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歐債危機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催逼下,珠三角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生存陷入困境,它們該如何轉型?網易財經在珠三角地區經過多方調查,選取多個代表性行業,試圖為網友呈現出這里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面臨的艱難局面。
對于占據全國玩具出口總額半壁江山的廣東玩具業來說,今年的冬天并不好過。由于海外市場需求下降和人工、租金、原材料等成本的不斷上漲,企業只能通過縮減人員、提價等手段在狹縫中求生存。與鼎盛時期相比,多家企業目前的員工人數已減少一半以上。
運營成本高企 企業裁員過半
2006年創立的東莞市寮步東林玩具加工廠,主要做毛絨玩具和禮品公仔等業務,年銷售額約在500萬元。該廠負責人鄧某告訴網易財經,受歐洲債務危機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該廠的訂單減少了20%左右,員工也從最多時的200人裁減到現在的五六十人。
“單是員工每月的工資,就從2009年的1800元漲至現在的3000元左右,其他原材料等成本也在上漲,一般小企業根本無法承受,”對于不斷提高的經營成本,鄧先生多少顯得有些無奈。
訂單減少,成本上漲,是目前中小型玩具企業面臨的最普遍的問題。多位玩具企業負責人均向網易財經表示,不得不通過裁員來艱難度日。與鼎盛時期相比,不少企業目前的員工人數已減少一半以上。
愿景電子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謝道新向網易財經表示,由于公司主要做出口,國內外經濟的不景氣導致公司今年至少減少了二三百萬美元的訂單。但訂單少了,人工成本卻大幅上升,“現在員工每人每月工資都達到3000元左右,我們沒辦法,只能控制員工數量減少支出,公司員工已從原來的200-300人裁減至現在不到100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廣州某玩具廠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十年前工人工資大概就每小時2-3元,2006年也不過每小時5-6元,但現在每小時8-10元甚至更高,“我們以前人工成本不到總成本15%,利潤也有20%以上,但現在人工成本接近30%,利潤也在10%以下了。”
在人工等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一些玩具企業不得不通過提價來維持生存。
據了解,東林玩具加工廠今年銷售價格已較此前提高了5%,預計到年后還會進一步提價5%左右。東莞市南洋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先生也稱,產品的銷售價格已提高約5%。
不過,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看來,提價始終是把雙刃劍,因為這樣可能會犧牲部分市場,“內銷的可能提價相對容易一些,但出口的就沒那么容易了,而且很多玩具企業都是OEM(俗稱代工)的,技術能力不高,議價能力不強,就算是有心提價也未必提得了。”
林江說,相對而言,一些大的玩具企業由于產品質量較好,訂單也比較穩定,并且議價能力較強,因此,在利潤方面還能得到保障,但一些小企業受到的沖擊就較大。
多家企業倒閉 訂單向外轉移
玩具企業被迫提價維持生存的效果直接體現在出口業績上: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6月全國玩具出口93.79億美元,同比增長達30.5%,即使以海關商品編碼9503序列12大類傳統普通玩具計算,也有44.92億美元,同比增長8.26%。
廣東地區的成績單同樣不俗:1-6月廣東玩具出口47.27億美元,同比上升16.76%,占據了全國玩具出口的半壁江山。如以普通玩具產品計算則為31.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約為全國出口總額的近七成。
“出口金額的增長并不代表產品出口數量的增長,市場需求實際上并不旺盛。”廣東省玩具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情況大體表明,上半年我國玩具出口金額之所以有良好的增長,主要原因是企業因人工等成本上漲而被迫提價有關。
仔細研究海關數據可發現:在上半年出口的12大類普通玩具出口中,有5大類產品的出口數量同比下跌而出口金額上升或出口金額下降幅度遠低于出口數量。如商品編碼為95030081的“其他玩具,組裝成套的玩具及模型”,出口數量同比下降0.73%,但出口金額大幅上升39.1%。
而對于玩具行業而言,眾所周知,更大的問題是賬期長,生產廠商一般要等上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才能拿到貨款,一般的中小企業,很難承受這樣的資金周轉壓力,這也成為壓倒許多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今年6月,位于虎門龍眼社區的東莞冠越玩具廠傳來了倒閉的消息。這是在世界玩具業巨頭合俊玩具廠倒閉后,又一家大型玩具廠土崩瓦解,不少業內人士唏噓不已。
冠越玩具曾經是一家旗幟性的龍頭企業,其由李嘉誠實際控制的和記港陸創立,2008年金融危機時,李嘉誠拋售了冠越81%股權,隨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東莞考察時,還曾專門到訪該廠。如今,這家工廠的廠區已經被華盛玩具有限公司租用,進行玩具生產和研發。
規模較大的冠越尚且遭遇被淘汰的命運,一些小玩具廠的日子自然也不好過。據廣東省玩具協會透露,今年6月以來,廣東已發生多起玩具公司停產倒閉事件。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05-2010年,玩具行業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分別為1365家、1451家、1578家、1718家、1867家及1899家,但到了2011年,企業數量暴跌至1172家,同比降幅接近四成。今年一季度,企業數量繼續在1200家上下徘徊。
與此同時,訂單有向廣東省以外的地區或其他國家轉移的跡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告訴網易財經,東莞玩具業部分訂單正在向東南亞、還有湖南等內陸轉移,很多企業也表示了搬遷的愿望,“以前東莞是玩具中心,具備集群效應,故企業可以接受租金、人工成本比其他地區高,但現在市場不好,企業不得不考慮成本等問題。”
出口轉向內銷 文化決定未來
對外是出口受困,對內是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上漲,玩具企業的出路在何方?在網易財經調查的過程中,聽得最多的做法是出口轉內銷。
東莞市寮步東林玩具加工廠負責人鄧先生就表示,目前出口形勢不太樂觀,公司今年年初已經開拓內銷,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在該企業70%是靠內銷來維持。愿景電子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謝道新也稱,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內銷,轉戰國內玩具市場。
但是,內銷比外貿難做得多。企業做外貿,只要國外客戶下了訂單,就可以按照客戶設計需要來生產,不用太多過問市場和渠道。但是自己做內銷就需要品牌效應,把品牌做起來至少得三五年的時間,并且還要花錢大力拓展渠道。
一位玩具廠負責人說,開拓國內市場,就要增加銷售店面等開支,還有宣傳費用等,這樣可能會導致國內市場的價格比國外市場的價格還高,價格一高,市場就未必能接受。
不過,在林江教授看來,由于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日益重視,國內玩具市場尤其是益智類產品還有很大的空間,內銷即使前期很難做,企業也應該去嘗試,在這個過程中,行業洗牌難免,一些缺乏創意的企業可能會被淘汰,而一些能不斷吸收國外龍頭企業成功經驗、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則有機會存活下來,并成為今后國內的龍頭。
國海證券分析師劉金滬則表示,大多數有所建樹的玩具企業并不是簡單地進行玩具銷售,而是以玩具為載體,向消費者進行文化輸出,他們通過市場細分來實現玩具產品的差異化,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心理需要和文化訴求,從而實現產品的市場價值,為公司取得盈利。
劉金滬舉例稱,從芭比誕生之初,玩具巨頭美泰就賦予她深深的時代感和文化內涵,努力將其塑造為一個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且獨立進取的女性。通過多元化的宣傳與推廣,美泰以芭比為載體的文化營銷讓她成為了經久不衰的典范。
廣東省玩具協會相關負責人也稱,在傳統普通玩具產品中注入積極、時尚的文化是個不錯的方法。他說,倫敦奧運會期間,一只形象趣致的普通小鴨(humble duck)只因為戴上特定國家的徽章或小旗或標識,成了商場最暢銷的玩具。而奧運會期間印度推出三款“我能成為奧運冠軍”的娃娃,市場銷售也十分理想。
或許,對于鄧先生們這些轉做內銷的廠商來說,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自勉: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畢竟是光明的。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作者:黎曉云 實習生 李曉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