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梁啟超都是寫進歷史書的人物,被認為為近代中國的進步做出了貢獻。但事實上,從中國歷史整體來看,“康梁”這對師徒,對中國的作用更多的是誤導性的。
康有為的誤導性倒不在于他后來的“保皇”,而是在于他寫的曾轟動一時的兩本書,《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啟超的誤導性也在兩本書,《清代學術概論》和《近三百年學術史》。這四本書有個共同點,就是都錯誤地解讀了清朝學術和思想,阻礙現代中國人去正確理解中國傳統。
康有為的誤導性影響更多在當時,他是中國傳統信仰整體崩潰的點火者。后來的從“打到孔家店”的新文化運動,到徹底懷疑中國歷史的“古史辨”運動,再到最終整個中國陷入深深的文化自卑、民族自卑,都是由他而起。
梁啟超的誤導性影響則更多在現在。他是當下中國人正確理解清代學術史、思想史的最大障礙,因為他的書被當今學術界視為該領域的“奠基之作”,他的觀點被寫進了歷史教材,成了試卷中標準答案。不能正確理解清朝學術和思想,不僅無法真正理解中國傳統,也無法真正理解當今社會,因為現在的中國是直接從清朝演變而來。
概而言之,當下的中國與清朝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斷裂。不僅在歷史事實上斷裂,而且也在歷史認知上斷裂。一直以來這種斷裂都被視為是“革命”、“進步”。事實上,這不僅也造成與中國傳統精髓的斷裂,也使得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斷裂本身,讓我們無法看清歷史,也無法看清現在。
“康梁”是制造這個斷裂的軸心人物。
知道《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這兩本書名字的應該不少,但知道這兩本內容的可能不多,知道這兩書是抄襲之作的可能更少,而知道這兩本是憋足抄襲的就更是寥寥了。
這兩本書的核心觀點,分別來自清末另一位經學大家廖平的兩篇文章,《今古學考》和《知圣篇》。為此兩人還打了多年的筆墨官司,遺憾的是至死康有為都對此緘默不語,這也是康有為為后人不齒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清代學術概論》中,盡管梁啟超不得不承認此事,但也半遮半掩,而且還企圖用丑化廖平人品的手法去掩蓋老師的敗德。
康有為最大的錯誤還不在他是一個抄襲者,而是在于他是一個憋足的抄襲者,他沒有真正理解廖平,只抄了廖文的皮毛和糟粕,遺漏了實質和精髓。梁啟超最大的錯誤也不在于為師遮丑,而在于他因循老師,無法真正理解廖平,進而無法真正理解清代學術。他的《清代學術史》是淺陋之作,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用現在話說,《新學偽經考》是在宣揚一種“陰謀論”,說王莽之后,儒家的《五經》全是假的,是劉歆為支持王莽篡位而偽造的。這個觀點本身早已被證明是胡說八道。然而這個胡說八道,但卻讓康有為迅速爆紅,同時也引發儒家信仰崩潰的觀點,并非是康氏原創,而是來自廖平。
廖平之所以提出這個離譜的陰謀論觀點,不在這個觀點本身,而是他想為儒家《五經》中存在的系統矛盾提出一個解釋。廖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看到儒家《五經》存在系統矛盾,并且企圖為這種矛盾提出解釋的人。廖平的一生,其學術觀點屢次變化,但其變化的只是對矛盾原因的解釋,在這個矛盾本身上,他是沒有任何改變的。
現代人對清儒的模式化印象是,他們之所以醉心考據學、“鉆故紙堆”,是因為害怕清廷的政治迫害。事實上,從根本上說,考據學在清朝的出現和清廷的行為沒有任何關系,而是中國學術的內在需求使然,內在邏輯使然。清朝人認為,宋、明兩朝的儒學不是正宗的儒學,偏離了真正的中國傳統,所以,他們就想超越宋明,往前尋找真正的儒學,真正的中國傳統。用公式表達:考據學=追尋中國傳統。
清人認為,真正的儒學出現在孔子時代,但是孔子時代的資料流傳下來的很少,于是他們退而求其次,將目標鎖定在漢朝,因為漢朝不但“去古不遠”,而且還流傳下大量資料,有案可查。所以,清朝的考據學又被稱為“漢學”。
清儒本以為,只要恢復了漢學,真正的儒學就可找到。然而,意想不到的更嚴重問題出現了。經過艱苦的資料查詢,漢學的確恢復了,但是卻發現漢代的儒學中存在巨大的矛盾。這個矛盾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學派之間的矛盾,最典型的就是“公羊學”與非公羊學。第二個層面是在《五經》內部,漢代的《五經》并非整齊劃一的,而是矛盾重重。這樣一來,清儒就懵了,到底哪個學派是真儒學,到底《五經》中矛盾的哪一方是真經?
這樣一來,到了清朝晚期,考據學就衰落了。因為此時主要的問題以不是恢復漢學的問題,而是如何處理漢學中的矛盾的問題。而面對這種矛盾,出現了兩種分化。一種做法是,堅定選擇某一個學派,認為它是正宗,而攻擊其他學派。這就是“公羊學派”的做法,龔自珍、魏源、康有為都是其代表人物。另一種做法是,把這個矛盾系統化,系統地整理這些矛盾,并且為其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妨稱之為“矛盾派”,其代表人物就是廖平,以及他的學生蒙文通。前者是“顯”的一派,后者則是“隱”的一派。
從根本上,從長遠來看,哪一種做法更可取,哪一種做法才能真正實現清儒的原初目標,找到真正的儒學,真正的中國傳統,毫無疑問,不是偏頗、偏激的“公羊派”,而是系統綜合的“矛盾派”。公羊派只能名噪一時,而矛盾派注定名垂千古。
事實似乎正在印證這一點,號稱史學家的梁啟超,除了關于清代學術的兩本扭曲之作外,關于中國歷史并未留下任何值得稱道的東西。而廖平的學生蒙文通,基于其師的“矛盾說”,在《古史甄微》中他提出上古中國起于三系文化:東方的海岱、西方的河洛、南方的江漢,中華民族是由擁有這三種不同文化的民族融合而成,為探尋中國文明、中國傳統指引了一個嶄新方向。蒙文通的理論正在為考古學所證實,他所說的三系文化分別對應于考古學上的東方大汶口文化、西方仰韶文化、南方的屈家嶺-石家河文化。蒙文通的《古史甄微》是理解中國古代史和中國文化的必讀之作,也是考古學者的必讀之作。
廖平關于漢學矛盾的系統分析,是建立在前人的考據成果之上,也是清代學術的真血脈、真精華。無論是劉歆偽造說,還是孔子托古改制說,都是為這些矛盾提出的一個可能解釋,事實上,后來廖平統統都放棄了這些解釋,而提出了其他的解釋。廖平的貢獻,不在于他所提供的解釋上,而是他系統地呈現了這個矛盾。也正是這個矛盾,讓清末的中國陷入極度混亂,讓中國的儒家信仰最終崩潰。
當前的中國,出現了強烈的回歸傳統的傾向。要真正回歸傳統,首先就應該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傳統。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國傳統,必須回到清儒那里,準確地說,回到廖平那里。必須回答廖平沒有回答的問題,即中國的《五經》中為何出現系統性的矛盾。
幸運的是,由于兩個方面知識的增加,目前我們已經足以可以回答廖平問題了。《中國傳統疏證》系列文章會陸續給出答案。
(本文是《中國傳統疏證》文章系列之二)
無論是在當時的歷史事實上,還是在現在的歷史認知上,當下的中國和清朝之間都存在一個巨大的斷層。一度這樣的斷層被認為是好事,是歷史的進步。事實上,這個斷層恰恰是當下中國種種社會病態現象的原因所在,因為與清朝的斷裂也意味著與中國傳統精髓的斷裂。
在歷史認知上,我們認為清朝人是受外族人統治的一群人,他們恐懼于清廷的政治迫害,所以,醉心于“考據學”,“鉆故紙堆”,不知“創新”為何物。事實上,在整個中國歷史中,清朝的學術和思想極為關鍵,因為清朝人在努力弄明白一個問題,就是究竟什么是中國傳統?他們認為“宋明理學”是偏離中國傳統的,所以他們要超越宋明,往前尋找真正的中國傳統,這是他們孜孜于做“考據”的關鍵所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