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屏上看到中央電視臺記者春節期間天南海北追著人們問“家風是什么”,我幫腔帶勢不回答問題,只擺擺過年時耳聞目睹的幾件家庭碎事。鄰家父親是退休老干部,每月有四千元的退休工資。年三十,三個兒女爭著把老父親往自家拽,而母親因為是農民身份,身無分文卻被子女冷落。狗咬穿爛的,人愛有錢的,竟然父母有別,勢利眼用在親娘老子身上,讓人心寒得很啊!
本縣原煙草局局長官位顯赫,實權緊握十幾年,聽說光房子就有四、五套。他退休后被查處了肺癌,也許不久于人世。他的老母親八十有七,除夕之夜在老年公寓孤獨一人,流著眼淚坐到天明。老母親多么想去見兒呀,兒的單元樓就在她住的房子對面,僅僅隔著一條街道。她已經二十年沒見這個長子了。兒子和母親當年不知什么事情鬧翻了,給別人捎話來——他死也不見老太太,如果見了只能加重他的病情。幾個子女輪流每月把老人的生活費慷慨大方地一交就完事,至于老人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不聞不問;相反,他們卻抱怨老人老糊涂了,心里不豁亮,見兒罵兒見女罵女,沒誰見得。狗不嫌家窮,兒不嫌母丑。老娘再不好還是生你養你的娘呀!沒有娘,你就不能來到這個世界;你來不到這個世界就無法享受人世的繁華與安樂(掌權的威儀、錢多的豪邁、愛情的纏綿、家庭的幸福,等等、等等吃喝玩樂的好東西全依附的是爹媽給的身體呀)!千不是、萬不是總不能往老娘一個人身上推呀!難道給老爸老媽年歲錢一發就等于孝敬他們了嗎?一個堂堂國家干部如此不孝,病入膏肓還如此冷血,迷途往返的人啊,贍養老人不僅僅是贍養費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溝通與呵護!
姨母因病去世一年有余,三個孩子都已立業成家。姨父一人單過,哪個兒女也沒跟。姨父年齡還不到六十,身體硬朗。他是磚工,好手藝,砌墻蓋樓賽過年輕小伙。有個熟人給姨父做媒說老伴,見面,相好,姨父滿心歡喜。誰料兩個女兒、兒子兒媳站出來堅決反對父親找老婆,甚至口出惡言——老不要臉,老不正經,把人往死里丟!姨父只好掐滅心頭燃氣的愛欲之火,兒在兒房,女在女房,只有老爸在空房,憋屈難受得要死!人有七情六欲,只要不傷害他人,不出格越軌,不過度過火,何罪之有?作為兒女,孝順父母,太強調孝道而忘了“順心遂意”,表面上很愛父母,其實違背父母意愿,剝奪他們愛的權利,南轅北轍,不人性也不人道!
家風是什么?這個問題簡單而又深奧、微小而又宏大,受訪專家和百姓回答得響亮、正確,似乎代表了主流價值觀念。然而,如今改革開放的中國家庭與原來的中國家庭相去甚遠。東西南北中,發財致富最當緊。到處是物質的閃光、誘惑的利器、欲望的陷阱。被生活沉重的鞭子拍打驅趕,我們的親情愛戀參雜了太多金錢的味道、私利的成分。外出打工,疲于奔命,人心四散,家在飄搖,樹欲靜而風不止?!況且,國風、黨風、官風、民風,相互交纏,四面埋伏,家風豈能潔身自好、袖手旁觀?
家風是什么?可以回答得冠冕堂皇、字正腔圓、甜蜜快樂。可是,探討家風,前提是要有家要成家,沒有家,風從何來?真正的問題是現在的年輕人成個家有多難!大學畢業找個工作都很艱難,怎敢奢談成家?即使找個工作月薪兩千多元,而成家的門檻年年增高,要房要車,樣樣不差,否則靠邊站、空牽掛,“我想有個家”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即使在父母親朋的幫助下結婚成個家,生活成本日日看漲,上有老下有小,突然之間就淪為房奴、學奴、病奴,三“奴”不滅,何以家為?
家啊,想說愛你口難開,酸甜苦辣滿胸懷!家風啊,不提你倒罷,倘若以你起話頭、發思想,萬般滋味大海般涌來,不如閉口挨宰,讓這浩浩長風刮個干凈,痛快!
吃飯閑談之際,我的母親問我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將來你爸媽老了,你想養活誰,你爸還是你媽?”兒子信口答道,“看情況!”“這孫子,你哪里學的?看情況——養活父母還要看情況!?”全家人聽后開懷大笑,兒子人小心不小,在大社會大環境中熏染得很實際、很老道呀!看情況——我套用過來——談論家風,家風是什么?看情況吧!爆竹聲中一歲除,人歡馬叫慶新春。你說我笑無哀鳴,捕風捉影覓家風。摸不到關鍵部位,抓不住重點核心,隔山看兔,隔靴搔癢能又真正起到什么作用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