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日本京都的中國人,都會有一種錯覺:似乎是到了某個中國的古都,建筑、街道、古跡、牌匾、語言、文字、景色,乃至行人的面孔和服飾,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這種感覺,拉近了日本與中國的距離。李大釗當年留學日本時,就曾寫下著名的黃種歌:“黃族應享黃海權(quán),亞人應種亞人田,青年,青年,切莫黃種同相殘,坐教歐美著先鞭。”可見,即便是經(jīng)受了日本的侵略,很多中國人對同文同種的日本依然充滿了善意的期待。
但實際上,對日本的了解稍微深入一些,就會發(fā)現(xiàn),日本與中國的相似只是表象而已,兩國的不同才更具有本質(zhì)意義。
1987年訪日期間,一件小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乘坐公共電車時,看到身邊一位老者顫顫巍巍,我立刻起身讓座,豈料這位日本老人非但不感謝,反而面帶怒容,拒絕就座。我當時不太理解,過后想一想才明白,這恰恰是日中兩國文化的一個本質(zhì)性差異。中國人同情弱者,扶老攜幼被中國人視為義務和美德;而日本人崇拜強者,瞧不起弱者,給老者讓座等于把對方置于弱者地位,老人不高興也就不奇怪了。我認為,此事雖小,卻具有見微知著的文化涵義,從中可以窺見中日兩國文化價值觀的顯著差異。
《孫子兵法》被中國人奉為兵學圣典;但一些日本軍事思想家卻不以為然。比如,日本第一部兵書《斗戰(zhàn)經(jīng)》就說:“孫子十三篇,不免懼字也。”認為《孫子兵法》中的種種智謀和韜略,如“五事七計”、“奇正虛實”、“用間”等等,都產(chǎn)生于對強敵的畏懼?!抖窇?zhàn)經(jīng)》甚至自大地認為,中國兵法重視謀略不是用兵的正道,日本兵學主張的“正攻戰(zhàn)法”才是用兵的法則。其實,孫子的謀略并非懼怕敵人,而是文化特性使然。與日本人的強悍好戰(zhàn),多以實力戰(zhàn)勝敵手不同,中國人并不好戰(zhàn),而傾向于智取敵手,力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或以較小代價取得勝利。這是兩國文化的差異所在,一些日本人不了解這一點,故而產(chǎn)生誤解和偏見。
日本人的文化價值觀本質(zhì)上與中國不同,加之明治維新以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的經(jīng)歷,使得日本與中國的差異更加顯著。他們奉行強者的邏輯,傾向于武力解決問題。在侵華戰(zhàn)爭中,日軍善于以強大火力實施強攻,力圖中央突破,一舉解決戰(zhàn)斗。中國軍隊特別是中共領(lǐng)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則反其道而行之,一般是避實擊虛,先打弱敵,善用迂回包圍、側(cè)擊襲擊戰(zhàn)術(shù),完全是另一種路數(shù)。
由此看來,中日兩國文化實際上是小同大異,形似神異。中國文化樹大根深,受西方影響小,“黃皮黃心”;日本文化樹小根淺,受西方影響大,“黃皮白心”。具體說,日本文化是融合了中西兩種文化的混合物,中華文化為其表,西方文化為其里。文化上的本質(zhì)性區(qū)別,造成中日兩國形近實遠,兩國人對待同一件事情的認識理解往往大相徑庭,相去甚遠,恐怕與此不無關(guān)系。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