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相聚在韶山,紀念中國人民的偉大領(lǐng)袖和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偉大導師毛澤東主席誕辰130周年,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從素不相識到親如家人,這都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信仰——毛主席。我相信各位跟我一樣,心情都很激動。剛才,余義偉先生的致辭已經(jīng)把這種心情表達的很充分。這里,我想跟大家講講我?guī)状蔚缴厣降慕?jīng)歷。
我不知道各位都是第幾次到韶山,在座的有不少年輕的同志和大學生,我從參會人員名冊上看到最小的才十九歲,這些青年可能是第一次到韶山,年長的同志可能就不只是第一次,比如我就是第三次來韶山了。
我是60年代出生的,已進入花甲之年。在座的還有不少同志是50年代生人。總的說,我們這些人都是在毛澤東時代度過了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青少年時代對人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一個人的世界觀以及人格的塑造在青少年時期就基本上形成了,所以我們這代人對毛澤東時代以及毛主席,始終懷著一種近乎神圣的感情,這種感情,是現(xiàn)在的很多年輕人很難理解的。
正是由于對毛主席的這種感情,韶山在我們心中也具有一種特殊的地位。韶山不僅是毛主席的故鄉(xiāng),是“紅太陽升起的地方”,而且是中國乃至世界革命的圣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韶山和井岡山、延安一起被稱為三大革命圣地,從全國以及世界各地來韶山朝圣的革命群眾不計其數(shù),文化大革命期間,韶山更是成為了紅衛(wèi)兵串聯(lián)的首選之地。那個時代,歌頌和描寫韶山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最有影響的如歌曲《火車向著韶山跑》,散文《韶山的節(jié)日》、《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韶山的節(jié)日》的作者是創(chuàng)作過小說《暴風驟雨》《山鄉(xiāng)巨變》的著名作家周立波。此外,著名畫家李可染、傳抱石、關(guān)山月、吳冠中、黃永玉等也都創(chuàng)作過以韶山為題材的美術(shù)作品,其中如黃永玉的《毛主席的故鄉(xiāng)韶山》,現(xiàn)在在市場上的價格高達數(shù)千萬元,其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我們這代人對韶山的特殊感情,與這些文藝作品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但這種影響到八十年代初就戛然而止了。八十年代,是非毛化最嚴重最猖狂的時期,隨著文化大革命被全盤否定,傷痕文學的盛行,毛澤東時代(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前三十年”)和毛主席本人成為了右派精英們集中攻擊和誣蔑的重點目標。在許多文人筆下,毛時代比解放前的舊中國還要黑暗貧窮,毛主席比封建皇帝還要昏康無道。所謂“餓死三千萬”的謊言就是在那一時期出籠并流布到全世界的。右派文人們一邊想方設(shè)法貶損毛主席,一邊企圖制造出新的“偶像”來取代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例如他們把周恩來塑造成了政治和道德上的完人,一提起他就是“敬愛的周總理”,以至敬愛一詞仿佛特指周恩來。而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敬愛”這個詞是人民群眾對毛主席的專稱,如“敬愛的毛主席,心中的紅太陽”,“英明的統(tǒng)帥,偉大的領(lǐng)袖,敬愛的毛主席”等等。精英們一面宣稱反對個人崇拜,一面制造他們自己的偶像,他們就是這樣通過貶低毛主席進而達到篡改歷史的目的的。
八十年代末,我正在上大學。當時在武大開講座的專家學者,沒有不控訴文革攻擊毛主席的,而且聽講者座無虛席,場面十分熱烈。所以現(xiàn)在反毛最狂熱最頑固的就是在八十年代接受大學教育的這批人。這批人至今在體制內(nèi)特別是知識界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樣的氛圍一直持續(xù)了整個八十年代。也就是在八十年代即將結(jié)束的那年,我第一次到了韶山。我是和幾位同學一起到的韶山,在那種氛圍下,我們并不是像六、七十年代的人們那樣,懷著對毛主席的崇敬和朝圣的心情來到韶山的,僅僅是當作一種旅游,而且還因為韶山距武漢比較近,交通便捷。當時的韶山?jīng)]有任何旅游設(shè)施,紀念館、銅像廣場等等都還沒有興建,看上去跟普通的山村沒有什么區(qū)別,去毛主席故居參觀的人也寥寥無幾,我想起小時候從新聞和文藝作品中看到的那種熙熙攘攘、絡(luò)繹不絕的場景,心里有一種怡然若失的感覺,這使我的第一次韶山之行,仿佛是對自己的少年時代和消逝已久的毛澤東時代的一種憑吊和緬懷。離開韶山前,我和幾位同學在毛主席故居前面拍了一張合影。這張合影至今保存在我的相冊里。
我第二次到韶山,距第一次到韶山過去了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不僅中國和世界發(fā)生了翻天震地的變化,我自己的生活、寫作和思想也發(fā)生了許許多多始料未及的變化。其中的重大變化之一,就是從九十年代的先鋒寫作,在21世紀初開始向“底層寫作”轉(zhuǎn)向,思想也逐漸從自由主義轉(zhuǎn)向“新左派”,這種變化集中體現(xiàn)在新世紀初到一零年代中期我的一批中短篇小說、隨筆文論以及長篇小說《人境》。
2016年的12月,我第二次來到了韶山。那時,《人境》剛出版不久,我的寫作越來越與主流文壇格格不入,我像一個脫離部隊的散兵游勇,在與主流文壇漸行漸遠的同時,尚未找到新的歸屬,心里有一種孤獨彷徨的感覺。此時,我同文壇極右勢力和腐敗團伙的斗爭大幕已經(jīng)拉開,面對比我強大得多的對手,我預(yù)感到即將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因此,我這時候來到韶山,多少有一種尋找精神力量的愿望在里面。
與第一次到韶山不同,我第二次到韶山是只身一人。由于是毛誕節(jié),韶山的大小酒店都人滿為患,我好不容易才在銅像廣場附近一家簡陋的客棧里找到住處。
那次,我是12月25日到韶山的。從武漢到韶山乘坐高鐵.2個小時的車程,上午10點多鐘就到了。我連午飯都顧不上吃,便有點迫不及待地向廣場走去。中國人傳統(tǒng)的祝壽時間一般是從前一天下午和晚上,一直到次日,由于剛剛中午,廣場上的人零零星星的,長方形的廣場顯得有些空曠,也使矗立在廣場上的毛主席銅像,在蒼松翠柏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高大挺拔。
我見時間還早,便去廣場旁邊的小餐館吃午飯?;艘簿桶雮€小時吧,當我再次回到廣場時,發(fā)現(xiàn)人忽然多了起來,剛才還有些空曠的廣場上變得人頭攢動,熙熙攘攘,通往廣場的每條道路和入口像打開了閘門的水渠,人流一撥撥、-股股地從四面八方向廣場匯聚而來,幾乎是一眨眼的工夫,廣場上就變成了一片人的海洋,人們穿著不同的服裝,操操不同口音,男女老幼,成群結(jié)隊,有稚氣未脫的少年,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每個人臉上都浮現(xiàn)出莊重的表情,這是農(nóng)村給老人祝壽時常見的那種表情。不斷有人抬著花籃在毛主席銅像前舉行隆重的敬獻儀式,但大多數(shù)人都是合掌肅立,以中國人最樸素的方式,向毛主席銅像三鞠躬,繞完銅像一圈,也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繼續(xù)在廣場上流連徘徊。
這時,我看見靠近銅像的石級下,有兩男一女三個人,其中一男一女約莫五六十歲,另一個男的年輕些,30多歲的樣子,臉色粗糙黝黑,像是來自于農(nóng)村,他們向毛主席銅像并肩而立,雙手合掌放在胸前,像是在禱告,滿臉肅穆的神情,面前地上還放著一包打開的香煙,年紀大的男人單膝跪地,顯得異常虔敬地點燃一支煙,放在石級上,嘴里一邊輕輕念叨:“毛主席,曉得您老人家愛抽煙,我給您買了包煙,您抽吧!”活音未落,旁邊那個女的撲嗵一聲跪下了,連叩了三個頭,抬起頭來時,多皺的臉上已經(jīng)淚流滿面……
我被這個場面震撼了,正想過去跟他們攀談幾句,突然過來一個維持秩序的警察,要求他們離開。但他們沉默著,站在原地沒有動,警察大聲喝斥,態(tài)度粗暴地揮著手,做出驅(qū)趕的樣子。地上那支香煙還冒著裊裊的青煙。我上前質(zhì)問那個警察,他們在這兒妨礙了廣場的秩序嗎?警察聽了一愣,回答不上來。這時又有幾個人圍上來,警察見狀,只好離開了。后來,當我在廣場上轉(zhuǎn)了一圈回來,見那三個人還站在石階下,朝毛主席銅像肅立著,面前還放著那包香煙,那支點燃的香煙只剩下一堆余燼……
那天晚上,我在銅像廣場一直待到后半夜,此時的廣場人山人海、紅旗招展,銅像前面的花籃擺了一圈又一圈,工作人員剛稱走,很快又擺滿了。人們放起了煙花焰火,絢麗璀璨的焰火照亮了黑沉沉的夜穵,也照亮了高大巍峨的毛主席銅像。人們高舉毛主席的巨幅照片,打著寫有“毛主席,我們想您!”“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社會主義好!”等標語的橫幅,列隊從廣場上走過,一邊呼喊口號,一邊唱著頌揚毛主席的歌曲,深情嘹亮的歌聲波浪一般此起彼伏,傳到很遠的地方。歌聲將銅像廣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人們把12月26日這一天當作了自己的節(jié)日,人民的節(jié)日。我腦海里又浮現(xiàn)出給毛主席敬煙的那三個人的影子。從他們以及千千萬萬匯聚在韶山銅像廣場上的人身上,我強烈體會到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對毛主席那種親人般的感情,這種感情已經(jīng)上升為信仰,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力量,深深融入到了廣大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人民心中,成為最可寶貴的一種民族精神。我忽然感到心里沉睡已久的記憶被喚醒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回到了人民中間,如同一個在外面浪跡多年的游子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那次的韶山之行,讓我從彷徨和迷惘中走出來,仿佛經(jīng)受了一場靈魂的洗禮,開始真正成為一個有信仰的人。這個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或馬列毛主義。2020年,我在一篇《要為真理而斗爭》的訪談中說,在經(jīng)歷過2017至2020年的那場斗爭之后,我已經(jīng)從一般意義上的“左派”,成為了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今年,我在毛主席誕辰130周年之際第三次來到韶山,無論是形式和心情,都與前兩次有了很大的不同?!逗谂c白》的主人公王晟經(jīng)歷了左一右一左的三次思想轉(zhuǎn)變,對我來說,三次到韶山,也見證了我從一個迷惘者到信仰者的思想轉(zhuǎn)變過程。如果說前一次我是來韶山尋找精神力量,是尋根之旅,那么,我這次帶著《黑與白》來韶山,則是一次匯報之旅,我是來向毛主席匯報的。昨天在銅像前獻花籃時,我就在心里對毛主席說,作為您的一名小學生,我合格嗎?我這些年的所思所寫和所做的一切,您滿意嗎?
我不知道毛主席會怎樣回答。但無論怎樣,我都將沿著毛主席指引的道路繼續(xù)走下去,“永遠站在最大多數(shù)勞動人民的一面”,為人民寫作,為人民吶喊,像魏巍老前輩在遺囑中說的那樣,繼續(xù)革命,永不投降!
最后,我以一首小詩作為結(jié)束語吧:
紅朝旌旗奮,
導師暮年淚。
黑白四十載,
夢醒已無痕。
謝謝大家!
相關(guān)文章
- 王立華:我們?yōu)槭裁礋釔邸涯?、崇拜毛主?/a>
- 勞爾|越過謊言擁抱夜空中最亮的星
-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新鮮事:西沙老戰(zhàn)士照相館沖印和毛主席的合影,老板悄悄退還沖印費
- 鐵穆臻|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毛澤東
- 穿透歷史迷霧,解讀毛澤東思想與未來
- 侯立虹|“去毛化”顏色革命的“不戰(zhàn)而勝”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之七
- 頂天立地 日月同輝
- 人民萬歲——紀念偉大教員誕辰130周年
- 黃庭民:?毛澤東領(lǐng)導中國促進了人類進步(經(jīng)濟)
- 黃庭民|毛澤東領(lǐng)導中國促進了人類進步(軍事)
- 黃庭民:?毛澤東領(lǐng)導中國促進了人類進步(人口)
- 黃庭民:?毛澤東領(lǐng)導中國促進了人類進步(引言)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