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一則日記和毛澤東的一首詩詞
宋公明
蔣介石在1936年11月10日日記中自述:"從前只以豪杰自居,不愿以圣賢自待,今日頗欲以圣賢自期,不復以豪杰自居矣。"
蔣寫下這句話時,除紅軍江西失敗后到達陜北的殘余部隊之外,當時中國各地都已在名義上歸附中央,他自感統一中國的大業已經指日可待。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凡是能夠完成統一大業的人,必然會成為開山之祖而載入史冊。雖然自1931年9.18事變后東北已經淪陷,日寇全面侵華的企圖已經洞若觀火,路人皆知。華北危急,平津危急,中華民族危急。抗日的呼聲響徹中華大地。而蔣某人竟然渾然不覺,還在做著"以圣賢自期,不復以豪杰自居"的美夢。
然而就在他寫下這句話一個月之后,1936年12月12日暴發了西安事變。
蔣介石出生于1887年10月31日,他寫下這句話時,剛剛過了五十歲的生日。這一年六月,他兵不血刃地瓦解了陳濟棠、李宗仁為北上抗日發動的兩廣事變,一時威望空前。因此他以為自己"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是正確的,并且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把對付兩廣事變的中央軍北調,以替換剿共不力的東北軍和西北軍。并親自飛往西安督陣,滿以為大功就要告成,因此躊躇滿志,做起了由豪杰變圣賢的黃粱美夢。
然而事實證明,蔣介石不僅不是圣賢,連豪杰也算不上,只能是一個梟雄而已。其目光短淺,用金錢收賣加武力征討之類的手段瓦解了兩廣事變,就以為一切都可以用金錢加武力搞掂。因此嚴令張學良向紅軍開戰,向請愿抗日的學生開槍,逼得張學良發動兵諫。在這一點上,蔣介石還不如宋美齡。宋美齡到西安后,立即對蔣說,寧死于抗日,不死于對手。蔣這才有所醒悟,同意了組織抗日救國統一戰線的六項條件。而西安事變,不僅改變了蔣介石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蔣介石至死都認為,如果不是西安事變,他的理想早就實現了,中國大陸也不至于落入中共之手。而看不到西安事變的歷史必然性和自己的歷史罪責。說到底,他蔣某人所想的只是個人的飛黃騰達,夢想著個人從豪杰走向圣賢,而看不到歷史發觀的必然趨勢和人民大眾的力量。
毛澤東是不寫日記的,但是毛澤東會寫詩詞。就在蔣介石寫下這個日記同一年的1936年2月,毛澤東在東征途中,寫下了《沁園春 雪》這首千古絕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以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柳亞子先生評價這首詞說:"毛潤之《沁園春·雪》一闋,余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后,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余詞壇跋扈,不自諱其狂,技癢效顰,以視潤之,始遜一籌,殊自愧汗耳!"。柳亞子主要是從藝術成就方面而言。而詩詞界對這首詞在胸襟氣魄方面的博大和高遠,同樣好評如潮。柳亞子是跋扈于詞壇的首領,此言一出,各種無端非議和妄加評論,不過是班門弄斧耳。
問題是在1936年初當時的背景下,毛澤東哪來的如此胸襟和氣魄,哪來的如此豪情和壯志?因為當時的情勢,對蔣某人是一片大好,而對中共方面,無論是紅軍還毛澤東本人,都沒有多少樂觀可言。
對于紅軍來說,剛剛經歷了長征,于九死一生中得以逃脫,僅剩二萬多人馬。不能不說有僥幸的成份。雖然在直羅鎮打了一個勝仗,切掉了尾巴。但陜北地狹民窮,很難施展。而西征部隊全軍覆沒,東征的劉志丹部在與閻錫山交戰中失利,劉志丹犧牲,不得不退回陜北。但是蔣介石的三十萬中央軍已經掩殺而來。
對毛澤東個人來說,雖然遵義會議后有了他的用武之地,但是他不過是周恩來的協助者,并非像后來說的那樣確立了在黨內的領導地位。黨的總負責是張聞天。即使到了陜北,瓦窯堡會議也是張聞天主持的,在確定紅軍東征的決策上,毛澤東的主張很多人也不贊成,對腳跟還沒站穩又要離開根據地很不理解。更何況張國燾王明等人隨時可以發難。
所以當時形勢決不是一片大好,而是極為嚴峻。不僅不可能看到抗日戰爭的前途,連紅軍的生存都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對毛澤東本人來說,他在軍內的雖然有了一定的地位,然而在東征中也不過是一偏師的領導而已。在黨內,更不是他說了就能算數的。誰能保證革命就一定會在哪一天勝利?誰能保證一定能活到勝利的一天?他怎么可能那時就有當帝王思想?就是有,也不可能表露出來吧?就是說出來,也是笑話吧?
這就是毛澤東與蔣介石根本不同的地方。毛澤東是站在歷史的高度去看問題的,他看到的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如果說毛澤東在青年時代曾經視萬戶候為糞土,那么到了1936年他44歲時,已經把帝王都不在話下了。古人認為,帝王中的豪杰才是圣人。而毛澤東對此竟不屑一顧。而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也有了答案,他認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也就是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歷史他們創造的。世界已經進入了無產階級創造歷史的時代,他們才是風流人物,而毛澤東是其中的一員,無論個人的命運如何,這個歷史的總趨勢是改變不了的。正因為有了這樣唯物史觀,才有了這樣的胸襟和氣魄,加上他特有的才氣和豪氣,才產生了這樣千古不朽的絕唱。
蔣介石的日記,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個人野心家的野心。而毛澤東的詩詞,卻讓我們看到了一代偉人的歷史視野和博大胸懷。順應歷史的朝流,站在大多數人民的一邊,才能成為歷史的英雄,無論是有名還是無名。毛澤東說,人民萬歲!所以人民才從內心喊出毛主席萬歲。蔣某人站對人民的對立面,卻要想當圣賢,結果是成了不齒于人類的狗屎堆。不過蔣介石堅持一個中國,這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在這一點上他總算為自己保留了一點面子。而凡是站在人民對立面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都不會有好下場,遲早而已。
2009-8-3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