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網絡開始盛傳“窮人容易出貪官”的說法,其依據是心理補償原理,即窮人因受窮困之苦,為獲心理補償,當官后更加貪婪。不過,既然窮人愛錢,那也更容易出富豪,為何沒有“窮人容易出富豪”的說法?可見,此種說法有抹黑窮人和草根之嫌。
其實,不僅窮人貪婪,富人同樣如此。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多數人的薪水都在下降,華爾街的大亨們卻拿著美國政府補貼的錢為自己長薪水,這說明貪婪與出身貧富無關。
我們確實能找到“窮人貪官”的案例,但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因為窮人數量遠超富人,即便窮人做官的比例較富人低,也仍有窮人成為高官,因此,出現“窮人貪官”并不稀奇。
更重要的是,由于窮人出身草根,在人脈、金錢、經驗等方面有先天不足,比起“官二代”、“富二代”出身的官員,反腐時更容易落馬,這倒不是因為他們素質低,而是因為許多時候,一些先天因素就能決定官員的前途命運。如一些國人熟知的“紅二代”、“官二代”、 “富二代”,年紀輕輕就成為國企老總、省部高官,有的還淪為國賊漢奸,涉嫌違紀違法,卻很少被追究,如果是窮人或草根出身的官員,恐怕早完蛋了。事實上,窮人出身的官員由于起點低,后天的努力和付出會更多,往往是個人奮斗的典范,卻也更容易被抓。另外,某些貪官被抓后“哭窮”,可能是真情流露,也可能是為博取同情,未必真的很窮。
總之,“窮人出貪官”雖非個別現象,但也不能倉促結論。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窮人越來越少,“官二代”、“富二代”當官的越來越多,但貪腐數額不僅沒有大幅下降,反而直線飆升,這同樣說明,貪腐與出身窮富無關。而且,隨著社會階層固化,包括窮人在內的草根,連當官的機會都很少,哪有機會貪污呢?
可見,“窮人出貪官”說明窮人仍有上升空間,這是社會充滿活力的表現,在某種程度上可被看作社會進步的標志。(2014-5-2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