時報》是怎樣胡言亂語的
隨著我國海洋戰略安全問題的急劇升級,中國人民無不盼望國產的航母能早日馳騁大洋,為捍衛我國日益廣泛的利益邊疆去沖鋒陷陣,保障中華民族的發展安全。所以,田間巷陌,街頭里弄,國人對建造航母都非常關心,都翹首以待,并且對有了航母之后使用的問題也高度關注,智與不智,愚與不愚,都有一份自己的暢想。應該說,這完全是愛國之心使然,尤其在這黃海、南海等正波濤洶涌的當口,大家更是夢中都盼國產航母的出現,這是多么激人澎湃的民心所向啊!
但是,不要以為任何一個中國都有這樣的渴望,《環球時報》7月30日社評文章《什么是中國航母戰略的上策》對此就大不以為然,該文認為,中國擁有航母后可能出現三策三果。
第一策,下下策,“與美國爭奪海權”。
該文認為,“與美國爭奪海權是中國的下下策,今天中國的國策中沒有這一條,明天也不會有”。看來,該文已懶得闡述下策,直接指出下下策來了。
第二策,中策,動用航母參與周邊沖突。
該文說,“中國會不會動用航母等海軍力量解決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呢,或給美國一次小型的教訓?如果中國能控制這種沖突的規模,以此獲取霸權國家對中國的戰略讓步,這個險似乎可以冒”,“這或許可以作為‘中策’”。
第三策,上策,擺在那里做個樣子。
該文認為:“航母應多幫中國‘化解’國際爭端,而不是直接‘參與’解決具體問題,這才是中國使用航母的上策”。
關于航母應多幫中國“化解”國際爭端,該文做了一番很拗口的說明。該文說:“造航母就是拿來用的,但它應當用來增加中國的戰略威懾力,以及我們的和平保衛力。有航母的中國和沒航母的中國是不一樣的,正所謂‘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航母將和其它先進武器系統一道,把中國放到不怒自威的位置,帶動中國軟國力的塑造”。仔細琢磨這段話的意思,可以明白,該文所謂的“用”,是抽象而不是具體的,在該文看來,航母其實是用來塑造軟實力的,是擺在那里用以“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的,說白了就是,擺在那里做個樣子,證明中國也有就可以了,正如該文所說,“有航母的中國和沒航母的中國是不一樣的”,這個效果已經足夠了。
為了增強三策理論的說服力,該文還著重指出了與三策對應的三個后果。
對應下下策,該文認為這將是“整個世界的災難”,因為“如果美國有人總把中國視為‘太平洋上的敵人’,那就會犯大錯”。就是說,中國千萬不能讓美國把自己視為敵人,如果那樣,中國就完蛋了。因為整個世界都因此災難了,中國豈不大災特災?言外之意,與其這樣,中國還不如不造航母呢,不造航母,也許美國就不會把中國當敵人了。
中策,該文認為這是冒險。因為雖然“這個險似乎可以冒”,但“沖突的烈度不是中國一方說了算,而且沖突的政治效應將向全球擴散,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該文建議“中國應慎之又慎”。
上策,這是該文認為唯一正確的策略。只有采取這個“上策”,才能讓“世界接受中國航母的過程更平穩”,美國才能真誠地“歡迎未來的中國航母訪美”。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三策三果”的理論呢?我們說,這完全是一派別有企圖的胡言亂語!
首先,航母本來就是用以爭奪制海權的,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這樣,直到現在仍然是這樣;世界上擁有航母的任何一個國家是這樣,航母第一大國美國也從來都是這樣。從來也沒有航母不用于爭奪制海權一說。中國建造航母的根本目的就是為捍衛自己的海權,不管任何人任何國家,也不管在哪里,是在太平洋還是在大西洋,誰侵犯中國的海洋權益,中國都有權動用包括航母在內武裝反擊。該文胡說什么“與美國爭奪海權是中國的下下策,今天中國的國策中沒有這一條,明天也不會有”。現在美國正在黃海、東海、南海等地挑戰中國的海權,中國要不要爭?該不該爭?美國自恃有航空母艦就盛氣凌人,動輒就拿航空母艦威脅我們,我們要不要使用我們的航母以壯大我們與之對抗的實力?該文還胡說什么中國動用航母等海軍力量解決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是冒險,要慎之又慎。我們要問,日本已經造了好幾艘準航母,更大的家伙就要出籠,韓國壓在躍躍欲試,如果他們在與中國的領土爭端中動用了航母,中國要不要動用?《環球時報》能保證日韓不動用航母嗎?美國正在處心積慮地介入南海諸島爭端,如果因為各種不測因素南海周邊某國挑戰中國,與中國發生爭執,而美國的航母開來幫架,中國要不要動用航母?
其次,任何武器系統,只有具備真實可信的戰斗力才能形成真實可信的戰略威懾,如果擺在那里做做樣子,根本就沒有什么“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的“不怒自威”。世界上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太多了,霸權主義和野心家從來都高估自己低估別人。“你必須有實力,你必須證明你有實力,你還必須證明你隨時會使用你的實力”,這從來都是帝國與霸權唯一能聽得懂的語言,也只有這樣才形成戰略威懾。按照該文的所謂上策,中國的航母完全成了一個擺設,哪里還能“帶動中國軟國力的塑造”呢?
在當前日益復雜、日益尖銳的戰略大背景下,中國的海洋戰略對國家安全和民族發展的意義更加重大。中國擁有航母將推動中國的海洋戰略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討論如何使用航母,干系重大,不管意見正確與否,總要本著一顆愛國之心,本著獻計獻策的宗旨,這樣說話,即使說錯了,別人也會原諒,畢竟出發點還是好的。但筆者認為,《環球時報》此文完全超出了這個范疇。
這篇文章不僅煞有介事地用“三策三果”來胡說八道,還動輒拿美國嚇唬中國人民。什么“幾年后的中國航母力量將在亞洲居首位,但遠遠低于美國的航母總噸位和艦載機總數”,“我們必須清楚,通過造航母使太平洋軍事力量出現‘中強美弱’的轉折,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不現實的”,“航母不能幫助中國一下子解決海上安全難題,別說傳說中的五六艘不夠,就是再多一倍也做不到”。中國的航母沒有美國多又怎么了?這就可以影響中國的決心與意志嗎?很長時間內都不現實,那時間就再長點好了,多一倍不夠將來就多上兩倍好不好?一下子不行就多幾下子行不行?據科學家估計,地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還要照轉不誤,人類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還要繼續存在,“很長時間”又有什么等不得的呢?說什么要“配以非常睿智、有想象力的外交”,是不是又在鼓噪那些“合作”、“對話”的陳詞濫調呢?
比嚇唬中國人民更惡心的,是這篇文章居然拿軍國主義的日本與中國相比擬,說什么“中國與西方有一個共同的擔心,就是中國與美國會走上當初日本與太平洋強權美國的對抗之路”,什么“用軍事力量增長而嚇倒周邊,促使周邊出現一個‘中國的亞洲’,也是不現實的。當年的日本曾追求這樣的目標,結果給自己帶來了災難”。請問一下,什么時候中國要“用軍事力量增長而嚇倒周邊,促使周邊出現一個‘中國的亞洲’”了?中國從來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怎么能“嚇倒周邊”?這是不是“中國威脅論”的“中國版”?當年的日本是侵略成性、惡貫滿盈的軍國主義,要掠奪,要稱霸,今天的中國只是想捍衛自己的利益,要發展,要和平,二者如何可以相提并論?把中國與罪惡的軍國主義拴在一起,這樣行文,難道不顯得太過歹毒嗎?
中國很快就要擁有自己的航空母艦了,這是很讓一些國家一些勢力著急發慌的事情,不然他們也不會這么關注了,什么“歡迎未來的中國航母訪美”,這種話既言不由衷,又虛偽可笑。但現在看來,著急發慌的還遠不止是外國人,也許有些中國人比外國人還更加著急發慌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