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談起中國足球,要讓人不發感慨,恐怕不太可能。我們需要更多從歷史角度來總結經驗。例如我們唯一的一次進入世界杯決賽,主教練起了極大作用。這個人是南斯拉夫人,令人感到有趣的是,這個叫米盧的怪才,竟然對我們的毛主席有著如此特殊的情感。這個外國教練都和毛主席又如此緣分,自然激發我們探討足球與毛澤東的不解之緣。
2005年6月19日 前中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米盧蒂諾維奇(左三)在參觀湖南韶山的毛澤東故居。
毛主席家鄉的人民贈給這位帶領中國隊首次打進世界杯的教練一尊毛主席的雕像,米盧格外高興。
博拉·米盧蒂諾維奇(Bora Milutinovic)生于1944年9月7日。從小喜歡足球,曾效力于塞爾維亞著名俱樂部貝爾格萊德紅星隊,先后轉會法國 摩納哥隊和尼斯隊,瑞士的溫特圖爾隊。巔峰時期曾入選前南斯拉夫國家隊,1965年退役。
說起南斯拉夫足球,人們不會忘記早在1955年毛主席在接見當年奧運會冠軍南斯拉夫足球隊時的預言。
南斯拉夫足球隊在獲得了奧運會冠軍后,來中國訪問比賽。中國足球隊其時剛從匈牙利“留學”歸來不久,自然不是奧運會冠軍南斯拉夫足球隊的對手,結果輸得很慘。但賽后,毛主席卻熱情地接見了南斯拉夫隊,并發出了一個關于中國足球的預言:“我們今天輸給你們,明天輸給你們,但13年之后要贏你們!”
可惜現在找不到那時候的圖片,不過有一張照片同樣也會給我們很好的直觀的感受。
1955年10月30日,毛主席和賀龍一起觀看中國隊同蘇聯列寧格勒“澤尼特”足球隊的比賽,圖為賽后接見中外全體運動員。
不管米盧是否知道當年毛主席和南斯拉夫足球隊的有趣對話,米盧和中國的足球緣分,毫無疑問和毛澤東聯系起來。
在2002年1月29日中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即將率隊參加世界杯足球賽的主教練米盧收到一個湖南湘潭記者的禮物,記者還送了米盧兩句話,“吉星高照、百戰百勝”。米盧表示:有他老人家在我左右,我們的世界杯之旅一定美滿順利。
由此,關于毛主席家鄉湖南和足球的話題開始從一個新角度談起。
2007年一部青春偶像劇《恰同學少年》由龔若飛、嘉娜·沙哈提聯合導演、黃暉編劇,谷智鑫、錢楓、徐亮聯袂主演,是一部紀錄寫實、歷史人物電視劇。該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表現背景,展現了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代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純真美麗的愛情故事,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綬等一批優秀教師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學生應該怎樣讀書,教師應該怎樣育人”這個與當今社會緊密相關的現實主題。該劇在2007年中國大陸上映。該片獲得了 五個一工程獎特等獎及“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
正是在這部劇里,生動的展示了青年毛澤東對體育的熱愛與深刻研究。
這部戲里毛澤東是一個足球運動愛好者,是一個好的守門員,這引起了有關人士的關注。對此該電視劇的編劇黃暉表示這絕非杜撰。
“這是在第一師范的青年毛澤東紀念館里保存的當事人回憶中間找出來的。”他說。
黃暉表示,為了寫好這部電視劇,他搜集了很多資料,其中看到毛澤東曾經是長沙最好的足球守門員的資料后感到“非常意外”:“誰能想象,跟我原來所想的毛澤東這樣的形象差距很大,因為說毛澤東酷愛運動,這我知道,像我們這種到三十多歲,甚至年紀更大一些的都知道,毛主席喜歡游泳,因為中老年以后,他還曾經橫渡湘江,橫渡長江,說他會別的運動,這確實是我這一次查資料才發現的,而且因為劇中篇幅有限,要表現的內容,能表現的內容有限,這方面還遠遠沒有表現完,我要說的話,資料中間我說出來,您可能都不相信,觀眾朋友可能也不相信,查了資料你才能相信。”
黃暉表示,毛澤東當時在第一師范的時候,除了喜歡游泳,是個游泳的高手以外,他打一手好乒乓球,他打籃球是最優秀的,不是第一師范,全長沙最優秀的足球守門員,他學過武術,他學過棍術,他學過西洋拳擊,他還學過西洋劍術等等,你能想象毛主席,像重劍、花劍,奧運會比賽,西洋劍術他學過,當然了,后兩項,拳擊和劍術這個是當時他們學校的外籍老師教給他的。
青年毛澤東無疑是一位杰出的守門員,成為黨、人民軍隊、國家的領袖以后,毛主席無疑是人民最放心的守門員。
他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把守的遠遠不止是足球之門,而是思想之門,國家主權之門,他不僅贏得了人民的尊敬與愛戴,他在國際足壇也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
40年前,聯邦德國舉辦過一次世界杯足球賽,為德國對奪得冠軍立下汗馬功勞的除了貝肯鮑爾以外,就數布萊特納,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毛澤東的國際粉絲。
在比賽中,布萊特納只有一種形象———虬髯qiú rán、蓬發,這是布萊特納左派性格的體現:崇拜東方的毛澤東,自我形象塑造向同胞馬克思、恩格斯靠攏。
1974年,西德隊戰勝了荷蘭獲得了世界杯冠軍,決賽中為前西德打進一球的布賴特納手捧大力神杯繞場慶祝。
這是個不平凡的球員,他最崇拜的人是毛澤東,他最喜歡穿的衣服是紅衛兵的軍裝和帶著銅扣的大皮帶,他最愛讀的書是《毛主席語錄》,他家里的墻壁上貼滿了《北京日報》,他被譽為“德國文化運動中的新荷馬”。
保爾·布賴特納是當年的一個極富個性的超級球星:在場上他從不戴護腿板,因為他家中高懸的毛澤東像會保佑他。
這位1970年代的英雄口袋里有著區別于同齡人的兩樣法寶:高中畢業證和《毛主席語錄》。
布賴特納不僅是拜仁的左路大將,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左派人士,《毛主席語錄》不離手———布賴特納算得上是德甲第一個“革命家”,他因此也被稱為“紅色保爾”。
西德隊與荷蘭當年的決賽是現代足球中的一大經典戰役,荷蘭人前80秒進行了16次傳遞,沒有讓德國人碰到球,接著進了一個點球。
第23分鐘,西德隊也得到一個點球,革命家布萊特納上來準備完成這一擊。球進了,荷蘭門將沒有作出倒地撲球的動作,主罰這個點球的時候布萊特納只有23歲,但他已經是國家隊領袖級的人物。
8年后,布萊特納在西班牙世界杯決賽上打進意大利一球,成為世界杯歷史上僅有的三個在兩屆決賽中有進球的球員之一(另兩個是巴西人貝利和瓦瓦)。
當年毛澤東的“學徒”布萊特納今天成了青少年足球的“教父”和電視評論員。在教導年輕球員方面,他用毛主席“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要求他們要有吃苦耐勞,嚴守紀律的精神;在電視評論方面,“我不想對自己的評論再加以評論,我只想對批評者說———看看我這里,我是有修養的,和你們不同,我手中揮舞的是鮮紅的《毛主席語錄》”。
布萊特納在家中毛澤東畫像前的一張留影,捧著《毛主席語錄》的這個德國人專注而虔誠,而以這樣光潔整齊的形象出現在布萊特納的球員生涯中還是不多見的。他的這張留影,十分別致。
我們中國足球,要論思想意志品質和技術素養全面的運動員,人們還是會想起那位代表一種風格的容志行,容志行和那支至今人們難以忘記的球隊成長在毛澤東時代,他的隊友里也有一位杰出的守門員,來自解放軍隊的李富勝。
我們都記得,1982年世界杯預選賽時,中國隊在北京3比0勝亞洲冠軍科威特,李富勝在這場比賽里神奇的撲住了對方罰的一個點球。
守門員最硬的功夫就在撲點球上,那是心理的較量,也是技術的考驗。
我們在感悟毛澤東的足球之緣,感悟足球與毛澤東的不解之緣時,恐怕要從守門員開始,足球的底線在哪里?
足球運動的底線在哪里?
進而考慮運動員的底線在哪里?
人的底線的在哪里?
國家的底線在哪里?
這都是不能不考慮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