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1級學生寫關于解放日報經營管理的學術論文,向我采訪,我給他們寫了一個書面答復。意猶未盡,還想寫點感想。
解放日報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日發行三十五萬份。六十至七十年代,日發行量六十六萬至八十萬份。在全國省市報紙中,是唯一的一張能自給自足、自負盈虧并上繳國庫利潤的報紙。
現在情況如何呢?前幾年,據說只有二十余萬份?,F據發行科朱長元科長給我介紹,2014年7月統計,平均日發行三十二萬份。據解放日報編務主持人介紹,每年由國庫補貼七千萬才能運行。其中,二千萬是專項基金,五千萬是國資委撥款。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總的來說,是同時代發展有關的?;ヂ摼W的出現,搶了紙媒的飯碗。這是一個世界范圍的課題。我曾寫過一篇萬余字的學術論文探討過這個問題。
然而,對于一張具體報紙而言,還有它自身的原因:報紙版面的內容和質量辦得怎么樣?
我認為,不論什么時代,報紙版面的內容和質量是報紙生存的第一位的問題。換言之,報紙版面的內容和質量是報紙生存的生命線。
有人說,不,現在報紙生存第一要賺錢,要商業化運作。商業化運作,我并不反對,并且認為,對報紙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有兩個前提:A、商業化運作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報紙版面的內容和質量。版面內容與質量上不去,商業運作就如木失其本,水失其源;B、怎么商業運作法?必須符合市場規律,否則,就會滑到舍本求末,唯錢就干,最終急劇滑坡的歪路上去。
前幾年的解放日報經營管理,令人存疑:
解放日報在外灘附近的新聞街漢口路上,有三幢大樓,包括老申報大樓,自己用不了,卻搬到郊區莘莊去。原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第一把手在莘莊新大樓里,曾給我們這些退役新聞兵做報告說:向銀行借了八個億,在莘莊造了三幢大樓,大樓剛封頂,就變成二十億,凈賺了十二個億。沾沾自喜,溢于言表。但僅過了幾年,就下落到要國庫每年貼七千萬了。十二億利潤哪里去了?漢口路三幢大樓每年出租的租金還有七千萬,哪里去了?
這期間,編輯、記者大都不去新址莘莊大樓去上班,三幢新大樓實為空樓。讀者凋零,極少光顧。在自唱空樓計。
這期間,報紙版面辦得不怎么樣,有些問題。這正是發行量下降,繼而引起財政不濟的直接原因之一。
鄙人曾在解放日報從業新聞四十年,雖然行將就木,但未敢忘憂于這張報紙。報社給我們訂了報紙,每日瀏覽,總有些感想吧。這里,我不想給這期間的解放日報的全部版面做全面體檢,我只想,解剖一只麻雀,或者說做一個切片,對解放日報“朝花”副刊綜合版發表幾點看法,拋磚引玉,僅供業界方家參考、切磋。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期,我曾在解放日報文藝部及“朝花”工作過七年,做文藝記者兼朝花編輯。人手不多,但每周出四期。每期有一篇雜文,是副刊的眼睛。體現中央和市委的最新、最重要的精神,以及上海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當時叫“吃透兩頭”。
文章作者老中青、名家與工農兵相結合。主要以文質取舍,而不是以人名取舍。那些名人的空洞文章,一概不登。有個“車間隨筆”欄,專發工人評論。
那段時間,“朝花”培養了多名工人作家,給“車間隨筆”寫文章的,有的調人民日報,有的成了省級團刊的主編,有十余人出道,其他多數成為工廠骨干。
相比之下,近幾年的“朝花”,有些問題,令人不解,諸如:
1、打著組稿名人、吸引讀者的旗號,把工農兵普通知識分子排除在象牙塔、藝術宮殿之外。這期間,名人用稿和普通作者用稿比例是多?這期間,朝花發現、培養了幾名新作者?
2、門雖設而常關。讀者聯系無門。作者投稿無門。本來“朝花”有個公共投稿信箱,但早已成為死箱,并從版面上消失了。內部透出行情:編輯不看公共信箱。名人、關系戶投稿,均由編輯提供個人信箱。
3、名人放毒:公然歌頌叛徒。把一個被上海市兩屆領導機構定性的“自首變節分子”、“叛徒”,放在“朝花”頭條,用了近兩千字的篇幅加以吹捧,說他如何“骨頭硬”等等。這真是莫大的滑稽與諷刺奇文!在中央整黨、反腐的氛圍中,發表這樣的奇文,意欲何為?
4、名人囂張:公然非毛反共。這個變節分子、叛徒,1968年2月,在干校里寫了一首歪詩,把中共領袖比作“希墨輩”。而這位名人卻挽起舌頭解釋為是反四人幫的。但餡子馬上露了——盡人皆知,1968年2月,中央還未形成“四人幫”!而過了數年之后才出現的“四人幫”,也還達不到“希墨輩”的級別,只配做個戈培爾輩。
5、名人失態:公然自比屈原。2013年端午節,名人又登“朝花”文壇大顯身手,發表大作驚呼中國是“官商勾結,壟斷國計”。他又以三閭大夫屈原自居,說他憂國憂民到想投汨羅江了,但現在連汨羅江也干涸了,投江也無江了。屈原的對立面是楚懷王,這位當代屈原的對立面是誰呢?讀者靜思即可找到答案。有讀者質疑:上海不是有黃浦江嗎,從未斷過水,這位當代屈原為什么不去投呢?
6、緊跟中央乎?中央主要領導一再強調的精神以及戰略性動作,“朝花”版面,特別是雜文欄,反映出來多少?早在2013年12月1日,媒體就爆出周永康被拘,中央媒體紛紛宣傳中央反腐決心,刑要上大夫。有作者寫了一篇雜文《認法不認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給“朝花”某執行編輯,此執編居然以“政治問題吃不準”為由打退票。這是一篇文質俱佳的稿件,后來刊登在中央和省級多家紙媒上。試問某執編:A、周永康的問題是政治問題嗎?還是法律問題?B、中央媒體緊跟宣傳,為什么上海主要媒體不能跟進呢? C、以上所說“朝花”上的某些名人的種種奇談怪論,是不是政治問題?怎么接連大登特登在“朝花”版面上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乎?
7、版面變成某些責編的自留地。朝花版面原主編同1、2、3有關,而原部主任同4有關。原部主任,是個畫畫的,他在朝花版面上,發了太多的與畫及畫作者有關的東西,以致版面內容有些畸形,讀者胃口不佳。據傳,他自己依托“朝花”這個自留地,辦了數十次畫展。
8、上梁不正下梁歪,有的朝花“執行編輯”也向部主任、主編學樣,把自己管的版面也變成自己的自留地、菜園子。
9、分管文藝的數位副總編曾對我說過,朝花編輯,參差不齊,如有的太懶,有違“業精于勤”。
10、有的執行編編輯太懶,把作者大批合格稿件槍斃在她一審門口,懶得送二審。一夫當關,萬將莫過
11、有的執行編輯的退稿竟然是千篇一律的筆頭禪——“不大合用”。作者問她:“不大合用”詳細界說?是否可解讀為“小合用”?那“大合用”又是什么標準?她一概避而不答。忽悠作者。
筆者做朝花編輯時,上面規定:退稿必須寫明具體的確切的原因。否則就是偷工減料,瀆職失責。
12、有的執編不是把精力放在為“朝花”多發幾篇好稿,而是熱衷于去寫大版廣告。
13、有的執編居然拒收作者信件、稿件。懶到極致乎,還是破罐破摔乎?
……
這樣狀態下運作的“朝花”能辦得好嗎?能好看嗎?能吸引讀者嗎?
2014.7.31
于上海
作者簡介:趙元三,解放日報資深記者、編輯,學者。上海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新學科學會會員、理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