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國高票當選聯合國大會人權理事會的成員國,代表中國所倡導的,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支持的“國際關系民主化”原則的勝利。
2013年11月12日,第68屆聯合國大會舉行全體會議,部分改選聯大人權理事會的成員國。最終,在193個聯大成員國中,中國以176票當選,任期為2014至2016年。
這些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促進和保護人權并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積極開展人權領域國際合作,此次高票當選進一步說明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在人權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高度肯定。中國高票當選,代表中國所倡導的,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支持的“國際關系民主化”原則的勝利。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基本精神是反對強權政治和單邊主義,由世界各國通過平等協商共同解決國際問題,共同治理世界事務。
首先,中國等國家的當選意味著“人權”的國際話語權不再被少數西方國家所壟斷。俄羅斯同時當選,越南獲得了全場最高票,在10月剛剛被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特赦組織”點名批評的沙特阿拉伯和西半球唯一的共產黨執政國家古巴也當選了。這個結果,和西方各類組織評選的國際人權排名所展示的情況完全不同。
這幾個國家都長期被美國及其盟友的政府和媒體指責為“專制獨裁”、“侵犯人權”。 美國一貫以“人權法官”自居,熱衷于在國際人權會議上對與本國意識形態、社會制度、文化傳統有所差異的很多國家進行“審判”。
美國國務院每年向國會提交多國的“國別人權報告”,無視別國的人權進步,夸大其陰暗面,乃至進行捕風捉影的攻擊。中國曾十多次與美國在聯合國人權機構的會議上交鋒,每次都挫敗了美國的圖謀。近年來,美國和少數西方國家在國際人權問題上仍然把自己的價值觀和人權觀強加于人,國際人權領域還面臨著尖銳復雜的斗爭。
其次,此次改選順利完成,代表了聯合國內部民主程序的進一步成熟和規范。程序問題是一切民主實踐的要義,人權理事會按區域劃分名額、最長連續任期制度、輪流改選制度、等額選舉與差額選舉相結合的投票制度,都是民主過程的重要保障。
2006年3月1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在瑞士日內瓦建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取代此前的人權委員會,作為聯合國大會的一個附屬機關。人權委員會每年改選三分之一左右的成員國,本次改選,為遵循公平地域分配原則,在改選的席位中,非洲及亞太國家集團分別擁有4個,其余三個地區組,即東歐、拉美和加勒比、以及西歐和其他國家集團則分別有兩個席位。
據聯合國官網,在亞太集團的選舉中,由于約旦在最后一刻放棄候選資格國,使得該集團成為了等額選舉,參選的中國、馬爾代夫、沙特阿拉伯和越南全部當選。在西歐和其他集團的選舉中,由于只有英國和法國兩個候選國,多達14個國家投了棄權票。
多年來,很多人曾經只把競爭性的差額選舉看作是“民主”,而把等額選舉貶低為“走過場”、“橡皮圖章”。此次改選,五個地區集團中,有三個采取了等額選舉制度,可見等額選舉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選舉制度,在一些情況下更能凝聚共識。
總之,國際人權理事會的選舉結果和過程,都展示了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進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