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大豆PK輪胎?
當世界上空貿易保護主義的烏云密布時,當輪胎特保案浮出水面時,當有國人要向進口美國大豆宣戰時,我覺得很有必要要為中國大豆同時也為美國大豆說上幾句。
現在中國每年自產大豆約1500萬噸(其中大部分產自黑龍江),進口約3500萬噸(其中從美國進口約3000萬噸),這樣中國每年消費大豆約5000萬噸。
中國自產大豆有逐年萎縮之勢,其原因有六:
1) 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每年秋收后各縣、鄉、鎮級政府為了保護當地小油脂廠、當地糧食倉庫的利益而限制甚至完全禁止大豆流入市場,逼迫或變相逼迫農民低價銷售大豆,個別地方甚至部分用“白條”收購大豆。這極大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挫傷了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2) 運輸的“瓶頸”效應。由于大豆的主產地在黑龍江,而消費卻在國家的腹地,這樣長途運輸對鐵路就形成了壓力;而時間上糧豆運輸往往又與煤炭運輸“狹路相逢”;在加上鐵路系統的腐敗,導致大豆有很高的運輸成本: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3) 大豆的質量問題。尤其是小農耕作的國產大豆質量不穩定;再加上少數農民玩弄以次充好、弄虛作假的手段,使國產大豆的銷售受到消極影響。
4) 大型油脂、飼料加工企業的利益干擾。國內大型油脂企業需要穩定的貨源而國內供貨商無論在質量上、數量上、甚至時間上都無法與進口商抗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舍棄或部分舍棄國產大豆也在情理之中。國產大豆當然要受到打壓了。
5) 銀行融資的政策導向。由于大豆這種大宗農產品------流通或庫存都需占用大量資金,用合同融資成為必然,與國外的進口合同可信度高,相對于國內大豆合同而言其優勢不可同日而語。這當然會導致國產大豆被排擠。
6) 國家的耕地替代政策。這僅僅是猜測,但符合國家戰略邏輯。試想一下進口3500萬噸大豆相當于替代了約2億畝耕地,官方宣稱的全部耕地只有18億畝,其吸引力可想而之。這可能是國產大豆產量萎縮的根源所在。
顯然,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競爭的關鍵并非價格。對于我們的對手------美國大豆------我們籍什么樣的借口對他們發動貿易戰呢?勉強能找到兩條:
1) 轉基因問題。如果以美國大豆大部分是轉基因產品為借口,實在勉強。轉基因產品是否有危害性科學上沒有定論,即使簡單的生物學邏輯:各種基因的蛋白質吃到肚里都會轉化為氨基酸,又不是三聚氰胺哪來的危害性?再說了國內轉基因產品占得比例也很高,難道國產大豆也不吃了?
2) 農產品補貼問題。國內指責進口大豆補貼的聲音甚是喧囂,我們自己不補貼嗎?美國的直補------寓含在休耕制、輪作制中,中國敢這么做嗎?那你指責別人的聲音多么“蒼白”??!另外,國內專家學者指責美國補貼的證據之一《2002年美國農業法案》其實早在2007年就到期了,這種指責能成為貿易戰的借口嗎?
回過來,品味一下我們要打的貿易戰的目標:無外乎懲罰美國大豆或保護國產大豆?,F在不妨紙上談兵,設計三個方案:
1) 以懲罰美國大豆為目標,但留個回旋余地,警示即可。可對美國大豆征收15%的附加關稅,這樣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可能會減少500萬噸,國內總消費量降低到4500萬噸,價格可能會上漲20%。但對于美國近1億噸的總產量而言不會產生太大的壓力。
2) 仍以懲罰美國大豆為目標,但不留余地。可征收30%的關稅,可能導致美國大豆銳減一半,即使別國補充了500萬噸,國內總消費量將降到3500萬噸,價格會上漲一倍。估計國內下游企業已無法消化這樣的漲幅,這就意味著我們吃的豆油、豬肉等價格可能也要上漲一倍,大米面粉也會跟風漲價,完全可能導致一波強勁的通貨膨脹?!昂椭C社會”受得了嗎?
3) 以保護國產大豆為目標。不妨加收60%的關稅,大概美國大豆就會在中國的土地上消失了,即使別國再多補充500萬噸,總消費量會降到2500萬噸,價格會上漲到4倍。這樣的價格國人能吃得消嗎?當然瘋狂上漲的大豆價格會刺激國內農民,種植大豆會有空前的沖動。但從中國的現實出發,地從哪來啊?這個想象中的已膨脹到四五千個億的龐大市場會吸引多少游資、多少利益集團的關注?弱勢的農民能從漲價中得到好處嗎?顯然不能,可能導致農民更不愿意種植大豆。最后一廂情愿的貿易保護戰完全以失敗收場不是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選擇大豆案對輪胎特保案不僅滑稽而且可笑。要想真正改善國產大豆的處境,顯然需要我們過一種更簡約的生活,比如說,少吃油炸食品、少吃燒烤、少吃重慶火鍋、甚至少一些煎炒烹炸,這需要從我們的飲食文化做起,但那些新富新貴、公款吃喝的貪官污吏肯這么做嗎?
可能有個名人說的對:“攘外必先安內”。
草于 2009年10月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