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財經》編委 中國社科院日本經濟學會理事
■ 白益民
2012年,若要選一位世人最痛恨的日本人,那非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莫屬。由石原慎太郎挑起“購買”釣魚島開始,中日關系跌入低谷。目前,日本的態度雖有緩和,但并沒有完全放棄對我國釣魚島的垂涎,其行為也一步步逼近中國的底線。
究竟是什么給了日本如此大挑戰中國的野心?除了經濟上的支撐,不容回避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日本核技術和核燃料儲備為日本制造核彈提供了可能,正是出于這樣的“優勢”心理,成為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敢于叫囂的仗勢。
核武器幻想
事實上,2010年9月中日因釣魚島“撞船事件”而在東海劍拔弩張之時,石原慎太郎就提出日本要發展核武器。石原認為,“此沖突以日本警方釋放中國漁船船長而告終,暴露出日本在亞洲的軟弱無力,如果日本擁有核武器,中國就不敢侵犯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2011年3月8日,石原慎太郎在接受英國《獨立報》采訪時表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過核襲擊的國家,應該發展核武器,應對迅速崛起的中國構成的威脅。石原慎太郎稱:“我們的所有敵人:中國、朝鮮和俄羅斯——都是近鄰,也都擁有核武器。世界上還有其他國家處于類似境地嗎?”石原還稱日本可在一年內研制出核武器,向全世界發出強烈信號。
日本高層領導人也曾多次宣稱日本擁有核武器。1994年6月17日,時任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國會回答記者說:“日本確實有能力擁有核武器。”1995年3月,日本著名的《寶石》雜志披露日本政府高級官員在接受該雜志記者采訪時說:“日本能在183天內造出原子彈!”
2002年4月6日,日本在野的自民黨黨魁小澤一郎在福岡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悍然針對中國說道:“如果中國過度膨脹的話,日本就要制造核武器來 ‘反制’中國;日本核電廠里的钚完全可以制造出4000多枚的核彈頭,我們在軍事實力上不會輸給中國!”5月中旬,時任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的安倍晉三說:“毫無疑問,日本將會擁有小型原子彈。”5月31日下午,時任內閣官房長的官福田康夫在記者會上也宣稱:“只要堅持專守防衛,日本也可以擁有核武器。
雖然日本是否擁有大規模核彈尚未可知,但對于日本已經掌握制造核武器技術,國際社會并無質疑。
俄羅斯軍事專家弗拉基米爾·比洛烏斯在2005年曾指出:“日本有能力在一年內制造出核武器。即便不進行核試驗,也能運用高速大規模電子計算機對核爆炸的全過程進行模擬。”韓國漢陽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金慶敏2009年5月在韓國《中央日報》上發表文章稱,“日本能夠在6個月之內制造出核彈頭。”金慶敏還指出,日本擁有世界一流的起爆裝置制造技術,而且“只要日本下定決心,任何時候都可以制造出洲際彈道導彈”。
核電站的秘密
2011年3月1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里氏9.0級大地震席卷了日本東北宮城、福島等地。更為嚴重的是,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6個機組出現爆炸、泄露等嚴重的核事故,而該核電站的業主東京電力株式會社并未妥善處理此事,并成為眾矢之的,其行為的喪心病狂也成為日本的污點。
本可以避免的事故為何出現如此糟糕的結果呢?兩天后,“鳳凰網”一篇名為《日本婉拒美國協助導致核電站爆炸》的文章披露似乎能找到答案:當日本核電廠宣布冷卻系統故障后,美國已答應派遣空軍緊急運送冷卻劑協助,但日本聲稱可自行處理,婉拒美國協助,最終發生爆炸。鑒于菅直人政府的反應,以及在福島地區土壤中檢測到可以制造核彈的微量钚-239元素,媒體及公眾紛紛猜測日本在進行核武器試驗或者日本在以MOX(鈾钚混合氧化物)作為核電站燃料的同時儲存大量的钚-239。
在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后不久,日本政府對作為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審查對象的全國262個設施進行了調查,結果從廢棄物中發現大量未計量或未報告的濃縮鈾和钚等核物質。包括在政府相關研究所內發現了約2.8千克高濃縮鈾,在核燃料生產企業發現了約4噸低濃縮鈾,兩者均未曾進行過計量。
其實,早在1977年4月,由日本動力燃料事業團(現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建造的第一個液態金屬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常陽”號就達到初始臨界。1994年,日本在福井縣建設的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文殊”號也進入臨界狀態之后,但是由于第二年發生事故而關閉。不過事隔十幾年之后,日本再次啟動中子反應堆研究。2008年2月20日,東芝在橫濱市建成快中子反應堆研究設施,總投資達20億日元(約合1854萬美元)。
福島第一核電站六座反應堆中,兩座由東芝制造,兩座由東芝與美國通用電氣聯合制造,一座由日立制造,還有一座由通用電氣獨立制造。自從2006年10月17日以4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核電鼻祖”美國西屋電氣77%的股份之后,東芝已經成為全球核電產業的佼佼者,并與三菱重工(屬三菱財團)和日立并稱日本核電三巨頭,幾乎壟斷了日本的核電技術及設備供應。
三菱重工和法國阿海琺集團在2007年4月12日簽署協議,在包括新型反應堆設計在內的若干核能領域結成戰略聯盟。日立和美國通用電氣則在2007年5月簽署協議,合并旗下核電業務,組建全球核電業務聯盟。并在美國成立了通用-日立核能公司,在日本成立了日立-通用核能公司。
國際核電企業以日系為中心,已經逐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日立-通用、東芝-西屋、三菱重工-阿?,m。
早在1982年4月,為了建立鈾濃縮用離心機批量生產體制,東芝(屬三井財團)、日立(屬富士財團)和三菱重工(屬三菱財團)3家公司就開始籌劃成立聯合公司。當年,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現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成功地從原理上證實了最先進的鈾濃縮技術——用激光法進行鈾-235同位素分離是可能的。據此,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制定了一項新方針,從1984年度起著手進行采用激光法開發鈾濃縮技術的正式研究。1987年12月10日,東芝率先研制成用于鈾濃縮的高功率銅蒸氣激光器。
2010年5月24日,東芝與美國核電設備制造企業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公司(巴威公司)分別向美國鈾濃縮公司投資1億美元,以得到核電廠用的濃縮鈾。在獲得美國政府批準之后,當年9月2日,東芝與巴威公司分別向美國濃縮鈾公司出資3750萬美元,東芝還向該公司派遣董事及業務戰略代表各一名。
美國鈾濃縮公司是美國最大的濃縮鈾運營商,目前正在開發采用新技術的新型離心分離機(ACP:American Centrifuge Plant),東芝投資該公司正是中了其正在開發的新型技術,對此東芝也直言不諱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決定在美國專門知識和美國技術上投資,目的是為世界不斷增長的核動力市場生產更多的鈾燃料。”
2011年8月15日,美國鈾濃縮公司與合作伙伴東芝和巴威修訂了離心機項目“暫緩支付協議”。此前,該公司與東芝和巴威達成的協議中規定,如果美國能源部能在2011年6月底之前有條件地批準美國鈾濃縮公司20億美元的貸款擔保,兩家公司還將追加5000萬美元的投資,否則兩家公司有權終止投資。盡管這一期限并未得到滿足,但是東芝和巴威并未撤出投資,反而與美國鈾濃縮公司簽訂了“暫緩支付協議”。可以看出,日本的公司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可以掌握世界最先進鈾濃縮技術的機會。
竊取技術的陽謀
與東芝的專注方向不同的是,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核電三巨頭之一的日立開始在激光濃縮鈾技術上也有涉足。2007年7月,日立和通用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合資成立了全球激光鈾濃縮公司(GLE),全力進行“全球激光濃縮技術”的商業化工作。該技術此前是澳大利亞的西勒克斯系統(Silex Systems)公司開發的第三代西勒克斯激光鈾濃縮技術,2006年美國通用與西勒克斯系統公司簽訂了商業化與許可證協議。該技術被通用電氣公司核能業務總裁安德魯·懷特譽為“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
日立與通用建立聯盟以后,通用-日立公司就開始在由全球核燃料公司(GNF)運營的核燃料制造設施準備自己的全球激光濃縮技術“試驗回路”。全球核燃料公司是由通用、日立和東芝在2000年1月設立的合資企業,位于通用的核能總部威爾明頓。為了驗證西勒克斯激光同位素分離技術的商業可行性,為商業生產廠的設備和工藝流程提供預先參數,2008年通用-日立核能公司決定在威爾明頓建設一座商用西勒克斯激光鈾濃縮廠。
2008年6月20日,與日本東京電力關系密切的加拿大鈾礦巨頭卡梅科(Cameco)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卡梅科濃縮控股出資1.238億美元,購買了通用-日立全球激光鈾濃縮公司24%的股份。通用電氣仍持有 51%的股份,日立公司持有25%的股份??房品Q如果客戶要求鈾原料和鈾濃縮捆綁服務,全球激光鈾濃縮公司和卡梅科公司可相互補充出售其服務。
在一切前期準備就緒之后,2009年1月30日,通用-日立核能公司向美國核管會(NRC)提交了在威爾明頓建設和運行一座激光鈾濃縮廠的聯合許可證申請的環境報告部分。6月,全球激光濃縮公司又向美國核管會(NRC)遞交了世界上第一座激光技術商用鈾濃縮設施的許可證申請,很快便得到了批準。
2009年7月,全球激光濃縮公司開始在威爾明頓運行其試驗回路設施。2010年4月12日,該公司的西勒克斯激光鈾濃縮技術試驗回路計劃取得初步成功。澳大利亞西勒克斯系統公司總裁戈茲沃西表示,“這是西勒克斯激光濃縮技術實現商業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意味著該技術已達到關鍵的濃縮性能標準,未來的進一步活動將著重為可能的商業工廠進行更多的工程設計。”
2012年3月6日,美國核管會發布了關于通用-日立全球激光鈾濃縮公司西勒克斯商業激光鈾濃縮廠的最終安全評估報告和環境影響報告書,認為全球激光鈾濃縮公司的類型、計劃書和分析為設施的運行提供了合適的安全與保障基礎,并且設施的運行不會給員工與公眾的健康和安全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2012年9月25日,美國通用電氣和日本日立公司收到美國聯邦政府的許可證,批準它們建造第一個使用機密激光技術的鈾濃縮工廠,該工廠將為商用反應堆提供燃料。
日立和美國通用在激光濃縮技術上的突破對于核工業來說也許是個好消息。但批評人士擔心,激光鈾濃縮技術讓獲取燃料這個制造核彈最困難的部分得以簡化,一旦技術成功且秘密外泄,恐怖分子就可能在隱秘的小型工廠中制造核武器燃料。然而,被美國政府列為絕密的激光鈾濃縮技術已然被全程參與的日立和東芝所掌握。
財團的野心
東芝在中子增殖反應堆上的大規模研究投入以及日立竊取的在鈾濃縮技術上的突破,使得日本可以獲得大量核彈的燃料——钚-239和鈾-235。同時,三井物產(三井財團的綜合商社)、丸紅(富士財團的綜合商社)等日本綜合商社又在全球擁有大量的鈾礦資源。
事實上,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財團已經通過大量的合資企業和交換持股的方式,不斷加強與鈾礦生產企業之間的聯系而進軍海外鈾資源的行動最早是從加拿大開始。1970年,三菱商事聯合東京電力、關西電力等日本電力公司成立了海外鈾資源開發株式會社,開始進軍海外鈾礦的開發。1979年,日本第三大石油公司出光興產與加拿大鈾礦巨頭卡梅科、法國核能巨頭阿海琺達成協議,購得加拿大雪茄湖鈾礦12.875%的股權,后來出光興產將5%的股份出售給東京電力。1991年2月,海外鈾資源開發株式會社獲得加拿大中西部鈾礦15%的股份以及加拿大第三大鈾礦麥卡林湖7.5%的股份。2000年10月 18日,海外鈾資源開發株式會社與伊藤忠商事、三菱商事和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建立了日本加拿大鈾資源開發株式會社。
80年代初,伊藤忠商事將目標瞄準了澳大利亞。為此,伊藤忠聯合關西電力、九州電力、四國電力出資成立了日澳鈾資源開發株式會社。雖然此后澳大利亞出臺的“三礦政策”給伊藤忠進軍澳大利亞鈾資源的開發造成了很大的阻力,但是隨著2006年澳大利亞鈾礦的開發,日本企業一擁而上。
2008年7月12日,三菱商事聯合加拿大卡梅科公司收購力拓旗下的Kintyre鈾礦區。10月15日,三井物產購買澳大利亞蜜月鈾礦49% 的股份。12月,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與澳大利亞邦迪礦業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共同在澳大利亞探索鈾資源。2009年6月18日,伊藤忠商事與日澳鈾資源開發株式會社購買了梅特蘭湖鈾礦35%的股份。
與此同時,伊藤忠商事開始征戰中亞。2005年9月,伊藤忠商事與哈薩克斯坦國家原能公司簽署協議,在未來的10年購買其3000噸鈾,計劃銷往日本和美國市場。隨后住友商事、丸紅、三井物產等綜合商社紛紛攜東芝等重工企業以及瑞穗銀行等金融企業進入哈薩克斯坦,其對鈾礦產業的野心也躍然紙上。目前,三井物產、丸紅、伊藤忠等著名綜合商社已經在世界上鈾礦資源最豐富的澳大利亞、加拿大、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等國扎根,獲得了大量的鈾礦資源。
今年以來,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漸強硬,在南海問題上也從背后支持南海周邊國家對抗中國,其拉攏東南亞國家對抗中國的陰謀昭然若揭。不過,根據《波茨坦公告》規定,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在投降后,其主權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盟國指定的島嶼;軍隊完全解除武裝;戰犯交付審判;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裝作戰的工業,但容許保持其經濟所需和能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準其獲得原料和資源參加國際貿易。其中“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裝作戰的工業”一條足可證明其妄圖擁核的目的只能是幻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