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特保案的警示:
中國貿易政策到了反思和內省的時刻
已刊于《改革內參》
徐奇淵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9月11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據中方統計,這筆涉及年出口金額約22億美元[1]的貿易保護政策,將導致中國10萬工人失業。 國家商務部發言人指出,美國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在抨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理性審視中國貿易市場的發展及其政策背景。
在調研過程中,筆者所接觸輪胎企業的出口價格低于內銷價格約10%。進一步地,造成外銷價格低于內銷的原因可歸納有三:(1)出口退稅政策,屬于國家干預造成;(2)導致國內資金循環出現問題的信用體系建設滯后,并造成信用風險的溢價,這屬于國家干預的缺位造成;(3)導致國內商品流通出現阻滯的物流系統建設滯后,并造成企業銷售成本的上升,這屬于中央政府干預缺位(鐵路網建設),而地方政府干預不當(地方保護主義)。這三個方面各自的影響程度——以輪胎行業為例——可以有一個非常粗略的估計,但卻是令人深思的:假設售價完全取決于生產成本,則在輪胎出口—內銷的差價中,有約四成的原因系由出口退稅政策導致;而有其他六成的原因則來自于國內信用體系不完備帶來的風險溢價,以及商品運輸費用偏高導致的較高銷售成本。也就是說,即使出口退稅政策僅僅起到中性的作用,輪胎外銷價格也將低于國內銷售價格約6%!
可見,我們目前對外國市場開拓有余,而對國內市場建設不足。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美國輪胎特保案再一次警示我們:中國貿易政策的重心,應當立足于建成國內統一的大市場體系,讓中國企業更愿意在國內市場做生意。而且,這也將具有更多豐富的政治和社會意義。以下為具體分析:
一、中國對外貿易地位急劇上升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由于各項對外經貿政策的積極支持,從1993年至2001間,在此9年中國的出口額增加了3.7倍[2];而在加入WTO之后,我國對外貿易更是疾速擴展,從2002年至2008年的7年間,中國出口總額再增3.5倍。從出口總額的世界排名來看,1979年中國位列第29位,1999年位列第9位,至2009年上半年首次居世界第1位,平均來看幾乎每年上升1個位次。從貿易順差來看,1995年至2004年,順差額一直居于千億人民幣的量級;此后,自2005年開始,順差額度開始向萬億人民幣的量級沖擊,并在此后的近3年之中,穩穩保持在萬億人民幣的量級之上;其中,2008年的順差金額為20,700億人民幣。即使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之下,由于出口退稅政策、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以及出口商品的結構因素,中國的對外貿易在世界市場的份額反而繼續上升。
二、中國正面臨更為頻繁的貿易糾紛
同其他以出口導向發展起來的小國經濟不同,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經濟體的出口導向,將對世界市場格局形成較大沖擊。此外,將經濟重心置于外部市場需求之上,對于大國經濟也不是一個安全的戰略選擇。例如,日本和美國的進出口商品對外貿易依存度均低于20%,其中出口貿易依存度更低;而中國的總體外貿依存度則高達70%左右,出口依存度也遠在30%以上。但是,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在向全世界輸出大量廉價商品的同時,卻遭來了更為頻繁的貿易糾紛。如表1所示,近年來中國遭遇更為頻繁的貿易糾紛,且以本次美國對華的輪胎特保案為先例,其他國家的貿易政策也蠢蠢欲動。
表1近年來遭遇的對華貿易糾紛
時間 |
產品 |
詳情 |
2009年9月 |
輪胎 |
9月11日美國政府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相關輪胎種類實施三年的懲罰性關稅。 |
2009年6月 |
禽肉 |
6月23日,中國要求WTO審查美國禁止中國禽肉進口的問題。 |
2008年 |
玩具 |
美國對中國產玩具質量問題發難,中國為此取消了數百家企業的出口資格。 |
2006-07年 |
紡織品 |
中美歐紡織品爭議,結果中國對歐美出口的紡織品的增長速度進行了自限制。 |
2003年 |
紡織品 |
美商務部受理美紡織品制造商協會對中國針織布、內衣等實施保障措施的訴訟案。 |
2002年 |
鋼材 |
3月 美國總統布什引用201條款對進口各國(包括中國)鋼材加征8%-30%的關稅。 |
2002年 |
半導體 |
美向WTO申訴中國半導體生產的稅收政策使美出口商“處于非公平競爭地位”。 |
三、事實:以低價格為核心競爭力的出口貿易
在中國的出口部門中,存在著一種奇特的現象,即:同一種產品,出口給國外,其價格不但低于目標市場的其他同類商品價格,甚至還比國內售價還要便宜。如果考慮到長期以來頗有爭議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則出口給國外商品之廉價程度還要為甚。以本次輪胎特保案所涉及的小轎車、輕型卡車輪胎為例,筆者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某國有控股的大型輪胎制造企業,同樣的輪胎產品,其面向國外經銷商的售價要遠低于國內。大體上,出口到國外的價格,相較而言要比國內低10%左右。不僅如此,這種現象還在其他出口行業中存在,例如家電、IT產品、紡織品等等。
四、為什么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低于內銷商品,并且有利可圖?
根據訪談以及考察,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之所以低于內銷渠道,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出口退稅因素。以輪胎行業為例,現行出口退稅率約為9%。在目前全面調高出口退稅率的情況之下,這一退稅率雖然相對不算最高,但是對于一般的輪胎企業的利潤而言,仍具有重要意義。
其二,出口市場的信用體系暢通,而國內市場信用體系滯后,交易成本高,風險大。例如,在出口市場上,國內出口商與美國進口商簽訂合約之后,進口商就提供信用證,出口企業就可以去銀行獲得抵押貸款,并在生產之后發貨。其間,資金流順暢,不存在違約風險或風險很低。雖然價低,但是可以通過龐大的數量來獲得可觀的利潤。相反,在國內銷售市場上,由于信用體系的不健全和信用渠道不通暢,應收賬款不但難以及時到位,甚至容易出現欠款和違約;并且,在涉及多個關聯方的情況下,欠款清繳的成本也非常高。考慮到付款方式帶來的額外財務成本,及其中存在的違約風險,對內銷售的報價就會偏高。
其三,國內物流成本較高,同時地方保護主義造成市場分割,這也提高了企業在國內的銷售成本。首先,國內大批量的物流,主要依賴于鐵路及公路運輸。雖然鐵道部官方宣稱中國的鐵路運輸效率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其背后的真實信息卻是鐵路運力的嚴重不足。全國人均鐵路里程只有一根香煙長度的現狀,將在未來幾年的2萬億巨額投資后有所改觀。其次,由于地方保護主義造成了大量的地方性行政事業收費。在公路運輸方面,以廣州到北京為例,總里程為2300公里,按照一般0.5元/公里的收費,則高速公路收費為1150元(實際更高);如果遇到當地官方檢查則會產生更多的額外費用。而作為對比,廣州到北京的機票大約在1000元至1500元之間;也即是說,不計油價,高速公路的費用就已經與機票相當。由此可以理解,企業在國內市場的購、銷成本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五、出口和內銷價差:三方面原因貢獻程度的粗略分解
根據上述三個方面的原因,以輪胎行業為例,假設售價完全取決于成本,我們就可以對出口和內銷價差的各方面貢獻程度進行粗略的分解。首先,輪胎的出口退稅率為9%,而一般國家(以美國為例)的相應進口關稅率為5%。因此,粗略的來看,由于現行出口退稅率造成的出口-內銷從差為4%。因此,出口退稅因素在總價差幅度10%中,起到了四成的作用。然后,剩余的兩個因素,則共同概括了國內統一大市場的缺位,起到了剩下六成的作用[3]。由此可見,雖然出口退稅對于國內外銷售價格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國內統一大市場不完善導致的信用風險溢價和交易成本偏高,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所在。
六、結論和建議
回顧造成出口和內銷價格差異的三個方面原因:信用體系建設的滯后和物流成本的高昂,分別對國內資金、商品流通造成了困難,由此增加了交易成本,使得企業不得不提高對國內市場的售價。相比而言,對外貿易市場的信用體系完備,支付快捷,資金鏈條連續性強,并且國際海運發達也使貨流暢通。以上原因促成了中國企業偏愛國際市場,而卻冷落國內市場。此外,出口退稅因素,更是強化了這種傾向。
反思上述這三方面各自的原因:(1)出口退稅政策,屬于國家干預,并且在事實上將其作為調節或促進對外貿易的一種政策工具。這種政策取向,改變了出口退稅作為中性政策而誕生的初衷,扭曲了國內、外兩個市場的資源配置。(2)導致國內資金循環出現問題的信用體系建設滯后,屬于國家干預的缺位。而完善的信用體系網絡,作為一個公共產品,亟需政府在此方面做出努力。(3)導致國內商品流通出現阻滯的物流系統建設滯后,屬于中央政府干預缺位,而地方政府干預不當。在此方面,需要由中央政府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改革高速公路收費體系,發展鐵路交通。
總之,目前我們對外國市場開拓有余,而對國內市場建設不足。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美國輪胎特保案再次提示我們,已經到了反思貿易政策的時刻:應將更多注意力轉移到國內貿易方面,建設一個規范運行的國內統一大市場,這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取向,甚至也將具有更多的政治和社會意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