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為辛亥百年第三個“鄉建十年”做反思之際,傳來劉老石遭遇車禍的噩耗!痛心疾首。夜不成寐。遂有挽聯:
他是一塊鋪路石,無論生前死后,得道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你是一個志愿者,歷盡蹉跎坎坷,惟留一甑一缽庇蔭后人。
劉老石不僅是我招收的2010級博士研究生,也是從2000年起就與我一起歷經了新世紀鄉村建設風風雨雨的同事。因此,我們不僅是師生,也是同仁。所謂相知甚深,相交甚篤;十年生死是可以相托的。
老石本名劉湘波,2000年在天津某大學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的時候曾經請我去做演講。2002年中國改革雜志社成立《農村版》則是我請他做兼職編輯,他便成了如今成千上萬青年學生都熟悉的“劉老石”;無數不齒于跟著各個畫地為牢的小俱樂部玩家“掉洋書袋”的有志青年沖出樊籬就教于這個不在其位卻因“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而自成一體的中國鄉土大百科教師……。
海內外很多高校學生們都會記得這個充滿活力的老師,因為無論在支農活動中遭遇什么困難都會得到他的指引和鼓舞!各地基層的農民骨干會懷念這個充滿親和力的志愿者,因為他是那種心中裝著農民而能夠自然地融入鄉土社會的真正知識分子!各界的支農志愿者會永遠在內心深處保留他的音容笑貌,因為從事鄉建工作從來負重潛行但他臉上卻沒有過愁容……
誠然,百年鄉建人至今不悔無解,都只為救救孩子而做了一塊塊的鋪路石。
2004年農村版被關閉的時候,我寫了“農村版祭”。現在則寫“老石祭”。
對于他這個如此年輕卻先我而去的同志,號呼無以宣泄悲憤,歌哭無以表達祭奠……惟以尋常話語、屏息靜氣地勸告劉老石的所有相知,與其蜂擁其陵前獻淚,莫如靜心回憶他的所作所為;以便我們作為鄉建志愿者的各界人士都能得到他一甑一缽的精神遺產。
我們這一代在貪欲橫流之際只要還有平常之心的便都是鋪路石。無論面對世間一切艱難困苦,還是體驗人生蹉跎坎坷;皆若修為而礪心智。于是,我們便高尚于能夠低首下心地微笑面對一切,不傷于宵小們的非難與自私們的不解。或于泥濘、或于瓦礫,匍匐下如佛陀般忘卻小我的身子、深懷著如甘地般感天動地之仁德,隨時隨地幻化成大大小小鋪在路上的石頭;不論在風狂雨驟或在驕陽沙暴的淫威之下……惟擔憂著過往之人踩踏得穩妥與否。
我們這一代只要在貴賤浸淫之中還愿做平常之事的就都是志愿者。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地、成千上萬地、前赴后繼地走向鄉村民宅。倘能秉持先賢五千年之“民本”理念,去實實在在地做出力所能及的、點點滴滴的努力,也就鍛煉了使自己成之為大寫的“人”而必須區別于雖高冠而行尸走肉之徒、雖博帶卻蠅營狗茍之輩的心智和能力。這些志愿者之所以歷盡坎坷而不悔,在于大家已經是惟一甑一缽而南海得道之“脊梁”!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潛心平常之事而細密修成和合大同之道,才可在光大中華傳統多樣化文明之中為子孫后代謀得一片生存庇蔭。
老石就是這樣的鋪路石,這樣的志愿者。與他共事的人們記下他的言行就是最好的祭奠。
劉老石的心路,永遠暢行在我們的熱血之中。
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于香港虎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