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首先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公平就是為人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機會,中國將繼續把這件事情做好。其次是醫療,醫療涉及每個人的健康,中國決定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第三是社會保障,中國國家太大,人口太多,需要逐步提高水平。
中國的政治思想伴隨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在遙遠的堯舜時代,可以說是中國圣人治世情節的源頭。堯舜的禪讓一直是千古佳話。黃宗羲的《原君》也從堯舜說起。中華民族的初期大小的部落各自為政。“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天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這就是中國政治的雛形吧。堯舜就是那個時代的圣人。品德的高尚,為民興利除害。而這些人的生活就得靠大家幫助,形成最原始的賦稅。堯舜的禪讓制顯然沒有把天下管理的這個公權力作為謀私的手段。但是到了夏禹把王位兒子啟,中國就開始了家天下。公共的管理權成了歷代帝王謀私的工具。賦稅也不再是用來保證公權力者的生活所需,而成了一種權力利潤。供管理者享受。
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的說法出自何人已無從考究。但是這個說法卻成了歷代統治者統治人民的理由。尤其儒家的主張,就是承認帝王私有天下的合理性前提下,才要求帝王再行仁義的。中國逐漸形成了以君為主的政治體制。孔子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恰為這種統治權形成提供了理論依據。在君主時代,人民能夠期盼的就是出明君.賢相.能臣為民做主。而明君.賢相.能臣的時代并不多見。許多統治者只顧自己享受,不顧百姓死活。儒家的仁義并沒有束縛住君王的貪欲。原因就是以一己之私形成的天下大公本身就是個悖論。私天下后的仁義最終成就的是假仁假義。百姓不堪忍受而反抗,打倒一個舊皇帝,產生一個新皇帝。所有農民起義者最后都禁不住利益的誘惑,最后背叛了起義的初衷。打天下就是為了坐天下。把天下就看成了自己的一份家業,世襲的傳給后代。這個時代兩千多年,實質就是社會管理權相對私有的年代。這個本應公有的社會管理權僅在不同姓氏間轉換。而這個轉換又是以流血為代價的。皇帝畢竟一個人,要管理國家就的依靠官吏。從秦始皇后中國形成的就是以君為主的的官國體制的。官僚和皇帝共同壟斷了社會管理權。
然而歷史到了毛澤東這里改變了。毛澤東建立了一套新的政治邏輯:人民當家做主,干部是人民公仆為人民服務等等。這個政治邏輯建立在什么基礎上?就是鄧小平后來概括的四項基本原則: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
沒有公有制能存在人民當家做主嗎?不能。人民當家做主就是人人都成了國家的主人,國家是大家的國家,不是任何私人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如果公有財產不占主體,國家人民公有財產都被瓜分了,國家的主人成了雇傭勞動者,還是什么國家主人?
怎樣保證人民共有財產不被瓜分?就需要一個叫共產黨的黨來領導國家,維護人民的利益。共產黨就是要共產。堅持人民共有財產的全民所有制。
為什么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呢?專政就是防止有人復辟私有制,破壞公有制。
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大家共同勞動,共同擁有勞動成果,按勞分配生活所需。
人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觀來改造世界的。人們怎樣做思想是第一位的。所以如果按邏輯順序排一下四項基本原則里第一位的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個思想誰來堅持?可見排第二位的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黨領導人民干什么?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君主社會里君主私有天下,最不愿看到的就是黨爭。結黨營私妨礙君主體制。而人民當家做主如果沒有一個核心集體領導,各顧各的亂了套?所以要共產黨領導。共產黨立黨為公,不營私利。最后才是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前者實現不了社會主義道路。
怎樣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基礎上重建家庭所有制理念?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原則下重建家庭所有制的設想:1.現在農村的土地家庭量產承包制實行中有的地方增人增地,減人減地的調整不同家庭之間的土地擁有數量,即根據不同家庭的人口出生和老人去世的人口變化,減人口的土地歸集體再分配給給曾人口的。土地政策不變但土地家庭擁有量在變動。鼓勵農民走自發的合作化道路。2.戶均有其屋允許住房面積的差異在一個合理范圍,但不允許多吃多占。3.開征遺產稅。遺產稅專款用于全民的醫療.教育.養老保障。這是惠及到親家萬戶,子孫萬代利益的事情(當然現在的教育體制醫療要朝符合人民需要的方向改才行)。4.限制個人財富擁有數量,實行個人財富最高限額制。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不能無限制的人有個人占有.揮霍。不限制個人財產不就成了少數人成了小皇帝。所以說現在我們和馬克思面臨同一個命題——重建個人所有制。在我看來更好的表述是重建家庭所有制。因為中國的家庭是一個相對而言的小公有制形式。
以孔子為代表的舊儒家思想形成于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所以說也就深深打著時代的烙印。現在后人的尊孔與批孔也都反映著時代的訴求。都想在前人思想中找到時代的合理成分或剔除其不和時代的成分。怎樣形成我們這個時代自己的思想呢?就是要超越孔子,從中國人主張的天人合一的根源出發提出: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的思想。人生活與自然界如同魚生活于水中,人人平等就是人人都是天之子的結果。自然界的動物有領地意識。一個種群的領地是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的。人人都是天之子就是要堅持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的原則。對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自然資源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對人類社會創造的社會財富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對維持人類社會秩序的社會管理權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
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理想的社會是圣人治世。圣人無私。而現實社會中以帝王私有天下而形成天下大公,希望帝王私有天下的同時而行仁義之道就成了緣木求魚。帝王的私有與私有繼承和個人的私有與私有繼承方式的社會邏輯使得人們在反對帝王私有而不行仁義的反抗中團結起來,但是又形成了一個歷史的怪圈:打倒了一個舊皇帝,產生了一個新皇帝。也可以說在斗了帝王之私的時候人們卻沒有斗自己的私。
由于鴉片戰爭的失敗,西方文化的引進,中國人自己的自我否定,現在中國人已經不會用自己的概念理出這個社會發展的邏輯了。
中國人原先的社會邏輯就是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由此社會就是帝王的私有與帝王后代的私有繼承而平民百姓也是私有與私有繼承知識范圍的大小之別。所以中國社會出現歷史的周期規律,一代代,打倒一個就皇帝,出現一個新皇帝。由治到亂,再由亂到治。社會管理權的私有或相對私有制社會,每次社會動蕩都是社會管理權的更迭。
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的思想之一就是實現社會管理權公有制或叫相對公有制。因為管理權的行使必須要具體的個人來完成,由此就出現了一個公權力悖論問題。中國人的理想是圣人治世,但相對私有的公權力總被無道的小人竊取。圣人治世的社會不常出現。在一個沒有圣人的時代君子之道亡,小人之道昌。所以就需要實現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而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出現一個圣人身上。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要管理者的相對職業化來實現。實現干部(管理者)的能上能下,能出能進,需要一套制度。人生必架于物,不再是舊的食祿者職業化的管理社會的制度。現今就是公務員的相對職業化.非終身制,公務員的輪換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會需要自然資源公有制和通過社會協作共同創造的財富公有制來實現。舊儒家承認帝王的私有天下既是老子說的大道廢即天下無道,舊儒家承認帝王私有天下合理的同時又寄希望帝王行仁義而不自私而肥就成了緣木求魚。其結果必是假仁假義。仁是什么?如果把人們生存的世界比做一個大屋子,仁的前提是個人不能私自占有這間大屋子。而后才是仁,給別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間。義是什么?義是利取中道。在這間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個人使用的空間。原始人類共同圍獵,共同享用圍獵成果,自然資源在一個部族中是公有的。人類的社會化生產也要求社會化生產的財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會化生產的財富用于每個人的生活。
中國人好講——從善如流,嫉惡如仇。真希望以前有錯誤認識的人們能翻然悔悟,從善如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