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介紹過,脫胎于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不可能立刻消滅商品生產,而資本主義的商品又是通過貨幣流通的,那么很顯然,在社會主義的早期階段不能不存在貨幣。
但是由于社會生產的目的已經變化,以往是以生產交換價值為目的,現在是生產使用價值為目的,以往是商品生產占據主導地位,從現在到以后要逐漸變為產品生產。因此,貨幣的作用和適用范圍也必然會受到限制。
在資本主義社會,貨幣主要發揮資本的職能,而在社會主義社會、里,貨幣只能發揮貨幣的職能,甚至只發揮交換工具的職能,在貨幣只是充當支付手段的地方,也就是可以利用信用的地方,貨幣可以被排除。
第一類每年生產的產品價值分為 C + V + M. 我們已經分析過,其中的不變資本C只是在該類內部彼此補償,資本家相互提供信用,貨幣在這里只是發揮支付手段的職能,即結清余額。一旦這些部門被收為國有,就應該成立中央經濟計劃部門,在各企業部門之間有計劃地調撥物質,貨幣的支付作用可以完全被排除掉。
第一類的V + M.要和第二類的C交換,,因為我們在此討論這兩類的交換機制,所以可以假設M 也歸工人所有,即全部被消費。
這里的難點在于Ⅰ(V + M)以生產資料的形式存在,并且被國家掌握著,ⅡC以生活資料的形式存在。雖然兩者需要交換,但由于第二類部門生產消費資料,不僅有大資本主義,還有小資本主義,股份制,作坊式,家庭式,國家不可能把所有這些部門都收為國有,因為必要的技術條件還不具備。
所以,針對第二類復雜多樣的生產方式應該采取靈活的政策,采用大資本主義方式的企業,應該收為國有,對于采用其余方式經營的生產單位,應該加大政府的監督和扶持力度,但是不能收為國有,總的原則是盡量加速它們的聯合和集中,小資本主義和股份制企業聯合為大資本主義,作坊式轉化為資本主義方式,家庭式轉化為作坊式。
現在的問題在于,第二類分為國有與非國有兩類企業,而第一類全是國有企業,如何實現它們的物質變換?
也許可以這樣解決,因為第一類企業全是國有企業。因此Ⅰ(V + M)全部由國家統一掌握。請記住,這里不是說國家購買,而是國家直接掌握。第二類的國有企業的產品也由國家直接掌握,交給由國營商店出售。
國家向第一類的工人發放貨幣工資,在這里要假設工資額與Ⅰ(V + M)的價值額相等,第一類的工人會到國營商店購買以消費資料形式存在的產品ⅡC,結果貨幣會通過國營商店又回到國家手里。
第二類的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國家有計劃的調撥,直接得到ⅡC的物質補償。在這里,貨幣只是在第一類工人和國營商店之間充當交換媒介,并且只完成消費資料從第二類向第一類的轉移,因此只充當交換手段。
可是第二類還有部分屬于非國有企業,它們的ⅡC也需要得到補償,但是不可能得到國家的直接調撥,而只能向國家購買。因為第一類工人的工資額足夠購買第二類所有的ⅡC,所以第一類工人還要購買非國有企業的ⅡC,這部分只能在市場上購買,因為國家暫時還不能直接掌握它。
第一類的工人購買了第二類非國有的ⅡC的產品,因為生產資料的供應全由國家掌握。第二類只能向國家購買補償ⅡC的生產資料,由此看來,以Ⅰ(V + M)的價值存在的產品應該分為兩部份,一部份直接供應給國有企業,一部分通過市場供應給非國有企業,但是兩部分都被國家掌握。
第二類國有企業的工人怎樣得到消費資料呢。同樣通過發放足額的貨幣工資,由于工人要到國營商店購買,貨幣又回流到國家手里。
國家不會給第二類非國有企業的生產者發放工資,他們如何得到消費資料呢?(一)可以通過彼此物物交換,(二)也可以通過向國家出售產品換得貨幣,再購買自己所需。
由此可見,公有制經濟的不斷壯大,就是貨幣職能的不斷喪失,在公有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里,貨幣只能發揮交換手段的職能。
同時也能看出,隨著公有制經濟的擴大,經濟核算也越來越重要,因為如果要確保工人的工資恰好等于他們創造的價值V + M,就必須弄清楚每件產品所包含的勞動時間,只有做到這一點,才可能發放合理的貨幣量。也才能制定合理的價格,因為這時候,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由政府制定,但是價格制定又必須以價值規律為依據。因此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對勞動時間的分配和節約,比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更加重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