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焦慮:中國面對圍堵怎樣出牌?
——喬良將軍答《南風窗》記者問
經過30多年的發奮戮力,中國國力初具規模,少有人否認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的現實。但在此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陸地潛能和優勢使用得差不多的時候,這個國家必須走向大洋,同時在水中取得立足之地,更好地適應海洋世紀的形勢,藉以發揮。
可是當中國才剛嘗試著跨出家門口,就發現需要面對一種羈絆——四鄰及其盟友們不時的單點或聯手制衡,使得這個國家每欲向大洋深處前行一步都很困難,雖然中國擁有一條長達18000公里的海岸線,但是輻射力度一直難以更順利地擴及遠方。國內戰略專家認為沿此一條綿長海岸線,中國實已陷入一個C型或者U型包圍圈中。今年針對中國的數起海洋權益爭端事件,提示中國需要更全面地考慮應對和防范此種海上圍堵的發生。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可以聽一聽國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喬良少將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是怎么說的。
航母新視角
南風窗:大家都在傳說中國航母可能服役的日期,人們何以對中國的航母如此期待?
喬良:人們的這種期待,是源于對航母歷史輝煌的一種記憶,或者是一種認同。對于現在每個擁有航母的國家來說,航母始終占據著海軍第一的位置,這是基于它相對其他艦艇的強大的作戰能力而言。
航母作為一種巨型兵器,毫無疑問是一種戰略工具。是否擁有航母,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技術能力都是一個考驗。除非讓別的國家替你造,如果你自己造,說明你的財力、物力和軍工技術都達到了相當水平。航母是干什么的?它就是海上的一個活動機場,當你需要跨洋作戰,空軍力量又不足以支持你到達那個地方時,航母就是海軍航空兵的活動平臺,讓你能獲得海上制空權,就此意義上說,航母是海軍遠洋作戰的利器。
航母是所有那些渴望成為大國,渴望擁有一支大國海軍的人們的共同夢想。但大多數人對于航母所能起的作用卻并不是很了解。對于美國來說,航母是真正的實力,而對于中國或者俄羅斯,航母則主要還是一種象征。雖然這些國家的航母具備了一定的作戰能力,甚至對于背后沒有大國支持的小國也會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但只要他們背后站著美國,你的航母就只是一種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征,而不是一個實用的工具。除非有一天你的航母確實發展到與世界上最強的航母集群可以抗衡,那時候就變成一種真正的實力了。現實的問題是,中國航母從它下水試航到形成戰斗力,最少要三五年時間,在這三五年里你肯定用不上它。有意味的是,現在它已開始產生威懾效應,說明它的象征性是有效的,盡管現在它肯定還不實用。
南風窗:我們現在這個航母平臺能稱為真正的航母么?反反復復地下水試航,技術難度很大么?
喬良:我們現在這艘航母當然是名副其實的航母,它不是擺設,它是一只初生之虎。它已經下水了,也已經列編了,只是說它若形成戰斗力還需要一個過程。眾所周知,我們把它買進來時它是一艘空船,艦上的武器系統、通信線路,所有的設施幾乎都沒有了,只是一個空殼。我們就是在這個空殼上把它變成一個有戰斗力的平臺,要做的事情非常多,過程很漫長。俄羅斯這艘航母本身已經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今天又向前發展了三十年,現代航母需要的能力它原本就不太具備,何況還把它的基本設施都拆掉了。我們要用現代化的方式去改造它,比如彈射系統,有些人說中國沒有能力解決,其實這都是對中國的無知。從技術上講,這類技術根本難不住中國人。還有艦載機,這些東西對中國來說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技術。當航母技術在美國成熟時,其他國家也會很快地跟著成熟,只不過比美國慢一些。對于中國來說這基本上都屬于制造業技術,中國人對此還是應該有信心的,因為別忘了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
中國現在需要提高的是航母形成戰斗力之后與其他武器平臺之間的配合,比如說整個指揮數據鏈系統間的勾連,能不能讓信息獲得共享,讓指令上下通暢,不同平臺互相間如何配合形成戰斗力,從而發揮最大的效率。這些才是問題的關鍵。必須明白,航母絕不是一個單打獨斗的兵器,本身是一個聯合作戰的兵器。
南風窗:有觀點認為中國海軍若裝備航母,將如虎添翼,是這樣么?
喬良:這是一個愿望吧。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的軍事能力,在今天是一種綜合實力的體現,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一種單一兵器。人們對航母如此崇拜,是因為對現代武器系統及其發展水平缺乏了解。比如今天的美國為什么要提出建立全球快速打擊系統,就是因為航母已經跟不上美國的獲利方式及需求。美國今天的獲利方式,是通過輸出美元使之成為一種全球資本(基礎貨幣),然后通過資本的全球流動再回流美國,從這個過程中獲利。此時什么東西在支持資本的快速流動?是計算機技術。由于有了網絡技術系統的支持,全球資本的流動變成瞬間的事情,此時航母的速度已遠遠跟不上資本流動的速度,你說美國人還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航母身上么?所以他現在要求開發全球快速打擊系統,要求從六個小時打遍全球到三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到二十八分鐘打遍全球,就是因為只有這個速度才能跟上資本的流速,才可能改變全球的投資環境、投資方向和投資速度。航母怎么能做到這一點呢?航母從橫須賀港出發到達紅海需要兩周,這時候資本在那個地方可能早已經完成了一次投放和收益的過程。
所以說當你理解了武器與資本的關系,武器與經濟利益的關系,你就會知道哪種武器對美國更重要。在美國人已經認為全球快速打擊系統比航母更重要的時候,我們仍然還停留在航母最重要的認識水平上,仍然只看到美國的航母把哪個國家打得頭破血流殘破不堪,以為航母有多威風。對航母在今天的作用夸大其詞,這不就是一種認識上的落伍么?
南風窗:中國成為航母大國會是一個必然趨勢么?
喬良:我認為這未必是一定會出現的趨勢,很可能沒等你成為航母大國,替代性的兵器已經出現了,也就是說你已經不需要成為航母大國,你需要其他的東西了。要成為一個航母大國,從現在起一天不落地建設 ,最少要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后,人類新的武器平臺甚至是取代航母的武器平臺,或者使航母失效的作戰能力,都可能已經出現了。今天實際上能制約航母的武器也越來越多,只不過由于沒有發生二戰那樣的世界性戰爭,航母紛紛被擊沉的場面還沒出現,所以人們還對它充滿了往日的記憶和未來的期待,但說真的,未來已經不可能再出現航母主宰一切的情景了。
現代航母就是一個活動機場,它沒有別的作用,除了用巡航導彈和艦載機,它不可能用它的艦炮去攻擊岸上目標,在這一點上航母的火力還不如戰列艦。如果你有足夠的陸基機場,那么沒有航母也不等于就沒有實力。美國過去在全世界到處布防時,建了很多空軍基地,就是為了替代航母。只有當它的陸基飛機夠不著、或者不夠用時,才會使用航母。前蘇聯很長時間沒有航母,它也照樣是軍事強國。
打硬牌與打巧牌
南風窗:在近些年屢有發生的海權爭端中,我們的處理方式有時候被解讀成不夠給力,眼下亦如此,您怎么看?
喬良:中國是一個成長中的大國,從現代國家意義上講,中國可以說還處于孩童時代,需要付出很多代價包括吃很多虧,才能學會怎么做現代性大國。看看這三十年,其實我們幾乎在每件事情上都要先吃虧,才能學到東西,才能掙到利益。經濟模式是出口依賴型,你不吃虧么?積累了那么多外儲,卻要大量購買美債,你不吃虧么?在國際上你的話語權很弱,你的聲量很小,你不吃虧么?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些事情做得不盡如人意是正常的。只是這種不盡如人意有點跟不上民眾的焦慮心態。民眾覺得你今天已經是個大國了,怎么能這么窩囊呢?因為民眾也在成長中,他也不太懂得今天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是什么樣子,他以為只要你有實力,你的硬實力比較強,或比原來強了,你就應該相應各方面都變強。可是你想想,你再強能比美國還強么?強大到如此程度的美國,還要去考慮怎么運用巧實力,難道中國人就只會使用硬實力么?你也得學會用巧勁,甚至要考慮怎么比他更巧。今天很多人認為我們硬度不夠,實際上我們是硬的不夠,巧的也不夠。
我們今天在國際上吃虧上當,最主要的就是對美國不了解。海權問題為什么會成為問題?金融危機后,美國人手里的牌越來越少,他總要有一張能制約你的牌,南海問題就是美國人憑空制造出來的一張牌。顯然這是為了拖你的后腿,讓你沒有更多精力去挑戰他的霸權。現在當這張牌插進牌局后,牌面就已被改變,你完全無視它(南海問題)已經不行了,怎么解決?抗議,人家不理睬,無效。動武,屬于最后選項,不可能別的辦法還沒試,一上來就開打。怎么辦?其實在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灰色地帶是可以做文章的。謀略是一種,也可以有行動,甚至有開火的行動,但同樣的開火,怎么能得分,這就要看智慧了。
想想看,中國人有多強的山寨能力!我們在制造業方面超強的山寨能力,為什么就不能在國際問題上斗智斗勇的也來他一回山寨呢?學學美國嘛,美國人炸完你的使館卻說是誤炸,讓你一點兒脾氣都沒有。這方面美國人不光強悍,也夠聰敏。我多次說過我們可以學學美國人,很多人諷刺我,認為你是想用雕蟲小技解決問題。其實,能用戰術手段解決戰略問題,那才是大本事。千萬不要以為走山寨路徑就只能照葫蘆畫瓢,跟別人一模一樣,你總得有點變化吧。你看咱們山寨出來的手機,哪有跟別人完全一樣的?這里主要是要解決一個思路問題。中國人目前解決問題不是缺實力,缺的是思路。比如說這些挑釁我們的國家,它的軟肋是什么?它最擔心什么?它真的不怕打?把這些都弄明白了,你就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怎么做的漂亮。包括大家都常常說起的擦槍走火,只要最后判定責任不在你,你就算干漂亮了。因為,某些事情你做了,但是你不觸犯法律,法律就不能追究你;你殺了人,你就是犯法,但你正當防衛殺了人,你就不犯法,你為什么不能在殺人和正當防衛之間選擇一下呢?
南風窗:別國動不動就來鬧,這時候“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一條還行不行得通?
喬良:“主權在我”是一種宣示,本來我們很長時間都是希望回避這個問題,“擱置爭議”就是想回避它,現在你擱置不了,那些人在你家門口越來越猖狂,把屬于你的利益都拿走。碰到這樣一群惡鄰,你可選擇的辦法不多。一種辦法是把所有鄰居打趴下,把屬于我的東西奪回來;另一種辦法是談判解決,我有條件讓一部分利給你,你也要相應讓利給我。一般來講現在國際爭端的解決,完全不讓利是不可能的。鄧小平的思路沒有錯,主權歸我,這事兒沒什么好爭的,但我可以讓利給你,就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已經是我最大的忍耐了,是底線。如果你還要突破這個底線,那我就再加上一個字:共同“不”開發。國際上的交往其實就是交易,交易沒有死不讓利的。但是讓利,要讓得有理有利有節,不能無原則地讓。既然是交易,它就是一種互換,我讓利給你,你給我什么?所以說所有東西最后都應該歸結為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雙贏互贏,不能讓我只輸不贏。
在多大程度上能逼這些人讓利呢?最根本是要逼美國讓利,你不逼美國,這些人都是不會讓的。怎么讓美國退?你手里不是無牌可打,美國人能多畫一張南海問題牌甩出來打,你為什么就不能也畫它幾張呢?你老就事論事,美國人在哪個問題上跟你叫板,你就在哪個問題上跟他應對,每次都是刺激反應,他一刺激,你就反應。這怎么行?有時候你就得打主動牌,下先手棋。美國在這個世界上也不是沒有麻煩,它有麻煩時也需要中國啊,等它需要你時,你就拿海權問題當牌跟他換,不能只是在美國需要你的時候你才跟他談。你要把所有的牌都攥在手里,讓它繼續成為問題放在那兒發酵,隨時備你所用。道理就是,對手在什么地方有麻煩,什么地方就是你的牌。他的麻煩就是你的牌,你的麻煩也是他的牌,然后解決麻煩的辦法就是互相換牌。
南風窗:應該說中國在處理這些事務時也是在不斷成熟吧?
喬良:實際上現在中國已經一點點明白現行的國際游戲規則,為了這點明白,我們用了三十年時間,特別是最近十年,從炸館到今天,我們已經學會很多東西,但是還遠遠不夠。在應對海權爭端上,應該說我們還是被動的時候多。如果更主動些,很多問題就不應該惡化到今天這種地步。我們被動時候多,是和我們不夠成熟有關,我們總是以為要少惹事,少出頭,其實少出頭只是少扛旗,不是說你要回避矛盾。
海權問題,我覺得最主要的在于你要想出能夠產生“擠出效應”的辦法。要讓所有未經中國許可就參與進來分利的各國企業感到不安全。不讓他們很安全地在這里獲利,就會產生擠出效應。要是獲利獲得很安全,他就不會出去。
我們還要看到,對全世界所有風險投資者來說,與對可能存在的威脅比起來,利益的誘惑更大。如果中國周邊的哪個國家遠交近攻,不跟中國做生意,吃虧的是誰呢?當然是它。因為中國今天已經成為亞太經濟發展雁陣的頭雁,中國經濟足以拉動周邊的所有國家。利益是現實的,所以說我們要充分利用中國的經濟能量,讓那些國家看到有利可圖而放棄與中國作對,哪個國家敢與中國作對,就讓它失去從中國獲利的機會,這些國家都不傻,他們都明白,美國經濟至今難以復蘇,他們能從美國身上獲得什么?打在白條上的安全承諾?就算他們瞄準了,等美國攆中國下車后,去當中國的替代國,當美國的加工廠,比如越南、印度都會這么想,但他們做得到么?就算他們做得到,美國人也等不起。等不起他們像中國這樣發展三十年,建起整個基礎設施和全套的制造業,再來當美國的下家和加工廠。連喬布斯都懂得這個道理,知道他的蘋果離不開中國,離不開富士康。為什么?因為富士康周圍一兩公里內,圍繞它的一整套產業鏈早就形成了。所以奧巴馬對喬布斯說你能不能把你的工廠遷回美國,不讓富士康生產。喬布斯說,那請你給我同樣的一條產業鏈,這有可能嗎?沒可能。可是這一切中國全有。所以說我們就是手里有牌不會打,就像有些打撲克的人,明明手里一手好牌,卻偏偏牌技不如人,結果把一副好牌打瞎了。
海外軍事保障已提上日程
南風窗:您前面講到,美國發動全球力量圍堵中國是因為擔心中國對他的霸權產生挑戰,問題是,不可以兩強并立么?
喬良:中國人做生意,基本的想法是大家相安無事,你賺你的錢,我賺我的錢。但美國人不這么想。美國原來認為中國發展不了這么快,現在居然越來越快,專家們先是預測2050年中國GDP將超美國,后來又預測到2030年,現在預測到2016年,還有三年多時間。即使這種預測只是一種可能,也足以讓美國人感到恐慌。所以一定要延緩你前進的步伐,因為延緩你前進的步伐就是延緩他衰落的步伐。在他看來這是一個翹翹板的關系。美國人認為兩強并立是不可能的,他跟全世界不玩多贏游戲,只玩零和。霸權還有雙贏的么?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將面對一個非常漫長的壓力瓶頸期,這期間就要越來越多地面對原來根本意想不到的麻煩。不管怎么樣,這個壓力期必須渡過。所有大國在崛起時都曾面臨這樣的壓力,當年美國的崛起和1970年代日本的崛起,都面臨過這種情況。但是美國成功地突破了壓力,最后成為世界上一超獨大的國家;日本卻沒能突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突破美國的壓力。美國會對任何一個可能向他提出挑戰的國家,進行各種圍堵和打壓,這種壓力不僅僅是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壓力,還包括文化上的壓力。同樣的情形三十年后已開始落到中國人身上。
為什么要把海權問題放在這個大背景下來看,就是因為你確實不能為逞一時之快,僅僅為圖痛快而去解決你面臨的問題。有時候不痛快也是你必須付出的代價。別指望一個國家在崛起過程中會一帆風順。歷史上美國也有它不痛快的時候,美國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GDP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卻處處受制于英國,美國人也沒辦法。美國才崛起了一百多年,他們對自己崛起的歷史記憶猶新,完全知道怎么對付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美國人在自己崛起的過程中真是充滿了戰略耐心,不張狂,甚至用孤立主義來解決問題。美國在崛起中最重要的經驗,就是決不讓自己跟大英帝國直接對抗,而是鼓動其他國家跟他對抗,然后讓自己順利登頂。這些都是大的歷史經驗和教訓,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所以,我們不能傻乎乎的動不動就想擼胳膊挽袖子。即使非要動手,也要動得讓挨揍的人說不出話來。
南風窗:有觀點講中國軍力遠遠滯后于我們海上、海外利益的擴展,海外利益的需求出現了,軍事保障的需求出現了,就要求海軍軍力跟上去。您怎么看這個問題?海外利益的需求與軍事保障的需求具體何指?
喬良:海軍是需要投入最多資源去發展的一個軍種,它有艦艇,水面的和水下的,還有飛機,海軍陸戰隊還有坦克和裝甲車,等于陸、空軍的東西它全有,要把它建設得非常強大需要相當巨大的資源投入。這不是一個中等以下的國家可以承受的。一個相對以陸路為主的國家,肯定更多地關注陸、空軍,只有當海洋權益變得迫切時,海軍建設才會提到議事日程。對中國來說,在海洋權益和海軍發展方面注定只能后發,因為我們發展得晚,我們曾在經濟已經發展時還要求軍隊要忍耐。但判斷軍隊的發展滯不滯后,主要還是看能否滿足國家利益的需求。比如說在近海作戰,中國現有的軍事能力實際上是基本夠用的,那就算不上滯后;但要到印度洋上去護航,那就有可能滯后。
中國今天的海上利益,主要是指航道的通暢,海外利益是指資源的獲得和安全運輸。在這點上,中國的經濟發展才剛剛開始對軍力有這種需求,就是必須靠軍隊去護航才能把一部分資源安全拿回來。比如說運油、運鐵礦石等。此前我們沒有這個需求,是因為美國人提供了公共安全產品,所以美國人才指責中國人搭順風車。因為我們在參加海上護航之前,從不用派軍艦出去護航,因為海上通道是安全的,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美國人保證的。但是我們也給美國留下了“買路錢”,我們不是沒有為此付出代價。我們給美國交的“稅”很多,產品價格壓得很低,甚至政府補貼出口,再加上購買巨額的美國國債,這些都可以算是給美國人“繳稅”,所以說中國不是免費搭車。
現在,既然人家不讓我們“搭車”了,自己為自己提供軍事保障,自然就提上了中國軍隊的日程表。比如像在索馬里打海盜,就是一種軍事保障。因為那里出現海盜,威脅到中國的遠洋船只安全,當包括美國提供公共安全產品都不夠時,中國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類似需要軍隊去為國家經濟利益提供安全保護的,都屬于軍事保障。應該說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比較迫切了,如果美國人攆中國下車,不讓你搭便車,那安全就需要你自己來保障。如果你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或者是有些國家認為你對他構成威脅,從而對你進行種種防范甚至挑釁時,你如果在軍事上沒有應對能力,就有可能束手待斃,隨別人拿捏。
南風窗:中國是否能夠在呈C型的一線廣闊海域上編織出一張堅固的網,使得任何外部力量都無法隨意將之撞破?
喬良: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須的。可以想象一下,你在美國周邊二百海里專屬經濟區范圍內,看到過一艘外國軍艦游弋么?他絕對不會讓你這么干,除非你是來訪的軍艦。這就是一個大國為什么要讓自己的有形安全邊界盡量地擴展的意義。中國要達到這個程度至少需要數十年。所以說對于一個大國的崛起,人們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要抱著一種浮躁的心理,希望我活著時就看到一切實現,你要知道一個大國的崛起可能是千年的過程。中國為了這一天,已經在歷史的沉淪中掙扎和等待了一千年,我們不能輕率地讓千載良機由于一招不慎,而滿盤皆輸,重新去等待下一次千年輪回。所以,打,還是不打,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樣的選擇對我們最有利。打最有利,為什么不打?不打最有利,為什么要打?打還是不打,都是手段,重要的是能不能最好地達成目的。
升級海洋意識以實現國家利益
南風窗: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傳統的內陸大國來說,海洋權益是不是一個全新方向或概念?
喬良:肯定是,因為中國歷史上就沒有從海洋中獲得過權益,甚至改革開放三十年都和海洋沒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呢?因為它不在中國經濟崛起中起過主導作用。可是今天已不是這樣了,中國正越來越變成一個資源和能源的進口大國,這是決定中國最后能否崛起的一個關鍵要素。在這種情況下,向海洋要權益變得越來越緊迫。
在海洋權益上,現在我們才開始認真面對這個問題,而且是才發現問題真的很嚴重,然后發現不光是能力不逮,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力不逮。比如說我們現在真正弄清楚了沒有,我們要海洋干什么?有的人把它歸結為需要海上通道,有的人歸結為中國必須走向大洋,但我們為什么要走向大洋?回答是世界上所有的大國最后都是海洋大國,難道這種循環論證就是你的目標?海洋對你意味著什么?安全!海洋是你的屏障,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有些地圖上或海圖上的小點不是說有多重要,而是說不能讓這個地方成為潰堤的蟻洞。
此外,海洋大國地位在今天,更多地表達為對世界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過去的海洋大國,獲利的主要方式是海上貿易,今天的海洋大國早已不是那時候的海洋大國,不是貿易立國的問題,而是資本立國。美國對全球的控制,是為了讓美元霸權充分發揮作用,他們就是要確保資本在全球的通暢,不能讓哪個地方出現梗阻。他的航母在全球巡弋,加上他所追求的全球快速打擊系統,這一切瞄準的都是資本流。
當你知道了這些,你就能明白美國人把它的戰略重心向東方移動來壓制中國,是因為在美國人看來,你不甘心成為一只狼,你有成為一只老虎的潛質。在一山不容二虎的前提下,他自然要打壓你。這決不僅是地緣戰略方面的考慮,還有幣緣方面的考慮。為了在資本上掐住你,他會壓人民幣升值,給你設置貿易壁壘等等。再加上在中國沿海周邊的一連串動作,一套完整的組合拳。可我們有些人,就是對美國人的動作和意圖看不明白。當美國人在南海問題上頻頻給菲越等國撐腰時,怎見得這不是一次聲東擊西?不是在玩弄障眼法?美國人當然清楚人類自古以來對于領土問題的執著之心。當它早已不用開疆擴土這種古老模式,而是改用金融資本模式去劫掠他國的財富時,它多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依然沉睡在寸土必爭的老黃歷上,不去關注它發明的金融收割機,用資本掃蕩各國而大獲其利!聯想一下,當佐利克在北京提出中國央企的改造方案,說明國際資本開始全面打中國央企的算盤時,我們中有多少人,卻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傾注在了美國人希望轉移你視線的南海問題上!結果會是什么樣?還需要用聳人聽聞的方式提醒國人么?我唯一想提醒國人的是,當對手跟你打組合拳時,如果你只會還以一記左勾拳,肯定是應對不了他的。對付組合拳的辦法,只能是用另一套組合拳。
南風窗:這實際上也就要求中國在完整的海洋權益觀、海洋大國意識以及海洋戰略三個層面進行構建。
喬良:當你融入全球化的時候,傳統的生存方式就會被逼著改變,今天我們會被逼著走向海洋,產生海洋權益意識,你想不產生都不可能。因為資源越來越少,人口越來越多,我們對于海外的需求越來越強,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能沒有走出國門的意識,而我們一走出國門就是海。除非將來有一天我們準備打通歐亞大陸,這當然也是應對的一種招數。中國既要增強自己的海洋意識,也要產生一個以陸抗海的設計。就是說,既然現在美國已經是海上霸權大國,他不給你海洋空間,甚至你主權范圍內的海洋空間都要擠迫你,那就充分利用你的大陸優勢。中國的大陸優勢主要就是面對中亞,由中亞通向歐洲,這個方向是美國要對你完全圍堵都很困難的。因為打通海洋需要海上運輸工具和作戰平臺,你沒有足夠的航母就拿不下海上通道,可是陸地上不同,因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說中國應更多地考慮如何打通歐亞大陸,讓中國和歐洲這兩大經濟體產生更好的互動,對中國來講這肯定是一個可為的方向。以陸抗海或者以西進應對東侵,應是中國多元戰略的重要選擇之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