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兩條邊界“圍堵中國”
美韓聯合軍演26日進入第二天,據韓聯社報道,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等20多艘艦艇當天進行了反潛演習。但最吸引世界目光的不是演習的內容,而是演習背后大國的對峙。韓國《文化日報》說,朝鮮半島周邊局勢出現了進入新冷戰的征兆,美國和中國正在回歸臨時性的冷戰關系。
韓國《朝鮮日報》稱,美國在這次軍演中投入4架世界最強戰機F-22“猛禽”,不僅可以突破朝鮮的防空網,也可以突破中國的,所以消息人士稱,此舉包含著向中國傳遞的某種信息。《朝鮮日報》還說,美國的F-22戰機部署到中國“前院”還是第一次,有人認為,此次事件也可以說是“大陸勢力”和“海洋勢力”之間的沖突。即由韓美日三國組成的海洋勢力和由朝中俄組成的大陸勢力以“天安艦”事件為契機在朝鮮半島尖銳對峙。
“美國之音”25日也在報道的標題“美韓軍演,震懾平壤”中打了個問號,并說演習讓美中韓關系微妙。報道還援引專家的分析說,美國的影響力近幾年似乎又開始重返朝鮮半島,這是中國不樂于看到的,中國不希望演習讓韓美、日美靠得更緊密。
日本是除美韓之外對此次軍演最積極的國家,有分析稱,日本在有意借機推動美日韓三國軍事同盟的形成。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5日稱,在此次軍演中,日本輿論毫不遲疑地充當美韓的拉拉隊。《產經新聞》的社論稱,這次軍演“正是體現日美韓團結合作的大好時機”.
《朝日新聞》透露說,美國為了保證這次軍事演習的“防衛目的”,向韓國提出邀請日本海上自衛隊官員作為觀察員參加的要求。但由于日本曾經把韓國作為殖民地的歷史,韓國一度對此表示出為難。其后,經過美國的說服,終于實現了日本海上自衛隊官員首次參加美韓軍事演習。而韓國則獲得美國航母參加這次軍演的承諾。
香港《明報》對此評論說,日本自衛隊最后一刻成為這次美韓軍演的“觀察員”,美日韓三國聯盟呼之欲出。這等于是把底牌亮了出來,這個冷戰年間已經存在的“鐵三角”再次集結,既對付朝鮮,更是把炮口逐漸朝向日益崛起的中國。《產經新聞》也說:“美韓意識到他們要對付朝鮮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對付中國。”
美國在東南亞的動作讓它的戰略意圖顯得更加明晰。日本《產經新聞》認為,希拉里在東盟會議上就南海問題的講話“一定會構成美中之間新的火種”。《韓民族新聞》的分析說,繼25日在日本海和黃海開始的韓美軍事演習之后,美國在中國南海也設定了“第二戰線”;有分析認為,美國通過軍演和在南海上的新政策明確了牽制中國的意圖。
加拿大《環球郵報》分析稱,冷眼關注中國在東亞日漸擴展的影響力多年,作為這一地區“舊勢力”的美國卷土重來,重新介入東亞事務,從東北亞和東南亞兩條邊界“圍堵中國”。
《華盛頓郵報》25日的文章說,奧巴馬政府一方面向東南亞國家遞過去“甜餅”,另一方面卻把目光瞄準了圍堵中國崛起。希拉里插足南海領土爭端的講話讓越南聽起來很順耳,但明顯是在同中國的立場唱反調。文章還說,這已是幾天來奧巴馬政府采取措施爭取東南亞國家、提防中國崛起的第二件事情,此前美國宣布將重啟與印度尼西亞特種部隊已經凍結了12年的關系。軍事霸權是美“圍堵中國的最后防線”
美國真的在“圍堵中國”,許多媒體已經把它當成事實。
“美國渴望建立‘全亞洲—太平洋軍事聯盟以此來遏制中國,方法與二戰結束后建立北約組織來遏制蘇聯如出一轍。”美國《國家》雜志對美國的戰略意圖作出如此判斷。該雜志的文章認為,奧巴馬政府最近宣布重新恢復同曾經犯下大規模屠殺罪行的印尼特種部隊之間的關系。由于同印尼特種部隊建立新關系與美國在印尼的具體利益幾乎沒有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任何聯系,所以說美國這么做的一切只是為了筑起一條圍繞中國的“長城”。
香港《東方日報》評論說,奧巴馬早前宣布要當一名太平洋總統,看來他并沒有吹牛,從美國外交進攻方向以及美軍調整的重點來看,太平洋是奧巴馬的戰略方向,圍堵中國是其戰略重心。美軍已將11艘航母中的6艘和60%的潛艇調到太平洋,在強大武力作后盾背景下,美國在東亞的外交也更加咄咄逼人。 美國過去也多次傳出“圍堵中國”的聲音,但從來沒有一次背后有這么多的軍事動作。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網站的文章稱,美中之間的緊張關系即使是在幾個月前似乎也是想象不到的,它是自1972年中美緩和以來最讓人想起朝鮮戰爭的一種局面。“美國軍隊從多個方位“包圍中國”,從陸上和海上,在中亞、南亞和東亞。不過,起初一直是監視和刺探中國舉動的政策現在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文章列舉了美國在中國周邊的一系列軍事舉動之后認為:“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真正勝人一籌的是擴大其在全球的軍力部署,并愿意使用武力打擊敵人。”
《東方日報》26日評論說:“美國的軍事霸權是它圍堵中國的最后防線。”評論認為,在軍事領域,中美雙方沒有“互利空間”,而且“美國自恃仍占優勢,并認為可以此為武器逼中國在其他方面讓利就范”。不像在其他的國際事務中,中國日益強大和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美國大有可利用、互換的地方,已無法單方面打壓中國。“世界看到亞洲不穩定的新時代”
中國軍事科學院退役少將彭光謙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贊同美國“圍堵中國”的判斷,并認為“美國始終是一個霸權國家,是一個沒有敵人就不能活的國家,它要靠敵人來實現其全球霸權戰略,它不允許任何人比它做得更好”。
彭光謙說:“中國作為一個與美國意識形態迥異、擁有不同價值觀的國家,這些年發展迅速,完全符合美國找一個足夠大敵人的目標。"
孫哲表示,過去一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表現得有些咄咄逼人,這與奧巴馬政府當初說的“巧實力”外交并不相符,反而跟布什時期的政策非常相似,這讓對奧巴馬政府寄予厚望的人非常失望。中美之間有很多危機和矛盾,但中美關系又對雙方都非常重要,斗而不破應該是雙方繼續堅持的做法。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鄭永年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圍堵中國”的說法有些夸大其詞,美國的動作只是反映了它對中國崛起的焦慮。他說,美國的東亞外交政策并沒有改變,美國一直在東亞有很深的利益,只不過不同政府的具體做法有所不同。美國擔心中國強大了它在該地區的利益會受到侵害,因此喜歡東亞出些事情,這樣美國才有介入的理由。盡管對美國是否在“圍堵中國”仍存在爭議,但美國媒體上要對中國更強硬的聲音很多。
最新一期《外交政策》雜志刊出美國亞洲問題專家格林的文章,稱奧巴馬的對華政策應該朝更嚴厲的方向調整。香港《亞洲時報》的文章稱,今年中美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迫使華盛頓的政治家思考,中國模式是否需要被提升為美國模式的意識形態對比物和敵人。
“如果美國下很大力氣來遏制中國,這對中國來說是個考驗,中國沒有實力阻止美國鬧事,而且中國也很難拉到盟友。但無論如何中國都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自衛,來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時殷弘認為。
日本表現出積極配合美國的態勢,外相已經表態要與越南進行戰略對話。26日,日本防衛省官員透露,放寬“武器出口三原則”及針對中國軍備增加而強化西南方向防衛等問題將成為新的防衛計劃大綱的重要課題。
東南亞媒體上呼應美國戰略姿態要求與中國對抗的聲音很少,可能它們更愿意搞平衡,也知道大國對抗的后果。
美國《瑪麗埃塔時報》稱,中國和美國正在黃海上演一場比試膽量的游戲,與此同時,日本、韓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國一直在幕后起勁地對中國表達擔憂,敦促美國做出更大的努力以“應對中國在亞洲日益增強的過分自信”。隨著中國周邊國家加強同美國的關系以形成圍堵過分自信中國的環形帶,亞太地區正滑向“戰略不穩定的新時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