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十年,我們失去了信仰,喪失了
道德的最后底線
文 張建華
禮義廉恥,忠孝仁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也是我們中國人的道德規范。從孔孟的儒家思想到墨子的非攻之大仁思想,道家的無為而治,釋加牟尼的因果智慧,再到毛主席提出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領導一切,都是大智大慧的偉大思想體系。他們中心思想都是拋棄“私心”,丟掉“雜念”,建立一種以人民為仁政的社會制度,使耕者有其田,用勞動者共享之道德風尚,使社會進步,發展到理想的、和諧的-----共產主義社會。
信仰、目標、理想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個偉大的政黨就提出了一個偉大而響亮的口號“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這句口號像號角一樣,喚起了千百萬人民,他們前赴后繼,舍生忘死的跟著中國共產黨進行著:土地革命、社會主義新民主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終于在 1949年10月1日 ,建立了以勞動人民而主導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從此,中國人民昂首挺胸地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一個民族的信仰,就是我們民族的仁愛、淳樸、厚道的思想觀念;一個政黨的信仰,那就是給人民幸福,給人民民主,給人民前進的方向。縱觀我黨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文件、史料,沒有哪一次沒有提出一個奮斗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是一切前進的基石:“就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提出的最終奮斗目標,它給人民以希望,是革命人民的理想所在。
從黨章,黨證上都能看到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政黨對人民的承諾,是號召人民的凝聚力。毛主席在世的時候,他所提倡的“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社會主義建設“大躍進”無不是向著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那時,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多快好省的建設著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撐,使中國人民在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發揚了“一不怕苦,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工業上建立了鞍鋼、首鋼、武鋼,萬噸貨輪下海:農業上大寨人民苦戰“狼窩掌”,北大荒成了糧食基地,國防上“氫彈”、“原子彈”爆炸,“衛星”上天,外交上廣交四海賓朋,成了第三世界人民的中心。那時的中國人民真是意氣風發、昂首闊步的走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
1949年到1982年,中國的教育,無論社會、單位、學校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教育,教育提倡“真、善、美”。我記得學校評“三好”學生德育為首選,德育的教育放在首位是符合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的道德標準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私心、有偷竊、言語粗俗下流的是讓人唾棄的,讓人感到羞恥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就是在德育上培養人,樹立人們的事業觀、道德觀,樹立人們“真、善、美”的是非標準,摒棄“假、大、空”的丑惡現象。
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政府才能理直氣壯的在世界衛生組織上講:“中國大陸沒有妓院、妓女,沒有吸毒,煙館”的丑惡現象,我們人民的健康得到了保證,才有了體育上的進步,才摘掉了西方人給我們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
人民有了“真善美”的道德標準,才敢于斗私批修,批評、幫助、教育那些觀念落后,道德觀念淡漠的人。人民有了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目標,才能團結一心,艱苦奮斗,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進。現在“共產主義事業”的理想沒有了,各級電視臺、電臺都不提了,就連“四個現代化”也不提了,人們都揣著各自的私心奔小康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資本的競爭力是資本主義的原罪惡”。人們在目前各種媒體提倡的各種高消費下,在搞活經濟的口號下,變得更加道德淪喪,窮兇極惡。“假煙、假酒、假唱、假處女”等等都粉墨登場了,這個現象難道和我們的教育、宣傳無關嗎?“達人秀”、“超女”等名利的角力,都是人們對名利貪欲的彰揚,為名為利的思想已呈蔓延之勢,并轟轟烈烈的在各大電視臺上演,什么“相親”節目,都競相說出“傍大款”、“嫁富二代”這些赤裸裸的物欲觀念。這些粗俗、下流、媚俗的電視節目成了人們追捧的熱點,難道我們黨和政府主管宣傳的部門都能容忍嗎?都不能管一管嗎?都不感到有責任嗎?“孟母三遷”這個成語,不光是告訴我們學習環境的重要,同樣,宣傳環境的污染,損害的不僅僅是民眾,損害的是我黨的形象,損害的是我們民族的道德觀。
一切的私心、私利會抹去理想和信仰的,因為理想和信仰是崇高的,圣神的道德規范,當我們喪失道德規范時,也就同樣喪失了信仰和理想,喪失了“羞恥心”。
不是嗎?那網上炒作的“鳳姐”就是一個沒有任何羞恥心的嘩眾取寵的怪物,但卻成了各個電視臺、報紙的炒作對象,這樣的炒作是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私利所決定的,于是電視臺、報紙的炒作也使媒體喪失是非標準,變得寡廉鮮恥了。
教育、衛生喪失了道德的最后底線
教育是立國之本,衛生是人民福利的根本體現,教育和衛生是道德教育的一個標桿,一個窗口。
三十年的改革,首先在教育、衛生中喪失了道德觀。一個推向市場化的教育體制、衛生體制改革,打破了社會主義社會福利制度的根本。原來由國家,政府承擔的責任,一下推給了百姓,成了人民的負擔。衛生部門:醫院。從前幾年一個感冒花一百元人民幣到如今的一個咳嗽,打針到千元人民幣,這個價格的差距,漲幅為十倍左右,而這種差價的利潤都跑到了藥商、藥品制造商、醫院等人的口袋里了,包袱卻丟給了患者。三十年的醫療改革,醫院由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療單位變成了斂財的黑洞,沒有錢 患者就不能夠得到救治,沒有錢患者就上不了手術臺,而藥價卻一刻不停地位往上漲,你少一分錢也不會把藥給你,哪怕你是在住院期間,也可以停止輸液。回首看看新中國早期的衛生制度,農村的田間到處都能看到赤腳醫生,把黨的關懷送到了田間地頭。城市、鄉鎮、公社的衛生所,醫院都堅守著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職業操守:醫德。始終把“救死扶傷”和“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成為了道德的典范。那時,沒有聽說和看到住不了院,看不起病,把患者棄之不顧的現象,人與人之間是善良、質樸的,是同志式的關系,是志同道合的革命團體,是一切為公的具體表現。
由于私有制,私利和名利的鼓動,我們堅守數千年的醫德在這幾十年來轟然倒塌。從古到今,我們民族看重的“懸壺濟世”的醫風,在私利的沖擊下蕩然無存,“懸壺濟世”的醫風是淳樸、厚重、仁愛的。對于貧窮的患者,往往是醫生自費給患者抓藥、煎藥,到治愈為止。開啟了人與人之間的仁愛之心,使人與人之間都能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和諧共處,都具有助人為樂的淳樸民風。這就是我們中醫對世界的偉大貢獻,用仁者之德導天下淳樸之風。樹立了真正“懸壺濟世”的醫風、醫德,把“救死扶傷”成為新中國的醫德牢牢地烙入人民的心中,無論世界風云變動,我們在道德上始終都沒有變。
除了衛生的道德淪喪,教育的道德淪喪更是叫人感到痛心。教育歷朝歷代都是立國之本,教育是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的輸送帶。儒家思想提出的“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修身”就是修德,那么良好的品德是從哪里來的呢?就是從教育中來,教育首在育德,讓人從小學習、端正自己的品行,樹立善與惡的是非觀念。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說明了一切善、惡都是從小事小物開始的,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會干很小的壞事,反之,對國家和人民有一點點小的幫助的事,君子(愛國者)都會不遺余力的去做的。
善與惡是是非的基礎,是與非又是道德的基礎。“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道德基礎,是毛主席提倡的做人準則,是一切干部群眾都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只有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思想觀,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從而達到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就是我們的理想和信仰。
社會主義的教育,應該是為培養共產主義理想的人服務的。然而,三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下的宣傳機構,即筆桿子們都放棄了自己的戰斗陣地,有的反而背叛了革命的宗旨,倒向了西方思想自由化的宣傳糖衣炮彈下,我們黨的喉舌:電臺、電視臺、報刊、文藝晚會漸漸的報道的是所謂的改革精英,“名人”化的自我主義,“選美”、“選秀”等資本主義審美方式, 以及西方腐化、低俗、無政府主義的思想而大行其道。而共產黨、毛主席倡導的艱苦樸素、簡樸的工作作風被宣傳工具打入了冷宮,取而代之的是倡導高消費,高享受,高追求的腐化生活方式,人生觀也就從為人民服務轉向了為人民幣服務,一切向“錢”看,黨員喪失了黨性,干部喪失了民心,人民喪失了道德標準。美與丑,善與惡都沒有衡量標準,沒有是非曲直。
教育的墮落,還表現在知識分子的墮落。假論文,假文憑泛濫成災,讓人不辨真偽,難怪人們說:“有文憑的,不見得有文化”。老師、學校是中國人心中的圣地、圣賢道德的典范。老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天地君親師般的圣人,而現在的老師深受市場教育體制的影響,身不由己的卷入名利競爭的行列,教學生的是名利、競爭;分數是出人頭地的理想,功利心成了老師教育學生的動力,學校這樣的凈土也在教育改革下變成了私利的培育場,散發著個人主義,唯我主義的銅臭。
教育改革,學校分高、中、低三種班,這本身就損害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泯滅了學生的學習主觀性,分數取代品德,學分變成了金錢,學校成了新的聚寶盆,成了少數人撈錢的工具。
總之,衛生、教育的道德淪喪,是中國人民的道德底線最后喪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悲哀和傷痛,也是我們文化的傷痛。我們仿佛被剝的赤裸裸的,再也沒有善與惡的是非標準,再也沒有了羞恥感,成為了一群唯利是圖的衣冠禽獸。
而在信仰、理想、目標上的喪失,是我們背離了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必然結果。社會主義的道德觀,人生觀,是毛主席思想對人類的偉大貢獻,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標準,是道德的楷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